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产于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共八十回,而晴雯无疑是曹雪芹最钟爱的人物之一,仅仅看那句句血泪的《芙蓉女儿诔》就知道了,这篇悼念晴雯的文章,甚至比集中体现林黛玉才情的《葬花吟》更加出色。

而晴雯早夭于文章的七十七回,所以我们看到了出自曹雪芹笔下的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一个风流灵巧又高傲尖刻的晴雯。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美貌无双,性格尖刻

风姐曾经评价晴雯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晴雯的貌美是整个大观园公认的事实,而她虽然出身十分低微,但是因为长相标致,被贾母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了宝玉,甚至晴雯已经被默许是宝玉未来的妾,所以她在宝玉房里过的是小姐般的生活,养尊处优。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她性格上的直爽尖刻,脾气上的火爆,她从来都看不起那些背地里使心机的人,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是直接一言不合就“开怼”,语言尖刻,一点不给别人留面子。

在晴雯的判词上写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和“身”的之间遥远的距离,在封建等级森严的大环境中,她命运的悲剧性矛盾深刻到了极点。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追求平等,深恶奴性

她虽然自己也是奴才的身份,但是十分讨厌其他人低三下四、媚主求荣的行为,类似的事情很多:首先是一直追求姨娘身份的袭人,是她所重点抨击的对象,带着满院子的丫头们笑袭人是哈巴狗;而对于得了王夫人两件衣服赏赐就得意的秋纹,更是发出了“谁又比谁高贵”的言论。

而她也看不起倚老卖老的李嬷嬷,还有上赶着讨好主子的小红,但是她忘记了李嬷嬷在府中的地位,更忘了小红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这样的做法,自然得罪了奴才中的上层,这也是她后面悲惨的下场的“无辜雪花”。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晴雯这样追求平等的思想,在等级森严封建社会的当时是极为超前的,而这也是曹雪芹老先生想要借助她的言行,所表达出来的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厌恶。

悲惨被逐,英年寿夭

红楼里的小姐丫头们的结局大都很悲惨,而晴雯“寿夭多因诽谤生”,在花朵一般的年纪就惨死了。

在“抄检大观园”中,晴雯作为一个丫鬟,一点没有给前来抄检的几个管家娘子面子,直接把自己的东西倾倒而出,这样扎眼的表现,再加上她之前就已经因为外貌的妖媚被王夫人“注意”到了,而王善保家的,更是在王夫人面前大肆诋毁晴雯,最后晴雯为她的反抗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病的几天没有吃东西的时候,被直接抬着丢出了大观园,最后在贫寒的家里悲惨死去。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而晴雯在生离死别之际,将内心深处的怨怼火山爆发般倾倒出来,她怨恨自己无端受谤,怨愤自己枉担虚名。

因为自尊自重,睛雯从没有过越轨行为,也一直没有向宝玉表达爱意,更没有把自己交给宝玉。但在愤懑到了极点时,她不再掩饰对宝玉的深情,将指甲和贴身穿的旧红绫袄都送宝玉。她在这时候,才第一次肆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对晴雯临死之前的这些举动,脂砚斋批道: “晴雯此举胜袭人多矣,真一字一哭也,又何必鱼水相得而后为情哉!”

深爱宝玉,空留怀念

晴雯对宝玉的爱是不用怀疑的,为了给宝玉缝补衿贵的雀金裘时,她已经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强撑着狠命捱着;因为把宝玉看得重,和他吵架之后,也舍不得离开他;而同时也是因为太过于喜爱宝玉,她自重自爱,不愿意把自己交给宝玉,始终都是白壁之身,只有到了最后临死之时,才爆发了自己的感情。

晴雯:大观园里的反叛者,爱与美的化身,亦满是让人害怕的尖刻

而晴雯死后,宝玉多次悼念怀念晴雯,可见晴雯在他的心里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意见,晴雯的爱并没有白费,她虽然人已去,却在宝玉心中写下绚烂一笔。

晴雯,是大观园反抗的代表人物,她为她的反抗付出了极为残酷的代价,但是却是作者理想抱负的寄托,更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就是曹雪芹老先生笔下,那个在黑暗中,透进来的一束灿烂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