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宝身为大宝怎么平衡心理?

水帘洞主904



遵守承诺的男人


给大家分享下关于日生二胎后,我的真实感受:

本人81年的,大宝2004年出生的,我们一直是计划要生二胎的。因为刚结婚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一直没有要二宝,在2013年的时候二宝出生了,那会大宝上小学4年级了。有了二宝对大宝的关注肯定是没有之前那么多,再说精力也有限。二宝出生全是我一个人带,没有人帮忙(老公上夜班,白天要休息,很辛苦),每天除了照顾二宝还要做一家人的饭(每天还要给婆婆送饭),对大宝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少,也很少和她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大宝觉得父母不爱她了,只爱妹妹。后来在二宝2岁多的时候才发现大宝的心里有不平衡,会对我们产生误会,好在后来与她沟通,加之孩子大了也理解。总之有了二宝后一定要让大宝明白,父母对她的爱并没有减少,以后家庭里会多一个人爱他,多一个至亲的亲人……


蓉wang蓉儿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我家的俩小子相处的很好。老大在外地上学(寄宿制的那种,吃住都在学校,一个月回家一次),老二经常念叨他哥哥,每次老大回家以后老二就把好吃的给他哥哥吃,好玩的玩具也让给他哥哥玩,老大回家时也经常带东西给弟弟,有一次在学校食堂里打的饭菜都带回来给弟弟吃,兄弟俩相处的挺融洽的,所以我没有感觉到大宝二宝心态哪个不平衡了。如果你家的大宝有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从自我做起,对待俩个孩子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待大宝要比以前更疼爱他更关怀他,不要有了二宝就不关心大宝,否则大宝肯定会心态不平衡。这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前坤爱生活


我觉得最主要是的千万别动不动就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结合自己,我小时候就恨透了这个理由,本来不讨厌妹妹的,但什么都要让着妹妹,所以小时候关系特别不好!后来长大些了,才和妹妹有感情的!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大,其实对弟弟妹妹的到来原本是跟欣喜的,但就因为不均等的对待,离间计老大老二的感情。一碗水不能完全端平,但の尽量端平吧



京玉亦心


  很多父母选择多生一个孩子,除了在二宝身上寄托了父母自己的期盼,也希望两个孩子长大后能相互照顾,成为彼此的情感支撑。父母生二宝的初衷是好的,但品尝家有二宝的快乐时,也需要有耐心和智慧去面对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的天然的竞争与嫉妒。

  很多家庭中,二宝出生后,大宝会受到严重的忽视,常常被不公平对待,比如父母过度关注二宝,强硬要求大宝多忍、多让,这导致两个孩子无法和平相处,大宝常常觉得是二宝的存在抢走了自己本该得到的爱,把二宝视为“仇人”,觉得父母“偏心”,对二宝、父母充满愤怒。

  有些大宝觉得自己的地位被二宝取代了,自己的存在变得不重要了、没有价值了,所有人都去爱二宝不爱自己了,自己没人爱、没人疼了,在家里没有归属感了。部分大宝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伤害自己(自杀、自残、离家出走、自我堕落等)、伤害弟弟妹妹(故意让二宝走丢、攻击二宝等)、伤害父母等。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杭州市一女孩,因和家人赌气而爬上24楼窗户外沿要跳楼。据了解,女孩今年14岁,家里还有个5岁的弟弟,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女孩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够好,感觉家里人更宠爱弟弟,跟自己沟通时简单粗暴,对弟弟总是很耐心,便赌气爬窗想要跳楼。女孩情绪非常激动,不允许家人靠近,并说“反正他们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他们)也不会伤心的。”

  24岁女孩小敏在父亲与继母的睡房中打开液化气罐阀门,试图杀害熟睡的父母。之后又因担心父亲咳嗽,折回睡房想拧紧阀门,但拧错了方向,气体越漏越多并产生“吱”的声音。惊醒过来的父亲发现情况后迅速报警,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嫌犯是自己的女儿。在警方面前,小敏谈起作案动机,称“父母对弟弟太好了,心中不平衡”。小敏还说,中途放弃是因为后悔了。

  类似于这种因为嫉妒弟弟妹妹而发生的案件是非常多的,有的因为嫉妒弟弟妹妹而故意让其走丢,有的因为嫉妒二宝而有意无意导致其受伤害,有些表面上听父母的话照顾弟弟妹妹,但经常趁父母不注意而攻击弟弟妹妹。

  这些案件有个相似之处:大一点的孩子,因看到父母对弟弟妹妹那般疼爱,而对自己慢慢疏忽,对比之下他们觉得是因弟弟妹妹的出现,导致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于是对父母、弟弟妹妹充满憎恨、怨气。大孩子对自己的攻击(自杀、自残、离家出走、自我堕落等),其实也是在攻击、控诉父母——“我伤害你的孩子(我自己),看你心不心疼、后不后悔!”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

中,很多大孩子在对咨询师信任后,表露自己想离家出走或自杀自残,是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觉得自己离家出走或死后,父母会担心、痛苦、绝望,会不断思念自己,并不断反思、忏悔他们的过错,希望自己离家出走的行为或自杀的行为能够惊醒父母,也让父母切身体验一下自己内心常常体验的痛苦、绝望,看到他们痛哭流涕、不断悔过,自己才会原谅他们曾经对自己的伤害。

  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是TA内在渴望的外化,因为内在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所以会通过外在行为来让自己获得满足。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未看到TA内在的渴望。“反正他们有弟弟了,我怎么样(好与坏)他们都不会在乎”,这是大孩子内心的无奈与怨言。大孩子内心对爱、关注的渴望不被父母看到,但又非常希望被父母看到,若好的表现不被及时肯定、支持,那就采用更坏、更糟糕、更毁灭的方式让父母看到!

  大孩子这些变化,一方面是跟弟弟妹妹出生后,父母减少对大孩子的关注有关,另一方面跟大孩子内心害怕爱被弟弟妹妹夺走的恐惧、不安有关。

  一个家庭系统中,新成员的到来必定会影响这个系统的平衡性。弟弟妹妹未到来之前,大孩子在家庭中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会觉得“爸爸妈妈只爱自己一人”。

  弟弟妹妹这个“竞争者”的突然出现,往往会让大孩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非常恐慌,甚至出现退行行为,变得比之前更弱小、更“幼稚”,比如本来可以一个人睡,突然不敢一个人睡了;本来已经不尿床了,突然又尿床;本来学习还可以,突然学不会、考不好了,需父母经常督促;经常生病、容易受伤……这些表现都是潜意识里渴望获得父母更多关爱。

  关于是否要提前跟大孩子商量二宝的到来,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老师认为,父母要不要生二胎,是父母自己的决定,不是大孩子的决定与责任。二宝是父母自己的孩子,是夫妻之间的决定与责任,二宝不是大宝的孩子,也不为大宝而出生,大宝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去承担二宝是否出生的选择。最好父母自己做选择,但同时也尊重大宝在家庭的地位,提前告知大宝TA将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存在,让大宝接受这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做好心理准备。

  此时,父母可以告诉大宝对TA的爱不会因为二宝而减少,但更重要的是“说到做到”!大宝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到的是“父母只爱我一个”,这个信念将被二宝的到来打破,新的信念“父母爱弟弟妹妹,也爱我”还未建立,也还未被经验到,大宝自然既想相信父母所说的,又心存怀疑。所以,父母既然承诺对大宝的爱不会因为二宝到来而减少,那么在二宝出生后的前两三年里就需要对大宝做到,这样大宝才真的确信“弟弟妹妹不会抢走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爱我”。

  二宝出生后,父母需要明白:爱二宝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是大宝的事情,大宝可以爱也可以不爱,大宝爱弟弟妹妹,是因为TA爱爸爸妈妈,而顺带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弟弟妹妹。然后在与弟弟妹妹的相处中,有了情感链接,而发自内心地愿意照顾、呵护弟弟妹妹。

  很多父母渴望做到公平、公正,对两个孩子均分爱,但这很困难,一是因为两个孩子本身就存在着客观差异,如何“均”才能“公平”呢?这“均”的标准太过繁杂,也难以让孩子真正的认可;二是孩子想要的是“完整”的爱,而不是被“均分”的爱。在对待两个孩子时,不需要平均分,而要独特,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爱,也明白自己是独立个体,各自不同,无需处处与对方比较。

  一般而言,在二宝出生的前两三年里,父母越认可大宝,越尊重大宝,越爱大宝,大宝越愿意友善对待二宝,跟父母一同照顾、爱弟弟妹妹,甚至有些父母会发现,大宝二宝很亲密,二宝比较信任、依赖大宝,大宝也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担当。

  而若大宝与二宝关系越亲密,二宝越是崇拜大宝,觉得大宝很厉害,也想模仿、跟随大宝,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就促进了二宝的成长。大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被依恋、被信任、被崇拜的美好感觉,也更愿意帮助、指导二宝,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甚至自豪感。

  当然,两个宝贝的相处中,大宝和父母都会面对一些挑战,比如两宝需求相冲突,大宝和二宝面临的是得与失的选择,父母面临的是如何平衡冲突。当大宝二宝发生冲突时,父母不要做评判者、仲裁者,而是要做个调节者,看见冲突中每个孩子的情绪与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处理。

  一般而言,父母的仲裁、评判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维护了其中一方、批评了另一方,这样反而会加剧冲突。而且,有时孩子间的冲突就是为争夺父母的爱,父母本身就是他们冲突的根源,因此父母不宜介入,让孩子们自行处理,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两个孩子都无偏爱的迹象,孩子们才会学会在冲突中或坚持或妥协,学会更好的平衡自己的需要与别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会更懂得合作,也更擅长处理冲突。

  听说吧心理咨询结语:曾经有人说,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手足”,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当父母都已老去时,他们仍在彼此的生命中举足轻重!希望爸爸妈妈在孩子早期,能够让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嫉妒变为良性,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和手足之情,学会更好的爱与被爱。

  写在后面:

  “亲爱的妹妹,谢谢你让我知道生命中除了妈妈,还有一个女人那么爱我!”

  “亲爱的兄弟姐妹,谢谢你和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让我不那么害怕!”

  在你的童年里,我就是你的哥哥,你的朋友,你永远的游戏伙伴。


李建学心理咨询


你好,我是传宗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接待的咨询客户,确实有这种情况,一般大宝学习成绩都会出现明显下滑,曾经有个女孩👧出现了自残的现象。这个问题你是想问大宝如何自己平衡心里,还是说父母如何帮助大宝呢,这两个方面我都帮你解答一下吧!

关于大宝自己如何平衡心里:

1、大宝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把精力放在学习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如果只是关注父母对弟弟妹妹的爱,自己的心理会更不平衡;

2、大宝自己要积极照顾弟弟妹妹,只有融入到接受新生命的家庭氛围中,自己才会感到特别有价值,同时亲情的融洽会让自己更有力量;

3、自己可以和父母坦诚沟通,主要是表达自己内心受冷落、孤独的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这样的谈话会触动父母内心。

父母如何做:

1、如果大宝明显因二宝的出生产生异样行为,父母中的一方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宝身上,平衡一下关系,让大宝因缺爱而产生的心理得到一些补偿;

2、父母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把二宝放到老人那里,专门陪着大宝去游乐场、动物园等孩子感兴趣的地方玩耍,让大宝享受到和父母独处的时间;

3、真诚的向大宝道歉,并且争取大宝的原谅,用同理心感受大宝的情绪,并且邀请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的工作中来,让大宝充分享受到照顾他人的乐趣和价值。


传宗老师


有了二宝,大宝如何平衡心理?

第一,这个大宝多大了?是3、4岁的幼童,还是我8、9岁的孩童?抑或12、13岁的少年?

年龄不同,孩子对新出生的弟妹的嫉妒心理表现也不同,大宝能否平衡自己的嫉妒心理,因年龄不同而表现也不一样。

第二,大宝如何平衡心理,一是要看母亲给二宝、大宝的爱是否对等,即母亲对大宝的关注如何;如果母亲全身心关注二宝,忽视大宝的感受,那大宝的嫉妒心理就表现的强烈,并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二宝的恨意,欺负二宝;如果母亲能够既照顾二宝,又不忽视大宝的感受,并且向大宝解释二宝出生情形,大宝就会很高的适应二宝的存在,接纳二宝。


老左心理工作室


现在的家庭自从有了二胎后,老大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宝妈一定要注意,二孩政策开放以后,很多家庭诞生了他们的二胎宝宝。

沉浸在欢乐气氛的同时,也不乏有些爸妈遇到这样一些棘手的问题:家里两个孩子相处实在太难了!但是有的家庭两个娃娃在一起就很好相处,老大照顾老二,老二调皮老大!不过大部分家庭有了二宝,忽略了老大,导致老大心里会乱想,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不想要我了,或者把老大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姥姥姥爷那里等等,这肯定会让老大产生不平,而咱们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定要特别顾及老大的感受,多多关怀一下,一定要比以前跟更加的多多关怀,关心,关爱。

有时候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也是有原因的,相差3岁到6岁,麻烦事多点,如果相差的8岁10岁的我感觉应该很好相处的,关键在于家人对孩子正确的引导,调整好老大的心理状态。

所有的家长们,要永远记得不管自己有几个宝宝,不管他们有什么优点,缺点,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要对老大说你大了,要让着弟弟妹妹,什么叫让着?不能这样教育,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扭曲的。

爱自己的孩子们一定不要偏心谁,一定要一视同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孩子的心里,其实很简单,但是咱们一定要仔细去了解,不要动不动就吼孩子,那样反而对孩子是一种特大的伤害。


唯一使者


1要二胎前跟大宝沟通好,告诉宝宝这个世间上爸爸妈妈最爱你,但是爸爸妈妈觉得能陪着大宝的时间太少,希望多个人来爱大宝,来陪大宝

2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应该能理解父母的做法

3告诉大宝自己是小哥哥了小姐姐了,就有责任保护自己爱的人,比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小弟弟小妹妹

4父母在有了二宝以后要更多的关注大宝的心理感受

5祝幸福


fan教主


大宝明显因二宝的出生产生异样行为,父母中的一方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到大宝身上,平衡一下关系,让大宝因缺爱而产生的心理得到一些补偿,专门陪着大宝去游乐场、动物园等孩子感兴趣的地方玩耍,让大宝享受到和父母独处的时间,真诚的向大宝道歉,并且争取大宝的原谅,用同理心感受大宝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