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之所以賣得貴是因為有核心技術嗎?

繽匯


格力空調賣得貴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成本,格力空調是真正的貨真價實。所有外觀產品及功能性配件都是原料生產。因為他們自己有個篩選分廠,凡是經過外供貨產品,都要經過篩選分廠給出數據後,才能下生產單。

第二質量。無能從外觀還是內固件,都是要求非常嚴格。產品外觀配件只要有一點缺陷,就是報廢。我只覺得格力的質檢部門真的太嚴了,只有底線,只要越過底線就是不給放行。那怕是一個小小的問題,都要經過工藝,質控,設計,都有經過多方確認,才能給予生產。涉及到功能的,哪怕有一點瑕疵,都是不給過,一個新產品投產,都是經過三翻五次的核實。

第三,製冷制熱都是符合國家標準。有的可能比國家標準,行業標更嚴。靜音方便做得比較好,打開空調基本上沒有聲音的。格力能夠公開敢撕別人的產品,說明自己的產品肯定很牛,不然哪裡來底氣。買空調,選格力絕對沒錯。僅代表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tjq591890


看到這個帖子裡這麼多人說奧克斯好,感覺中國的工業行業真是任重道遠。偷人家技術的賣的便宜還說好,自己花錢搞研發的價格貴點就要被黑?照這樣下去,中國還有誰去搞研發?我花兩個億搞研發,你TNND花200萬撬我的研發團隊,你當然可以賣的比我便宜。我花兩個億研發,我自然需要增加更多的利潤,哪怕是品牌溢價,難道我花兩億就把這兩億打進成本?那誰還去研發?研發了沒產出是吃飽了沒事幹?在工業行業做了20年,就知道一句話,一分價錢一分貨。空調為了靜音,哪怕是一個部件多加倆螺絲孔都要經過非常多的試驗,什麼是研發?就是燒錢。中國的知識產權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到大眾才是問題關鍵。

在美國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七年,同行業技術比國內先進10-15年,這麼多年很多國內大公司來談合作,甚至談到最後一步都沒談成,我們很多中國同事想把這塊技術引進到中國,但是CEO說,我賣2萬刀的設備,到中國被仿製,人家把銅的換鋁的,把公差0.05mm放到1mm,也能用,最多效率下降50%,壽命下降50%,但是它只賣2萬人民幣,便宜就有人買不是,這說小了傷害了公司利益,說大了傷害了整個行業利益。這麼多年國內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國內有幾個人幾家公司好好搞研發?借鑑都算不上,一開始仿製還可以理解,你有了資金有了團隊還繼續仿製就說不過去了,偷技術偷成了習慣。比如保時泰,你連個外觀都要偷?關鍵還有老百姓買他的賬。中國目前的研發環境就是這麼被搞壞了的。醒醒吧,學學小日本,人家開始也是仿製,而後就開始了自己的研發,甚至超過了他們以前仿製的對象。這一點上格力其實做得是不錯的。一開始也是日本技術,代工大金等,賺了錢後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研發。現在我家用的大金,父母家格力,我就覺得大金並沒有比格力好,甚至有的地方不如格力。如果中國有無數個格力,何愁不趕英超美?


熊二其實並不笨


就目前市場上的空調來說,製冷原理都一樣,製冷方式都一樣。工廠的產品基本都是隻組裝各配套公司生產的零部件,幾乎沒有那家空調工廠用的零部件是自己生產的。應該沒有特別那家的特別省電一說,“一夜只需一度電”,肯定不是靠譜的,是銷售手段而已。至於說質量,有些小公司會進部分質量不是太好的零部件,或者對零部件的檢測手段不夠,而造成零部件質量不是太好,這也只能反映在壽命上。至於是否省電,還要看內外機組的距離遠不遠(分體式空調),遠了肯定不省電了。還要看空調房間的保溫情況怎麼樣。還要看你設置的最低溫度是多少,溫度設置26度和29度時的空調效率肯定不一樣,設置高一點,效率就高一點,電就少用點。這幾點是空調省不省電的關鍵。大部分人認為,現在的變頻空調因該是省電的,這個也主要是考慮到變頻空調減少了啟動的次數以及避免了啟動時的大電流,而不是製冷裝置本身能省電。所以現在市場上空調的什麼能好比也不要太多關注,意義不大。空調運行與設置溫度、氣溫狀況有密切的關聯。


啊哈8075


我拆了十多年的空調,不管什麼品牌空調,外機核心部件就一個壓縮機,內機就一塊控制線路板,其它都是工藝上的不同,正規廠家材質都差不多,組裝機就別提了,差,所以我認為所謂的核心技術根本就沒有,用電多少在於空調壓縮機功率,是用來製冷別熱的核心部件,只要有國家強制質量認證,六年質保,就可以放心購買性價比高的空調,什麼核心枝術別吹了


用戶96418742464


一次惡意的商業競爭而已。任何行業的產品都會有高中低端產品,應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就像汽車有奔馳,也有奔奔,有奧迪也有奧拓。都遵循市場法則而生存。格力的市場競爭方式應該是有問題的,企業文化存在問題,企業留不住人才,怪別人,企業營銷有問題,怪別人(從在網絡時代主打線下就可以看岀格力營銷多麼跟不上時代)。想要直接搞垮別人,自己就可以搞壟斷了,價格可以抬得更高。這種做法最終不會被市場和監管部門認可。空調產品技術含量很底,更沒有什麼核心科技。質量也相差無幾(雜牌拼裝產品除外)。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次惡意競爭事件之後,董小姐很有可能從此退岀歷史舞臺,而且她這種個性和能力,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大家看看她造的手機和汽車就基本上就可以看岀她的能力和未來了。格力的成功,應該說有她的功勞,但主要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她卻將功勞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不斷吹,不斷神化自己,一付不把全世界放在眼裡的樣子,作的話總有到頭的一天,快了。


劉輝1894


節能減排是國家的既定戰略,會長期做下去,老百姓也會支持的,雖然一次投資貴點。就像節能燈一樣,價格是白熾燈的十倍,但是現在誰還買白熾燈?所以我們購買的是物有所值,是技術、質量和耐用性。格力無疑有核心技術,那麼多的專利,沒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投資是不可能實現的。空調技術是美國人威爾士.開利發明的,100多年了,主要部件是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電子膨脹閥,變頻空調還要變頻器等。要組裝一臺空調還真不是太難的事情,技術總是要進步的,靠組裝是走不遠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前人成果基礎上進行的,格力也不能例外,格力空調無論效果、靜音、舒適度、節能、耐用性上都大大領先,沒有核心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把菜刀也是有核心技術的,不然就沒有張小泉和王麻子。希望格力也能像開利空調一樣成為百年企業,成為中國名優產品的代表!


山羊凱泰


一個搞銷售出身的掌舵人,懂什麼核心技術,一個銷售的綽頭罷了,只要符合國家的行業標準,剩下的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事情了,廣告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安裝費用,企業運營成本,那一個環節都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大家選擇性價比合適的,幾萬塊的自主品牌汽車,也不影響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豪華汽車的銷售,各自有各自的市場,也不見人家去投訴舉報別人家的產品,產品的使用者眼鏡是雪亮的,對他們來說,是想以適合自己的消費能力,去買性價比最高的商品


迷茫59585254


看過一份2018年各空調電器公司的業績報告,其中有一項是格力的盈利能力較強,遠高於海爾、美的等企業,說明了就是同等產品的成本是基本一致的,只有賣的貴,才能獲得的利潤高,那麼獲得高利潤的手段是什麼?就是什麼“掌握核心科技了”,“一晚一度電了”,說白了就是“騙”,因為廣大消費者真正明白空調電器原理的絕對是極少數,正是利用這一點,不良企業商家結合媒體,進行狂轟爛炸式的電視廣告宣傳,隨著科技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經過各種途徑,特別像今日頭條自媒體這種平臺,大家能夠直觀的見到各種見解,對提高空調電器知識確實有幫助。也對那些廣告宣傳有了理性的認識。

企業的核心利益要盈利,但靠製造喙頭賣高價爭取高利潤實不可取。


青山大海藍天


懂技術的人,與不懂枝術的人回答的問題是有這別的,你的產品能在世界各地被人識可這不是件小事,你的枝術不行,別人能買嗎,別國的檢驗枝術還高,難道不合格的產品會去買嗎,人家又不是蠢子,格力為什麼能銷往世界各地,也能證實他的實力,質量是生命,他的每項指標都要經得起檢驗。但也有的廠家為了賺消費者的黑心錢,把指標誇大,我們國內的用戶大部分不懂,只要標出這件商品便宣,省電,就會去買,壞了就修。究竟質量好不好,省不省電,有幾個用戶能證實。所以有很多人評論質量是一時之氣,歪除是實來評價,這也是一種無知,國內廠家希望大家要有良心,不要從商標上來欺騙顧客,實是求是才是正確的。


用戶3755153458529


因為在中央電視臺的廣告太多,黃金時間段都是投標產生的,所有廣告費都由銷費者買單。格力空調在國外賣的很便宜,只在中國市場賣的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