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课程,是三只猫教的

读这本书,最好一个人躲起来读。这本书,读得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我们成年人,笑可以大方示众,不妨大示特示,哭,只适合独享,尤其看书看哭了,太难为情了。

这是一本写流浪猫的书,萌萌的小动物总是能打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弱者的挣扎求生总会激发人们的同情。然而,这本书其实并不卖萌,更不卖惨,它打动我的,是对于“生命”这事儿的观察与思量。

我们的生命课程,是三只猫教的

“生命”,生命这个好家伙。没有了它,我们什么都不是。有了它,我们欲壑难填意难平。

人和猫在世界上生存都不易,流浪猫尤其艰难一些一一猫流浪在人的星球,人不理它,它活自个儿的,人喜欢它,它还是活自个儿的,顺便卖个萌,人感到被治愈了,在社会上受的怨气都消散了,又可以面对明天的太阳了。隔些天再想起它,它或者还记得你,或者已经悄悄死在某处了。

人也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猫和人的相遇,在这本书里,并不是简单的治愈与被治愈。

有虐猫的人。胖三儿是只被遗弃的家猫,特别亲人,爱好是对人打滚卖萌,陪人散步,竖着尾巴跟年轻的小区保安一起巡逻……毫无防范的被人杀死了,小尸首僵硬在草丛里。

老郭是只老猫,原名老锅,胖三儿的好友。失掉同伴后,凄惶的老郭被小区的好心人给找了个家,半年后,安祥地病逝于医院。

“死小奶”是只孤儿猫,那年夏天发大水,淹死了二十来个人。都以为“死小奶”也熬不过去了。雨后天晴有一天,它出现了,虽然瘦,虽然脏,灰老鼠一样,却实打实是活的,精神抖擞,追路过的老太太的裤腿玩,追路过的蝙蝠玩,夕阳洒下浓烈的金色,照着小奶猫的绒毛丝丝缕缕,蝙蝠翅膀上也闪着金光。

三只不同命运的猫,三段不同的猫生。这本书写了猫生,也写人生,一视同仁。也写人与猫的交往,缘聚缘散,人生如逆旅,喵回喵星球。

我们的生命课程,是三只猫教的

作者说:“我的生命课程是仨猫教的。”

“胖三儿告诉我,想做什么要趁早;老郭告诉我,做了就够了,人力不可为,求个心安就好;死小奶告诉我,活着就是比死了强,卖萌有理不分老幼。”

猫比人活得通达,活得实诚,活得纯粹。

作者李青菜,北京人,文字里带京味儿的俏皮,平实,鲜活,凝炼,写猫好看,每只猫都有个性,有情绪。写人生动:小区里七颜八色人,邻里鸡毛蒜皮,总有难缠的,个性难描难画的,她从从容容地写,间有谐趣,不施褒贬,寥寥几笔下来,神态毕现。叙事状景有隽逸气,小品画儿一样,着墨少,大片的留白叫人回味。

我们的生命课程,是三只猫教的

《当喵星人有了门牌号》

“(猫)阿玉一家走了之后,木亭子的邻居又隐退了。那是初夏,深粉色的月季花,大朵大朵的,比男人的拳头还大呢。有些邻居去照相,把花枝凑到自己的脸前没完没了地摆剪刀手,把花瓣都摇掉了。”

比如这一段,我特别喜欢,是丰满、热烈的日常生活滋味,以及背后的缘起缘灭,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叫人心生欢喜,也惆怅。

我喜欢她笔下河南口音的“植物达人”保安,识得小区里各样花、草、树木之名,夜里打着手电筒边巡逻,边喊着树上小猫的名字。我也喜欢不爱搭理人,骄傲矜持的猫族名媛“白短圆”,喜欢失踪的纯良猫少年“忆郭”……

喜欢,是因为她的笔下对猫有爱意,更有尊重理解,有妥帖的分寸,写人写事,也是这样。

李青菜跟我同是七十年代人。人到中年,熟女一枚,取业女性与主妇身份兼备,文章里透着成熟稳重,远比年轻作者们更获我心,却也并没有蒙上岁月的油烟。不世故不冷漠,不文艺不矫情,不哭天喊地,不故作淡定,情感就在那里自然流淌,像一条河流,上有浪花,下有静水。她记录的猫的故事,会让你流泪,可文章的基调,是明亮的、豁朗的,温柔的,带着几声喟叹——像北京的秋天。

我们的生命课程,是三只猫教的

拍猫写猫这些事,看上去小清新,真的去接触流浪猫,做救助工作,才知道其中的艰难:物质上的,心灵上的,种种意想不到,考验你,颠覆你。

善良博爱是必要的,却不够,你最好还得皮厚心硬,能哄会骗,诡计多端,八面玲珑……最后,最难的,是要懂得接受和放手。在看到和经历许多生死别离,许多人性的丑陋,知道个人力量的渺小,失望之后还能坦然地用力生活,心无杂念地爱这个世界一一真的很难。

猫在这方面比我们擅长一些——它们天生如此,人却需要学习。

也许真的是向猫学习的吧,李青菜这本书,写得明白通透,而且有情有义一一就是老北京人讲究的那种“情义”。一本写“猫”的书居然会是这种风格!


王这么,原名王芳芳,七十年代人。考据癖,对宋朝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有独特深入的见解与认识。行文辛辣而幽默,文采斐然,尤其对细节的精准分析颇为难得,获得大量读者喜爱。

曾出版文化随笔《大好河山可骑驴》、《簪花的少年郎》、《万物皆有伤心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