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入期貨晚不晚?

談清


學習一項技能,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這句話,我很喜歡。

其實,在很多人成長的過程的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留有一些遺憾,在以前的歲月裡,沒有真正的用心去學習,去研究一些技能,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遊戲和其他事情上。但是沒有辦法,有很多道理,我們就是不經歷不會懂。那怎麼辦?難道我們就這樣唉聲嘆氣的過完這一生?並不是,當你發現這個秘密的時候,正是你啟動的最好時機。

為了將來不留遺憾,是時候讓自己拼盡全力的去學習一次,努力一次。縱然失敗又何妨?


我們這一代人,隨著醫療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壽命真的可能會延長,估計90歲,100歲到處可見,你現在才38,我覺得根本不晚。如果你有能力,你用個10年20年成為了期貨高手,那麼你的人生肯定會發生更多的精彩故事。

期貨行業,我一直覺得是值得終身去學習的,因為交易博弈的是什麼?是我們對自己人性的控制力,很多投機者做到最後,都會慢慢的像哲學家,就是因為,交易能夠教會我們的道理遠不止收益本身,更是一種處理不確定性的態度,一種如何在不確定中更好生存的智慧。我們會明白什麼叫取捨,什麼叫規則,什麼叫風險和收益互為一體,也會明白真實的人性到底是什麼樣子…

所以,我的建議是根本不晚,可以研究。

當然,有些事情你必須要重視,你必須要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一件長期事業來做,你已經38,相信你也有自己的閱歷,任何一項技能想要成為高手,都需要漫長的時間磨礪,大量的刻意練習,尤其是期貨投機交易這種博弈領域,更加的真實和殘酷。

在前期,少投入,多反思,在保證生活家庭安穩的情況下,穩步前進。祝你好運!


網上有句話說,有的人20歲就死了,80歲才埋。我覺得在期貨交易領域是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的,估計期貨交易者的狀態更可能是,80歲要被埋了,還在想交易…

各位覺得呢?


天啟量投


38歲入期貨一點也不晚。我是40歲開始炒期貨的,前五年一直虧錢,這二年把以前虧的都掙回來了,還略有盈餘。我是從20歲開始炒股的,這炒了20多年,估計賺了七位數左右。今年股票解套了就出來了,還是炒期貨乾脆。股票是越來越難炒了,炒期貨難,難於上青天!炒期貨一年做二三個行情就可以了,每天炒基本上是虧錢的命!炒期貨一定要輕倉順勢!


用戶4374069489494


我覺得不晚,我40歲才進期貨,但是賺錢還是不能,三年了一共虧了一萬多元。還在看書學習。人總要有目標,要有自己的想法,為自己想法而活,但不要重倉,要以日內短線為主不過夜。做期貨要做好3年虧錢的準備,5年不虧錢。8年小掙。我問你做好準備了嗎?記著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追夢期貨小散戶


嗯,38歲學習不晚,一點都不晚,我學期貨交易的時候跟你的年齡差不了多少的

年紀大了,嗯,就就幹不了太多的工作了,我現在能找的工作越來越少。

學一門兒理財知識。也是為了將來養老做準備。老了身體弱了,但沒錢,沒有尊嚴,那活的可就難受了。我可不想將來老了看孩子們的臉色過日子。



白乾乾


年齡不晚,但一旦入期貨那可真是深似海,如果你是小白勸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我入這個行業13年之久,後悔了8年。不信你可以入行感受一下。真正賺錢的都是鳳毛麟角里面的鳳毛麟角。而一旦你把期貨當做養家餬口的行當,你得想好妻離子散的最壞打算。不是危言聳聽,只是喜歡說實話而已。06年最早是做玉米,當時一筆賺了2600那是幾個月的工資,心理想可算是找到賺錢的法寶了,心裡有種鄙視其他行業的趕腳,後來一筆單子由於沒有止損套了8個月,之後忍痛砍倉,07年白糖刷單,說實話那時候一個月我竟然沒有錯過一筆單子,每天都是全倉幹,收益可觀到自己都在被窩裡笑,後來由於虧了6個點然後僥倖過夜,一個跳空下跌致使僥倖心理加重足足套了350點之多,最後是系統強行平倉,08年做空大豆,套了500點,之後在金融危機之前砍倉------09年信用卡套現配資做期貨,每天賺的剛夠餬口,1元錢恨不得掰兩半花。10年------之後後面的故事更精彩留到以後再說吧。


期貨視覺勾勒


38歲,入期貨晚不晚?

可以先開戶,投入兩萬到五萬,任何品種只做一手。

如果哪天你突然覺得自己開竅了,想重倉做一定賺大錢了。你只要再額外投錢進來,你離大虧和爆倉不遠了。

如果你一手很穩定的盈利,慢慢加倉,或許能在這個市場呆的時間久一點。但是距離賺大錢,還早呢。

所以38歲不晚,就怕攢了一輩子的錢,把一輩子的錢都虧完,那才叫晚。

大家都知道期貨市場是有風險的,既然入市操作肯定是想要有所收益的,但是如果說交易者不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建立交易系統,那麼是非常容易虧損的。

單靠自學或者盲目操作是滿足不了交易者的需求,交易系統是非機械的,適合你自己個性的,有完善的交易思想、細緻的市場分析和整體操作方案的,在風險市場的贏家都有自已的交易系統。

有些事情你必須要重視,你必須要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一件長期事業來做,你已經38,相信你也有自己的閱歷,任何一項技能想要成為高手,都需要漫長的時間磨礪,大量的刻意練習,尤其是期貨投機交易這種博弈領域,更加的真實和殘酷。

在前期,少投入,多反思,在保證生活家庭安穩的情況下,穩步前進。祝你好運!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期貨航燈


老漢今年58,從事股票交易20年,沒賺到錢。今年開始反思,對比期貨和股票,感覺期貨市場更公平公正,T+0,做多做空隨意,保證金也比較少。不像股票一定要漲了才能賺錢;而且大部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都是做假賬騙股民錢,期貨至少你買的東西的價格一般不會偏離價值很多,股價就不一定了,有時會達到淨資產的很多倍;融資還要給證券公司利息,交印花稅,股票當天發現買錯不能及時止損。操作三個月以來,第一個月交了本金20%的學費,但近二個月已經開始把虧的賺回來並略有贏利了,年紀不是問題,不斷學習鍛練必有回報。


陳渡草堂


38歲開始期貨交易晚不晚?人生短短几十年有想做的事情,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晚;38歲開始期貨交易肯定不晚。

但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卻是兩個概念,期貨交易可以算是是一個職業或者工作,卻有不同於絕大多數職業。

期貨交易成才率很低,年齡不是開始交易最大的問題,經濟實力才是。

絕大多數人在開始交易的前幾年都會穩定虧損,甚至實盤交易很多年之後都處於虧損的狀態。開始期貨交易一定要先考慮虧損,很多朋友諮詢筆者如何開始交易,筆者都會問一個問題:你準備虧損多少錢學會交易?題主要在38歲開始期貨交易,承擔家庭的壓力,如果交易的前幾年沒有收入甚至出現虧損該如何面對,是否有經濟實力支撐生活,維護家庭。

下圖是筆者交易的截圖。

期貨交易多少年能夠成功?

筆者是全職交易,從開始交易到現在7年時間期間種種不堪回首的經歷。筆者今天能夠在交易中有所建樹絕不是自己的能力強,只是自己的運氣好而已。在工作中見過很多多年穩定虧損的交易員,甚至有交易員12年期貨交易依然不能盈利。

期貨交易從開始到成才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即便很多人都願意堅持,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但市場從來不會因為你的堅持而感動。


如何開始期貨交易

不要全職交易,兼職從學習技術指標開始,模擬交易,之後再輕倉實盤交易,到穩定的輕倉交易。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全職交易都不是好的選擇。

總結:題主問38歲開始交易晚不晚,在筆者看來什麼時候開始期貨交易都不合適,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參與期貨交易。投機金融市場是是非之地,離得越遠越好。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歲月忽如流,行年向不惑。三十有八入期市,不算早來亦不遲。

一、西方有個調研顯示,人在三十八歲左右時發生人生的重大轉機的幾率很高。這與孔老夫子的四十不惑不謀而合。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年齡的一些普遍性:

職場上積累十幾年的經驗;生活中大多也有家有室;經歷過起起伏伏,開始對自己的喜惡偏好、價值觀更為清晰,對人生的理解開始多了一些沉澱和思考。

所謂不惑,也就是開始向內尋找答案和資源,聆聽內心的聲音,從智轉慧的昇華。這是對於交易系統建立,特別學習的熱忱程度高,總結能力強;

二、38歲接近40歲。四十歲,特別不服輸。男人的立足之本是事業,如果工作對他來說能體驗他的能力、才華和價值,使他充分地運用自身的優勢去獨擋一面並取得成績,那麼工作就是他的精神寄託。也有人說四十男人,成熟深沉、內涵豐富,也是人生百般磨練的從容和豁達。四十歲男人身上的還有一個明顯的特質,他們不再像年輕之時那樣愛幻想,而是講求實際,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所以,偏向於40歲的人,紀律性強,能更加堅決執行止損止盈。更加成熟的心態,有利於對抗價格變動帶來的壓力。

這個年齡無論是知識的積累,還是身體的狀態,穩定的生活,學習的熱忱都是比較合適的。唯一需要的就是倉位的控制,輕倉體會交易,摸索交易方法,建立交易系統。另外就是注意時間的規劃和家人的平衡。祝您投資順利,收穫滿滿





交易員丙


如果你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者為前提下,進入期貨,是想完成夢想,無論成功是否,都不在乎,終究是自己試過了過程,那這樣的想法,什麼時候都不晚,畢竟是夢想,不試試,會遺憾終生。但是,如果抱著發財夢想而進來,我勸你還是別進期貨行業了,因為這行業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也不是一般人能熬得過的,成為穩定盈利的人群,佔百分之5不到,極太多數是最後虧損離場,黯然離去。

成為一個穩定盈利的期貨交易者,所付出的條件太多太多,所承受的痛太多了,除了金錢上的付出,還有時間上、精神上、健康上等等,在你還沒有成為穩定盈利前,這裡是地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每一次內心的崩潰跟無助的吶喊,煎熬著你夜不能寑食之無味。

可以這樣形容,進入期貨,等於是在人間跟地獄上一個輪迴。沒有堅定的毅力,有常人無與能比的抗壓能力,還要有自省,對自己要誠實的觀念。

期貨,風險與利潤並存,這條路,真不是普通人能熬的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