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只为保全身家?为何叶利钦要在1999年将大权交给普京?

静夜史


“我即将离开……”这是叶利钦最后一次在公众前的讲话,这句话在叶利钦的辞职报告里反复提及。1999年12月31日,在这个新旧世纪的交接之际,叶利钦正式提出辞职,并且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这并不是叶利钦的突发奇想,早在1999年的4月底就做出了这个决定。那时的普京还是联邦安全总局的领导,官职虽然不低,但并不为人所熟知。

直到8月9日,叶利钦签署了任命新总理的命令。命令一出,国内外大多政治家都感到十分困惑,大家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总理十分好奇。

可以说除了普京和叶利钦,所有人都对此次任命感到诧异。

起初大家对普京这个新总理并不看好,在普京刚刚当选的8月份,民意支持率仅有2%。但到了9月底,上升到了15%,10月底到了25%,直到12月达到了50%。如此高的支持率是第一次出现在俄罗斯政治家身上。

叶利钦如此急流勇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叶利钦在任这八年俄罗斯到底发生了什么。叶利钦的这八年可以用十个字形容:治国无方,修身齐家有术。叶利钦刚上任时,俄罗斯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西方国家支持什么,俄罗斯就支持什么。

如果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比作着火的房子,那么叶利钦无疑就是这放火的人。但叶利钦并没有任由大火就此烧下去,他选了一位优秀救火队员,这个人就是普京。

有人说叶利钦此举是为了保住全家人的性命和利益,此说法不无道理。在叶利钦任上,其女儿利用职权的便利进行受贿,其本人更是卷入了一起大宗受贿案。

在此情况下,叶利钦既无扭转俄罗斯颓势的能力,又无法使得自己置身于案件之外。所以,选择一位合适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叶利钦最明智的抉择。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做法是对的,直到今天,在普京收拾了七个寡头集团之后,叶利钦的后代仍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除了保住自己的家人之外,叶利钦此举也算为国为民谋了福利。由于经济实力跟不上,导致无法发展军事,使得车臣问题愈演愈烈,普京一上任就着手解决经济问题。

到1996年,已有80%以上的企业落入到私人手里,私有化程度甚至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普京上台后,虽然私有化并没有马上停下来,但是他采取各种方法降低私有化企业比例。最终俄罗斯经济在普京手里呈现增长趋势,普京也没有辜负叶利钦的重托。

可以说叶利钦选普京是他任上最明智的一件事,也是对人民对国家最有益的一件事。叶利钦此举既保住了家族利益也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俄罗斯。


史之策


叶利钦在1999年把大权交给普京,绝对是为了保全自己生命安全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



其实叶利钦把大权交给普京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而普京也非常领叶利钦的情,在当上总统之后,保障了叶利钦的人身安全以及家族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叶利钦作为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执政俄罗斯长达9年时间。但是叶利钦把俄罗斯搞成什么样子?熟悉这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差一点被叶利钦搞崩溃了。

经济崩溃国家也面临四分五裂的状况,这都是由于叶利钦的错误的政策导致的。由于其过度迷信西方国家,被西方国家忽悠的摸不着北了,经济陷入大崩溃,卢布贬值数千倍;在叶利钦执政下,俄罗斯诞生了很多经济寡头,控制着俄罗斯的各行各业,这些寡头的实力某方面来讲,甚至可以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对抗。

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在军事上也频频失利。第1次车臣战争,俄罗斯被打败了,俄罗斯的民族信息被严重的打击。然而叶利钦就在最后的执政时期选中了继承人,这个继承人就是普京。



在1999年之后,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总理后,普京就展现了自己的才能,用铁腕手段镇压了车臣武装的叛乱,并取得了胜利。也获得了巨大声望,叶利钦也就坡下驴,把大权交给了普京,全面支持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2000年普京成功当选了俄罗斯总统。

对于叶利钦的栽培,普京也非常感激,普京上台后,虽然频频对俄罗斯的寡头动刀子,俄罗斯的这些寡头陆续都被普京干翻了,不是被关进监狱,就是逃往海外。

然而这个造就这些经济寡头的人叶利钦却毫发无损。普京在上台总统之初就签署了一套《首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一期家庭保障法》,这套保障法的内容主要是俄罗斯退休的总统拥有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对其进行刑事和行政的诉讼,也不能对其进行拘捕,私人调查和搜查等。

由此可以看出,普京是动用国家的权力对叶利钦家族进行特赦,只要是普京还掌握大权,想收拾叶利钦家族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在叶利钦卸任后,普京依然将莫斯科郊外的一栋豪华别墅给叶利钦全家居住,这个豪华别墅叶利钦当总统时的住处,政府的资产。直到叶利钦去世之前,他一切的经济用度都由俄罗斯政府来负担,俄罗斯政府为叶利钦配备了私人保安、司机和专门的医生等。



还不仅如此,叶利钦家族这些年在普京的庇护之下,生意越做越大。叶利钦的外孙、俄罗斯铝业的老板杰里帕斯卡甚至一度成为俄罗斯的首富。可以说,普京对于叶利钦家族是相当的照顾,也是相当的给叶利钦家族面子。

所以说叶利钦虽然犯下了很大的错误,甚至在俄罗斯普通民众眼中是俄罗斯的罪人,但他在人生的最后的关口,选对了路。找到了一个能拯救自己的继承人普京,最终安然度过危机。可以说叶利钦是为数不多政坛的幸运儿之一。


大正看世界


一、他本人治国能力有限,无法收拾当时的烂摊子。


叶利钦是戈尔巴乔夫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推进,两人对改革的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发生了旨在推翻戈尔巴乔夫和保留苏联的政变。叶利钦临危处置,亲自指挥炮轰克里姆林宫,成功掌控苏联局势的发展方向,叶利钦亲自终结了苏联的命运。叶利钦作为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在终结苏联以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推行“休克疗法”,将苏联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这个时候原来苏联的权贵阶层趁机侵占了大量国有资产,形成了俄罗斯的寡头经济。叶利钦终结苏联以后,积极向西方国家靠拢,俄罗斯市场开放以后,西方的资本也趁机进来大肆收购原苏联优质资产,导致很多优质资产被外国公司控制。叶利钦经济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步子迈的过大,一时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俄罗斯的经济基本上被寡头和外资控制了,普通民众却没有享受到经济改革的红利,导致民怨沸腾。1996年俄罗斯将举行总统大选,但是根据当时的民意调查,叶利钦的支持率已经降到新低,在众多总统候选人中名列第四到第五名,远远落后于人气高涨的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但是,在议会大选中失利的叶利钦并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所以与寡头联合就成为叶利钦最后的选择。从苏联解体中获益颇丰的俄罗斯的主要寡头们不想俄罗斯重新进入俄共执政时代,所以俄罗斯的七大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波塔宁、维诺格拉多夫、斯莫伦斯基、弗里德曼阿文)组成了金融和政界寡头政治的核心,他们一起再次将叶利钦送上了总统之位。寡头们能够拯救叶利钦的总统之位,但是他们是逐利的资本家,会变本加厉地赚取巨额利润,这使俄罗斯的经济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为了改变俄罗斯的经济的糟糕局面,从1998年4月到1999年8月的不到两年间,叶利钦连续换了四个政府总理,直到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肥了各权贵和寡头,却使民众的生活日益困难,他执政8年,已经回天乏术,此时叶利钦将总统让贤与普京是他最好的选择。

二、作为苏联的掘墓人,他从苏联的解体中获益颇丰,担心自己可能会被清算。叶利钦是苏联的掘墓人,是他一手断送了苏联的生命,而且由于他推行的“休克疗法”经济改革,导致民怨沸腾。在俄罗斯的寡头们看来,如果1996年他们不把叶利钦重新送上总统宝座,一旦久加诺夫当选总统,叶利钦很有可能会被送上断头台。叶利钦再次当选总统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这样的烂摊子他已经无力收拾,如果自己继续执政下去,那么下一任总统很有可能会清算自己。而且在叶利钦执政的这8年期间,叶利钦的家族也从苏联解体中获益颇丰,成为俄罗斯众多寡头之一,而一旦叶利钦失去总统保护罩,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遭到清算。
叶利钦选择了普京,自己提前让贤,让普京上位,换取普京对自己及家族的保护,这是叶利钦提前退位的重要原因。当然,普京对叶利钦也是信守诺言,虽然普京在任内也曾打击一些寡头,但是始终未动叶利钦家族。


busytolive


实际上,1999年前后的叶利钦已经把俄罗斯搞得不成样子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偌大的俄罗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阵亡3800多人,伤13000多人,损失13架战机,包括坦克、装甲车在内的500多军用车辆损毁的惨痛代价,仅仅换回了车臣叛乱分子名义上承认仍然归属俄罗斯。伴随车臣问题的无解,俄罗斯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寡头大有将国家财富完全榨取干净的趋势。
(车臣战争)

此时的叶利钦已经焦头烂额。原本他还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上,但口惠而实不至是西方一直坚持对俄罗斯的既定政策。并且,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俄罗斯的近亲南联盟,叶利钦才如梦方醒,原来俄罗斯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俄罗斯把强大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注定只是一场梦。但为时已晚,继南联盟被美国彻底收拾打残后,西方国家再次鼓动车臣分裂分子再次发动了新的叛乱,不给俄罗斯丝毫喘息的机会。
(被美国耍了近十年的叶利钦,却一直拿人家当朋友)

此时,俄罗斯的爱国主义者已对叶利钦的无能感到深深的失望,要求他辞职引退的声音不断高涨。加之叶利钦的身体状况也变得相当糟糕,医院成为其常住的地方,他已无法正常履行总统职责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迷恋权力,赖在总统位子上不走,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很可能导致他本人和亲属毫无退路。而如果一旦被清算,叶利钦自己被批倒批臭不说,在经济上不干不净的近亲属也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于公于私,叶利钦真的不能在呆在总统位子上了。有人说,叶利钦任期内总理走马灯似的换人,是为自己施政无能所找的替罪羊。这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心机颇重的叶利钦也正是借此在物色接班人,他早就在为下台后保全自己和家人未雨绸缪了。虽然叶利钦自己治国无方,但在识人上确实有独到的眼光。他几乎将当时俄罗斯政坛的名流都试了个遍,发现他们都不堪大用。最后,他把目标锁定在普京身上。因为叶利钦发现,普京不但能力超群,而且忠勇可嘉,是个非常值得将国家和自己的家庭托付的人。后来,普京一系列的表现证明,叶利钦没有看错,普京不仅保全了俄罗斯,避免了被西方肢解的命运,而且他和他的家庭都免于被清算,得以非常幸福安全地生活在俄罗斯。



叶利钦是苏联的终结者,是新俄罗斯的缔造者,但正是这个人,差一点把俄罗斯葬送。纵观他在政坛的所作所为,出彩之处确实少之又少,只有最后把大权交给普京,做的最好最正确,值得整个俄罗斯称道,也让他们一家人深感庆幸!


高山流水116820061


提前退位不可否认有保全身家的因素,但拿这个理由作为主要原因,显然小看了叶利钦。

虽然叶利钦在俄罗斯转型时期犯过不少错误,受了不少西方的蛊惑,但不能把所有罪过全部归结到他一个人身上。

俄罗斯是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叶利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付出一定的代价在所难免。

只是这种代价有点过大,这确实是叶利钦治国能力有所欠缺。他在去职演讲中坦言自己在有些事情太天真,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

比如叶利钦曾幻想依靠西方国家的帮助,完成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结果在私有化的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全部落入到亲西方的寡头口袋。

西方搞垮俄罗斯国有企业后,承诺的几百亿美元援助分文未给,导致俄罗斯经济彻底崩溃。

此时叶利钦认识到了西方的险恶用心,他想扭转局面,但自身能力有限,又势单力薄。总理换了好几任,结果在与寡头斗争中纷纷败下阵来,直到普京的出现,让叶利钦看到了希望。

叶利钦选中普京主要是他认为,只有像普京这样睿智、精力充沛、强硬的年轻人,才能拯救俄罗斯,才能将俄罗斯带出泥潭。

要说叶利钦选择普京只是看中他的忠诚,是为了保住家族财产,显然不符合事实。

普京是个有个性、有原则的人,如果仅是为了家族财产,叶利钦完全可以卸任后去国外,或培养一个更容易掌控的接班人。


由此可见,叶利钦选定普京接班,更多是为了国家前途着想,次要才是个人。

叶利钦提前退位的理由也很简单,普京资历太浅,在俄罗斯政坛没有什么根基,按照正常选举,普京没有必胜的把握。

叶利钦提前把权杖交给普京,普京就可以利用公权力,为选举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叶利钦虽然带领俄罗斯走过不少弯路,但他为国家寻找到了一位伟大的接班人普京,并让俄罗斯燃起了重新崛起的希望,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弥补他的过失。



花木童说史


可以说叶利钦的提前下台的确只是为了保全身家。现在流传很广的一条传闻就是叶利钦的提前下台是因为和普京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该协议是以叶利钦提前下台换全叶利钦家族的财富。从今天来看,普京的所做所为很符合这个协议。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政治状况极度恶化,寡头政治日益严重。几大寡头把持俄罗斯的经济,反过来又利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来把持俄罗斯的政治。

叶利钦就是这些金融寡头推选出来代表自身利益的政治人物。而叶利钦家族本身也深度参与到了权钱交易当中。因此叶利钦自己很担心下台以后会遭到法律的制裁,才选择提前下台。


果然,普京上台以后,就对俄罗斯的金融寡头做了清洗活动,还发出了一份很“普京”式的宣言:“他们要么死,要么滚”。随后在普京的铁腕之下,俄罗斯几大金融寡头要么出逃国外,要么锒铛入狱。

唯有叶利钦家族独善其身

有数据显示,叶利钦下台以后,他的家族成为俄罗斯第一富豪家族。叶利钦的女儿和女婿成为巨富,长期占据俄罗斯富豪榜榜首的位置。叶利钦的二女儿和二女婿还是俄罗斯的贵金属大王,2008年的时候就曾拥有500多亿身家。


围知历史


叶利钦?志大才疏、好为人师、酗酒,抢班夺权在行,治国理政一塌糊涂。自知身体在酒精浸泡下时日无多,兼且对俄罗斯所面临问题,毫无办法,对美帝的政治欺骗、步步进逼,无能为力,只好撂挑子了。至于突然选中普京,只能说是俄罗斯的国家之幸。不然,俄罗斯会步“苏联”后尘,继续分崩离析下去!


知易散人


数字说明一切,数字从来不会说谎。

叶利钦自1990年担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这从1991年到1999年,叶利钦在1999年交权给普京。

这是叶利钦的“政绩”


俄罗斯人再傻,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字,都知道叶利钦是一个多不靠谱的总统。

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西方的金融,但是西方受损比较大的,例如说德国,也不过是-5.62%。

看看俄罗斯在叶利钦手里的增长率,那是每年都有相当于2倍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

在俄罗斯,没有人喜欢叶利钦。


1988年的莫斯科,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欢呼着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见面,就像这样:


而1995年的莫斯科,就变成这样了:


不要问我这些女孩到底在干什么。

你看她们的穿着就知道她们在干什么。

一个贫穷和饥饿的年代本来就不存在什么尊严的,我只是希望当年带着墨镜,举着美国小旗子的那些俄罗斯女孩,不至于走上这一条路。

而普京,就是在这个环境下上台的。


叶利钦的时代的混乱


普京最开始是以收拾叶利钦搞出来的烂摊子出名的。


叶利钦一开始就对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进行扶持-----在90年代,制造业是被视为“落后产业”被鄙视了,全世界除了中国,几乎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在积极的“去工业化”,叶利钦搞出了“全权委托银行制度”,金融工业集团的私人银行居然可以行使国库和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


以私人银行代替中央银行和国库,这是当年美国新自由主义“天才”的设想,一时间,各路财团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途径涌进了银行,全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委托银行居然高达500家。


1996年俄罗斯大选,以叶利钦为首,,包括别列佐夫斯基和波塔宁等金融工业寡头和丘拜斯和盖达尔等“坚守”下来的知识精英组成的“家族统治”。叶利钦在改革派和寡头之间根本不知所措,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叶利钦终于认识到了寡头之间的争斗不但损害了改革的合法性,还危及到了国家的独立性,尚若让寡头们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俄罗斯经济破产,1998年3月,叶利钦解除了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务,选择了35岁,没有寡头背景的基里延科。


基里延科本身是想组建一个专家政府,从政治上切断寡头遥控政治的局面,寡头百般阻挠,叶利钦非常恼火,在1998年4月13日,对带头的别列佐夫斯基提出严厉批评。


1998年,俄罗斯的财政危机越来越重,俄罗斯拍卖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最后一个国有企业,结果居然流标,而同时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导致油价下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几近枯竭。基里延科开始对金融工业寡头进行强制征税。


而金融寡头不甘示弱,开始从市场车子,由于外部市场和金融寡头的作梗,基里延科根本束手无策,俄罗斯政府财政危机继续恶化,逼的叶利钦只能和基里延科向寡头们道歉,并且请求寡头们支持。


1998年6月18日,基里延科决定设立政府之下,并且由寡头们参加的“经济政策咨询委员会”,而寡头们不依不饶,继续作乱,叶利钦只好解除基里延科的总理职务,重新启用寡头的代理人---切尔诺梅尔金。

此时民众和议会已经对寡头们产生强烈反感,连续否决叶利钦提名,最后叶利钦只好妥协,任命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


普里马科夫上任后,停止出售国有企业,大力支持民族企业,对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形成制衡,到1999年,俄罗斯经济已经有所起色,为了加强中央控制,普里马科夫减少联邦主体数量,加强对地方控制,但是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危害了俄罗斯金融工业寡头们的利益,别列佐夫斯基等寡头利用手中控制的媒体开始攻击普里马科夫政府,掀起倒普风波,其结果是叶利钦又一次解雇了他亲手任命的总理。


而此时叶利钦已经筋疲力尽,俄罗斯一片混乱,寡头干政,地方分裂并且爆发第二次车臣战争,叶利钦把权力交到了普京手里,他认输了。


普京强势崛起


普京接手的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

是一个爆发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俄罗斯,是地方做大,和中央开始形成权力矛盾的俄罗斯,是俄罗斯金融工业寡头肆意妄为的俄罗斯,叶利钦自当上总统那一天就不停的和寡头们斗,最终败下阵来,而俄罗斯的GDP,就如同大家在前面看到的,犹如跳水一样的滑落。


普京会怎么做?

对不起,普京从来不是那种讲究的人,上台以后,立即对三大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和霍多尔科夫斯基进行经济调查。结果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逃到国外。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入狱,其控制的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被强制拍卖,收归国有。

颁布政党法,提高门槛,结束了叶利钦时期党派林立的局面,迫使别列佐夫斯基出售49%的公共电视台股份,使得国家控股上升到51%,掌控了话语权。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叶利钦时代那样,寡头肆虐,俄罗斯经济不会好到那里去。


普京政府掌控国家经济后,其俄罗斯GDP增长率如下:



我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数据说明一切。


叶利钦,真的不行,内不能对抗寡头,外不能反抗北约一步一步进逼。

他这辈子做的最成功,也是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权力交给了普京。


李建秋的世界


从世界历史来看,名利都是每个人追求的对象,尤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更是追求的焦点,而且一旦权力到手,基本上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总统,明明大选失败了,还不愿放弃权力的状况出现了。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有些总统任期还没到,但是却主动放弃权力下台。在1999年,叶利钦在其任期还没结束,就突然宣布下台,到现在都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叶利钦总统当得好好的,为何突然就提前下台了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第一,生命安全。 叶利钦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内忧外患下,心力交瘁,因此身体每况愈下。到第二个任期,其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尤其是车臣战争期间,到最后下台之前,其基本上是在医院的病房中度过,身体随时都会过去。而当时俄罗斯国家政务繁重,内忧外患更加严重,国家甚至有崩溃的风险。

第二,为了保家庭。 叶利钦是苏联解体的直接推动者,而且也是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实行者,在实行的过程中,使得国家资产都到了金融资本家的手中。而这个过程中,叶利钦的儿女和家属以及亲戚,或多或少的都参与了进去,成为当时的财阀,钱财无数。为保障家族利益不得不寻找接班人,并提前交权,这样形成感恩戴德之意,后继总统必定善待他。所以其发现普京非常重感情,有很有能力后,要求普京保障自己的家族和晚年,于是就提前交权,保障家族,最终普京也确实保障了其家族的权益。

第三,无法挽救危局。 当时俄罗斯确实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内部车臣闹独立,俄罗斯军队竟然还打不过。外部西方加紧围堵,实行颜色革命,大有要肢解俄罗斯的架势。而且当时休克疗法后的俄罗斯,通货膨胀,卢布成为废纸,国内矛盾激化到了极点,随时都有叛乱和分崩离析出现……因此,在这个危机关头,作为叶利钦没办法挽救危局,自己无力回天,能力有限。

内忧外患的局势促使他不得不做出让位,既保住了自己及家族的利益,又保住的自己的声誉,可谓一箭三雕,所以这是叶利钦做出的明智之举!


路人甲路人乙


叶利钦是苏联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强人,他逼迫戈尔巴乔夫下台,让俄罗斯独立,执政期间为现代俄罗斯设计了西方式民主政治。叶利钦1991年上任,1996年连任,正常情况下,要到2001年才能卸任,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提前交出国家总统、武装总司令职务呢?第一,由于很多政策不当,导致俄罗斯民族蒙受了一场空前的灾难,其损失超过苏联卫囯战争的2.5倍。国家陷入更加动荡不安的局面。在叶利钦任期内多次险些被政敌搞掉。如果任其形势继续发展,经济崩溃,国家分裂在所难免,人民生活将更加困难,而关键是叶利钦总统,面对卢布贬值、通货膨胀,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矛盾无法解决,回天乏术。第二,身体原因。叶利钦在处理国事中身心俱疲、焦头烂额,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他已经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如果继续工作,恐怕要死在总统职位上。第三,保全身家。叶利钦直接推动了苏联解体,又对俄罗斯实行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在推行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进入金融资本家手里,叶利钦的女儿们参与其中,捞得金银成堆。这些钱财到手后,如果不能实现软着陆,百分百会遭到政敌清算。因此,叶利钦需要一个对国家忠诚,对自已忠诚,并且有能力力挽狂澜的接斑人,叶利钦蒙生了急流勇退的意思。那么,谁可以担此大任呢?

普京姓普京,名弗拉基米尔,前苏联克格勃(情报机构)特工,曾派往东德工作,东德剧变后回到国内。他的大学老师担任圣彼德堡市长,聘请他担任法律顾问,其间表现特别能干。有人控告他的老师贪汚,普京极力辩解,并帮助他逃出俄国。普京和叶利钦的认识,应该与他的老师有直接关系,因为叶利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确定接班人并进行培养。

如果说普京的忠诚令叶利钦十分喜爱,猎杀野猪之机敏一事更令叶利钦终身难忘。某日,总统一班人正在山上吃甜点,突然闯进一只凶猛的野猪,众人惊慌失措,叶利钦眼镜也吓掉了。众人只顾往桌下找眼镜,只有总统副官库兹涅佐夫和普京同时开枪,后来检验,副官一枪打偏,普京一枪命中心脏,算是救了叶一命。

叶利钦欣赏普京的强硬、不妥协和思维敏捷。在培养的过程中,一路绿灯,升迁有如火箭般的速度。1997年任命普京为总统办公室副主任,监察总局局长。1998年任命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任俄罗斯代总理。

1999年12月22日,叶利钦将普京叫到自已的办公室:“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你还记得吗?我任命你为政府代总理时说过,你是一个前程远大的总理。现在,我认为让你接班的时机已经来临。”。普京微微一笑,沉默了一会儿说:“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我不完全明白您的意思。”

“我想辞职!”

在平时比较严肃的普京脸上,呈现出复杂的表情,普京怀疑在考验他。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您己经决定了?”

“我想和你一起做这个决定!”

“我认为您的决定,对国家是巨大的损失。如果总统选举提前举行,我还没做好承担这么大责任的准备。”

叶利钦听了十分恼火,这不是他预料中的更积极、更诚实地回答。他挥挥手,叫普京离开。

此后几天,叶利钦一直在思考:我要辞职是否正确?是否让他再当几个月总统?

12月27日,叶利钦录了新年电视讲话,天洛申(总统办公室主任)几次想与叶利钦谈普京,以及以前讨论过的关于总统辞职的问题,都被叶利钦打断话题,因为克里姆林宫出现了一片令人不安的停顿,他决定暂缓辞职。

早晨,叶利钦将普京又叫到办公室,普京这次主动承认了错误:“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上次我做得不对,实际上我能接班,也想接班。”。

“那就好!”

2000年第一天,普京以代总统身份鉴署了第一份总统令,表示为叶利钦提供生活不受侵犯,以及生活保障和警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