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住了外星人钟南山的尾巴


我抓住了外星人钟南山的尾巴


钟南山院士是外星人,而且很久之前就来到地球,即使不是一直生活在古中国,至少具备时空穿梭的能力。最特别的是,貌似他穿越到不同朝代时,都保留着“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好习惯,这是我春节期间潜心研究后发现的秘密。

这个秘密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宅在家里的我写了一首打油诗《信南山》,准备发在微信朋友圈。在照例进行文献查重时,一不小心搜到了《诗经·小雅》中的同名古诗《信南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顺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我发现从先秦到明清,从陶渊明、柳宗元到李白、李贺,古籍中对他的记载随处可见,我终于抓住了钟南山院士这个外星人的尾巴。

更为惊人的是,经过剥丝抽茧,历朝历代的相关记载高度还原了他在这场新型肺炎疫情中的殚精竭虑,堪称《钟南山院士起居注》,现抄录如下。

--------------------------------------

2020年1月18日下午:

钟南山院士正在广东省卫健委开会,临时接到前往武汉的紧急通知。“钟南山在哪里?”在“内紧外松”政策实施了50天后,武汉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不得不请这员“过气”的老将出马。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唐】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2020年1月18日晚上:

钟南山院士从广州南站乘坐的高铁抵达武汉,在餐车上坐了几个小时的这位老者,第一时间向望眼欲穿的当地卫生官员了解疫情。

梦寐南山久,今朝始一来。

——【宋】赵蕃《过祝氏南山》

2020年1月19日白天:

钟南山院士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实地调研第一手信息。久为治疗患者、物资短缺和信息安全三重压力所苦的医护人员看到先生高大的身影,都觉得踏实了许多。

斗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

——【宋】辛弃疾《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

2020年1月19日晚上:

忙碌了一天的钟南山院士马不停蹄,从天河机场乘机飞往北京,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完全不像是年过八旬的老者,让同行的年轻人自愧不如。

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宋】晁端礼《虞美人·木兰舟稳桃花浪》

2020年1月20日上午:

钟南山院士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和同样被招集到北京的其他专家一起,就当前疫情发展回答疑问,同时坦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建议。

相招早来此,拟欲问南山。

——【宋】文同《寄彦思时在长安言游终南》

2020年1月20日下午:

虽然临近春节,钟南山院士的态度很坚决,安全比喜庆更重要,早公开早防范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在新闻发布会之前,他的意见终于被采纳。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唐】李益《杂曲》

2020年1月20日晚上:

面对新常态、新环境、新疫情,连线央视《新闻1+1》的钟南山院士不改本色,面对直播镜头,坦陈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同时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唐】刘禹锡《初至长安》

2020年1月21日上午:

局势陡转直下,从武汉到湖北再到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钟南山院士对于疫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判断,在网络上已经流传一段时间的“爱国病毒只出国不出省”的疑问终于得到证实。

人诵南山判,情通理亦究。

——【宋】楼钥《送制帅林和叔归》

2020年1月21日下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网络媒体纷纷开始去翻传统媒体2003年非典的故纸堆。钟南山,这个曾经感动中国的名字重新成为新闻舆论场的热点。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宋】曾几《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2020年1月21日晚上:

大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大大小小的疫情来了好几拨,钟南山院士的头发已然花白,却初心不改,依然坚守在医疗战线上拱卫中国。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唐】李贺《官街鼓》

2020年1月22日上午:

面对纷纷扰扰的疫情,“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的年轻人积极响应钟南山院士的号召,立马启动网络购物的剁手模式扫货口罩,同时也光明正大的有了宅在家里远离红尘的理由。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唐】罗隐《秋日寄狄补阙》

2020年1月22日下午:

跟年轻人不同,平时注重保健养生的中老年人反而不在意疫情防范,一边看着手机上钟南山院士的采访,一边该散步的散步,该遛狗的遛狗,连口罩都不带,悠然自得,疫情防范让代际差异得以凸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2020年1月22日晚上:

经过非典“回忆杀”的发酵,钟南山院士的出身师承、爱情家庭和金句语录被逐一复盘。如同不同的人看《红楼梦》,面对他的德智体美劳,知识分子看到真知良心,科研人员看到实事求是,健身达人看到肱二头肌,不一样的角度,一样的景仰。

南山人所仰,松柏人所承。

——【宋】释文珦《南山松柏章》

2020年1月23日上午:

武汉宣布封城,尽最大努力控制受感染者的城际、省际和国际流动,以一城担当,换一国安康。陪着患者困在危城之中,当地的医护人员和卫生官员无不翘首以盼钟南山院士的佳音。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唐】张元宗《望终南山》

2020年1月23日下午:

“西掖”是中国古代对中书省的别称,代表着政务中枢。临近过年,钟南山院士惦记着广州的病患,也惦记着广州的家人。

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

——【唐】岑参《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2020年1月24日:

在这个最没有年味的大年三十,钟南山院士一早就出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坚守在疫情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又看到了他。

嘉节已吹帽,谁复见南山。

——【宋】韩淲《水调歌头》

2020年1月25日:

大年初一,笃信钟南山院士的全国人民集体闭关自守,安安稳稳呆在家里,就像他希望的那样,正所谓“风雨不动安如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先秦】佚名《诗经·小雅·信南山》

2020年1月26日:

大年初二,闲得慌的人开始琢磨,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来捅破疫情真相的这层纸。要知道,钟南山院士毕竟已经84岁了,怎么担当危地马拉重任的还是这匹老骥?。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唐】柳宗元《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2020年1月27日:

大年初三,听说晚上钟南山院士要连线白岩松,已经宅在家里刷了四天手机的群众们打开久违的电视,准备边吃晚饭边看钟南山,后来证实这是谣言。

好在此亭同把酒,与君全体看南山。

——【宋】陈造《观山四首》

2020年1月28日:

大年初四,新华社发布钟南山院士的权威访谈,看到钟南山院士对疫情高峰、典型症状、治疗药物、病毒宿主的判断解读,大家觉得既然他心里有底,自己也没那么慌了。

进退全机变,从衡振祖风,都在南山掌握中。

——【宋】释如净《偈颂十八首》

2020年1月29日:

大年初五,日本人也很关注他们所称的“钟桑”,新型肺炎疫情并非一城、一省乃至一国之事,中国如何抗击疫情,世界各国都在看,好在中国有体现公开透明和责任担当的钟南山院士。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先秦】《诗经·南山有臺》

即将到来的明天:

疫情已得到控制,广大群众终于可以出门放风了,在人头攒动的十字路口看到电子大屏幕上正在接受采访的钟南山院士,人们感慨万千。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唐】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明天的明天:

疫情已过去,一切恢复正常,对于“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一线医护人员,特别是鞠躬尽瘁的钟南山院士,全国人民发自肺腑的由衷感谢。

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

——【明】曾棨《太液晴波》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大国崛起需要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医官不讳疾,谏官不粉饰。祝钟南山院士永远欢喜牢固,与国与民,一起地久天长。

南山永固,地久天长。

——【隋】佚名《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再举酒》

来源|道德状元郎

作者|道德状元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