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离婚率攀升、性犯罪增多,病毒成灾:皆因“人性本恶”

文 | 穆戈

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性善”说,他觉得“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些都可以作为“性善”论的有力证据;之后,荀子又提出了“性恶”论,还有些学者觉得人性乃自然天成,本身并无善恶,善恶是后天的社会环境所造就的。

说实话,在几年前,我是支持“性善”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习惯性地用“善”去看待每个人的行为动机;因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每次都不愿意用“恶”意去揣测别人,看谁都觉得他是好人。但是,后来在我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深深地意识到“人性本恶”。

当今社会,离婚率攀升、性犯罪增多,病毒成灾:皆因“人性本恶”

就像一百多年前,鲁迅所批判的人性的劣根性一样,每个人的“恶”都是与生俱来、根植于骨子当中的,是人身为动物的本性。这种“恶”与生命的意识本源同在,是根深蒂固并且无法根除的。

为什么我会这如此笃定?

这主要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活着两种人,一种是动物的人,另一种是精神的人;而动物之人的自然本性就是“利己”,不止人类,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皆是如此,关于这点,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早就作了很好的阐释与证实。

其一,为了维持生命,任何生物都有“趋利避害”性,都有选择“利己”行为的欲望。

为了生存,任何生物都会努力获得生命延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同样地,我们人类也免不了争取食物、生存空间等等,这一根本的自然属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否定的。“生存之欲”导致人的“利己”性,而“利己”的欲望动机本身就是“恶”的。

当今社会,离婚率攀升、性犯罪增多,病毒成灾:皆因“人性本恶”

其二,“利己”的欲望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无限延续和扩张的。

在求生的欲望满足之后,我们想到的不是安于自然,而是活的更好;于是,便会在生存权之外,滋生出很多其他“利己”行为,比如,健康权、安全权等等。而这些“利己”行为本身也是“恶”的,因为在满足自己的同时,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侵害到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实则,现代文明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恶”欲,比如,贪欲、淫欲等等,都是由当初野蛮社会时人类“利己”的本性慢慢衍生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利己”本能欲望的无节制扩张,才使得有很多人无视其他生物,为了满足贪吃的口福去捕食“野味”,才频遭反噬,让病毒降临人间,让瘟疫肆虐成灾。

当今社会,离婚率攀升、性犯罪增多,病毒成灾:皆因“人性本恶”

同样地,为了满足淫欲,体验刺激、获得快感;很多男人都毫无节制地、一个接一个地去玩弄女人;而有些女人也一样,总是不停地换男人。这种过分的放纵,就是“性”之恶欲缺乏节制、肆意膨胀的最好体现,

喜欢玩弄女人的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喜欢被男人玩的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恶魔,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人性本恶”,那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呢?

那是因为后天教化和约束的作用。

当今社会,离婚率攀升、性犯罪增多,病毒成灾:皆因“人性本恶”

教育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此。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见解,他所倡导的“孝悌、忠恕、正名、德智”和“温、良、恭、俭、让”等儒者本色,就是为了很好地节制“恶”而引“善”。

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故就现代而言,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本“恶”的,如果社会属性在按照同一方向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必然会更加堕落可恶,而如果整个社会惩恶扬善,强调“善”的重要性,那势必会将众人的行为引向“善”举。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化虽能够扼制一部分“恶”行,但由于“恶”欲本身可以毫无节制地扩张,再加上每个人的善恶标准不同,教化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为了矫治本恶的人性,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各个国家不得不制定法律、设立法规来强制约有些人的“恶”行。

的确,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慧根”让我们得以从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统一动物界、并创造了文明社会,但这慧根乃是“善”念、并非“善”源;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人性本“恶”,而且能够意识到这种“恶”并不利于人类自身的长期发展,进而能够通过后天的教化和约束等加以有效节制,以巧妙地制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我想,这也便是人类的自我聪明之处吧!

反之,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我们要道德法律、交通规则干什么呢?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所以,我觉得“人性本恶”,并且十分笃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