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跌后强势反转 疫情影响下银行股何去何从

经历了春节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的普跌走势,2月4日,A股市场上市银行股价持续发力迅速反弹翻红。从盘面来看,截至收盘,36只上市银行股中有32只银行股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8只银行股上涨幅度均在3%以上,21只银行股涨幅也在1.2%-2.96%之间,仅有4只银行股出现下跌。市净率方面,36只上市银行股中有27只处于“破净”状态,占比高达75%。在分析人士看来,疫情对全部银行股都造成了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股将很快走出低迷行情,恢复上涨走势。

超跌后强势反转 疫情影响下银行股何去何从

银行股超跌后强势反转

经历了年后首个交易日的普跌走势,A股三大股指在2月4日集体反弹。截至2月4日收盘,上证综指涨逾1%,创业板指涨近5%,上市银行板块也迅速反弹翻红。从盘面情况来看,截至收盘,36只上市银行股中有32只银行股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张家港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南京银行多股走强,上涨幅度均在3%以上,宁波银行涨幅最高,达到4.39%。

常熟银行、浙商银行、苏农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郑州银行等21家银行涨幅也在1.2%-2.96%之间。仅有渝农商行、青农商行、西安银行、紫金银行4只银行股出现下跌,下跌幅度分别为0.7%、0.94%、2.1%、2.28%。

2020年春节过后,A股迎来年后首个交易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3日,36家上市银行股价全线下跌,六大国有行跌幅普遍在5%左右,股份制银行中,刚刚回A的浙商银行股价报收4.10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下跌10.09%,跌幅在A股36家上市银行中排名首位。平安银行股价跌幅达到9.97%,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跌幅均在7%以上。更有渝农商行、青岛银行、青农商行、苏农银行、西安银行、紫金银行、张家港银行、无锡银行等14只银行股跌停。

不过,在2月4日,银行股出现反弹回暖,对此,资深银行业观察人士何南野分析认为,银行股上涨也属意料之中,属于超跌后的反弹,与大盘整体涨幅相一致。截至目前,银行股的估值依旧处于极低的水平,属于被低估的股票品种,中长期银行股股价将缓慢修复。但同时,银行股上涨的幅度弱于科技股、周期股以及医药股,一方面,银行股普遍市值大、规模大,上涨幅度和力度相对会弱一些,属于抗涨抗跌的品种。另一方面,目前疫情尚未出现明确拐点,也使得与实体经济最为相关联的银行股股价整体承压。

超七成银行股仍“破净”

自从A股市场进入价值投资时代,破净股就已经长期存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市净率方面,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收盘,36只上市银行股中有27只处于“破净”状态,占比高达75%。六大国有行全部“破净”,邮储银行为0.97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均为0.81倍、农业银行为0.7倍、中国银行为0.63倍,最低的为交通银行,仅有0.57倍。

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市净率为0.54倍,民生银行市净率为0.58倍,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市净率均在0.6倍左右,兴业银行为0.75倍,浙商银行为0.81倍。在大多数银行股票持续“破净”的情况下,也有部分银行表现较好,例如零售业务较为抢眼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均未“破净”,其中,招商银行市净率为1.54倍、平安银行为1.04倍。在区域性银行中,股价涨势较高的宁波银行市净率为1.81倍,在36家上市银行市净率排名中处于领先位置。另外,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紫金银行等银行也均未破净。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业绩来看,“破净”的银行股中,大多数银行2019年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同期下滑,相反,股票没有“破净”的银行,盈利能力多数还在不同程度地提升。延续2018年回暖趋势,上市银行2019年度业绩快报也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3日,已有20家A股上市银行先后披露了2019年度业绩快报,其中17家银行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资产质量方面,有16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

但许小恒也同时提醒称,疫情会造成部分企业账面现金流吃紧,短期还款能力下降,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压力,进而影响银行股的股价表现。同时社会的消费、投资支出节奏后置,也使得银行部分非息收入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是短期的、暂时的。


超跌后强势反转 疫情影响下银行股何去何从


银行股回升是大趋势

短期疫情来袭,经济增长冲击显而易见。2月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答记者问时称,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一定风险因素冲击下产生波动是正常的,也符合金融规律。疫情事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例外,但这种影响一定是短期的、暂时的。近两年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韧性增强,抗冲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2020年银行股后市表现,何南野分析认为,从整体来看,疫情对全部银行股都造成了冲击。但不同银行个股之间会出现差异,受规模大小、所处区域不同的影响,规模小、市值小的银行股跌幅一般更大,地处湖北的银行股跌幅也会更大。但银行股后期反弹是必然的事情,一方面,当前银行股估值极低,极具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降准降息政策预计今年将逐步实施,对银行股是直接利好。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股将很快走出低迷行情,重复恢复上涨走势。

许小恒则认为未来股价表现取决于政策上的变化,通过政策改变经济增长预期,改变行业的预期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预计逆周期调节政策将继续不断加码,对银行规模增长温和利好,而对净息差的影响短多长空。因为当前银行股估值已经是历史低位,估值优势显著,下行空间有限。再加上后续托底政策预计2月就会出台,只要政策找对着力点,政策力度到位,银行股回升是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