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大家怎麼理解?

好貓看電影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這句話對當今每個人,都具有非常好的現實指導意義。

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說,一個人在困頓不得舒展的時候,那就做好個人修為;如果有能力的情況下,就要應該考慮如何去為天下人做點事。




所謂“達”,就是通達,順暢,就是指事業做得不錯,有一定能力和影響力的人。對應的“窮”,就是困頓,不是貧窮,意思是指事業不順暢,處於困頓,志向無法舒展的人。

毫無疑問,社會上大多是“窮”人,“達”人只是少數。這是從靜態層面來講的,從動態層面來說,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從“窮”到“達”的過程,甚至某些人還經歷了從“達”到“窮”。更有甚者,有的人不斷在“窮”與“達”之間,來回切換!

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不能洞徹“窮”與“達”的人生價值,我們的一生將會過得很壓抑,乃至在“窮”中淪陷,或者在“達”中墮落!


那麼,善和濟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以儒家思想的標準,善其身,就是做到個人修為的精進,達到“仁義禮智信”的水準。濟天下就是將自己的思想修為推而廣之,影響周邊的人。

孟子的這個思想,跟孔子的忠恕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忠,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就是己欲達而達於人。

在孔子的理念中,忠是底線,人人必須遵守;恕是高度,人人所要追求的價值。

按照孔子的思想,窮則獨善其身,也是人人必須堅守道德底線;達則兼濟天下,也是每個人該有的夢想和追求,可以做不到,但必須有!


先“窮”後“達”,和先“達”後“窮”,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句話從正讀和反讀,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人生境界。

正讀,就是告訴我們,在“窮”的時候,堅守“獨善其身”的修為,未來我們就會擁有“達”的時候。也就是說,“窮”是“達”之母。

“窮”不失其志,這難道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嗎?

反讀,又告訴我們,在“達”的時候,不要忘了“兼濟天下”,一旦忘了這個高層次的追求,早晚也會墮落到“窮”的地步!

“達”不忘其本,這難道不是一個振聾發聵的人生警示箴言嗎?


“窮”與“達”不是哪個人的專利,修為才是決定因素

這句話又告訴我們,“窮”和“達”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過程,決定結果的就是“善其身”和“濟天下”。

雖然“善其身”和“濟天下”的功績不一樣,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修為,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影響面不一樣,對社會來說,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所以,請每個人不要小看那個平凡的我。我們不應該鄙視“窮”,而是要拒絕不善其身。

如此,“窮”自然會向“達”演化,反之,“達”就會向“窮”墮落!


從“窮”到“達”,我們都要經歷什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又跟儒家提倡的人生追求進階相通,即“修齊治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人生規劃的四階段。在力所不能及,或者說個人修為不到火候的時候,就老老實實“修身”。

“修身”做好了,會慢慢擺脫“窮”,下一步就是“齊家”,就是把你的修為,在你的家族擴散,讓你的家族都能做到有所“修為”。

“齊家”做好了,就能逐步走向“達”,你就應該把人生的目標定位在“治國”。


補充一下,古人的家國天下概念,跟現代人不一樣,古人的“家”是指“家族”,“國”是指“諸侯國”,“天下”才是現在意義上的國家。

古人所謂“治國”,就是一個人在“達”了以後,要把你的德行,在一個諸侯國,或者一個郡國內擴展。

最後就是“平天下”,以你的“達”,完全可以做到“濟天下”了,那就成了你的義務!

難怪古人的精神世界那麼豐富,他們活得那麼強大,一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包含了這麼多豐富的人生感悟!當今,很多人物質生活越豐富,越是陷於痛苦的掙扎,如果能讀懂這句話,哪有什麼不快樂的理由呢!


尋根拜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話。

窮則獨善其身,是說一個人當他貧窮的時候,就要保全自己。要健康地活著,還要注意品德修養,不能做違法亂紀,偷雞摸狗之事。所說的人窮志不短,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倒槽,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強調不論何時,人的品德修養都是第一位的!

達則兼濟天下,是說當一個人富有發達了,不要獨自享福,而應該接濟不如他的人。就如現在的捐資助學,救濟老少邊窮等,很多明星都做到了。在二零一八年的道德模範標兵中,有一位老人,自己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卻為家鄉的貧困孩子捐資一百萬!這是多麼感人的事例!我們不能像她那樣捐出鉅款,但是也應儘自己所能,扶貧濟困,涓涓細流也能匯成滔滔江河!就像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總之,輕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表明了人在不同時期應採取的正確態度和做法,如果能做到了,我們就近乎是個完美的人!我們的家園就會變成美好的樂園!


董師爺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的千古名言,經典永流傳。有著豐富的人生感悟,和深刻的哲理。這是儒家積極入世勵志向上,奉獻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窮,不失其志。當身處逆境,貧困落魄,不自暴自棄,而是笑對人生,善待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心。從零開始,從小做起,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量力而行。歷經磨練,百折不撓,總有云開日出的那一天。

獨善其身,這是一個男人對待自己和家庭的擔當和職責。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就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序發展。家庭的概念人人重視,個個為之努力。老有所敬,少有所養,壯有所為,這就是一片祥和的家和萬事興。

達,人生的功成名就,有所創造,有所作為。不得意忘形,不狂妄自大。而是居安思危,繼續努力前行,繼續發揮聰明的才智和自身的優勢,創造更大的事業。

兼濟天下,這是那些成功者的高尚品質,這是大丈夫鐵肩擔道義的家國情懷。當有所成就,心繫天下百姓,力所能及地救人於危難之中,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是一種寬大的胸懷,這是一份修心積德,廣種福田,必有後來的福報。

孟子心繫天下,來自他的仁政思想,來自他的民貴君輕,以民為本。這是兩千多年來人生處世的座佑銘,這是從“小我”走向“大我”的完美體現。








朱八戒CC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話。

窮則獨善其身,是說一個人當他貧窮的時候,就要保全自己。要健康地活著,還要注意品德修養,不能做違法亂紀,偷雞摸狗之事。所說的人窮志不短,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倒槽,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強調不論何時,人的品德修養都是第一位的!

達則兼濟天下,是說當一個人富有發達了,不要獨自享福,而應該接濟不如他的人。就如現在的捐資助學,救濟老少邊窮等,很多明星都做到了。在二零一八年的道德模範標兵中,有一位老人,自己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卻為家鄉的貧困孩子捐資一百萬!這是多麼感人的事例!我們不能像她那樣捐出鉅款,但是也應儘自己所能,扶貧濟困,涓涓細流也能匯成滔滔江河!就像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總之,輕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表明了人在不同時期應採取的正確態度和做法,如果能做到了,我們就近乎是個完美的人!我們的家園就會變成美好的樂園!


常青樹


這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這種境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可不好找。

在你肚子餓的稀里嘩啦的時候,你身無分文,正好前面有個煎餅攤上擺著很多的煎餅,而且煎餅攤的老闆又正好不在,旁邊又空無一人,你說你不準備拿一個快速的塞進肚子裡填填再說?亦或你因為膽子特小,不敢伸手,你會沒有這個邪念?

“達則兼濟天下”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你家有三、四套房子甚至更多,不要說兼濟天下,就是你旁邊缺房子住的人也是不勝其舉啊,你會把多餘的房子接濟給這些可憐的人居住?亦或有這種想法?

因此,說說熱血沸騰的口號,誰都可以做到,真正拿出社會主義的境界去獨善其身不易,兼濟天下那則更是可能需要我們達到共產主義的那一天才敢有所奢望吧?


漢子6799


這話是儒家思想從人們的生活中凝結出精華。

儒家思想要求人們具備的基本素質,要修身治國平天下。修身放在首位,先把自已修養好了,然後再去考慮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大事。

可治理國家,只是少數英雄人物的事,而能平天下的,更是隻有一兩個。

一個時代,想平天下有大理想的人多了,天下就陷入動亂,廣大人民的生活就不得安寧。

所以,儒家更強調修身,強調有知識有能力的人,要有良好的修養,懂得給自已定位,明白自已的身份。為人處世,必須有理想,但不能有野心;要有善心,不能有雄心。不論何時何地,正確定位,不出頭,也不退縮。


中庸之道,大抵就這樣。

既然不能太有雄心野心,以免內心燥動,害人害已,那麼,要做事,就從自身做起,循規蹈矩了。

陷入困頓時,要不忘初心,守住善良的本性。不偷,不騙,不搶,是基本要求。說句玩笑,要是你衣服破舊了,就老老實實在家裡待著,或讀書寫字,或挖地種菜,千萬別到人多的地方晃悠破壞風景丟人現眼,讓人看了不舒服。

更要緊的,不胡亂跟風瞎起鬨。



要是發達出名了,做官出人頭地了,可別光顧自個享受,得想想自已窮困時一起種萊,一起挖紅泥塊來練字的朋友,伸伸手,拉兄弟一把。更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為天下百姓謀些福利。

退一步,要是有能力,辦家企業,開家工廠,擴大就業,解決無數人的飯碗問題,也是善莫大焉。

濟天下,不一定讓你鐵肩擔道義。能為社會盡一份義務,擔一些責任,就很好。人人盡力,個個擔當,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總之,做人要做胸懷寬廣的好人,不做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個人利益的小人。


郎月4


本人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解是:

一、這句話有其古典背景,其要義曾蘊含於《孟子盡心章句上》。這句話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對每個人、尤其對學者和志士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教育、啟發、激勵、指導作用。

二、“窮則獨善其身”,筒要含義是:當一個人的智慧、知識、財力和綜合能力還不能對社會展示併發揮擔當作用時,則不能消極和氣餒,而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志向,集中力量先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譬如:求學、習武等。這裡"窮"字的含義是:不濟、不能、不到、不可; 這裡“獨"字的含義是:集中、唯有、先行、可以;這裡"善”字的含義是:做、把、幹、為;這裡“其身”的含義是:自己的事。

三、“達則兼濟天下”的簡要含義是:當一個人的學識、智慧、知識丶財力、才能、時機等,已經具備或具有之時,就要居高望遠,擔當大任。其中,“達"的含義是:達到、具有、獲得、可行、具備;“兼濟“的含義是:體恤、思慮、回報、照顧、踐行、兼做;“天下”的含義是:大眾、人民、社會、社稷。

四、這句話的宏觀意義是:做人做事要從現實和實際出發,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正能量的思維,正視現實,面對現實,改變現實,超越現實。要有大胸懷、大氣度、大膽識丶大氣魄、大智慧、大膽略、大舉措、大手筆,武裝自我,充實自我,昇華自我,超越自我,胸懷遠大目標,心裝億萬百姓,力爭奮發有為,甘為社會謀事。





郭茂15


本我,自我,超我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儒家思想,曾子《禮記大學》表述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即是完善自我,通過培養自身道德修養,通過格物致知(探索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獨立處事能力,當自已具備一定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經濟能力,要承擔起管理整個家族和發展家族的責任,包括料理好父母長輩,處理好夫妻關係,教育好子女,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接下來有能力則參與地方建設進而參與國家治理,當有能力參與國家事務,把本國的事辦好了,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要為全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為天下人謀幸福。

用西方哲學觀念理解,是從本性的本我完善到服從於社會普世標準的自我,進而過渡到服務於社會的我,即為實現超我。

用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論來理解,人生需求包括五個方面,當較低層次生理、安全、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後,要通過服務他人進而實現滿足自我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用我國現行的發展理念來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終把人類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階段。


過山風keanv


先說答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說的是,正統的華夏文化中,對於人生的認識。

人應該如何度過美好的一生呢?

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美好的,接著就得修身以合道,返璞以歸真,

這就是“窮則獨善其身”。

懂了修身之道,後面的道理,一通百通。

以家為身,可以治家;

以鄉為身,可以治鄉;

以國為身,可以治國;

以天下為身,可以治天下。

這就是“達則兼濟天下”。

一步步的進階,越到後面,越發的會覺得,生命原來是這麼的美好。

這就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最高追求。

出處

《孟子·盡心章句上》: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

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裡說的是君子得其時而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的道理。

在未能聞達於諸侯之時以道修身,

在得到了治國的機遇時以道治國。

根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句話的根源,在於中國文化對於國家的認識。

在中國人看來,

國家的本質,就是一個大號的家庭。

君主是家長,臣民是家庭成員。

一個家庭,隨著人口的繁衍和增加,就成了門;

門人再隨著人口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和增加,就成了族;

族人多了,對外需要一個邊界來保護自己族人的領地和利益,對內需要組織社會分工,進行社會生產,這就產生了國家。

既然是一個家庭,君主是家長,臣民都是家庭成員,那麼一個稱職的家長,

首先,要保證孩子有吃的不能餓著;

其次,要保證孩子發育好教育好,以後才能有出息有本事;

第三,不可以偏心,不能讓一些孩子吃的特別肥,而餓死另一些孩子。

聯繫我們的家庭生活就很容易理解這種事。

一個家庭有很多孩子,父母可以因為寵愛其中的一個孩子,而餓死其他的孩子嗎?

顯然不可以這樣。

把家庭放大到國家,放大到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的道理。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也是這麼來的。

因為大家都是同樣的孩子,不能損害這個,偏心那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就是這麼來的。

能力小的時候照顧自己,照顧身邊的人,能力大的時候則可以治國愛民,保護全天下的百姓。

題主所言,能力小的時候依然資助他人,這便是君子“窮則獨善其身”的道理。

這裡的“獨善其身”並不意味著自私自利,只顧自己,而是無論環境如何,都可以合道而行,做一位至真至誠的正人君子。


平凡2850


看了眾多老師的回答,頗有感悟,都是充滿正能量的。


而可能是受最近比較負面情緒的影響,有些觀點也開始有些偏激,但也不妨與各位分享一下。


關於這句話的出處、原意是什麼,各位老師都闡述的相當清晰了,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了。


窮則獨善其身

對於這句中的『善』,個人覺得在當今社會的一些風氣中,已不再是原意中的約束自身的道德修養

了,而是要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用以抵擋那些冷嘲熱諷,那些不公平的待遇,那些……

都說現在是物質社會,就像前陣子那個用收入來衡量能力的言論一樣,你不光窮,而且還沒能力,所以你只能是低收,只能接受有能力人的驅使與瞧不起。

其實社會一直都是如此的,『笑貧不笑娼』、『嫌貧愛富』、『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多麼赤裸裸的寫實。

為什麼那麼多人越來越不願參加同學聚會,是拿不出AA制的那份錢嗎?

不是,說的好聽的是不願看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在那吹NB,其實更多的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與其去看你們在那炫耀,把自己當成炮灰般的奚落,還不如干脆不去。

工作中即使能力強,卻也抵不過背景強,縱然有機會用金錢去鋪路,卻也是囊中羞澀,只能默默地俯首為綠葉;

生活中,即使不愁衣食住行,卻也免不了同事間、朋友間、孩子家長間的互相攀比,時間久了,心態也就變了。

所以,窮時要『善』待自己,讓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心,抵禦那些不知會來自何處的冷嘲熱諷以及不公平的待遇,當然修德也是需要的,同時更應努力讓自己擺脫窮的束縛。


達則兼濟天下

我從不懷疑存在真正的慈善,而且慈善並不一定非得『達』才去作。

就像曾經報道過了某大學教授,退休後撿垃圾換錢,連同自己的退休金一起拿去資助貧困山區的學生,這是真正的大善,真正的兼濟。

而讓我對慈善一詞產生反感,是那些打著慈善的幌子,去實現其不可告人目的的行徑。

諸如吳x波、x冰冰之流的邊藏之行,資助這個那個的,彷彿群眾的眼睛是瞎的一般;

還有曾經的x光標,現在人哪去了,要知道慈善不是一榔頭的買賣,作過一次就把自己當成善人了,而且那些捐出的錢是咋來的,心裡沒數嗎?


嗯,有些偏激了,最後還是給像自己這樣的窮人打打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