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嗎?

ZSI看庭前花開花落


這個事情項羽已經說了,

第一:8000江東子弟,現在就剩下幾十人,已經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第二:項羽的性格不允許他這麼做,項羽是一個榮耀感很重的人,當年破秦的時候,有人勸他留在關中,他說打了勝仗不回家,猶如“錦衣夜行”就這種性格的人,肯定是不會回去的

第三:我個人認為項羽已經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他過江,劉邦一定會窮追不捨的猛打,到時候江東也不得安寧,肯定會牽連江東父老的,這也是項羽不願意看到的,他很清楚,他不死,劉邦是不會罷休的,所有:項羽寧願自刎,也不會過江


A章北海


項羽在烏江邊寧願自刎也不肯過江東,一般人認為是項羽性格的原因,關鍵在於一個“傲”字,因為傲,所以會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心態,這個大體上也確實符合項羽的個性。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項羽不服輸,如杜牧所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行不行呢?咱們就來細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項羽的烏江自刎現場,當時項羽帶著八百精銳騎兵突圍,突圍自然是為了求生,而此刻項羽突圍求生的方向,應該就是江東。

但因為是夜奔,在渡過淮河之後,項羽發覺自己身後,已然只剩一百多騎兵(是不是有種眾叛親離的感覺),而包圍而來的漢軍,據說有五千騎兵,以一百對付五千,顯然不行。於是項羽繼續向東南方向,抵達陰陵(今安徽定遠),又被一個不厚道的老農騙入一片沼澤地,好不容易兜轉出來,又遇到漢軍,等到他們撤退到東城境內的一座山上之際,身邊已然只剩二十八名騎兵,而漢軍窮追不捨,猶有數千人。

這時候項羽的行為便很有他的個性,在臨死關頭,他居然還要“現”——向部下證明自己不是不夠勇猛,於是將二十八人分成四組,每組七人,衝入漢軍,來一場“勇者的遊戲”。當然這些細節我們都不囉嗦了,只講最終項羽殺了近百漢軍,本方只損失兩人。

但殺幾十個漢軍有什麼用呢?項羽這便來到了烏江邊,遇見了烏江亭長。亭長勸他東渡烏江,回江東來一個東山再起。

按理說,這個本來就是項羽的計劃,要不然他從垓下重圍跑出來做什麼?要大殺一場然後玩自刎,在垓下直接玩不是很好,為什麼要跑到烏江來呢?

但事實是:到這一刻,項羽的心理發生了變化。第一他發現:自己的軍隊原來已經不靠譜,八百人跑出來,沒怎麼打就成了一百,現如今更只剩二十六個,這個是不是”眾叛“?

第二他發現:陰陵(屬楚地)的老農居然也不靠譜,故意給他指錯路,這是不是意味著楚地的百姓也拋棄了他?這一點,結合之前韓信故意製造的”四面楚歌“,更給他”眾叛“的印象。

第三便要提到一個大家不太熟悉、但在這一刻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那便是項羽的大司馬周殷,項羽北上之際,其實是將整個後方交付給他,然就是這個傢伙,卻在此前叛變。另一個南方諸侯衡山王吳芮,也早已見風使舵。當時還願意為項羽堅守的諸侯,只有江陵的臨江王共尉,他一直扛到項羽死後,才城破被殺。

第四要說江東,亭長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民眾十萬。但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實際上江東的精銳子弟也就是壯力男青年,其實都跟隨項梁項羽戰死在中原,剩下的戰鬥力已然不多,縱然能拉起一支隊伍,但這樣的隊伍,如何跟劉邦的天下之師對抗?而且江東當時的經濟,也完全不能與後來相提並論,即便是能相持一段時間,最終也難以為繼。正因為這些緣故,所以項羽改變了原定計劃,不再將戰火引入江東,一切就到此為止。他將坐下烏錐馬賜予亭長(這個動作,意味著他認為馬兒無罪,不該為自己陪葬。馬兒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江東百姓,由此可見項羽此時的心跡)。

隨後,項羽便轉身衝入漢軍陣中,一口氣又殺了數百漢兵,最終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就在漢軍重重包圍之中,他又看見一個熟人,那就是在漢軍做騎兵司馬的呂馬童,於是他就跟小呂說:“漢王出千金、一萬戶的賞賜買我的人頭,現在我就幫你吧!”於是揮刀自刎!

(從項羽人生最後階段的言行舉止來看,他已然完全看透生死,在人們印象中粗暴的他,反而在最後一刻為馬兒著想、為江東百姓著想、為呂馬童著想,這便是大家常說的所謂英雄氣概吧。)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生當做人傑 ,

死亦為鬼雄 。

至今思項羽 ,

不肯過江東 。

這是藉助名家的很好答案了。



徐克文0


人的一生中,有挫折才能鍛鍊人,才能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撓,最終達到勝利頂點。但如果一個人的一生沒有挫折,或很少有挫折,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那這個人的性格就不健全,真正遇到了挫折,就會心裡過不去這道坎,經受不住打擊的。

項羽出身原楚國貴族,從小跟叔父項梁練武習文,生得膀大腰圓,膂力過人,力能扛鼎,鄰里同鄉的年輕後生都很怕他,對他唯唯諾諾。秦始皇出巡東南,項羽看了說:彼可取而代之。以後同項梁起兵反秦,項羽仗著自己的武勇,衝鋒陷陣,罕逢敵手。因此在軍中他養成了說一不二的習性,沒有什麼人敢打他的彆扭。項梁死後,就更沒有人能管得了他,鉅鹿一戰,破釜沉舟,大敗秦軍,坑殺降卒20萬人。戰後那些在旁觀戰的諸侯,到項羽營去拜見項羽,一個個都是跪著哆嗦著進項羽大帳的,甚至不敢抬眼看一下項羽。此仗讓秦朝再也無力鎮壓各地起義軍,秦軍從此不是起義軍的對手。取得如此大功的項羽,殺卿子冠軍,弒義帝,完全不把他人放眼裡,進一步形成了剛愎自用,聽不進良言的特性。進關中,開府庫,火燒阿旁宮,大失民望。在與劉邦爭天下時,前期劉邦的漢軍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幸虧劉邦不灰心,最終垓下一役大敗楚軍,項羽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中,仍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之所以自己這次戰敗,乃是天意。為了證明自己的不可戰勝,他帶領28騎闖漢軍營。結果順利突出漢營,斬殺漢軍無數,而他的28騎完好無損。最後被漢軍圍逼至烏江,烏江亭長駕船勸他回江東,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他卻拒絕了亭長的請求,覺得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在絕望中大喊“天亡我,非戰之過也!”就自刎而死。

楚霸王不過江東,都是因為自己一向以強者勝者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次兵敗全軍覆沒,以失敗者的面目去見江東父老,他的面子真的拉不下來。一生高高在上,順順利利,從沒受過打擊,往往不是好事,一旦有了挫折,那將都是致命的。因此我們養育孩子,要以項羽為戒,都應該從小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決不能在家從小把他們當小皇帝小公主一樣養活,要讓他們多同別的孩子交往,培養他們的寬容忍讓性格,學會在集體中平等地生活。這樣孩子長大了才能很快適應社會,正確對待人生挫折,做最好的自己。


sunjin72976689


項羽當年率八千江東子弟一起反秦,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之所以不肯過江東:



一是項羽沒有顏面再去見江東父老。八千條人命,事關八千口之家,讓四千對老人承受喪子之痛,面對這些老人的喪子之悲,他拿什麼來安撫?如果他們問起來,他用什麼來回答?



二是項羽不想讓江東父老再為他受牽連。

江東並不是安全之地,她逃回江東,劉邦漢軍肯定也緊隨其後殺到,不但他跑不了,說不定還要搭上江東父老的性命,於情於理都不能禍及江東。



三是逃脫不是項羽的個性。英雄自古不成功則成仁,讓人打得落慌而逃,苟全性命,這不是為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的性格和作為,與其狼狽而逃被人嘲笑,不如殺身成仁不失英雄氣概。



四是項羽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項羽在楚漢爭霸中,一直從各方面都處於優勢,但是他還被劉邦打敗了,何也?不光是個人能力的問題,還與天理不容人心不向有很大關係,項羽生性嗜殺,作孽多端,多次坑殺秦軍和山東軍民,已引起天怒人怨,民心向背,早已失去當年反秦民心所向之氣勢,垓下大敗項羽已走到盡頭,再也無力迴天,並不是有人所講的只要項羽回到江東如何如何,純粹是個人英雄主義洗了腦袋,一個人再厲害,沒有人支持你,還拿什麼東山再起?



總而言之,項羽這次總算認清了形勢,看清了自己,所以才不肯過江東。謝謝!


知未是也


關於這個問題,項羽自己已經回答了:當年我率領八千江東子弟出來打天下,結果到頭來八千子弟全軍覆沒,只剩下我自己活著,我實在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啊。

項羽的這番話,說得很悲壯、很仗義,但也很無用。

他要想慰藉江東父老,真正應該做的不是自殺,而是忍辱含垢,以圖東山再起。只有打敗劉邦,奪得天下,獲得最終的成功,那八千江東子弟才算沒有白死。那時候,他可以建一個大大的凌煙閣,把這八千人供奉其中,讓他們流芳百世。

這才是真英雄,這才算對得起死去的弟兄們。

但項羽做了一個最懦弱的選擇:自殺。

通過這件事,折射出項羽身上一個最大的缺點:無法容忍失敗。

劉邦可以從無數次失敗中走出來,重整旗鼓,繼續與項羽周旋;可項羽連一次失敗都容忍不了,在有機會求生的情況下毅然選擇了自殺。這就是劉邦能夠打敗項羽的根本原因。

人生其實就像擲色子,成功就是擲出三個六。除非運氣好得邪門,或者出老千,沒人能夠一把就擲出三個六。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面對的都是失敗。

但每一次失敗,都是在積累成功。因為從概率上來說,只要不斷地嘗試,總有一把會擲出三個六。

在成功擲出三個六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一次又一次失敗,不要走下牌桌。

長期以來,大家都在向成功者學習,學習他們如何走向成功。其實,真要想成功,就應該向失敗者學習,學習他們為何失敗,以及如何面對失敗。比如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

成功是很偶然的,失敗才是人生的必然。積極面對一次次失敗,並把它當做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從概率上說,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有一句話很值得我們記住:人類所有的智慧,都包含在兩個詞語中——等待和希望。


趣談國史


李清照詩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如此人物,曾自封為西楚霸王,為何又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說出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的言辭後自刎烏江邊呢?

首先,是他內心已無爭霸天下之意,已然認識到國家大一統乃當時人民民心所向。當他兵敗至烏江邊時,自身兵力僅剩數十騎,雖然江東還有立足之地,或許可以東山再起,但比之劉邦,天時地利人和已無可爭之勢,其綜合實力根本不可能再有東山再起之希望。雖說項羽剛愎自用,但對當時大方向的把握與判斷,肯定非常人所能及,絕非無顏面見江東父老那麼簡單。與其徒勞爭鬥,不如還這個世界一片寧靜。過了江東,又是戰爭;不過江東,最起碼可以保證江東人民生活安寧。

就像他曾經說的,“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和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甚至想和劉邦談和。由此可見,無顏面見江東父老只是史學家所描述,絕非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

其次,接連打擊使其鬥志喪失殆盡。或許他在逃亡之初是打算渡過烏江後再東山再起的,可“垓下之圍”“四面楚歌”“痛別虞姬”等一連串的失敗、死亡,尤其是至親至愛之人的去世,在短時間內給他以突然的精神刺激,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極端情緒,而偏偏他又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大英雄,眼看自己末路已至,萬念俱灰之下不如自行了斷。


第一軍情


其實項羽本人對這個問題也很納悶,我西楚霸王又不是江東人,為啥後人總要問我為什麼不去江東呢?



許多人總認為項羽捲土重來未可知,是因為他當年隨叔叔項梁創業,就是靠八千江東子弟才打拼出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所以很多人便想當然的認為項羽只要能回江東,霸業復興指日可待。但問題是,項羽他到底是不願回江東,還是壓根就回不去了呢?


項羽和江東,首先要搞清楚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江東是哪裡?

籠統的說,就是現在蘇南、浙北一帶。

第二、項羽是哪裡人?

項羽的老家在江蘇宿遷,用現在的話說,他是蘇北人。另外,劉邦是徐州豐縣人,後來在沛縣當亭長;韓信是淮陰人,後來投身於項羽的軍中。因此,秦末漢初最有實力的三個人,用現在的話說,他們都是江蘇人,並且還都是蘇北老鄉。

如果再加上項羽旗下大將龍且、鍾離眜(都是連雲港人)。劉邦陣營的大將蕭何、曹參以及樊噲、周勃等(都是徐州豐沛人)。當年所謂的楚漢戰爭,其實就是一群蘇北老鄉的爭霸戰爭。壓根沒有江東人什麼事。



第三、項羽和江東有什麼關係?

項羽和江東真的沒有很深的感情。我們現在之所以說項羽去江東還有翻盤的希望,無非是項羽當年隨叔叔項梁在江東待過幾年,後來項梁當年殺會稽太守起兵,他的班底中有一些江東人而已。但是項羽混牛氣後,西楚的核心區域卻是設在徐州的,旗下大將也多是徐淮人。龍且、鍾離眛就不說了。另外的幾個骨幹,范增是安徽巢湖人,英布是安徽六安人,陳嬰、呂臣也都是安徽人。

事實上,成就項羽霸業的江東人,在項羽陣營中根本就不受重用。

江東人不受重用也就罷了,江東這個地區項羽也根本不重視。他在分封諸侯後,江東被封給了他。但是項羽派去坐鎮江南的大司馬周殷的治所不在江南,而是設在江北的九江郡,壓根就不過長江。西楚霸王這樣對待江東,當地人能支持他就是活見鬼了!

項羽死後,事實也證明了,對他最忠誠,抵抗劉邦最頑強的地方,是他的老家。劉邦擊敗項羽後,第一反應不是渡江,是馬上返回淮北與周勃會合攻擊泗水、東海二郡下的各縣,消滅項羽殘餘的頑固勢力。而平定江東劉邦只派了灌嬰一支部隊。漢軍主力卻幾乎留在淮北。後來灌嬰平定了江東,立刻北返增援劉邦。因為江東輕輕鬆鬆搞定了,而淮北始終不投降。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下東城﹑歷陽。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凡五十二。——《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第四、江東究竟有多少助項羽翻盤的資本?

按照《史記》的說法,項王兵敗後,逃到了烏江鎮,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當時的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項羽,他對項王說:江東雖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也有好幾十萬,足夠您稱王啦。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分封天下,給他自己分了九個郡,退至烏江時,七個郡都已經丟了,僅存吳郡和會稽兩郡之地而已。並且吳郡還是從會稽郡中分劃出來的,所以實際上,江東也就是一郡之地。全天下都是劉邦的盟友了,靠這一郡之地,區區幾十萬人,就能翻盤?

並且自古以來就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項羽他把淮南丟了,導致劉邦大軍直撲江北。他自刎的地點,如果史料記載是正確的話,是現在南京和馬鞍山交接的和縣烏江鎮。

這個地方靠著長江,除了一條長江天險之外,無險可守。只靠一條長江,根本不可能擋住劉邦、韓信、彭越的進攻。不要說項羽在長江一線並沒有佈防了,就算有佈防,如果陣容不夠強大,劉邦的大軍也會很快越過長江繼續追殺。如果長江不保,項羽在江東又能過幾天安穩日子


因此總結以上四點可以發現,項羽不願意渡江的原因,是因為江東已經不足以幫助他恢復霸業了,到了江東也只是苟延殘喘,最終仍然會失敗。或許他的性格和宿命論也是不願渡江的原因之一,但項羽就算再傻,也不至於傻到有機會翻盤,卻不願意翻盤

當然了,可能有人要說,當年項羽靠江東八千子弟成就的霸業。這一次他渡過烏江,憑什麼就不能靠江東再成就一番霸業?

對此我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也。

在在秦末那種背景下,以幾千人起家,而迅速成為擁兵十幾萬、幾十萬的大佬,那是多的數也數也不來。最典型的例子是陳勝和吳廣,兩人振臂一呼,區區九百人,很快就拉起幾萬軍隊,然後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拉開了秦帝國磚崩瓦解的序幕。

後來一個叫周文的人拿著陳勝給的將印,率軍一路向西。他一個無名小將,居然一路上聚集了幾十萬大軍,並且還一鼓作氣攻入函谷,打到了秦都咸陽城附近。後來只是因為碰到了章邯才被打敗。

從這層意義上,項羽率領的八千江東子弟其實也沒什麼非常神奇的地方。在當時那個大背景下,只要膽子大,許多比項羽起點要低很多的人,也都取得過類似他的成就。所以項羽當年靠八千人打出霸業,除了他自己有本事外。歸根到底,還是時勢造英雄!

但是在楚漢戰爭時,這種時勢已經沒有了!


首先,像秦末那樣只靠幾百人就能聚集幾萬人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後來英布起兵反劉邦,根本沒掀起什麼浪花。

其次,項羽分封的地盤是最大的。坐擁九郡之地、擁兵數十萬。然而經過四年大戰,他身邊的小弟卻是越來越少。甚至而言,項羽從垓下突圍時,身後還跟著八百人,問題是走著走著就剩下了28個人。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項羽耿直,中了劉邦那個奸詐小人的詭計?不要搞笑了!這說明項羽經過四年戰爭,已經不得人心了,甚至已經是不得楚軍的軍心了!

在這種背景下,項羽就算跑到江東,江東父老又會怎樣看項羽?

人的成功,自然與他的能力分不開。但是更多的是時也、勢也。如果陳勝、吳廣沒有趕上秦末的大變局,而是生活在戰國時代,以他們的地位,肯定不會有機會振臂一呼,能讓千萬人響應。因為在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歷史中,類似的事從來也沒有發生過。



同樣的例子也適用於劉邦和項羽。他們正好趕上了秦末的大變局,所以扶搖而上,成為時代最風雲的人物。如果沒有秦末那種大變局,劉邦估計會終老於沛縣,一生只是個亭長。項羽本事稍大一些,但他的成就也是順著秦末亂世的那把梯子往往上爬而已。當這種大勢不復存在了,項羽也就再也沒有任何的翻盤機會了。

我們總相信,英雄可以超越時勢。其實,大多數的英雄都只是時代的產物。


Mer86


借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雕琢——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