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氣會還通報了這些信息

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氣會還通報了這些信息

2月2日下午,重慶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例行新聞通氣會。

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氣會還通報了這些信息

截至2月2日12時 重慶累計確診病例275例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通報了我市疫情最新情況:2020年2月2日0—12時,重慶市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3例,新增出院病例4例。

新增確診病例中,萬州區5例、長壽區1例、合川區1例、榮昌區1例、梁平區1例、墊江縣1例、忠縣3例;新增出院病例中,永川區1例、雲陽縣1例、巫山縣2例。

截至2月2日12時,重慶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75例,重型病例26例,危重型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出院病例7例。

確診病例中,萬州區44例、黔江區2例、涪陵區1例、渝中區9例、大渡口區6例、江北區13例、沙坪壩區2例、九龍坡區11例、南岸區4例、渝北區12例、巴南區1例、長壽區11例、江津區3例、合川區9例、永川區3例、綦江區4例、大足區4例、璧山區8例、銅梁區4例、潼南區2例、榮昌區3例、開州區16例、梁平區3例、武隆區1例、城口縣1例、豐都縣5例、墊江縣12例、忠縣15例、雲陽縣18例、奉節縣8例、巫山縣6例、巫溪縣11例、石柱縣10例、秀山縣1例、兩江新區12例;重型病例中,萬州區3例、大渡口區2例、江北區1例、渝北區1例、長壽區3例、江津區3例、綦江區1例、璧山區2例、開州區1例、梁平區1例、豐都縣1例、墊江縣1例、忠縣3例、雲陽縣1例、奉節縣2例;危重型病例中,萬州區1例、江北區1例、九龍坡區1例、銅梁區1例、開州區1例、忠縣1例;死亡病例為九龍坡區1例;出院病例中,永川區1例、豐都縣1例、雲陽縣1例、巫山縣3例、秀山縣1例。

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556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780人,尚有5776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重慶市疾控中心專家:少開會、少集中 返程上班市民需注意這9點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介紹,目前,隨著二代病例逐漸增多,疫情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二代病例多為家庭傳播導致,要警惕家庭內部密切接觸導致的家人傳播,以及聚餐、聚會導致的親戚間傳播。市疾控中心專家、流行病學博士宿昆表示,節後臨近上班,廣大市民在返程復工過程中需注意以下9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自我保護。

1、佩戴口罩

市民在返城途中有可能乘坐公共的交通工具,應該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感染的可能性,減少感染的機會,同時注意手部衛生。目前認為,主要還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所以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和手衛生的問題。

2、遠程辦公

切實安排好工作方式和模式,創新辦公方式。比如可以考慮遠程辦公、網上辦公、視頻會議,能不到現場辦公就能完成工作任務的就可以遠程辦公,儘量少開會、少集中。必須要到辦公室進行辦公的,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3、儘量獨行

市民從家裡去單位上班途中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儘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乘坐個人交通工具等方式上下班。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戴口罩。

4、少乘電梯

無論是工作場所,還是居民樓,乘坐電梯一定要戴口罩。電梯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建議樓層稍微低市民爬樓梯。

5、保持通風

關於辦公室環境。首先要保證辦公室環境的清潔、整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辦公室要通風,通風是預防呼吸道疾病非常有效的措施。建議辦公室每天通風三次,每次有20-30分鐘,通風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儘量在辦公室裡面要保持人與人的距離,現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見面握手禮可以換一種方式。

6、單獨用餐

用餐,建議避免扎堆用餐,避免在食堂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儘量做到打包帶回辦公室單獨用餐。要避免人員聚集的時間和機會,從而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7、經常洗手

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特別是從外面回到家裡,還有咳嗽或打噴嚏後,飯前便後,接觸髒物,一定要洗手。因為手一旦接觸到可能的汙染之後,可能會揉眼睛、揉鼻子,這都可能是感染的途徑,所以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和手衛生的問題。

8、拒絕聚會

第八個方面,不要聚餐、聚會和參加集體活動,不要去影院、KTV、商場等人員聚集的場所。如果必須要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一定要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9、配合檢查

第九個方面,所有市民都應該配合疫情防控的一些具體要求、措施,比如檢查時涉及到可能會問健康的情況、測體溫等,請大家務必配合,為自己也為他人負責。


重慶首例死亡病例60名密切接觸者已有2人被確診


通氣會上,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重慶市疾控中心專家、流行病學博士宿昆就重慶一例死亡案例(徐某某)相關情況,回應公眾關切。

夏沛介紹,死亡病例出現以後,在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的指導下,九龍坡區緊急行動,全力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採取系列防控措施。現在基本鎖定徐某某乘坐的公交車輛及活動情況。

截至目前,共確定徐某某的密切接觸者60名,60名密切接觸者中,家人4人,同事39人,同時就診人員6人,其他人員11人,其中有3人已經出現症狀,正在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隔離治療,3人中有2人核酸檢測是陽性已確診,1人可疑性陽性,已在排查。56人居家在進行隔離觀察,1位河南籍人士在餐館打工,現正在河南接受隔離觀察。

宿昆在會上回應,通過對疫情階段的研判,經過前期的輸入階段,目前疫情正在處於一個從輸入到本地傳播過渡的階段。宿昆介紹,根據調查顯示,徐某某可能的感染源頭有三個:一是其工作的餐廳場所;二是其乘車可能接觸感染源;同時,也不排除其在家庭活動、社會活動接觸到感染源。宿昆特別提醒,市民應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儘量少出門,不去人員聚集的地方,才能減少感染的機會。

“這個死亡案例,我們很痛心。”宿昆說,該患者是1月21日出現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29號首次去醫院就診,去就診的時候已經是第8天了,就診的時間很晚,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宿昆介紹,徐某某去醫院就診時已出現比較嚴重的感染、嚴重的肺炎,再加上其有一些基礎性的疾病,錯過了黃金的救治時間。

“通過這個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宿昆指出,如果出現了發熱等上呼吸道的症狀,市民首先自己要足夠重視,密切關注病情,按要求及時就醫就診。這既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負責,也是對身邊人健康的負責。

宿昆呼籲,市民應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儘量少出門,不去人員聚集的地方,減少感染的機會。“全社會都應該共同努力,針對疫情切實落實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宿昆表示。


黨員帶頭、依靠群眾,這個社區兩天排查上萬戶居民


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黨委書記李自玲介紹了我市三級防控在社區落地的有關情況。

李自玲介紹,整個排查工作,社區充分採取了“黨員帶頭、依靠群眾”的方式方法,調動居住在社區範圍內上千名黨員,幾百名志願者一起開展排查工作。

“我們社區有6個小區,10457戶居民,28000多人。但我們工作人員只有8個,即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也需要1個月才能完成一輪排查。”李自玲說,大年三十晚上接到開展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後,當晚上12點鐘,社區工作人員在微信群、QQ群裡發出了相關通知,讓大家自願報名,然後分兩批次,組建了440個人的黨員和居民的志願隊伍,劃分6個網格,一個小區一個網格,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詢問等方式,僅兩天就對10457戶家庭、147個門店、417個企業機關單位,還有1個養老院全部完成了排查。同時督促6個小區每個小區只開放一個進出口,對進出的人員檢測體溫、車輛消毒、外來人、車登記,動態掌握情況。

“今年子,不一樣,冠狀病毒在亂晃;同志們,要小心,經受考驗在如今……”李自玲說,為增強社區居民防範意識,社區還利用巡邏車、小區喇叭、喊話器循環播放,確保群眾“能聽見”;積極動員居民在網上參與疫情防控徵文活動,將所學的疫情防控知識編成順口溜、快板、兒歌等供大家學習,目前社區居民已創作各類文學作品13件。“我們要通過這些宣傳,讓社區居民自覺自願戴上口罩。”李自玲說。


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 重慶確診的二代病例多為家庭傳播導致


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通報,目前,我市確診的二代病例多為家庭傳播導致,要警惕家庭內部密切接觸導致的家人傳播。

市疾控中心專家、流行病學博士宿昆表示,根據目前分析,家庭聚集性疫情主要是通過家庭的聚餐、聚會,人員接觸相互傳播,所以對從疫情地區返渝的人員一定要嚴格落實居家隔離,不參加任何聚會、聚餐或者打牌等等這種人員聚集的活動。

“家庭成員之間在這段時期內就不要互相串門,不要走親訪友,這樣就把交叉感染的途徑給掐斷。”宿昆建議,對已經排查出的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的時候也要注意家庭成員之間儘量減少這種交叉接觸。

因為一個家庭內如果有幾個密切接觸者,其中一個發病之後還是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這就要求這幾個密切接觸者都要相對獨立,儘量做到單間隔離,減少接觸的機會,交叉感染的這種風險就降低了,家庭聚集疫情出現的概率就降低了,同時出現聚集的病例就會少一些。

宿昆還表示,多人口家庭更需注意房間通風,建議每天通風3次,每次20至30分鐘。同時提醒,在通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宿昆說,目前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防控、管控措施都是非常重要、有效的,呼籲大家一定遵照執行,少出門、不聚集。

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氣會還通報了這些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