什麼叫仄,什麼叫平?

零點氧巴


從這個問題來看,題主對於古詩是個完全的初學者。

那麼這個解答,也就相當簡易而平直,那些高手完全可以繞過此文不看,不要嫌講得囉嗦,因為入門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

題主愛讀古詩。為什麼愛讀呢?因為古詩朗朗上口,音律精妙,抑揚頓挫,繞樑三日。古詩在音律與意境上的和諧完全超越現代詩的以內容為先,拋棄格律的作法。一首好的詩詞,如何做到誦讀通順?不能產生語病,不能念起來結結巴巴。這其中有沒有規律可循?

當然是有的。古人幾千年來發現、整理、創造了一整套作詩的格律關係。首先是漢字音韻學,從曹魏時的曹植髮明的“梵唄”,開始對脫離音樂存在的漢字發音進行研究,到沈約的“四聲八病”,將漢字音韻學用於詩歌創作,再到許敬宗把四聲簡化為“平仄”,宋之問等人創造出固定平仄格式的近體格律詩。中國古代詩歌完成了一次從粗糙到精細,從自發到規範的千年發展,近體格律詩定型於盛唐。

平仄是什麼?

平仄是古代詩人在漢字四聲發音上面整理、簡化出來用於近體格律詩創作指導的漢字音韻工具。

我們如果不學習創作近體格律詩,甚至都不需要專門學習平仄。

在進行現代詩、古體詩(古風)的創作時,我們只需要注意漢字本身的四聲音調配合整個句子的流暢、清晰,不需要考慮平仄。

但我們要學習更高級,更精妙音律內容結合的近體詩(絕句、律詩、排律),那麼平仄就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現代漢語普通話確實和古音發音已經有了一些不同。所以平仄到了今天,在學詩的人的眼裡難免有些混亂,再加上格律詩對平仄限定很嚴,所以有很多人對平仄格律如臨大敵,甚至有一部分人乾脆放棄,打起“不以詞害意”的虎皮,痛罵平仄害人,是鐐銬,限制了思緒自由,並自得其樂。這是個人選擇,不代表大眾趨勢。

希望學習平仄,瞭解古詩詞音韻之美的人還是大多數。

我們從普通話出發具體看看平仄是指什麼。肯定又會有高手說:“怎麼能用普通話發音來斷平仄?”那你用古發音把古文全讀出來,咱們再說?對初學者來說,從普通話入平仄是最簡單快捷的事情,雖然會有錯誤,但是問題不大。後期平仄知識熟悉之後,再去考慮平水韻、古發音之類的問題比較合適。

漢語拼音中,音調為四聲,一,二,三,四聲,舉例:“顛來倒去”。對應的平仄呢,一聲為陰平,二聲為陽平,所以“顛、來”二字是平聲。三聲和四聲都是仄聲,即“倒、去”二字。這樣,所有的漢字根據這四聲調都可以劃入平音和仄音。這是普通話。

如“風起於青萍之末”,平仄就是“平仄平平平平仄”,當然,這只是一句古文,並不是詩。“這只是一句古文”,平仄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你看,我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以按照這個規則劃出平仄來。

而古漢語的平仄劃分和普通話是有區別的, 古時候的四聲為“平,上,入,去”。而在平仄規律中,平還是平,上、入、去統統劃入仄聲。“顛來倒去”這個成語中,“顛、來”的音調,和現在是一樣的是平聲,對應普通話的一二聲。“上”就是普通話的第三聲,“倒”的音調。“去”就是第四聲,“去”字的音調。那麼“入”聲字去哪兒了呢?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入聲字已經消失了,發音“一,二,三,四”聲都有。這個也就是平仄的難點所在了,在鑑賞古詩的時候,如果發現該發仄音的時候卻是現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這個字古時候的發音,是不是屬於入聲字。

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只是一句古文”,有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一”字發第二聲,卻是仄音?因為“一”在古時候就是個仄音字。而我們根據四聲韻來進行劃分的話,“這只是一句古文”的四聲其實應該是“去入去入去上平”,相對來說,“仄仄仄仄仄仄平”是不是更簡單、更容易讓人找出發音之間的對應和抑揚頓挫呢?

當然,上面都是針對漢字單個發音的平仄來談,主要是解決漢字的平、仄問題,並不是解決格律詩的平仄關係問題。關於平仄關係,相當於詩歌知識的進階,我前面另外有文章解答。這裡不贅述。

我們還是找首詩做例子講一下,給大家建立一些平仄和四聲在詩歌中運用的概念,大家看過後,就知道為什麼平仄能夠代替四聲了。找首最簡單的五絕吧,字越少看得越清。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假如沒有平仄,我們用沈約的四聲標註,得到發音起伏的關係是

上去平平入,平平入入平。

去平平去入,入上去平平。

看不看得清?找不著的內在音韻規律和關係?

咱們把“上、入、去”劃入仄音,再看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是不是瞬間清晰,明朗了?一二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對。

這是一首完美合格律的仄起仄收的近體格律詩。音律優美再加上詩意真切,構思奇特,這首五絕就在詩歌史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這就是古詩的平、仄,以及平仄在近體格律詩中的運用。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問題:什麼叫仄,什麼叫平?

我愛讀古詩,想學寫古詩,但不懂格律,誰能告訴我什麼叫仄,什麼叫平?

前言

學習舊體詩平仄是最基本的知識,確實有不少朋友不清楚什麼是平仄。另外知道平仄的你,知不知道什麼是平側?側又是什麼呢?平仄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一、 平和仄的定義

顧名思義,平,就是平坦、不傾斜的意思;

《說文》解釋:平, 平舒也。北宋時期的《廣韻》解釋:平,正也。《增韻》:平,坦也。
仄,是平的反義詞,不平側傾的意思,傾斜就是仄。

古人把字分平仄兩種,格律詩就是有規律地按照“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來追求聲律的變化。不過平仄可不是和文字一起誕生的,他是在文字形成以後很久才出現的。

二、 竟陵八友與四聲的誕生

據說古人研究聲韻源自於佛經翻譯,在魏晉時期就有了研究聲律之書。不過真正有影響成系統的音韻理論出自於南北朝齊梁時期。

在南齊永明年間,有一群文人集合於齊竟陵王蕭子良左右, 其中有八位影響較大的人物,史稱"竟陵八友。"《梁書·武帝本紀》記載:

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並遊焉,號曰'八友'。

高祖是後來篡位的梁武帝蕭衍,其他的七個人是他當年的詩友後來的大臣。沈約、謝眺等人研究聲韻:

“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

他們把所有的字分為平、上(讀作晌)、去、入四聲,依據四聲創作的詩歌被稱為永明體,這是唐朝格律詩的雛形。

其實當時的文人也不是人人清楚什麼是四聲,據說梁武帝蕭衍雖然也是竟陵八友之一,但是不太清楚什麼是四聲,有一次問一個和尚,什麼是四聲,和尚說“天保寺剎。”

重公嘗謁高祖, 問曰: “弟子聞在外有四聲,何者為是?”重公應聲答曰: “天保寺剎。”出, 逢劉孝綽, 說以為能。綽曰: “何如道天 子萬福?”

天保寺剎和天子萬福四個字都恰好是平、上、去、入四聲,關於梁武帝的這個故事有好幾個版本。但是有一種說法,梁武帝其實知道什麼是四聲,只不過不喜歡而已。《南史·沈約傳》說:

然帝竟不遵用約也。

至於梁武帝喜不喜歡不重要,重要的是四聲竟如互聯網時代的病毒式傳播,連分江而治的北朝也受到影響。北魏文學家常景(?~550)說:南齊的沈約是當世文匠,他的四聲理論影響巨大,詩人們多以此為準則。並且稱讚到:

“辭溢流徵,氣靡輕商,四聲發彩,八體含章”。

三、平仄與四聲

齊梁時期有了四聲,四聲又被分成了兩類, 平和仄。不過並不是平均的二分法。

1、平

四聲中,平,就是平。類似於今天普通話的一聲和二聲。如媽、麻。

2、仄

上、去、入三聲都“不平” ,我們稱為仄。

上聲:馬,即今天的三聲;去聲,罵,類似於今天的四聲;入聲,福,法,闊等字今天分別進入了其他三聲,入聲在普通話裡已經消失了,但是南方的方言裡還有。

四、仄與側

《說文》中解釋仄:厠本字,通作側。唐朝人把仄稱之為“ 側“,讀音是一樣的,側讀作仄,ze。元和 (806-820年)後詩人王睿 《炙轂子詩格》中有記錄:

互律體。 詩云:“八月九月蘆花飛。”上四字全用側聲。

上四字全用側聲,指的是”八月九月“,這四個字都是仄聲。八【入聲八黠】、月【入聲六月】、九【上聲二十五有】。

訐調體 李郢詩:“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此“種”字合用平而用側,是訐調也。。

唐人的”訐調體“就是拗體的意思,其中“種”應該是平聲結果用了側(仄),所以是拗體(五連仄),下句用“無”對句雙救拗是標準的方法。

五、詩詞中的平仄

近體詩講究格律,詞也要依調填詞,都必須符合平仄要求。詩詞譜中的平仄用漢字表示的話有三種: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用符號表示就是:○”標平聲 “●”標仄聲 “⊙”標應平可仄 “◎”標應仄可平。

1、詞中的平仄

最早的詞倚聲填詞,後來曲譜遺失,就按照詞譜填詞了。例如下面的詞譜是明朝以後的人根據前人的作品制定的。

李白《菩薩蠻》詞譜: 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換韻,兩仄韻、兩平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 ⊙○◎●○○▲ ◎●●○△ ◎○⊙●△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 ⊙●●○○   ⊙○⊙●△

詞譜裡的△表示此處要押平聲韻,如果是▲,表示押仄聲韻。

2、詩中的平仄 杜甫七言律詩《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結語

平仄是詩詞學習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不知平仄基本就不懂古詩詞。無論是講究格律的近體詩還是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平仄都是無法避開的門檻,很多朋友作古體詩的時候押不對韻就是因為沒有平仄的概念。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作為光榮的人民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而且保證通俗易懂,包教包會!(請允許我吹會牛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故名思義,平直。“仄”曲折,拐彎。漢語有四種聲調,上小學時所背的口決還記得不?(一起來溫習下: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對了,很好,記得很牢固!😜😜古漢語中除了第一聲平聲,其他三聲都是仄聲。你沒看錯,除了第一聲是平,其他三聲都是仄!但你得注意前面四個字“古漢語中”。也就是說現在不這麼分平仄了!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漸行漸無蹤


所謂平、仄聲,是現代漢語和中古漢語聲調的一種分類方法。簡單地說,現代漢語四聲中的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是平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是仄聲。中古漢語四聲中除平聲之外的上聲、去聲、入聲都是仄聲。

在漢語中,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如“山西”(shānxī)和“陝西”(shǎnxī)意義不同。聲調和音長、音強都有關係,但是,它的性質主要決定於音高。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音高則決定於發音體在一定時間內顫動次數的多少,次數越多聲音越高,反之聲音越低。發音時,聲帶越緊,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多,聲音越高,聲帶越松,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少,聲音就越低。在發音過程中,聲帶是可以隨時調整的,這樣就造成種種不同的音高變化,形成了不同的聲調。

聲調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值得注意的是,聲調的音高和音樂中的音高是有區別的。音高有兩種,即絕對音高和相對音高,音樂中的音高屬於絕對音高,在音樂裡,如C調的1,不管誰來唱,也不管用什麼樂器來演奏,音高都是一樣的,絕對音高在語言裡沒有區分意義的作用,例如“天”,用低音5度讀它和用高音5度讀它意義都不會發生變化,還是“天”的意思。聲調的音高則是相對的,不要求音高頻率的絕對值。由於人的嗓音高低各不相同,聲調高低並不是要求人人都發得同樣高。女人和小孩兒由於聲帶比成年男子短一些、窄一些、薄一些,所以他們的聲調音高要比成年男子高一些;同一個人情緒緊張激動時,聲帶會控制得緊一些,所以這時他的聲調音高要比平時情緒平靜時高一些。此外,聲調的高低升降變化是滑動的,不象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漢語的聲調可以從調值和調類兩個方面來分析:

調值,又稱調形,指聲調高低、升降、曲直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目前,在現代漢語和中古漢語的調值區分和表達上,均採用趙元任先生創建的“五度調值標記法”。這種方法是把一條豎線四等分,得到五個點,自下而上定五度:1度是低音,2度是半低音,3度是中音,4度是半高音,5度是高音。一個人所 能發出的最低音是1度,最高音是5度,中間的音分別是2度、3度和4度。一個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簡稱為55,是個高平調;如果從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簡稱為15,是個低升調;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簡稱為51,是個全降調。

調類指聲調的類別,就是把調值相同的音歸納在一起建立起來的聲調的類別。例如普通話的“去、替、廢、動、恨”調值相同,都是由5度到1度,就屬於同一個調類。中古漢語的聲調有四個調類,古人叫做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合起來叫做四聲。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各方言的調類都是從中古漢語的四聲演變來的。在演變的過程中有分有合,形成非常複雜的局面。按照調值歸納出來,普通話裡有四種基本的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它是根據古漢語“平、上、去、入”的名稱沿用下來的。

中古漢語四聲中令講現代漢語北方話者最困惑的就是“入聲”,此聲目前僅留存於大部分南方方言和極少數北方方言之中。“入聲”在同一種方言中,有幾種基本調值就可以歸納成幾種調類。在不同的方言中,同是入聲,其調值卻相差很大,如:廣州方言的入聲有三個調類,上陰入5、下陰入33、陽入2和22;潮州方言的入聲有兩個調類,陰入 21、陽入4; 客家方言的入聲有兩個調類,陰入21(或1)、陽入4(或5);閩南方言廈門話的入聲有兩個調類,陰入32、陽入5(或4);吳方言蘇州話的入聲有兩個調類,陰入4、陽入23;晉語太原話的入聲有兩個調類,陰入2、陽入54。

由於古代漢語沒有留下調值記錄,因此今人研究中古漢語聲調只能從留存古音較多的當今方言中去尋蹤溯源。不過,從上述幾種方言的入聲調值及調類的情況看,無法確定中古漢語標準的入聲調值、調類,而只能劃定一個大致的範圍。

中古漢語四聲與現代漢語四聲的調值、調類並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係。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四聲與潮州方言、客家方言的調值、調類也有很大的差異,詳見如下:

普通話:陰平(第一聲)調值55、陽平(第二聲)調值35、上聲(第三聲)調值214、去聲(第四聲)調值51;

潮州方言:陰平(第一聲)調值33、陰上(第二聲)調值53、陰去(第三聲)調值213、陰入(第四聲)調值2、陽平(第五聲)調值55、陽上(第六聲)調值35、陽去(第七聲)調值11、陽入(第八聲)調值4;

客家方言:陰平(第一聲)調值44、陽平(第二聲)調值11、上聲(第三聲)調值31、去聲(第四聲)調值52、陰入(第五聲)調值21、陽入(第六聲)調值4。

以上所列的調值、調類出自《漢語方言概要》(袁家驊等著,語文出版社2001年版)。

鑑於潮州方言和客家方言比其它方言留存的中古漢語語音較多,而且這兩種方言的入聲調值基本上一樣,特別是其入聲調值均在“五度調值”的低音區,較為符合入聲的定義及其調值範圍。因此,我個人認為,可以將潮州方言和客家方言作為探討中古漢語入聲調值、調類的參考標準,至於可否作為中古漢語平、上、去聲調值、調類的參考標準,則有待研究。


用戶3448089620608


而仄平只不過將上述的目的,具體化,有一定的格式,形成基本不變的規律。

不過,創作古詩,也不一定要守此標準。不能絕對化。

至於具體的標準及格式!我一無所知!不過並不影響我對古詩的熱愛,與運用自如,我不知道我會背幾千首古詩,生活中看到眼前的景色,我都能來上幾句,一唱一和,好不痛快,古詩必須吟唱出來,因為它是歌曲的另一種形式!而平仄,也就是高低的音符。

最具歌唱性的一首古詩,是,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曰晞。陽光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百川到東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是不是覺得象唱歌一樣?!中華民族多麼了不起!我多麼自豪!偉大的古代藝術!感謝古代的藝術家!讓我享受至今!傳承人也很了不起。否則寶貝失傳了!有很多人為了藝術作品得以保存下來,競付上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可見藝術的魅力!因為人!真的不是豬!

古詩是我生命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朋友!你也是嗎?!





用戶32151496063752


初學者不建議用平水韻,因為對今人來說,太過複雜也不實用,因為現在誰也不會用古人的老腔老調去讀詩詞,國家長期推廣普通話,用新韻能使更多的人易於學習和掌握格律詩詞,而不是一開始就知難而退。除非你要深入研究古人詩詞韻律。個人建議用中華新韻,每個人都熟悉拼音,也很容易分出平仄。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這樣不會受過多困擾。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對古典詩詞產生興趣,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弘揚和傳承。





蘭舟V彼岸


中國人講話,音節有抑揚頓挫輕重長短高低清濁,說起來就象音樂一樣好聽。字又分四聲音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陽平屬平聲,上聲去聲屬仄聲。這就是平仄的分野了。西語的老外沒有四聲,但他們也還是有重音輕音清音濁音。吟詩作對,必須講求平仄,還要講求對仗、押韻、節奏。詩的三要素是:節奏、句式和韻。音和韻為一類。平仄必須交替出現,不能一平到底,也不能一仄到底。比方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平仄進行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句和上句的平仄點位對應,上句為平的字,下句必為仄。細心的朋友會看出來,上句的國字是平聲,下句的城字也是平聲,這不是不對嗎?是的,第一個字能對上當然最好,不能對上也不算錯,並未違背‘‘粘對’’的規則。這就牽涉到節奏的問題了。上句分為兩節,國破/山河在。下句也是兩節,城春/草木深。讀詩的時候,分節處是有延長的,讀成:國破一一山河在,城春一一草木深。於是在節點位置上的字必須平仄對應。換一種說法,五言詩在第二、第五字處必須平仄對應。七言詩分三節,那麼在第二、第四、第七個字處必須平仄對應。要是別的地方也都平仄對應,當然最好,就叫工對。沒對上也沒關係,符合粘對。既然平仄交替出現,在一句之內,不能連續出現4個平聲或仄聲,也不能出現一個平聲,否則就犯了‘‘孤平’’的大忌。

順便說到,對句還得詞性相對,這跟平仄對應一樣重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虛詞對虛詞。詞組也得對應,偏正詞組、並列詞組、動賓詞等都得對仗。什麼是詞組呢?比方說‘‘荷花’’就是詞組,可以分開為‘‘荷’’和‘‘花’’,荷和花兩個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它的詞組成詞組,如:荷葉、荷塘;菊花、梅花、桂花等。但有些詞雖然由兩個字構成,如玻璃、菡萏、蝙蝠等,都是詞而不是詞組,是不能拆分的。


華中小隱


平平仄仄仄平平,東西南北對平整。平仄須在四聲分,拼音字母見文明。什麼仄來什麼平,全國網友都知情。詩聯詞語仄為次,意境通順是好文。注:古代聯語平仄嚴,幸福不可對延年。而今幸福對吉祥,平仄欠佳是好聯。靈活機動對聯語,上下對仗是好聯。如果要求古人對,我說世上聯不行。(代表個人,見者勿噴)。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如果你真想學古詩,切記不要先學格律,這是一條死路!

古詩的格律並非從一開始就有的,甚至可以說,唐朝之前的古詩,一般都不拘束于格律的限制。

對於初學者來說,格律是很枯燥無味的東西,會迅速摧毀你的學習興趣,我遇到過很多人學習格律,最終堅持下來的一個都沒有。

學習古詩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開闊胸襟,將自然萬物擬人化,比如見到波浪,就要想成是“清風吻流水”,甚至進一步想象成“清風多情惹流水”,這樣不但能開闊你的思維,還能讓你體會和發現生活中的美,久而久之,你的寫詩水平就上去了。

其次是要把生活中的萬事萬物與美好的詞句聯繫起來,比如風花雪月、高山流水、長河引泉、漁舟落日、飛星明月、大道古亭等等,這類詞句在對仗常用詞中比較多,你可以多看多用,對你詩詞水平提升很快。

再次是要有中心思想,寫詩要有個主題,切記無病呻吟,你可以打開思想束縛,古往今來、天地宇宙隨便發揮,但是一定要圍繞主體思想,否則就不是“詩”了,這也是現在很多網上的詩詞愛好者的通病,你去看他們所謂的“詩詞”,大多是辭藻華麗卻不知所謂。

最後才是詩句的格律,格律首先要明白《韻》,這個是最基本的入門要求,比如四行的詩,一般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後一個字要押韻,如果是八行,則第六句、第八句也要押韻,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就別寫詩了,而押韻可以百度“平水韻”或“中華新韻”均可。

能押韻之後,進一步學習對仗,這個經常看對仗詞慢慢就會了,百度可以查到。

最後才是平仄,平仄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但是沒關係,現在有很多格律檢測的網站,你在這些網站上寫,一邊寫一邊檢測,哪些出韻了,哪些平仄錯誤了,都及時改正,這樣出來的詩詞,都比較工整了,不過我個人認為,出押韻外,部分平仄不太工整也沒有問題,唐宋那些大神的詩詞平仄有問題的也不少,關鍵是詩詞的內容,只要內容好,平仄不要太過於苛求。

最後舉幾個例子,以便於有個直接的認識:

一、前幾年馬英九出了個所謂的“絕對”:秋刀出鞘漁人笑,並向全球華人徵集下聯。

該上聯的難點在於“刀、鞘、笑同韻”,“秋刀”是雙層意義,並與後面的“漁”字組成了臺灣的一種海產:秋刀魚。

當時對的是:蓮霧歸土果農哭。其中“霧土哭同韻”,蓮霧是雙重意義,並於後面的“果”字組成了臺灣的一種土特產:蓮霧果。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蔡英文剛上臺,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受阻,藉機諷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

並藉此寫了一首《諫臺詩》:

秋刀出鞘漁人笑,

蓮霧歸土果農哭。

萬里紅日洗滄海,

幾尺青浪卻糊塗。

回望寇蹄踏血亂,

忍看族頭引爭屠。

唯盼兒孫莫相忘,

國亂時節億家奴。

人相離,情難疏,

初雪鴻雁踏歸途。

清風明月雖未老,

人間霜發卻幾度。

長歌美酒與君共,

河山萬里展宏圖。

多少歲月家國夢,

盛世燃盡雲中書。

二、蘇幕遮詞:當時臺灣網友嘲笑大陸沒人會寫詩詞,大陸網友寫了一首《蘇幕遮~潤之》打臉回覆,其內容如下:

引韶樂,歌大呂。破碎山河,忍顧殘陽煜。江夏城頭驚變曲。慷慨赴戎,卻成荒唐戲。

酉雞鳴,中共立。吹血埋書,卷氅秋起義。揮手神州千鬼去,獨立窗臺,片片碎花雨。

三、藏頭詩:前些年中國大陸流行藏頭詩,但其水平參差不齊,以下是為一個叫“張建偉”的朋友寫的一首藏頭詩:

張弓北望射蒼穹,

建虜陣破淚騅紅。

偉業封侯付一笑,

此生大夢罹從戎。

(個人建議藏頭詩不要常寫,偶爾做做倒是可以的)

綜上所述,是我對學習古詩詞及格律平仄的看法和建議。


吳枝峰1


簡單來說古代音韻有陰平,陽平,就是現在的一聲,二聲;屬於平聲;而上聲,去聲就是現在的三聲四聲,屬於仄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