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广深”,“学霸们”为何选择回乡当公务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罗赟 │广东梅州报道

“以前在广州一家外企做市场营销工作,不用早起,但是需要经常加班,如今在家乡当公务员,每天准时上下班。”在广东梅州税务部门工作的小昊表示,他比较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人较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 ,历史上自中原辗转南迁而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据《梅州进士录》一书记载,梅州在唐宋至明清年间涌现了283名进士。

从经济运行数据看,梅州地区生产总值近年来一直在广东省靠后。近三年来,梅州市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均排在第17位,是广州、东莞等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从梅州走出去的“学霸”很多,挥别“广深”等一线城市回到梅州的人也很多,长久以来,考取公务员是不少回乡人的选择。

当年考上公务员的他们,过得还好吗?

春节前夕的工作日里,阳光照耀下的梅州市区还算温暖。

中午12时许,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小果循例从办公室走向停车场,因为离家近,小果可以开车回家吃饭,顺便帮忙照顾家中三岁的儿子,小憩后再返回工作岗位,下午6点准时下班,小果的工作日常基本如此。

时光回到2014年,小果从广州一所金融类高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国有银行从事柜台工作,每天的打卡生活对她来说并非枯燥无味,而是不停出新错、不停扣工资,出租屋楼下的廉价面馆是小果最常解决晚餐的地方。“银行的工作算是对口,但是房租、水电等费用,加上出错要扣不少工资,我能赚到的钱寥寥无几,就算后来出错少了,但也做得不开心。”小果说。

于是,2015年小果便辞职回到梅州,2016年,通过一年的备考,她顺利成为当地一名公务员。

“其实,我现在的工作更多是赶着写材料,时间紧任务重,而自己的文字能力短期内难有突破,压力挺大的。”小果说,成为公务员后,虽然每天基本准时上下班,但是工作压力也没有比一、二线城市小多少,入职以来她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以适应现在的工作,但是,至少现在住在家里,生活成本降低,还能照顾家人。

同在梅州做公务员的小瑜,则因为所在单位体量较小,需要承担多项不同种类的工作,导致加班较多,之前还自学会计知识负责了单位的财会工作。“我现在几乎天天加班,周末基本只能单休,中午不加班就晚上加班,晚上不加班中午就得加班。”小瑜说。

和小果不同,小瑜从广州高校毕业后,拿到了保研资格,同时也考上了家乡公务员的职位,她选择了后者。小瑜对记者说,迟早要就业,既然已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当时就回去了。

本文开头提到的小昊大学毕业后则在广州一家外企做市场营销的工作,主要负责一个片区的雪糕产品,不用早起,但是需要经常加班,如今,在梅州税务部门工作的他可以每天准时上下班。

“虽然梅州工资比较低,但是在广州工作压力较大,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小昊说。和小昊想法一致的人不少,在他们看来,回到家乡工作,担心的事情会变少,也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在梅州,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较多数工作优越。

“广漂”“深漂”眼中的“养老”城,如今年轻人越来越多

说起在梅州的生活,“广漂”“深漂”们说像“养老”,家乡公务员们却说,这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于小姐是小瑜的高中同学,从广州高校毕业后,她入职了一家外资企业,2019年跳槽到了广州市增城区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正处在职业上升期的她对目前的工作生活比较满意。

“毕业时也想过回梅州,但是没考上当地的公务员,也就没回去,以后也没打算回去发展。”于小姐说,当初回梅州的话,生活会比较无聊,现在已经定居广州,前不久还在增城买了房子。

而在深圳从事工程检测工作的小扬从广州高校毕业后直接去了深圳,在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努力学习进步,他表示从未想过回梅州考公务员,“对我来说,家乡的生活太枯燥无趣,也不自由。”

往年从广州、深圳回梅州过年的人,多数会吐槽假期里出门逛的是同一条街,买东西到的是同一家商场,不过,记者今年春节前夕回梅州的时候,发现在巷子里开了十几年的甜品店居然关门了,增添了不少新式轻食馆,原本热闹的服饰商业街冷清了许多,人流分散去了新开的几家大型商业综合体,记者住所附近林立的都是各种临江新楼盘,街上也多了很多年轻人。

“近几年,梅州的商业综合体多了很多,因为回来的年轻人多了,而且比较新颖的DIY体验工作室和公益吧等也在增加,只是不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找不到它们而已。”小果说。

据《梅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5年后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2018年增加至14.3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约27%的比重。这被认为不单是公务员招录人数的增加,也是梅州市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加强的结果。

另据中公教育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招录人数在1万人以上,梅州公务员招录人数自2015年以来均在600人以上,占比高于5%,招录岗位相对较多,2019年,在广东省公务员招录人数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梅州公务员招录人数仍同比上升约2.5%。

在梅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提到梅州市总体经济发展不充分仍是突出短板,首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较传统、单一、脆弱,烟草、电力、房地产等产业占比较大,与此同时,新产业新动能发展聚集缓慢,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梅州在政府专项管理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将继续扩大。据近几年梅州市公务员招考信息显示,在城市规划、水利和各职能部门承担专项事务的职位增多,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信息则显示,作为梅州第二产业支柱的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和矿业加工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有所提高,并且政府也加大了对高学历引进人才的补贴力度。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梅州工作,梅州的人才配套项目和娱乐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梅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末梅州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7万人,仅次于集体经济从业人数。

“回到梅州最大的感受就是,楼盘变多了,我家周围原本是荒地,现在是一片片的新建楼盘。”在广州从事文化工作的梅州人刘小姐对记者说,最开始她家周围是荒草地,后来不少地产公司开始过来开发项目,今年回来,发现多了很多高质的新楼盘和配套商业体,荒草已不见踪迹。

在刘小姐住所附近,最早仅有一处临江楼盘,后来万达广场建起来了,这几年恒大和保利等地产公司也纷纷入场,较高端的房产项目增多也加快了周边交通设施和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进程。

梅州的未来:拥抱大湾区?

其实,小昊一开始并不想考公务员,2015年前后回到梅州的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做教育培训机构。“当时梅州的创业环境不好,导致公司发展不太顺利。”

2015年辞职回到梅州的小果,起先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拿着一个月2500元工资的小果基本养不活自己,于是半年后她决定辞职备考。

目前在北滘镇(广州和佛山城区交汇处)地区做高中日语老师的陈先生也在梅州工作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他选择出走大城市。2014年,陈先生大学毕业后在梅州一家报社做新媒体编辑工作,但是因为工资较低并且专业不对口,一年后,陈先生便选择到广州读研并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我大学是学日语的,在梅州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去比较发达的地方。”

2015年的梅州,经济总量仅945.14亿元,城镇人口占比36.6%,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与当时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距较大。另外,《梅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自2014年以来,梅州市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人均工资高于企业。同时,2015年以来,梅州市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收入占比超70%,其他营业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梅州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不足和经济结构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回乡当公务员这个选项备受青睐。

挥别“广深”,“学霸们”为何选择回乡当公务员?

2016年-2018年梅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广东省第17位,虽然省内排名上没有变化,但是,相比起2015年前后的经济状况,三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高于第二产业,2018年时占比已过半。

“当时我工作过的那家文化传播公司后来熬过了艰难时期,越做越大,现在承担了不少有新意的短视频拍摄工作。”小果表示,如今在梅州创业应该没有那么难了,文化和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亦趋成熟。

《梅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1年至2018年梅州市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其他统计时间段,达到6.4%。城市化进程加快。营利性服务业在2018年也获得了23.5%的增长,年末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仅次于集体经济。

在春节假期的家庭聚会上,记者又听到了亲戚家的孩子考上公务员准备回家发展的消息,同样地,也有一批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广深”。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批从广州、深圳回乡的人们通过人才引进已在梅州开启新的职业生涯。

2019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187.06亿元,同比增长3.4%,三个工业园区获得增长。从行业投资看,2019年梅州市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投资同比增长46.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3.8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7%,高于传统产业投资增长率,显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由此,梅州制造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继续提升。

梅州,有人离开,也有人回来。

在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的广东,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布局越来越突破城市边界的2020年,去哪里或许都同在一个“都市圈”,都有机会拥抱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