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今日立春,二十四节气迎来新的轮回。“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天到了,苦闷之事将像冰雪一般化解,希望不久之后,我们能摘下口罩,一起走在洒满阳光的大街上。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立春和春节,是一年开端的两个节令,立春固定,二月四日左右,春节则年有变动,两者最长相隔半月,这是由于所属历法不同的缘故。春节属阴历,以月为参照 ;立春属阳历,以日为参照。中国旧时用阴历记时,用阳历指导农事,可以说用的是阴阳合历。阳历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将全年分出春夏秋冬、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以便按自然规律捕捉农时,立春即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群芳谱》)甲骨文“春”如下图所示,从林、从草、从日,是个会意字,意思是太阳从草木中升起,万物复苏,是很形象的。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均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又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古人发现了这些规律,将其看作季节标志,遂形成所谓物候学。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气候为本,如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此日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五日后蛰虫苏醒,再过五日,则河冰融化,鱼儿在碎冰间游动,仿佛背负浮冰一般。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以自然界花鸟虫鱼的活动变化作参照,观察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感受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求偶、繁育迁徙,一个有经验的农夫便可敏锐洞察自然节奏,适时而动,因此,古老的太阳历体现的是农夫的智慧。

在古代物候学中,鸟是一种最重要的参照,早期还有根据候鸟迁飞来确定季节的鸟历。《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五行”类就记载了相关图书,如《黄帝飞鸟历》一卷、《太一飞鸟历》 一卷、《太一十精飞鸟历》一卷等。古代不讲究发明专利,不讲著作权,很多创造发明都假托上古帝王或古代名人,以言其古老,也表示信而有征。技术类图书更喜欢托古,称“黄帝飞鸟历”就是言其古老,倒未必真是黄帝创造的。可惜,这些书的内容具体都是些什么,今人已不甚了了。

鸟历反映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以及相关季节规律的认识。古人认为,鸟会飞翔,太阳也在空中运转,所以,太阳和飞鸟间就有着神秘的联系,如很早就流传的金乌负日神话,日中有金黄色的三足乌,每日负载太阳东升西降,人间方有日出日落,用以确立时间的移转,因此日神即鸟神,金乌、赤乌也成为太阳的别名。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局部)

鸟历或者物候历,都是根据花草虫鸟等动植物的生长伏藏来确定时间,说白了就是根据气温的变化。但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很多,这些历法终究有些粗疏。古人后来遂用更精确的立表测影来明历治时,对于鸟历这类知识反而不是很了解了。春秋时,鲁昭公就曾问有学问的郯子 :上古帝王少皥氏为何以鸟名官呢?郯子回答道 :因为当他即位之时,凤鸟适至,故以鸟名为官名。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主治历数正天时)之官。玄鸟(燕)春分来秋分去,故以玄鸟氏名司分之官 ;伯赵,即伯劳鸟,夏至鸣,冬至止,故以伯赵氏名司至之官 ;青鸟,即鸧鷃,立春鸣,立夏止,故以青鸟氏名司启之官 ;丹鸟,即鷩雉,立秋来,立冬去,故以丹鸟氏名司闭之官。这里除凤鸟可作祥瑞看,其余四鸟都是候鸟,一年中有规律地在某地出现,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故可作农事参照,古人遂以此命官。在春秋时,大概也只有少数,博学之人才懂得这些由来。

其实,从古到今,鸟历,或者物候历都是渗透在农事生活中的,只是我们不太注意罢了。比如《诗经·豳风·七月》以时令为线索绾合人事,讲述了周代社会一年的农事生活,其中就多有鸟历的影子。“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即黄鹂,郑玄注云 :“仓庚仲春而鸣,嫁娶之候也。”春天来了,黄鹂鸟鸣叫求偶,与自然相呼应,这也是适龄青年谈婚论嫁的好时节。又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鵙,类似伯劳鸟,夏至开始鸣叫求偶,冬至后就飞走了,也可以看作时令的标志。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此外还有昆虫的活动,姑且称作“虫历”:“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蜩,即蝉,初夏季节,蝉的若虫从地下钻洞出来,爬至树上蜕壳为蝉,遂开始夏日蝉鸣。“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斯螽,是一种尖头蚱蜢,也有人说是蝈蝈 ;莎鸡,俗名纺织娘娘,一说是蝈蝈或蟋蟀。诗中谈时令的推移转换,让自然虫鸟代言,都是极妙的句子。

这种表达我们看着很有诗意,但其实就是古人的生活白描,在一些少数民族流传的古老史诗中也都很常见,比如彝族史诗《梅葛》划分季节 :河边杨柳发芽了,大山梁子松树上,布谷鸟儿声声叫……春天就要到。河边水田里,蛤蟆叫三声,大山水菁里,青蛙叫三声,夏季就要到。天上雁鹅飞,飞飞地上歇,雁鹅叫三声,冬季就要到。北方民间至今还流传“九九歌”,也包含着物候历、鸟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耕作图》(局部)(传)元程棨摹楼璹作 赛克勒美术馆藏

鸟历、物候历包含着朴素的科学,也有神秘的操作,这些当是极普遍的民间知识,所以,深谙大自然语言,通晓农事节奏,不仅是农夫,也成为农耕社会文人的特征。如陆游《鸟啼》:“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 苗稚忧草茂。” 这首诗似亦不 妨看作物候诗。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画意诗情又何尝离得开农事知识?

而对于民氓百姓,则更喜欢以时令小吃和各类祈祝活动来强调节令的到来。东汉农书《四民月令》说立春要“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也记载当日吃“五辛菜”,大约就是葱、姜、蒜、韭、芥等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古人讲五行,人体五脏经过一个冬天,积储了很多陈旧秽气,春天到来,就要借自然之新鲜生气将其泄发出去,而且“五辛”谐音“五新”,亦可讨个好彩头。现在南北方流行的春卷、春饼都是其流波余韵。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此外,立春这天很多地方还要“打春”,又叫“鞭春(土)牛”,以泥土做土牛,腹内塞满五谷,捶打破烂之后,五谷流淌出来,是极好的兆头。把这些五谷捡拾回去,放在自家谷仓内,则新年仓满粮足就指日可待了。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九华立春祭

假如我们把一年比作一场马拉松,一个个节气就是两旁不时出现的路标,这样,长途截短,每个点都是新的起点,日子就变得新鲜有趣多了。唐代卢仝有诗《人日立春》:“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颇能道出人们的情感和祈愿吧。

(本文选自《食色中的传统》,郗文倩著,中华书局2018年10月出版)


春天到了,苦闷的事都将化解

《食色里的传统》

郗文倩 著

36.00元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本书从古人日常生活出发,细说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等主题,举类迩而见义远,一滴水里见出大千世界,古人的天人关系、时空想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惯性、治国理念、养生观念、时令民俗、审美风尚、娱乐休闲等尽在其中。文笔清新自然,结尾有余不尽,“可信”与“可爱”兼而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