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該不該安裝天然氣?你怎麼看?

統治心靈


當然應該。

首先,安裝天然氣後能大幅降低農民的生活成本。

一方天然氣價格約1.7-3.4元(各地價格不一),一度民用電的價格約0.49-0.56元(各地價格不一),而一方天然氣的燃燒熱值≈10度電的熱值,也就是說農民使用天然氣燒水做飯的成本只是使用電的成本38%-69%。

其次,非常方便,可以給農民節約大把的時間,省去了來回灌煤氣的麻煩。

從沐浴方面來說,天然氣壁掛爐能做到全天24小時有熱水,而不像太陽能還得看天氣,也不會出現電熱水器前面的人洗完了,後面的人還要等的現象,也比電熱水器要安全的多,起碼不用擔心漏電的問題。

第三,從供暖角度來說,使用天然氣壁掛爐供暖也比用電鍋爐供暖費用要低很多。

當然,對農民來說,燒柴(煤)燒水、做飯、取暖費用更低,但是環保能讓你燒嗎?再者,煙熏火燎的生活咱農民也過夠了不是?

總之,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觀,和農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天然氣必將走入農村的千家萬戶。

所以,為了子孫後代,為了祖國的藍天,我認為農村應該安裝天然氣。

當然這也要看具體情況,有的農村居民住的相當分散,往往一個村就幾十戶人家,還東一戶、西一戶的,安裝天然氣的話,費用會非常高,這種情況下還是就算了吧。

還有就是,天然氣屬不可再生資源,農村如果都用天然氣的話會不會出現“氣荒”,能不能供的上?


胡永睦


安了肯定的方便乾淨是吧!就是要花錢哈,不過現在農村條件好了嘛,安了也好做飯乾淨了很多哈,記的小時候燒火做飯,我最討厭燒火了,好多灰塵喲,煮飯下來,滿身都是灰,我們小時候,做飯沒有硬柴火,就是燒稻草,玉米根,如果農村硬柴火多,燒柴火做飯是很好的,那個火大,做飯炒菜香,不用給錢,我特別喜歡燒硬柴火,可是我們那個時候沒有硬柴火哈,我個人感覺安了也好,喜歡燒柴火也可以,氣也可以,兩用嘛!方便呵呵






碗豆的日子


農村該不該安裝天燃氣,你怎麼看?

我回答任何一個問題之前,總喜歡先去研究題主的題目,先去看問題的提問裡面的問題(這可能是個毛病,往後得改一一因為有條友說過我,說這是吹毛求疵,呵呵)。

咱們看這個題,沒毛病,就是問你農村應該不應該安裝天然氣。

但我總是忍不住,先反問一句,農村為什麼不該裝天然氣呢?

天然氣清潔、衛生、環保,還實用方便,農村就不能安裝嗎?

其實,題主問題的問題在題外。我猜測應該是,天然氣安裝,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該不該安裝。

而不是“農村”該不該安裝。

中國的“農村”大了去了,在一些高度發達的農村地區,人們的生活條件一點兒也不比城市差。

記得十幾年前,去過青島一個小漁村,八十多戶人家,就有六七十戶住上了“小洋樓”。

到今天,類似的村莊,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比比皆是,象這些地方,安裝天然氣,就不是該不該的問題了,而是“急切盼望”的問題了。

其實,在農村地區,隨著這些年的發展,很多很多的地方,經濟條件已經具備了,如果安裝上天然氣,的確是件好事兒。

但是,據調查,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對這項工程是排斥的,甚至是反對的。

原因大體有三方吧。

一,經濟的原因。

天然氣相對煤炭價格來說,還是偏高的。對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有點難已承受。

二,就是安全問題。

在農村,有很多地方的村莊,房屋規劃參差不齊,天然氣安裝管道的問題,就顯得亂,安全管理方面,就讓人擔心。

再加上,大部分村莊多是青壯勞力外出打工,老弱留守,對天然氣的使用安全方面也不無擔心。

三,使用習慣上的問題。

多少年來,農民朋友習慣上多是燒柴燒煤取暖做飯,對這種又多花錢又擔心安全方面的天然氣,持保留態度。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能力的提升,以及人們意識上提高,天然氣這種環保、衛生、放便的“新生事物”,一定會逐漸在農村地區推開的。

這也是保護環境的需要,也是發發展的必然。並且是大勢所趨。


笨刨


現在都發大財了,

誰還燒那掉身價的天然氣,

做一頓飯不燒個十立方米名貴木材都感覺太傷自尊了,

冬天取暖都燒整套的紅木家倶,

有貴客駕臨時還要燒文物、古董以示尊重,

就連炊具都時純金打造,

因為太重,

一到吃飯時,

家家戶戶都揭不開鍋,

哈哈哈哈哈哈!


桂林全州文橋0536


農村安裝天然氣在現階段說,沒有電採暖對農民更有利。因為一是在開支上天然氣每方2元多錢,一天要用十二方左右,就近每天叄十元,一個月九百元,四個月叄仟陸佰元。這對於一農民家庭來說,心裡真是難受,它比燒煤,和用電取暖大大增加了開支,給農民家庭帶來較大心裡壓力。因為農民一年的收入少之又少,再加上其它的日用開支,所以農民非常在乎叫農民多花錢。所以都盼著用電取暖,大家知道用電取暖,同樣面積一年要少開支一千元左右。

再就是用燃氣大危險,一是農村老人多,腦子不靈活了,怕萬一使錯了,出事故,擔心後怕,孩子們在外工作也不放心。另外然氣管道都是滿大街明走,萬一哪處一破造成失火或爆炸就會給村裡,村民造成極大傷害,它遠比蓋房用泡沫彩鋼瓦危害大的多的多。這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叫農民擔心後怕。所以在農村叫農民用燃氣取暖擔心後怕,開支增大,是農民心是不願接受的。


天石園


農村安裝天然氣要因地制宜多方面考察,不能倉促上馬導致資源浪費,首先安全方面現在做的就不是很好,就我們村周邊的情況案例,天然氣管道建在農戶牆頭上簡單一個支架固定在牆頭。因為夏季下雨導致牆頭倒塌導致天然氣管道斷裂,假如燃氣洩露,致農戶於危險之中。其次經濟方面考慮,天然氣價格普遍偏高即使政府補助也是很難承受,一般農民在家務農正常一年糧食收入也就幾千塊錢(不算成本)。假如真的實施禁止農民燒柴自由選擇合適的取暖做飯方式的話,這個成本普通農民很難承受。每個農村情況都不一樣很複雜,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統一的新農村建設好了可以實施試點。為了環保的大目標讓環境更美好,造福子孫後代好的政策大家都會支持的,希望專家們多多因地制宜考察,研究出更多更適合農民的取暖做飯方式!


木大師的世界


農村該不該安裝天然氣,你怎麼看?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天然氣是個好東西,它清潔無汙染,用起來方便乾淨,對於家庭來說既省事又衛生,而對於環保來說更是大有好處。所以,國家才大力提倡煤改氣,甚至投入大量資金,幫助農村安裝使用天然氣。從這些方面來說,在農村安裝天然氣是大好事,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的推廣,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脫離實際。在安裝天然氣這個問題上,它的前提就是要看農民能不能有這個承受能力。比如說,在很多地方安裝天然氣,都要收取3000~6000元不等的初裝費,這對於一個農村家庭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說,即使用上了天然氣,每月一千多塊錢的燃氣費,也是很多家庭難以承受的。所以說,雖然安裝天然氣是件好事,但是老百姓拿不起費用,自然就難以推廣。如果強迫老百姓接受,那就是好事變壞事了,社會效果會適得其反。

因此我覺得,該不該安裝是一回事,能不能安裝又是另一回事,不能相提並論。從長遠發展來看,這是大勢所趨,即使現在條件不具備安裝不了,等以後條件好了還是得安裝的。但是就目前來看,還是應該要量力而行,不能脫離實際,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行政命令化。


十里八村眾鄉親


農村到底該不該裝“天然氣”?聽聽專家的意見

一提起農村,可能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在田地中耕作的人們、田野中成群的牛羊、在小河邊洗衣服的婦女以及在村莊中到處跑的小孩,我們印象中的農村可能還是那個劈柴點火才能做飯的農村。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的農村也開始慢慢向城市靠攏,如今的農村變化十分明顯,城鄉一體化也在不在推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活動,那就是燃氣到家,也就是家家都安裝天然氣,這樣既環保又方便,而且這個活動也慢慢的從城市推廣到了農村,那麼說到這裡,有的人心中可能就會有疑問了,農村是否有必要安裝天然氣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首先我們就來說一說農村裝天然氣的優點。在沒有安裝天然氣以前,農村基本上都會使用煤炭或者砍柴燒火,這樣的話就會產生大量的煙,所以在做飯的時候還是非常嗆人,而且據小編了解,這些煙還包含著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對人體會產生危害,而且還會出現環境汙染等問題。相信大家也看過很多煤炭中毒的新聞,所以煤炭還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的。而天然氣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安全係數比較高,而且還不會汙染環境,所以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說一說安裝天然氣的缺點。據小編了解,安裝天然氣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因為需要安裝管道,而且農村中房屋跟城市還是有所區別的,所以相對比較麻煩,而且安裝過程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再者,相對於其他燃料,天然氣的造價還是比較高的,可能許多農村家庭都沒有辦法接受,本來用柴火就可以解決,所以還是沒有必要去裝天然氣的。

聽小編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斷,其實在小編看來,安不安天然氣,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考慮經濟實力的,畢竟天然氣的費用還是不低的,而且對於有的農村家庭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當然了,對於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來說,安裝天然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畢竟天然氣非常環保。但是,不管是安還是不安,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劉大鵬


我們這兒的農村有豐富的蘋果樹枝,撇開價格,不管是天然氣氣還是煤,我們都不用。從做出飯的口感來說,柴禾是絕對的 ,煤和天然氣都做不出來那股味,一頓飯也就是十來八個樹枝就解決問題了。價格那就不能比了,農民的食量大,自己蒸出來的饅頭,勁道有嚼頭,口感舒適,一鍋饅頭十幾斤面如果用天然氣,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所以人們沒有理由必須要天然氣。


大江東去723


我是農村人,談一下我的觀點。

農村煤改氣,改電,是個新形勢下的新事物。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凡是新生事物,總有一個適應過程。雖說費用比用煤高點,但站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這是一個順應改革潮流的大好事。

舉一個例子說明:當初,我村64年通電時,有人反對各種用電設施沒備,認為會花錢。但後來,隨著歷史的進程,電走進了千家萬戶。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日常消費。這種消費,肯定比人工拉磨磨面等日常生活消費要高。但是,任何人都不想返回沒有電的時代。而今,國家給了農村這麼好的優惠政策,我想,農村經過一個階段後,會讓、燃煤永遠離開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