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监外执行的犯罪人员,党籍已被开除,公职可以保留吗?

杨发财510


这个在法律上是否要开除,主要看犯罪人员的身份!

监外执行,正常是指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比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正在怀孕期间,因此变更刑罚的执行场所,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可以看出,监外执行的人员,虽然不要呆在监狱里头坐牢,但是本质上是有犯罪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对于公务员来说,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不管是拘役、有期徒刑还是无期徒刑,都是属于一种刑罚,因此如果是公务员那么工作肯定是保不住的。

对于事业编制人员来说,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所以如果是被判处拘役,那么不属于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目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也都是需要签订聘用合同的,而按照国家的合同范本,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以及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所以会不会被开除主要看单位意见。而如果是被判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那么事业单位是肯定要将人员开除的。

对于国有企业的职工来说,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员工的人事管理进行规范,所以是否会被开除,主要是看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相关条款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以《劳动合同法》作为依据,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对于国企的犯罪人员来说,正常情况下也是会被解除劳动合同,失去工作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问题是:判处监外执行的犯罪人员,已经开除党籍,公职可以保留吗?


答案是:要区别不同刑罚种类、不同身份公职人员而定。

一、判处监外执行犯罪人员

判处监外执行犯罪人员,主要有下列情形:

(一)管制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也就是俗称的监外执行。

(二)拘役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拘役,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给报酬;拘役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指定监管场所执行,也就是俗称的监外执行。

(三)有期徒刑,宣告缓刑

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新的犯罪行为,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也就是俗称的监外执行。

(四)暂予监外执行人员

《监狱法》规定,监狱应当对交付执行刑罚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经检查,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不收监: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对前款所列暂不收监的罪犯,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对其中暂予监外执行有社会危险性的,应当收监。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刑罚。前款所列暂不收监的情形消失后,原判刑期尚未执行完毕的罪犯,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收监。

二、公职人员的概念内涵

国家公职人员,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工作人员,既国家公务员,以及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三、国家公务员

党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犯罪被判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实体刑罚,也包括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无论收监执行、监外执行与否,一律予以开除公职行政处分。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有期徒刑,包括有期徒刑宣告缓刑,也就是俗称的监外执行。

(二)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当然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俗称监外执行的。

(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判处刑罚的,参照国家公务员处理。



五、国有企业工作人员

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指的是具有国家公职人员身份、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依法判处刑罚的,参照国家公务员处理。


z山海


监外执行只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已经被法院判处了刑罚。按照我国《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你的公职能否被开除,现在来说关键是看你的身份,如果你是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公职人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工作人员除外)是都要被开除公职的。不知道你属于哪种情况?也欢迎大家讨论。


至一说法


判了监外执行要看是犯的是什么?如果是犯了鸡毛算皮的事又涉及到刑法被判监外执行是可理解的。如果是犯了重大事件的被判监外执行那叫刑外开恩叫放水。打比方关系大于一切只好判监外执行"明示已只能这样了“回家养老吧财产给你保留都是"多方努力″


用户3961382744587


你说的监外执行可能是指判了缓刑,不投入监狱,判了缓刑虽然不需要放进监狱,但仍然是罪犯,必须接受社区矫正。此外,严格说监外执行是罪犯被判处刑罚后,发现患有规定的疾病等情况,不宜继续羁押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不是一种刑罚。目前,只有被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有保留公职的可能。


滕州市木石司法所


一律开除,连我被行政拘留五天都被开了,何谈你这刑事案件,开了这是定板了的事。


小兵4910281


你都说了是犯罪,那就不可能保留公职。除非有关系,单位把这个情况捂住了,不过这样的话,单位负责人就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到时候难免被纪委处分。


我是真的手工作坊


监外执行是罪犯被判处刑罚后,发现患有规定的疾病等情况,不宜继续羁押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不是一种刑罚。目前,只有被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有保留公职的可能。


肥马哮西风


关键看这个人犯的事与公司有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在公司里的位置,对老板和员工有没有重大影响。


一身江湖气


之前有这种情况我才知道,监外执行的人绝对没有公务员身份了。但为了解决她们的生活,可暂时分配到下面的工厂劳动,发给生活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