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李不通婚,是否因为胡雪岩与李鸿章的恩怨,导致胡子孙中极少李姓媳妇?

全科精品课


不知亲们发现了没有?姓胡的和姓李的很少通婚,这种现象在古代安徽绩溪和杭州一带尤为突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和胡雪岩、李鸿章二人有关系。

胡雪岩(1823~1885)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出生于安徽绩溪(今宣城市),发迹于杭州,是徽商代表人物。

胡雪岩的发迹得益于左宗棠的帮助,到后来他成了左宗棠最大的军械、粮食、钱财代办和采办商。





大家可能有些意外,胡雪岩不过是个商人,而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可谓一方封疆大吏,怎么和一个商人有了交集,到后来还和胡雪岩成了莫逆之交?

原来晚清政府在剿灭太平军起义时,无力支付地方武装的费用,允许封疆大吏们自筹资金养活军队。

左宗棠要养他的“楚军”军队,于是就和经商的胡雪岩结成了联盟。

胡雪岩为左宗棠购买军火和粮食,都是垫资购买,胡雪岩经商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商行、票号遍布全国。

等左宗棠手头宽裕或者清政府拨付经费后,左宗棠再付给胡雪岩高额利息和本金。

由此胡雪岩成的政、商两界的红人。



比如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费,都是胡雪岩向外国洋行以自家家底做抵押筹措的资金。你说左宗棠能不感激胡雪岩吗?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胡雪岩也因此赚得锅满盆流,在晚清财富排名榜上位居第一。

可以这么说,左宗棠所取得的成绩有一半是胡雪岩的功劳。

有道是“人红是非多”,胡雪岩的财富被同是商人的盛宣怀嫉妒。盛宣怀是李鸿章的“钱袋子”,角色和胡雪岩差不多。

李鸿章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都在和左宗棠明争暗斗,李鸿章看不上左宗棠,同样左宗棠也看不上李鸿章。由此以来,李鸿章一直想压左宗棠一头。



此时盛宣怀向李鸿章献计说:“倒左必先倒胡”。也就是说想打倒左宗棠,必须先打倒胡雪岩。

盛宣怀出于嫉妒,也为了谋取更大的财富,要借李鸿章的势力干掉胡雪岩。李鸿章也正好想干掉左宗棠,二人一拍即合。

接下来李鸿章和盛宣怀设下圈套,加上胡雪岩几次投资失败,最后被李鸿章、盛宣怀逼得倾家荡产,一代巨富胡雪岩在贫困潦倒下含恨死去。

胡雪岩在临死前,把儿孙和妻妾招到床前,首先他遣散了众小妾,给了她们些财物。最后告诫子孙三件事:

第一、后人不要经商。他说银子就是白老虎,是老虎就要吃人。

第二、后人不要从政。当官的都心黑,没有良心,官场如战场。

第三、胡、李不通婚。



说完这些胡雪岩头一歪死了,终年62岁,下葬时穿得都是粗布麻衣。

这三条遗嘱胡雪岩的后人谨记在心。今天胡雪岩500多后人中,有200多人是直系后人,人们发现竟无一人从商入仕。

据统计,胡雪岩后人中几乎没有与李姓人士通婚的记录。

综上所述。胡李不通婚确实是胡雪岩和李鸿章恩怨所造成的。

胡的后人没有忘记仇恨。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总的来说和胡雪岩是老乡,他为了自己的仕途,逼死了胡雪岩,确实不够义气。这也是胡雪岩不让儿孙从政的主要原因——从政就失去人味了!


秉烛读春秋


胡李不通婚,这种说法从何而来?这还得从清朝晚期,胡雪岩和李鸿章说起。

胡雪岩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曾经风光无限,富可敌国,是徽商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的发达,主要得益于晚清重臣、封疆大吏左宗棠。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军起义时,由于国库空虚,无力支持地方武装,允许大臣们自筹费用。因此胡雪岩负责为左宗棠购买军火和粮食,赚取了大量财富,成为当时的全国首富、政商两界炙手可热的红人。

晚清名臣李鸿章和左宗棠积怨已久,相互拆台敌斗多年,为了击败左宗棠,胡雪岩首当其冲,成为了李鸿章打击左宗棠的靶子。

盛宣怀作为名商,同样是李鸿章的钱袋子,他出于对胡雪岩的嫉妒,也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和李鸿章一拍即合。

李鸿章怂恿上海地方势力拖欠胡雪岩的协饷,并撺掇洋行和银号催要贷款。与此同时,盛宣怀联络各大商号,让他们拒绝胡雪岩的借钱。在各方合力挤兑下,胡雪岩本已无力招架,此时李鸿章又落井下石,指使亲信举报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胡雪岩由此遭到革职抄家。

就这样,一代巨富倾刻间贫困潦倒,在奄奄一息之际,为了警示后人,胡雪岩立下三条遗嘱:一是后人再勿经商,二是后人不得做官,三是胡李不通婚。





大拇指聊历史


关于“胡李不通婚”这个说法,是从胡雪岩的临终遗嘱而来。

据传红顶商人胡雪岩临终前立有三条遗嘱:

一是后人再勿经商;

二是后人不得做官;

三是“胡李不通婚”。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大起大落,曾经风光无限,却一朝败落。他临到老来,看透了世情,嘱咐子孙不要经商做官,倒可以想得通。但这个“胡李不通婚”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猜测,这是因为他曾经将一个私生女送与李姓人家抚养,为避免乱伦事件发生,所以口出此语。

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毕竟胡雪岩明面上就有十二走马楼的姨太太,即使有外室女,也不必要藏着掖着,不让后人知晓。

比较多的说法是, 这是胡雪岩恨透了李鸿章,视其为仇家,告诫后代子孙不可与其子孙联姻。

胡雪岩与李鸿章之间有恩怨是真的。

胡雪岩发家,与晚清官府脱不开干系,他先是资助王有龄获得实缺,依附于王有龄从商。后王有龄在杭州殉国后,他又依傍左宗棠。

胡雪岩此人,颇讲义气,当初为救王有龄不惜生死,后成为左宗棠的人后,对其也是颇为忠贞。在左李朝斗中,始终坚定地站在左一边。

为打倒左宗棠,李鸿章实行“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方针。胡雪岩成为两人斗争的靶子。为实施倒胡策略,李鸿章抬出了盛宣怀,并收买了胡手下伙计。

李鸿章怂恿上海地方拖欠胡雪岩的协饷,并撺掇洋行与银行去催款。同时盛宣怀联络各大商帮与富户,让他们拒绝给胡商借资金。各方挤兑下,胡雪岩招架无力,即使左宗棠前来坐镇也没有挽回胡雪岩的颓势。

值此危急关头,李鸿章又指使亲信举报胡雪岩“

贪污挪用国家粮饷”,一时间,胡雪岩遭到革职抄家。1885年11月,胡雪岩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胡雪岩虽然和李鸿章有恩怨,但以胡雪岩的情商, 当不至于因噎废食,毕竟天下姓李的人那么多,他树起这么大的盾牌不现实。有些研究胡雪岩生平的人猜测,这应该是胡雪岩为了警醒后人,记住他惨败于李鸿章的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