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文||流系舟

吹开汗青淋漓苍茫

【汗青,指竹简。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避免虫蛀,也称杀青。】

明辨残稿谁秋水一双

【班昭的哥哥班固著写《汉书》未成而离世,稿本散乱。班昭继父兄遗志,整理、核校父兄遗留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

书阁深处篆隶流芳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其中言:“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为了完成《汉书》,班昭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的史籍。】

断简遗篇挥毫续兴亡

【班昭完成了《汉书》,并为其传播鞠躬尽瘁,保证了中国历史记载的连续性。】

—— b站2020拜年祭歌曲《万古生香》

名昭,字惠班,扶风安陵人。班昭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父亲班彪,大哥班固,二哥班超,祖姑班婕妤。他们是扶风班氏。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班昭幸运地生在了书香门第,班昭博学高才。十四岁时,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世称“曹大家(gu)”。

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才女班昭


汉和帝时期,班氏一族在朝廷中地位显赫。其父班彪是当时的大文豪。范晔(《后汉书》作者)评价他:“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彼将以世运未弘,非所谓贱焉耻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班彪这种大家之风,对班昭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曹世叔逝世后,汉和帝爱惜她的才华,对她礼遇有加。诏她入宫为后宫妃嫔当老师,尊称她为“大家”。(“家”通“姑”,是对女性的尊称)入宫后,又深得邓太后青睐,上至皇后,下至朝臣,都拜班昭为师。

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班超


永元十二年,久驻西域的班超因年迈,思乡情切。班昭为兄请命,挥毫写下一篇陈情表,情真意切,打动了汉和帝。投笔从戎十余载的班超得以归乡。

当时,《汉书》的撰写工作由她的父亲开始,之后她的大哥班固接替父亲继续撰写。班固在父祖的熏陶下,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去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接手《汉书》的工作,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基本修成。可惜天妒英才,班固因窦宪擅权受株连,死于狱中。


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班固


面对兄长的冤死,班昭只能默默承担起了修编“遗书”——《汉书》的重任。

“明辨残稿谁秋水一双,书阁深处篆隶流芳”,班昭受诏进入东观藏书阁。班昭文章了得,才思敏捷。不仅将兄长散乱的书稿整理得井井有条,还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窦宪赐死


班昭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宋代词人刘克庄曾赞:“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赵傅赞其:“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汉书》的问世,是中国第一本断代体史书,保证了中国历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为纪念这位的史学家,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而“一代女文豪”唯一被后人诟病之处,在于她写的《女诫(戒)》。《女诫》七篇中,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全方位地阐述作为一个女子的行为准则。

她还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三从四德”,从精神上认识女子的卑弱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后世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

万古生香之一世才华续汗青

班昭


《班淑传奇》中有言:“结束才是开始,坚强的继续才是最重要的。”丈夫的早逝,兄长的冤死结束了扶风班氏的辉煌,但没有结束班昭的辉煌。她从不怕结束,坚强才是她的本色。我们也无法考证班昭写《女诫》的真正用意,也不必过于苛责。

班昭如璀璨的明星,有着我们无法忽视的光芒,她以一己之力照亮中国历史前进的路,博学高才,有节行法度;明辨残稿,挥毫续兴亡。


(本文所涉及知识解读参考b站up主海上42天(科普菌),已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