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员工爆料统计加班时长裁员,王小川怒怼:有种就滚,怎么看,是你你会怎么做?

琅琊榜首张大仙


[捂脸]我还是比较了解搜狗风格和领导风格的,CEO就是说话冲了点,但觉对说的在理,爆出来这事绝对是有人心存不满!说实话,确实,公司有制度,按照制度工作,如果有实力就改变啊!不敢说话,不敢做出改变,背后找媒体爆料嚼舌根确实不那么地道,身在互联网,说实话无法接受加班并且不做出改变却埋怨公司的人真的没啥能力,这样的人本身工作能力就该被质疑,统计加班只是一种方式,自己的工作都没有话语权,那还是别干了!想办法提升自己吧,僧多粥少,有能力的人很多…


wendy


我看了很多留言,说到底中国劳动阶层对自身的觉醒是落后的。其实看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些招数早就用烂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工人的对策是消极怠工。提升劳动强度,工人的对策是降低蓝洞质量。机器化生产提升劳动效率,工人们会罢工。如果你没有忘记中学时候的政治课内容,你就会发现,现在互联网企业不过就是百年前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工厂。现在生产的是代码,所以车间变成了办公室而已。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会在压力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结盟,从而资本主义成为自身的掘墓人。

现在看看欧美企业,为什么工人可以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为什么资本家不像中国那样穷凶极恶?其实人家是过来人,企业家懂得不要太过分。要不会死的。中国的企业还不懂,还在恶性竞争“劳动生产率”。多少人在这里喊支持996的。一部分是企业雇主,一部分是雇主代言人,还有一部分是未觉醒的劳动者。说到底,还是未觉醒。

这事也不急,996刚出现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反感,时间会发酵一切。未觉醒的也会觉醒。我们只是走在路上。


房间里的天涯


我要为搜狗员工的爆料欢呼,并表示绝对的义无反顾的支持!虽然结果早已注定,就是无论搜狗员工怎么爆料,最终还是难以改变996的工作状态,甚至还要面临马上被辞退丢工作的风险。但面对明显不合理的用工,总要有人第一个发声。而这个人就是英雄!


劳动法白纸黑字,规定的非常清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如果每周都是996的工作,存在着重大的违法劳动法超时用工的嫌疑,而且工人已经明确表示感到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条件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连质疑公司涉嫌违法的权力都没有,那和封建社会的农奴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质疑也没用!我的观点是有用没用再说,但敢于质疑,敢于发声是难能可贵的,普遍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大家都这么做不代表就是合法的。正是有了这批敢于第一个质疑的员工,广大工人的劳动条件才有改善的可能性!


有人说,公司给工资了,怎么加班都没事的!大错特错!你打开劳动法,告诉我哪一条规定了,只要给加班工资,就可以一天24小时让工人劳动,就可以无限度使用工人的劳动力,甚至不给他们恢复精力的时间。


虽然搜狗的王小川的回应有一定道理,员工对公司有意见,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沟通解决,不接受公司的规定,更是可以主动提出辞职!但是,这并不能解决996工作涉嫌违法劳动法的事实,更没有权利剥夺员工质疑的权力!


虽然,结果很明显,就是敢于爆料的员工要被辞退了,而且他的爆料对与整个行业的996工作改善也没多大用处。大家该996的照样996,走了一批还有另一批,毕竟不缺为了还房贷敢不要命工作的劳动者。但对于这种敢于发声,敢于呼吁,敢于爆料的员工,我就四个字:干的漂亮!


正是在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有了那些敢于第一个发声的人,才使得改变成为了可能。拼命加班的这些企业该考虑下如何合理平衡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要员工加班之间的矛盾了!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最近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消息,2019年貌似裁员已经成了普遍的话题,作为一个深受其害的普通员工,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我是一家新能源整车厂的一名员工,属于信息部门,2018年一整年参与了公司生产基地的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也因为负责了这么多项目,并且完成质量不错,最终年终绩效被打优秀,可是年终奖居然缩水了,原因是公司没有收益,年终奖系数大打折扣,这个我认了。2018年年底,公司开始以优化为由,淘汰5%的员工,给与了相应的赔偿,不过手段有点恶心,趁你跟HR交谈时,把你所有办公用品全部收走;接着到2019年,开始以拖欠薪资,逼着你自己离开,为的就是不赔偿;再接着,开始放长假,发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为的还是逼员工自己离职,不给于赔偿。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裁员可以,请公司最起码要遵守劳动法,按照法律给与相应的赔偿,大家好聚好散。就好比前段时间的王小琴,要求员工一天100张设计图,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这不是明显逼员工走吗?末位淘汰也好,优化员工也罢,请公司记住,这些人都是你们当初招进来的,并且是通过试用期的,如今不管你遇到什么情况,员工在你们面前都是弱势群体,请善待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玩这些手段只会让员工对你们更憎恨。还有今天的搜狗新闻,我看了下,貌似没有说清楚到底是因为加班少被开还是因为加班多被开?所以不好评论什么,但是有一点我想说,通过压榨劳动力来实现你资本家的理想的公司,必定走不远,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在进步,我们不再是以前那种任人宰割的苦工了。无论谁对谁错,请按法律程序走,裁员可以,说明原因,给与补偿。顺便再说一句,请你们那些资本家记住,你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想一想他们被开了,将对一个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甚至是灾难!醒醒吧,社会需要共赢,请以共赢的思想对待你的员工,我始终相信,像你们这种大公司,应该是不会出现无赖之辈的,你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就会如何对待公司。(如果有无赖,请把HR开除)


Mrchocolate66509027


搜狗CEO的话如此霸气,令员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消息是搜狗的工作制与996工作制比起来, 11小时算是宽容的;坏消息是无论工作完成完不成,员工都不敢走,一定要等到11小时才能下班。

先引用一句名言: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所爱的人并不爱我们,或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爱我们。——马洛伊.山多尔《烛烬》

《烛烬》两个字是多么符合现在的环境呢。2019年裁员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谓是轰轰烈烈,2020年会更好吗?

回忆一下,当我们接到offer那一刻,我们心怀梦想。当我们还是有价值的员工的时候,企业文化是如何打鸡血般地激励员工奉献、激励员工任劳任怨付出的?员工关怀、培养对公司的情感依赖、爱公司如家、入职纪念日奖章、家庭日都还历历在目。俱往矣,裁员开始了。

写到这里再看回去马洛伊山多尔的那句话,我们所爱的公司并不爱我们,或者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爱我们。所以,网易之前那位同学以切身之痛告诉我们,跟公司不要谈感情。

分析

一旦公司处境糟糕的情况出现,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精简,要么一起死掉。通过战略转型、精简组织机构等管理手段,开始进行有目的性的裁员。裁员都不是盲目的,是围绕新战略转型服务的。毕竟企业要求生,如果不通过裁员进入低成本运营状态,最后企业和员工都会面对更大的损失。不得已裁员,暂时保存实力,寻求新价值增长点。这是无可厚非的市场行为。但是可不可以有些人情味呢?这时候只会让人想起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样的词。

CEO的话如此霸气,令员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消息是搜狗的工作制与996工作制比起来, 11小时算是宽容的;坏消息是无论工作完成完不成,员工都不敢走,一定要等到11小时才能下班。

企业任何决策的执行都有标准,招聘有用人标准,反过来,裁员也有裁员标准,先暂且把裁员标准放一边。我们单纯只说裁员这件事。裁员本来对雇主和员工都是一件难堪的经历,双方都应该冷静低调处理。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是什么?雇主品牌是品牌在HR领域的细分应用,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是雇主给员工和潜在员工传递出来一种差异于其他雇主的抽象化形象。

雇主品牌的作用是什么?

1-获得人才招聘的竞争优势;

2-奠定企业文化基石,可以屏蔽不认同企业文化的候选人;

3-树立良好的雇主形象,降低招聘成本;

4-降低招聘中产生的薪酬成本;

5-维系雇主和员工之间的感情,稳固核心员工流失率;

6-增加员工的自信心、信任和工作乐趣;

7-增加员工绩效和周边绩效;

裁员过程中对雇主品牌维护:

搜狗目前已经对自己雇主品牌造成了伤害,更应该冷静低调处理。对于企业来说,裁员的员工都是为企业做出过贡献的(为企业造成损失的有过失员工不属于正常裁员),企业跟员工分手的处理过程应该维护员工的尊严,也要注意维护雇主品牌形象。这个工作挑战很大,需要同时维护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但是这两者又是冲突的,如果双方利益无法达成一致,HR希望尽快进入法律程序,而不是谈判拉锯战。那么就在这个“尽快”的过程中,以诚相待,充分尊重和理解。赔偿要到位,不要靠挑毛病这些苟且理由裁员。

HR裁员工作合法化、专业化:

规范、合法。建立裁员工作操作手册,规定好流程、标准、裁员前要对所有执行层的HR进行劳动法规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

公司内部成立联合工作组。裁员不仅仅是HR的工作,公司的法务、公关部、高管层都需要联合工作组,高度重视,尤其是舆情管理。

建立企业内部的投诉沟通机制。充分给员工足够的尊重,也减少企业被诉诸仲裁的法律风险

管理者反思

裁员这件事,对企业的雇主品牌而言就像生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裁员中最需要维护的就是雇主品牌管理。如果雇主品牌出现危机后,公关品牌需要启动公关工作和舆情管理,这些不需要发生费用吗?在企业重新启动招聘后,是否还会得到优秀候选人的青睐呢?员工的安全感还在不在呢?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不是还会得到员工的拥护和信任呢?有很多值得管理者深思的地方。


人力管理启示录


王小川的怒怼会把搜狗推向风口浪尖的,最近996ICU线上线下抵制活动势头正盛,华为、阿里巴巴、京东等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榜上有名了,可能王小川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些偏激了,随后又在微博上为自己的言行解释一下,更叫人觉得有些心虚了:

他表示,尊重和善待每一个愿意和公司一同成长的员工,相聚就是缘分。即便分离,最欣慰的就是能以曾经在搜狗工作过为荣。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信仰。若没做到,是能力而不是意愿问题。仁者见仁,恶者见恶,遇到负能量爆棚的,总觉得公司要有意压榨伤害员工的,这就不是同路中人,请离开。

是不是明显感觉态度和言辞缓和多了,这才是一个领导应该有的格局。

一开始回应的潜台词

1、公司没有这样的要求,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搜狗公司没有明确说明的,加不加班,加多久的班这要靠员工自己的悟性了。

悟性的高的自然是安全的,至于那些悟性不好的的,只有自求多福了。

2、即便是有这样的要求,如果是这样磨时间的员工,对公司和自己的生命都是不负责任的,不如离开的好,意思就是说公司本来是打算要这样做的,可是被你爆出来了,公司还怎么明目张胆的实行啊,如果公司真的这样做了,公司形象还要不要啦。

3、不论有没有这样的制度,有没有这样的员工,楼主这样的都不适合在搜狗工作。不认同公司制度的人,要么适应,要么反馈建议努力帮助公司改进。跑出来嚼舌头,算啥?有种就赶快滚。

老王明确的告诉曝光着,自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你查出来的,无论自己有多么的优秀,任凭天王老子也保不了你啦,你就准备随时有人吧。

违法违的还那么理直气壮的

如果搜狗员工爆料属实的话,搜狗就是违反了劳动法,为了逼迫裁员,竟然用加班的时长作为依据,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啊,真的是贫穷限制我们的想象,只要企业要裁掉你,就算再优秀,企业也能找出一个万个办法来的,想逃是逃不掉的。

再说了,既然公司没有这样做,王小川作为领导为何要这样回应:一开始说公司没有这样,后来又说不认同公司制度的人,要么适应,要么反馈建议,努力帮助公司提升改进,跑出来嚼舌头,算啥?

后面的说法,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既然公司没有做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是问心无愧,可是怎么又说到了适应啊,反馈啊,嚼舌头,前后矛盾,让人不得不心生疑惑。

为什么王小川又在微博上重新澄清

估计是害怕自己承受不了网络的舆论,又害怕给公司造成损失,不然自己的职位也保不住啊,所以,赶紧在第一时间重新澄清一下,语言也是相关的缓和。

首先感谢了一起同公司成长并为公司做出贡献,既然现在大家出现了理念的分歧,我们就和平分手吧,各奔前程,来日好相见啊。

总之,作为领导,第一次的回应确实不是一个领导还有的行为,就算别人说的不是事实,自己如此粗暴的回应更是在拉低自己的身份,看来领导也有不冷静的时候啊。


冯少侠聊职场


搜狗员工爆料统计加班时长裁员,王小川怒怼:有种就滚,怎么看,是你你会怎么做?

员工与公司本来是互利互惠的,相辅相成的,但是又是相互对立的。员工希望公司提供工作岗位,还要福利待遇好,时间自由,工作任务少,压力小。公司希望员工全心全意的投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

在企业面前,员工一般都是弱势群体,很多企业的制度都是符合劳动法的,但是有些企业文化就不符合,有些员工也许能接受,有些员工不能接受,所以就出现了矛盾。

作为员工,既然你选择了这份工作,还是要遵守下企业文化,如果你实在不爽,要么滚,要么忍,别到处嚼舌头。这是对企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很多员工不认可公司,到处说公司的不是,但是自己又天天在这家公司上班。如果企业都不好了,那你员工还会优秀吗?



苦逼的职场大叔


有能力赶紧去外企吧,中企全都一个鸟样,员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哪里有归属感,马云的996是福报,每年为社会输出1000名工作超10的人才等等言论,这些资本家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简直令人发指,等你老了再一脚踹走,你说这样的企业有没有社会良知?难道只能靠这个手段打赢外企吗?


IT老狼


大家都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那我就从社会形态和制度的角度出发来说说,为什么在中国免费加班是被允许的?

首先我们先看看中国企业现在的发展运营模式。首先,王小川代表的是西式知识分子领导。为什么是西式,因为他的创业思维是借鉴了西方创业和经营思维,而非中国本土的经营思维。中式经营思维的中心思想是讲良心讲品质,西式经营思维是短期内见利益逐步发展壮大然后到达巅峰后老板跑路,或另起炉灶或从政。因此,王小川属于西式经营思维。

但是在中国的这种经营模式和在西方的这种经营模式还不一样。而这就是工会。外国的工会和资本家其实差不多,只是代表的利益集体不同。你可以理解为合法的代表工人利益的黑社会。因此外国的工会所拥有的权利和手段是与资本家有抗衡资本的。这也是为什么外国劳动力高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工人还是有人撑腰的。

中国不一样,因为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没有哪个政治集体真的能够代表工人。中国所有的集体都互相制衡的,主要为了那一个目标服务。因此,中国的劳动力并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能闹出太大动静。

这就逐步产生并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不停更新制度的中西结合式企业,而互联网类行业则是最典型的这种企业。说白了,老板其实就相当于外国的资本家,而且还没有外国那种权利很大而且独立的工会能够制衡他。这也就是为啥互联网类行业的老板都很牛逼的原因。

这就好比物种在一个没有天敌的地方,繁殖力生存力都很强是一个道理。

但是,虽然如此,这种企业还是有一个问题,这就是内部破坏。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社交智慧。说白了,外国人可能更直一些,中国人更滑一些,而且无论是不是领导都滑。因此,中国员工一旦有负面情绪,就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子等等把这种负面情绪传播出去,而中国人又喜欢传播这种负面情绪,因此中国企业的管理层最害怕的就是这种负面情绪。

当然,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其实是无法根除的,因为很多人并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工作中。而且,中国的管理者其实从来都不重视管理的实质,只重手段,因此很多隐患都不会提前预防。

总之,在中国特色的前提下,社会现状就是如此。有本事的不在乎某个企业,平庸的得过且过,有心机的伺机而动,当然一定会有记仇的,会想办法弄垮一个企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问题还是可以毁掉大企业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并利用这个蚁穴了。


幽兰蟹仙


员工加班现象和公司要求员工加班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追赶进度或者解决问题,有时候需要适当的加班,《劳动法》也没有否定公司加班现象。但是,加班要有个度。一方面,因为工作原因必须要加的班,要提前安排,并且给员工该得的加班费;另一方面,一味的追求加班和否定加班都是不合适的。

一、为什么要加班?

这个问题很直接,但是答案却是五花八门。据我多年职场的了解,加班一般有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1.“地主”心态。有些公司的老板总觉得员工的钱给多了,总想在员工身上找点“便宜”以满足自己“折本”的心态。

他们要么通过工资克扣,要么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办法来满足自己心理“精打细算”的需求。

这是一种扭曲的心态,是对企业和个人都不负责的做法。这样的结果是员工与公司的对立,相互算计,最后吃亏的还是企业。

2.攀比

有些公司的老板也想让员工加班,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公司的员工都在加班,为什么我公司的员工不加班呢?总觉得如果自己公司的员工不加班,就比其他企业少赚了十个亿。甚至把加班当做企业文化来进行贯彻。

这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既没有目的性,也没有必要性。

3.管理不善或者管理引导

公司管理不规范,绩效不到位,大家平时工作拖拖拉拉,能在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半天才能完成。本来一天完成的工作,到下班也完不成,于是为了完成工作开始加班加点。这样的加班既没有速度也没有质量;另一方面,有的公司的绩效考核比较严格,所有的目标制定都是超出个人正常工作时间能够完成的,为了保证自己在绩效上不扣分或者少扣分,就只能通过加班的方式来赶任务了。

2003年左右,在青岛,我与一个毕业几年 的同学聊天时,他就哭了好几次。为啥?让绩效给逼得。表面上双休,但是,如果周末不加班,自己的工作肯定完不成。就在周日,他还要在7点之前赶到公司。

4.部分员工的“表演”

企业里存在部分员工,看到领导在的时候积极的表现,比如下班了,他还不走。为什么,用自己的“加班”行为来告诉领导,自己很勤恳,很努力,是个好员工。结果,其他想走的员工也不好意思。于是大家就在工作岗位上“磨”时间。

5.必要的加班

当然,不是所有的加班都是无效的和形式的。有的时候为了项目进度或者客户需求,大家拼命加班加点,是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给员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责。

二、“搜狗现象”的分析

关于搜狗出现的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都有,只是搜狗的名气大一些,所以曝光率和关注率比较高。

1.员工所说的关于加班的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对于工作时间比较长不满意,二是觉得公司很多人加班只是赶形式,没有实际意义。

这是一种抱怨。

2.该员工在媒体或者电子平台上进行抱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如果只是自己有怨气,可以私下发泄,到公众平台上发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由简单的抱怨变成了一种质问,一种“宣战”

另一方面,觉得公司很多人加班只是赶形式,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解决?

如果足够理性,就不会这么做;如果足够有勇气,也不用再平台上发泄,直接去找王小川当面理论好了。

3.通过王小川的言论,我们可以有两个解读:

一是在表面上,他是否认公司主张加班的,意思是说,我没有让你们加班,至于你们加班应该是自愿的;二是表达自己对于搞形式和在平台上发泄员工的不满,到公司来不好好工作,心思不在工作上,这样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4.整体上来说,这是双方在平台上的一次激烈交锋。乙方以抱怨的形式体现,而另一方直接以强行命令的方式来回怼。

三、双方互怼的好处与坏处

1.观点明确,不含糊

谁都没有掖着藏着,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明确强调了公司的用人理念。

通过王小川的回应来看,他明确主张了公司的用人理念,到公司来就要遵守公司的规矩,觉得不合适可以走人。

3.在互联网行业整体并不景气的背景下发生。

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并不景气,搜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下,企业裁人还来不及,你跳出来指责公司,是不是正好给了公司辞退你的借口?

4.作为一个老总爆粗口是不对的。

中国毕竟是一个文明国家,大家还是讲人情世故。王小川身价不低,可能没把一个小员工放在眼里。但是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这种强势和粗暴是对公司形象的抹黑。谁愿意在这样一家公司干呢?

老板没有容人之量,没有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另外这位员工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被熏陶成了这个样子吧。如果是我,我不会在平台上发牢骚,觉得不合适直接走人就好。大男人,墨迹啥?


回答不足之处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