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讽刺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阴霾冬天


一边省钱一边花了1亿两白银的道光皇帝

签订《南京条约》的道光皇帝是够讽刺的了,自己平时非常节俭,衣服破了用补丁补补,后宫嫔妃平时不准穿绫罗绸缎,如果道光的节俭真就停留在个人生活方面,他的这个品质可以和汉文帝相提并论了。但是他偏偏把节俭的品格用在国家大事上了,在虎门销烟后,林则徐便意识到英国可能会派兵入侵,就上奏说要加强海防,想要朝廷拨款来购买西式兵器,尤其是船炮。但道光一听,这得花多少钱呀,肯定不行,结果拒绝了林则徐的拨款申请。

万般无奈之下,林则徐只能从民间来募集资金,好不容易从英国手里买来了一个铜炮和一艘军舰,但中国海军却没人会用。更可气的是英国人在把军舰交到中国手里之前,就偷偷把船上的装备给拿走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林则徐就是再牛,啥都没有还能怎么办?结果在鸦片战争时清军这边就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林则徐找了一些破船,上面装上火药,想用这个去撞英国军舰,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情。

另外咱们现在老说什么义和团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身上花几道符就以为刀枪不入了。其实清朝也这回事,当时有个叫杨芳的将军,命令大家去收集妇女的尿盆,在战争开始时将尿盆对准英国军队,想以此来打败英军的“妖术”。

在没有坚船利炮的情况下,鸦片战争的后果可想而知。结果因为道光不舍得花钱买军备,仅鸦片战争中国军费就花了7000多万两白银,后来英军攻陷广州城,又拿出600万两赎城费,还有《南京条约》的2000多万两白银,里外里清朝花了大约1亿两白银。要知道,当时清政府一年收入才1000多万两白银!

真不知道道光得省多少衣服才能省出这1亿两白银呀。


英特那雄納爾


我认为最讽刺的历史事件应该就是“慈禧坐火车”了。

1888年,李鸿章从法国人那里,花了6000两白银(法国人半卖半送,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买了一辆蒸汽车头、六节车厢的小型火车作为慈禧太后的“御用专车”。

这辆小型火车极为精巧,车厢刷成皇室专用的明黄色,远远看上去像一条小金龙。


1888年年底,慈禧终于要坐火车了。

但慈禧不知道火车的运行原理,更不知道火车是怎么发起的,她只知道自己的命很金贵,于是,当火车开启时,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和排气声把慈禧给吓坏了。

接着,慈禧以大清皇宫有龙脉,火车的轰鸣声太大会破坏风水为由,下令停止燃煤。

可这样一来,火车就没有了动力,但慈禧不愧是慈禧,她的想法异常惊人,而且还开创了“火车史上之最”。


慈禧怎么做的呢?

首先下令撤掉火车的蒸汽机头。

接着令人在火车上绑满黄缎。

最后由一群太监拖着黄缎在铁轨上“龟速”挪动。


此外,在火车的两侧,有一群太监手持幡旗指引;火车前面,有大群太监鸣锣开道;火车后头,也有一群太监跟着小跑,随时等候慈禧的差遣。

慈禧把火车坐成了轿子,也“坐”出了火车史上最大的笑话。


金兔历史


给大家讲三个事吧。

一、

我相信大家小的时候都学过一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绅。李绅在为官后日渐奢靡,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在很多时候,如果小孩子浪费食物,大人们都会用这首诗教育。可是如果让小孩子们知道诗作者的奢侈生活,恐怕要怀疑人生吧。

没想到以悯农广为人知的李绅竟然一点都不节约,真是讽刺!

二、

有一个典故叫作凿壁偷光,讲得是一个名叫匡衡的少年,家里穷,晚上点不起灯,于是便把墙凿开一个窟窿,借隔壁的光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大官。

这很励志,对不对。

可是偷光也是偷,读书人的事情也不行。少年时候偷光,等到了晚年,匡衡居然偷到了国家头上,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属于国家的几百顷土地划到了自己名下。

皇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勃然大怒,下旨剥夺匡衡的一切官职,贬为庶民。

没想到因为偷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匡衡晚年偷到国家头上了,真是讽刺!

三、

1910年,一个革命青年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不幸被捕。他为表自己革命的决心,在狱中赋诗一首,其中一句十分热血,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其实看到这句诗,大家可能就已经猜到他是谁了——大汉奸汪精卫。

没想到汪精卫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真是讽刺!


林杭之


他的惨状吓坏了一旁的介错人,导致介错人连续砍了五刀也没能把三岛杀死,简直惨到不忍直视。

实际上呢,对于日本武士来说,切腹从来都没那么容易。现在一说起日本武士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估计是“分分钟切腹自尽”了,作为一种大无畏的武士道精神,切腹自尽被日本人看做是光荣的行为。

日本人认为,人的灵魂居住在腹部之中,如果一个人想证明自己的清白,最好的方式就是切开腹部,让众人看看自己的灵魂。

后来这种方式被延伸到各个方面,比如证明对爱情的忠贞,可以切腹;证明对君主的忠诚,可以切腹;证明自己英勇不屈,可以切腹……这或许就是分分钟切腹的由来。

真正意义上的切腹其实非常残忍,一般切腹者身着盛装,切腹人揭开衣服,首先拿刀从左到右切一刀,然后切第二刀,这种切法叫作十字切。

当然还有其它的一刀或是三刀不同的切法,切完让内脏流出,再让介错人将自己的头颅砍下。

这种清醒着在自己身上划刀子的做法,光是看着就疼,日本武士却乐此不疲,难道他们真不怕疼也不怕死?

当然不是,实际上他们怕的要命,很多武士在切腹的时候会因为疼痛难忍而大声嚎叫,导致最终进行不下去。

因此在切腹过程中还安排了一个介错人,类似于中国的刽子手,有他来终结切腹者的生命。

可能是因为切腹这种方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实在太难了,因此在江户时代后期,基本很少人采用真正的切腹手段自我了结。而大多是采用了一种叫做扇腹的方式。

所谓的扇腹,就是用木刀、主刀或者扇子在自己的腹部象征性划拉两下,最多就是划破一点点皮,然后就由旁边的介错人出手,将武士的头砍下来,但对外会声称是真的切腹自尽。

到了后来一些武士觉得这样也不好,介错人万一手法不过关,没砍好,那不是疼得要命?这种事情还真发生过,就是前面说的三岛由纪夫,简直悲催到家了。

或许是担心自己会变成三岛那样,有些武士就将扇腹进行改造,后期基本是服毒自杀或者开枪自杀,再由介错人砍下头颅,当然对外还是说是切腹自尽的。

也就是说,历史上真正切腹自尽的日本人并不多,很多都是为了面子说的慌。并且实际上,日本的切腹自尽文化,其实也是中国人淘汰掉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切腹的记录了,《庄子》中记载,周敬王有个大夫叫苌弘,因为遭谗言陷害被流放到蜀地。

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剖腹开膛而死。三年后,他的血都化成了碧玉。而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聂政也是剖腹而死的。

说明当时切腹自尽在中国一度流行,但后来因为这样的方式太过野蛮和残忍,渐渐被中国人抛弃。反而是日本人见了之后很喜欢,学回去当传统文化了。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食话题,请关注菲李哦~


菲李


最有讽刺意义的历史事件,应该是台湾控苏案。台湾控苏案,本质来说,是外蒙古独立问题。

1,假独立真投敌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南方十个省宣告独立,祖国最北方的外蒙古,也宣告了独立。但是这个独立和南方各省的独立是不一样的,南方各省的独立,是建立民主共和政权,摆脱清王朝的专制独裁统治,外蒙古的独立则是摆脱祖国,投入沙皇俄国怀抱,建立亲俄贵族为独裁者的新国家。

事实上,外蒙独立不是孤立事件,在辛亥革命事前,土谢图汗部亲王杭达多尔济、达喇嘛车林齐密特等贵族就和沙皇俄国眉来眼去勾三搭四,但是清朝并不能制止。辛亥革命后,外蒙活佛势力更是在库伦街头和库伦大臣的人发生斗殴,更刺激了外蒙的独立进程。

12月1日,外蒙古王公调集各旗蒙兵集合库伦勾结俄罗斯军队围攻库伦大臣衙门,解除清军武装,宣告“将全土自行保护,定为大蒙古帝国,公推哲布尊丹巴为皇帝”。12月29日,博克多格根在库伦登基,成为新的蒙古国皇帝。对此,清政府无能为力,驻外蒙清军很快被驱逐出境,外蒙古完成事实上的独立。

国内政局稳定下来后,袁世凯派孙宝琦与俄罗斯谈判形成《中俄声明文件》,不在外蒙驻兵、殖民、设官,承认外蒙自治,从而换取了俄罗斯对外蒙古的“宗主权”的承认。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说,袁世凯放弃对蒙古的实际管辖权,是蒙古法理上独立的开始。

2,最好的机会,没有把握住。

第一次收回外蒙的机会在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发生革命,同时也受到日美英等协约国干涉,远东势力一落千丈,因此曾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放弃在华一切权利,但仍然坚持蒙古是一个独立国家。

俄罗斯发生的革命,让蒙古贵族感到恐惧,于是我国外交官陈毅与蒙古贵族亲王们进行

谈判,主动请内地派兵进入蒙古。此时的外蒙古成了北洋政府、日本、白俄、苏俄多方角逐的战场。

一开始,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数百年的蒙汉友谊让蒙古取消独立成了可能。可是关键时刻,皖系将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总理大臣”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并召陈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声明》。虽然这样“收复”了外蒙的土地,却失去了外蒙的人心。随后,苏联共产党的支持下,外蒙的牧民阶级组成蒙古人民党逐渐得势,成了决定蒙古命运的重要力量。

皖系军阀倒台后,北洋政府任命张作霖为蒙疆经略使,但是张作霖对外蒙并无兴趣,更热衷于争夺关内权利。

苏联内部稳定后,再一次和北洋政府进行谈判,双方依旧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但是苏联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在外蒙驻军很多,外蒙是苏联实际上的保护国,北洋政府只有名义和法理上上的宗主权。

3,既成事实,依旧在挣扎。

外蒙独立的问题,最终解决在于雅尔塔条约。美国和苏联的这份密约,事实上完成了对中国控制权的瓜分。蒋介石政府派出的外交团,被迫承认了外蒙古现状,同意外蒙进行公投,外蒙在苏联操纵下完成独立公投,国民党政府也承认了外蒙古独立的事实。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同意外蒙独立,不是蒋介石独立做出的决定,而是“立法院”民主决定的结果。1946年8月6日,中华民国代表呼吁外蒙古作为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但是紧跟着,国民党政府再次和苏联交恶,尤其是外蒙军队在苏联支持下悍然入侵新疆,外蒙的加入联合国行动宣告破产。

1953年,台湾当局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和公正投票等条件,在联合国宣布废除条约,通过投票(联大505号决议),绝大多数国家支持“中华民国”立场。在联合国的战场上,蒋介石暂时扳回一局,但很快笑不出来了。1961年,蒋介石为了不失去联合国的席位,只好同意了蒙古加入联合国的议案。蒋介石宣称,这是一次“迂回的胜利”。

仔细研究外蒙独立的事情会发现,蒋介石“日记强国地图开疆”的习惯真的和有趣。通过谈判,想要把自己利益最大化,其结果反而是为了更核心的利益,不得不继续让步。所谓祈求来的和平和尊严,永远是别人的残羹冷炙。如果蒋介石真的能实现对内团结对外强硬,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了。


历史知事


1.元朝时期,日本当时的天皇叫做秀仁,年号叫做四条,也叫四条天皇。 四条天皇两岁登基,当然只是一个傀儡,被养在宫内,就这样平平庸庸的到了12岁。因为是傀儡,没人都自己开心,所以不甘寂寞的四条天皇想搞点事情,好让自己开心。最后想到了一个整蛊宫女的办法,在宫中的一些走廊上倒上滑石粉,就能看到宫女们走过来的时候狼狈滑倒的模样,结果在撒滑石粉的时候不小心自己滑倒了,一头磕到柱子上摔死了。

2.当初罗斯福挂了之后,杜鲁门暂时当总统,还给了蒋介石很多援助,但是蒋介石认为,总统选举的时候杜鲁门不一定能选得上,于是就支持了另一个人当美国总统,我们的蒋公拿着杜鲁门给的钱,支持另一个候选人。还用杜鲁门给的钱给另一个人祈福,最重要的是,这个还让杜鲁门给知道了,至于结果嘛,大家想想就行了,不说了。到了几十年后,差英文又干了一档子这事儿,果然国民党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

3.崇祯征集救国款,满朝文武装疯卖傻,最终征得白银20万两,后李自成军入京城,大肆拷掠,数日内抢得数千万两,达官贵人一个个严刑至死,送尽家财亦不能免。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复逮其子追征,诉言:“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贼挥刃斩之。”
读历史就要以历为鉴,前人犯的错要引以为戒,也不要去嘲笑,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成为警示后人的反例。


恰小年


钱玄同曾愤言:“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这话说的太早了,后来他自己大概忘了,盆友们没有忘记。

1927年9月12日,钱玄同40岁生日。出于对钱玄同昔日说下海口大话的戏弄,胡适纠集了周作人等一大帮知名文人,欲在《语丝》杂志上编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为此,他们煞有介事地写讣告、撰挽联、赋悼词。后来,由于张作霖进京自称大元帅,白色恐怖笼罩,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个专号没有刊行。钱玄同侥幸躲过一劫。谁知,一年后胡适再次旧事重提。



1928年9月12日,钱玄同41周岁寿辰,胡适特意作了一首言辞幽默的打油诗《亡友钱玄同先生周年纪念歌》寄给他,全诗如下:

该死的钱玄同,“怎会至今未死”!一生专杀古人,去年轮着自己。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耻,这样那样迟疑,过了九月十二。可惜我不在场,不曾来监斩你。今年忽然来信,要作“成仁纪念”。这个倒也不难,请先读《封神传》;回家去挖一坑,好好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脚前点灯一盏,草上再撒把米,——瞒得阎王鬼判,瞒得四方学者,哀悼成仁大典,年年九月十二,到处念经拜签,度你早早升天,免在地狱捣乱。



钱玄同过了四十岁,可是他并没有死。非但没有死,相反还活得很滋润。为了不让别人说他食言,此后钱玄同废“钱”姓而以“疑古玄同”为名。


历史伶俜者


要说讽刺,我觉得有以下几件:

一、1959年6月,苏联撤走在华专家,中苏关系破裂。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永远都搞不出原子弹来。结果中国人不信邪,憋足劲,自力更生,攻艰克难,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爆炸了我们的原子弹。而那个断言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永远搞不出原子弹的赫鲁晓夫却在我们的原子弹爆炸前一天,被他的战友搞下台了。

二、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人说咱们的原子弹笨重,没有实战意义。结果一年后,我们就进行了原子弹空投试验,初步让它实现了实战能力。美国人预言破产后,还嘴硬的称中国人是有弹无枪,结果又在下一年,也就是1966年,我们用东风2号弹道导弹搭载原子弹实打实的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又一次挫穿了美国的牛皮。

三、前几年,我们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三次夺得世界超算500强第一名,美国受不了了。为了将天河二号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美国严令禁止英特尔公司向我们出售可用在天河二号的至强芯片。结果,天河二号真的被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了。而取代它的是神威.太湖之光,还是中国的,使用的是国产的申威芯片,运算速度比天河二号还快三倍。结果中国超算连续三年雄霸世界超算500强第一第二名,直到今年才被美国超过。

四、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任没多久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五、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售超过9吨级的火箭震动实验台。如今却要跑来向我们中国购买50吨级的火箭震动实验台。

六、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热血青年本.拉登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组织一群志愿者到阿富汗帮助当地反苏游击队抗击苏军。他开着拖拉机端着AK47和苏军血战的镜头入了美国的法眼。美国中情局把他接到美国本土培训,教他怎样窃取情报,怎样跟踪、暗杀,怎样制造爆炸装置……。后来他回到阿富汗,成立了一个叫盖达的组织,也就是基地组织的前身,专门负责培训反苏武装,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向这个组织输送了很多武器装备和资金。苏军撤出阿富汗后,本.拉登和美国反目成仇,本.拉登和基地组织把美国中情局教的那一套全部拿来对付美国,还制造了9.11事件。直到2011年,美国才在巴基斯坦把本拉登击毙。


血染战旗红


说个蒋介石政府最丢人的事情,一众高官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韩复榘)

1932年10月,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向蒋介石汇报了一件事情。说是山东有一名商人,名叫梁作友,家里很有钱,愿意捐出来3000万元给国家。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这事儿不仅国民政府知道了,各路媒体也都震惊了。大家纷纷议论,是怎么一个商人,能一次性拿出3000万元巨款?

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紧张,真能拿到这么一笔巨款,绝对是雪中送炭。

所以,当梁作友拿着山东政府开的介绍信来到南京,立刻引起了极度重视。当时的财政部次长李傥接见了他,并且安排梁作友入住了当时最豪华的中央饭店301号。

得到消息的各路记者迅速涌了过来,纷纷要求采访这个神秘富商。

梁作友穿着朴素,其貌不扬,而且腿稍微有一些瘸。32岁的梁作友谈吐也比较豁达,自称是山东黄县梁家村人,是当地的大族。他曾祖父是前清的秀才,祖上一直做生意,东三省、俄国海参崴、西伯利亚,都有他们的商号。

梁作友本人从17岁开始继承祖业,经过努力,家族产业剧增,财产约有七八千万元。

而且,梁作友告诉记者,自己这次只为了救国,不为做官。

不仅如此,梁作友还非常简朴,虽然政府要求中央饭店,只要梁作友需要的饮食,都要供应。但是,梁作友每餐只吃一菜一汤,荤菜也不过是炒肉丝而已。


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梁作友就是个隐藏富豪。

(宋子文)

财政部长宋子文在家中见了梁作友,商谈了捐款的原则。梁作友说,两个月就可以汇出3000万元。

谈完之后,宋子文还亲自陪同他游览了中山陵,合影留念。

紧接着,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实业部长陈公博,以及蒋介石心腹陈果夫等人,都会见了梁作友。

东北义勇军后援会还专门设宴款待梁作友,送给了他刻有“毁家纾难”四个字的银盾一枚。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捐款,就连蒋介石,都专门见了梁作友一面,希望他能先拿出1000万元,救济灾民。梁作友承诺,7天时间,就能汇钱。

但是,一直没人见到梁作友的钱。

很多人开始怀疑,蒋介石特命汉口特别市公安局局长陈希曾调查,结果发现,这个梁作友就是个大骗子,他家中只有几亩薄田而已。

但是,梁作友居然辩解说:“我建议国民政府下一个命令,全国每人都准备一个存钱罐。每年每人最少放进去5角,全部捐给国家。这样的话,一年之内就是2万万元。”


国民政府蒙圈了……

(蒋介石)

这么大张旗鼓的闹了一通,就这么被骗了,很尴尬啊!最关键的是,没办法处理梁作友,真要是再继续闹下去,更丢人了。

于是,只能低调处理,当时的汉口市公安局发布了一个简单的公告:“关于梁作友冒充巨富行骗一案,本应重惩,姑念乡愚,不予深究,着即驱逐出境。”

但是,梁作友居然主动投案自首了……他难道不想回家吗?原来是他没钱了,路费都没了……

于是,政府给了路费,把他赶回家了。

回到山东之后,梁作友不但没有消停,还专门跑去见韩复榘,又提出了一个“十年节约救国计划”,同样是全国存钱,捐赠国家这一套。

韩复榘居然没有赶走他,还设宴合影,赞赏他。

难道韩复榘不知道梁作友是在瞎闹?他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想借着梁作友的事情,打打蒋介石的脸。原因很简单,之前韩复榘找蒋介石要军饷,蒋介石不给,让他自己筹集。

于是,弄出个梁作友,恶心一把蒋介石。


七追风


我不得不说一下蒋介石曾经许过的爱情誓言。

蒋委员长一生有四位妻子:发妻毛福梅,也是蒋介石的同村,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封建婚姻,两人婚后生活还算和睦,并有一子,也就是长子蒋经国。



第二任妻子是姚冶诚,或者不算妻子只能称为侍妾,因为她出身低微,蒋家一直没有给予她正式的名分,但蒋介石终生都对她十分敬爱。

陈洁如,蒋介石第三任妻子,两人成亲时,蒋介石已经34岁,陈洁如仅有15岁。但在张静江和孙中山的撮合下,得到了陈洁如母亲的首肯。在婚礼上,蒋介石郑重的向陈洁如表示:你已经是我亲爱的妻子了,我唯一的爱人,除了你之外,我永远不会爱上别的女人。


当然这种话是男人惯用的说辞,当不得真,而且蒋介石很快就迷上了宋家三小姐宋美龄。

但宋家对蒋提了要求,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几位妻子。所以蒋介石必须和其他几位夫人撇清关系。

为了能迎娶宋美龄为妻,也为了能得到宋家的支持,蒋介石告诉陈洁如:他与宋美龄的婚姻只是政治的需要,为表决心,他还向陈洁如发下誓言:若五年内我不能与陈洁如复婚,则让我佛灭我南京之政府,我蒋介石流亡海外,终生不得踏入国门一步。


1927年,蒋介石便在报纸上公开表示与几位前妻脱离夫妻关系,并在同一年,迎娶了宋美龄。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背弃了自己的爱情誓言,没有与陈洁如复婚,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后来土崩瓦解,蒋介石本人也兵败逃亡台湾,直到去世都不曾回到过大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