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学时候,有哪些美食让你难忘?

爱说情话的宝妈


你好,我是吃货里爱做美食,带你吃遍各地美食的忘仔。

大学里的美食,物美价廉是一定要有的,每次回忆起大学时光,美食是永远不会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我就分享我最难忘的大学美食,说不定和你们有一样的。

福鼎肉片

说到福鼎肉片,那是每一间福建大学门口或者食堂里,都不会缺少的美食。

运用了淀粉和肉的结合,打成肉泥后,用小勺或者其他工具挖适量的肉泥下高汤中。然后在碗中加入姜丝、白醋、紫菜、鸡精、盐,喜欢辣的再加入泡椒和胡椒粉。

等到肉片煮好浮起后,连汤一起倒入碗中,热汤将碗里的材料香味冲泡开来,一碗热腾腾的福鼎肉片就诞生了。肉片Q弹筋道,汤底咸香味美。



杂粮煎饼

一碗热腾腾的福鼎肉片绝佳的搭配就是杂粮煎饼。6块钱一个的它,可以切成两份,和舍友可以一人一个,可以吃下更多的东西。

杂粮煎饼的材料很简单,面粉糊成的饼皮里面在里面加了甜面酱,一种脆脆的,口感像薯片的脆饼,一颗鸡蛋,有时候加码来了个火腿肠。就是这样简单的味道,却是让人怀念的味道。

别小瞧杂粮煎饼,我其实有小试过摊煎饼,那个饼皮的厚薄其实不太好控制,只有熟练的人做出来的饼皮才是厚薄均匀的。



鸡蛋汉堡

门口的小摊上,鸡蛋汉堡的摊位的文案总是“中国式汉堡”,第一次吃的时候,就是大学门口。

在那小小的模具里,阿姨用巧手在控制着外皮不要煎糊了。然后在里面加入了调制好的肉末。肉末的调配就是每一家鸡蛋汉堡所不同的地方。

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你看她把另一边的汉堡皮倒扣过来时,两边在油温的作用下,黏在了一起,就真的成了一个中国式汉堡。

一口下去都是肉,满满的都是满足感。



鸡蛋灌饼

我发现我对饼类好像有种特殊的热爱。鸡蛋灌饼也是我难忘的大学美食。

鸡蛋灌饼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我第一次看到饼皮鼓起来像个球,然后被戳破后里面还能灌进蛋液。

然后再加入火腿肠或者其他的食材卷起来,每一口都是蛋的香味。鸡蛋和饼皮融合成一体,是绝妙的口感。就饼皮因为蛋液的缘故变得松软不硬,特别好吃。



这就是我对于大学美食的记忆,使我难忘的大学美食。


忘仔深夜食堂


说起大学,就想到当年寝室六个人,唯独我一个人是来自以大米为主的地区--信阳,其他五个都是正宗的北方人,每次中午买了米饭拎回来,她们都会时不时地来一句,“天天吃米饭你也不腻。”虽然是无心的,但说久了也会有想法。因为学校在北方,卖面食的窗口比较多,我又不喜欢吃面,就在做粉丝的几个窗口一一比较,最终选定了食堂二楼砂锅土豆粉和酸辣粉,后来它们仨轮流着吃,毫不客气地说,大学四年除了米饭,就数它们吃的最多。

砂锅土豆粉

很惭愧地说在上大学以前,我吃的粉丝都是那种泡软的粉丝简单过下热水,然后加入一勺西红柿鸡蛋汤就成了,那时高中学校根本就没有卖砂锅系列的饭,而家里也不会做这种粉丝当饭,学校封闭管理也很难去餐馆吃,况且那时砂锅还不是火爆。

砂锅放汤,汤里加各种调味品,然后加入鹌鹑蛋,海带丝,豆腐丝。青菜叶等食材

等汤汁煮沸后放入土豆粉,再次沸腾就可以端到餐桌上吃了。第一次吃了后我就喜欢上了,而且每次吃砂锅只要土豆粉,先把土豆粉一根根吃完,然后就是入味的各种食材,最后再喝几口汤,

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可惜后面我自己做却做不出那种味道,不知道有什么技巧。

酸辣粉(伪?)

我说的这种酸辣粉其实很难说清楚是不是四川的,因为它是在卖刀削面的窗口生产的。大二下学期食堂搞承包制,各个窗口之间的竞争激烈,或许是因为单卖刀削面太单一了,卖家就推出了酸辣粉。

说是酸辣粉,跟四川的那种刺鼻辣味和酸味不同,他家的是淡淡的,只有吃到嘴里才能感受到辣味和酸味先在碗里放好调料,然后把煮熟的粉丝放入碗里,再舀一勺汤浇上,最后挖一勺花生碎和小菜放上去就成了。

我记得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我好似着魔一般,连续五天中午去买他家的酸辣粉,一点都不觉得腻。


大学毕业后去了武汉上班,经济独立了选择多了,却很难再找到大学里的砂锅土豆粉和酸辣粉,或许找时间回学校一趟才能重新吃到。


冷雨下檐


转眼间都毕业2年了,偶尔还是会怀念读书时候学校食堂和美食街的味道。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总说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但是还是被食堂养成了一个胖子。要说什么美食最令安达我难忘,那是可以拿一个小本本一一列出来的哩。

食堂的美味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食堂的菜不好吃,,但是食堂有食堂的魅力所在,食堂大师傅总有那么几个拿手好菜让你一边嫌弃食堂一边期待着饭点。

  • 生煎包

我很喜欢我们学校食堂的早餐,有的时候为了减肥晚上没怎么吃饭早上就很饿,这一饿就更期待了,睡前就开始想明天早上吃什么。生煎包是公认的好吃,有个有趣的老师总是叫生煎包叫烤包子,偶尔上课的时候会说食堂的烤包子好吃。点一份生煎包加上豆浆美滋滋。

  • 炒饭

我喜欢吃炒饭,无论是早餐还是晚餐。蛮喜欢食堂的梅干菜炒饭、咖喱炒饭、西红柿炒饭、扬州炒饭、酱油炒饭的,我们学校食堂单是炒饭的种类就很多这样选择也多,换着花样吃。在学校的时候还觉得就那几样没啥意思,毕业了以后就感觉还是学校食堂的早餐丰盛,可以选择的东西多。

  • 糖醋里脊

  • 糖醋鱼

  • 八宝油条

食堂其他菜也不错,最难忘的是糖醋里脊、糖醋鱼、八宝油条,八宝油条是大厨的创意菜很不错我觉得。糖醋里脊就比较有趣了,有的时候比较甜有的时候比较酸,我们偶尔会讨论是不是学校食堂大师傅换人了,还是今天心情比较好甜蜜溢出满了盆?


小拉美食

  • 炸酱面

喜欢炸酱面是从学校边上的一家小店开始的,他们家酱料很好吃,是我至今吃过最好是的杂酱面。后来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杂酱面的店都会忍不住去试吃一下味道,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心理预想的那个曾经舌尖上的味道了。

  • 烤鱼

学校边上的烤鱼真的是又好吃有划算,和朋友一起点一份烤鱼再点一些烧烤,聊聊天别有一番滋味。可能主要是便宜和那时候的时光比较悠闲就感觉特别难忘。

美食之所以令人难忘是因为食物刺激味蕾,承载了时光的味道

偶尔会和朋友聊学校美食的魅力所在,聊到最后发现食堂、美食街味道好是有原因的,毕竟是经过那么多学生挑剔的味蕾层层被层层淘汰后的精品。


舌尖上的美味承载着心里的那些人……


南都安达


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学校门口有很多小摊。有一个小摊卖的是鸡蛋灌饼。一直都觉得鸡蛋灌饼很神奇,不明白鸡蛋是怎么灌进去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饼本来就是双层的。

饼加热之后,便会越来越膨胀,时间一到,便在上面戳一个小孔,将打好的鸡蛋倒进去。再涂上自己喜欢的甜酱辣酱,加上一些黄瓜丝之类的蔬菜,一份鸡蛋灌饼就算完成了。上学时候这个吃的是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到现在还想回学校再吃一口鸡蛋灌饼。

每一个学校旁边都有一家兰州拉面,我们食堂也有一家。那真的是一绝呀!每次都是食欲大开,饭量大增。

还有一家炸鸡饭,我真的是从大一吃到了大三,首先说菜吧,虽然说三年了一成不变,但是抵不住有我最爱吃的咖喱土豆。还有就是炸鸡饭的酱料才是我的最爱,我最爱吃千岛口味的酱了。

还有砂锅土豆粉,里面的料很多,上面几颗鹌鹑蛋,然后是香肠片、海带丝、金针菇、豆腐丝,还有一些青菜,主食是圆润透亮的土豆粉,煮的汤汁味道都鲜香浓郁,第一次和室友吃就夸赞真的太好吃了,每次几乎连汤汁都喝完了

还有土豆饼,实在是一绝,土豆丝是用番茄炒过的,鲜香中还带有酸味,里面居然搭配了炒熟的青辣椒,煎的软烂入味,面饼是虛发面饼,吃一口香、辣、酸、甜,各种滋味完美糅合在一起,真的妙不可言,至今都记忆犹新。

大学时令人难忘的美食还有很多,像鸡排米饭、路边的牛肉炒粿条、牛肉丸子汤,螺蛳粉,还有早餐的煎饼果子,夜市的烤串炸鸡,至今都是念念不忘。


小樱桃泡牛奶


我是一个湖南人,从小到大就爱吃辣,读大学时去到了河南,刚去对河南还有一点偏见,并且吃什么都觉得不对自己的口味,我一不爱吃面食馒头,二又爱吃辣,刚去的时候真是没一个喜欢吃的东西,但呆了四年后,开始在这座找到很多好吃的,也让我的大学吃的很开心,哈哈~

荷叶馍

有一天我室友拉着我出去逛街,吃了一个荷叶馍,刚开始给我介绍这家荷叶馍开了十几年了,我还没抱期望,毕竟那会儿我去了一个月也没吃到喜欢的东西。

但吃完我真觉得很可以!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首先有不同的蔬菜、肉类,放进油锅里炸一遍,然后把选好的菜放在一起拌一拌,拌的过程中放入秘制的酱、芝麻酱,花生碎、辣椒,最后可以选荷叶馍或是薄饼,把这些菜包起来,一口咬下去,有酱的味道,也有蔬菜的味道,真的好吃~

现在毕业了回到了南方,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也有了很多熟悉的美食,但这座城市里,真的没见过开荷叶馍的店,为了那一口味道,也许会专门回去一趟吧!

肉夹馍

肉夹馍在我读大学前夜没有吃过,但来北方后也爱上了,肉夹馍有很多种,每个地方的特色也不一样,西安肉夹馍、新疆肉夹馍、河南肉夹馍都有区别,但对来说,肉夹馍都不错,肉不腻,馍也不厚重,一口咬下去一半肉一半饼,刚好。


胡辣汤

在河南,有早餐店的地方就会有胡辣汤,而且大多数店还会将胡辣汤分为荤素两种,老板娘一手持碗,一手从桶里盛汤,递给客户之前还会用勺子或自制的工具从面前的香油碗和醋碗里点上一点香油和醋,将新炸出来的油馍头泡在胡辣汤里,等油馍头吸饱了胡辣汤后再放在嘴里,汤味鲜香、醇厚,油馍头外嫩里糯,让人回味无穷。


开封灌汤包

去开封的人都会去“第一楼”或者“黄家老店”一品这道开封名吃。先开窗、后喝汤,吃一口满嘴香,这就是吃灌汤包的规矩。所谓“开窗”即咬开包子皮,再吸一口汤汁,满满的营养流入口中,汤汁鲜香夹杂着姜丝香气,在口腔中氤氲,那滋味美妙极了。

当然,包子馅料选择多样,有素有荤,冬天来一笼羊肉灌汤包,更有“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的作用。


美食真的是很多人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和味道。关于河南,好吃的真的也挺多的,放下偏见,让美食治愈你~


小众文化


说起大学的美食,不得不说我们学校门口一条小吃街。


虽说学校不是什么好学校,可是门口好吃的还不记忆犹新的。虽然宿舍的几个人来自五湖四海 ,可是有些东西是我们公认的好吃,而且不厌其烦。


先说说我们学校的好吃的。

炒菜

不得不说我们学校这家炒菜是真的实惠,一份炒菜送馒头或米饭。素的炒菜(土豆丝,地三鲜等)就是7元到9元,肉的(鱼香肉丝,尖椒肉丝)就是10元到12元,一些大菜(麻辣香锅,水煮肉等)大概15元到20元(分量也多)。我们经常几个人艺人点一个菜坐在一起吃饭,这样就可以吃到好几个菜,在食堂吃的话,米饭还可以续,管饱主要是好吃。每次下了课去爆满 。

炸饼

这个炸饼,不知道别的学校多不多。反正一般情况下很少见,外面也不多。吃过那么多饼,这个炸饼还是第一次吃。就是那种薄薄的饼,在油锅里炸一下,然后加一些肉啊菜啊,是真的好吃。如果口说无凭,那每次去的时候都要排至少半个小时的队,就可以证明了吧。晚上下了自习,觉得饿买个炸饼吃刚好。现在想想好想回去吃。


米线

这个米线怎么说,我个人不喜欢吃米线,可是我舍友说,这是她吃过最好的米线了。每次出去回来她都会喊着吃这家米线,她把学校门口的米线吃了遍,只钟爱这一家。后来因为 因为学校大门更换方向,吃一次就不是几百米的事了,需要20分钟的路程。不过那个舍友还是不厌其烦的吃,难过的时候让她吃,就好了,我还在想还有治愈作用?

荷叶饼

这个饼肯定每个学校都有,可是好吃到每次去学习爱门口都想吃的却不多。这家饼好吃实惠,一个饼除了本身加的,不加其他的,是5元。然而只要稍微加辣条还是肉排啥的,足够一个男生的饭量了。一般的女生吃个那个荷叶饼就饱了,遗憾的是这家主人很任性,出去买饭十次有8次都不在。


烤冷面

说起这个我们学校门口好几家烤冷面,可是日常爆满的只有这一家,名字是东北烤冷面。这家的主人很幽默,每次等的人多了,他都不忘调侃一下。然后一边忙碌还能一边聊天,手法娴熟。后来实在太忙,就雇用了2个人帮忙,看来这烤冷面的好吃程度也不是说说而已。一直有一个疑问:明明是热的为什么叫冷面,还是烤??明明不是烤的,这个名字有点好玩。

说起吃的其实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得不说在社会上你猜知道学校的饭多实惠还好吃。如果有机会要回去在吃一下那些好吃的。


若如初梘


看到你的这个问题和下面的好多回答,让我想起了很多大学时候的事情,毕业已经十年了好多事情仿佛就在昨天!

当时上学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个学期家里给1200元的生活费,手里紧一点,还是够用的,学校的饭菜很便宜,每顿饭2-3块钱就能吃得很不错!

记得学校对面的一条小巷子是一个美食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便宜实惠味道也不错。有一次在那里吃一碗山西刀削面,有小碗的1.5元,中碗的2元,大碗的2.5元,我想我一个大男生大碗肯定吃得完,就叫了一个大碗,可是等一端上来,那碗可不是一般的大,我发现我根本吃不完,简直是两个人的量。味道也是很不错的,从此隔三差五就过去吃,但是再也没有叫过大碗的!

宿舍的室友有时候也会出去聚聚,五六个人叫一桌子菜,每个人喝两瓶啤酒还花不到200元,想想那时候的消费真的是很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豆腐脑可以和胡辣汤一起喝,在此之前从没有见过,但是喝起来味道真心不错!最主要的是一碗这样两掺的汤才五毛钱!


元和落日


首先感谢提问的朋友,看到这个问题思绪瞬间回到了青葱的大学时代😭

相信大学时光也是很多朋友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那时的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友情,爱情,还有那四年里陪伴我们的美食记忆...

我的大学宿舍是四人间,那个年代正是刚刚兴起扮酷的年代,刚入学的时候哥儿几个多多少少都有点放不开,彼此之间只是客气的寒暄,看起来都很酷😁谁也没有想到,局面竟然是被两包泡面打开的😂

开学大概两个星期的一个晚上,老三突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电磁炉和一口小锅,还有两包康师傅麻辣牛肉面。在那个年代,宿舍楼是严令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的,高年级的学长们可能有时候会偷着用,但对于我们刚入学的新人来讲,绝对没人敢轻易尝试。奈何老三这家伙着实是个吃货,可能那天下午上体育课也有点消耗过大,到了晚上实在扛不住了,就准备拼一把,其实我们仨也已经饿的不行了,便很默契的给他把起了风,因为刚入学那会儿晚上查房期间是不允许关门的,现在想想,可能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这么一瞬间的事情😂当那两包泡面泡好了,揭开锅盖的那一瞬间,在场的四个人相互对望了几秒钟,风卷云残的在两分钟内把它解决掉了,然后迅速收拾战场,哈哈了好一阵子😂

虽然之前也吃过不少泡面,但那天晚上的两包香辣牛肉面,却觉得特别的香,也正是这两包泡面,一下子拉近了哥儿几个的距离,从此以后,在宿舍里煮一大碗泡面哥儿几个一起分着吃便成了一种传统。我们也会轮流买配菜放在里面一起煮,火腿肠,榨菜,面包,中午食堂吃剩的菜,总之一锅乱煮之后就是一顿狼吞虎咽😂。那时候男孩子的生活费也有限,有的时候又要去网吧,因此到了月底,基本上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都是哥儿几个在宿舍煮泡面。那个味道时至今日还会经常想起,哥儿几个在一起小聚的时候也都会聊起这件事情。回头想想,可能在饥肠辘辘的夜晚,泡面味虽美,但更美味的应该是爷们儿们最青葱最真挚的那份友情吧。

现在大家奔四了,也都成家立业了,偶尔聚聚也都会习惯性的选择火锅,只因为吃到最后可以一起涮上几包泡面,再回味一下青春时候的感觉。

美食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记忆也会更加美化青春时代吃到的美味,一段美食经历也是一段心情故事,存在于每个人记忆里最美好的部分。

没想到突然心血来潮,竟然说了这么多,可能是有点想念他们哥儿几个了😁那这个周末就约一个火锅吧😝

最后,也祝头条的各位看官朋友们生活工作事事顺心顺意,都能找到记忆里专属的美味!






青岛老傲


去青岛读大学那年,刚好十八岁,应该是人生最美的年龄了,单纯美好、热情洋溢,每每忆来,总有一些事情历历在目、犹如昨日,当然一些美食也是记忆的主角。

1、白灼小海鲜:

换了好几个名字还是白灼最恰当吧,这也是记忆最深刻的海鲜盛宴。在没课日子和宿舍小伙伴们总爱去离学校只有几百米距离的海边玩,在海边就总能捡一些螃蟹、生蚝、海贝、章鱼、蛤蜊之类的小海鲜,爱吃的我们开心的带回宿舍,水沸煮开后(在宿舍肯定是偷偷的煮,你懂的哦)就可以蘸着各自喜欢的蘸料大快朵颐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嘴流油,它不是最美味的,但是最难忘的!

2、豆腐、茄子、土豆等馅饼

大学的日子是懒散的,尤其是刺骨凉的冬季,大早上谁也不舍得离开被窝,就这样,同宿舍的我们每早轮流去校门口的一个小吃铺买馅饼,大概十多种口味,当时才0.5元一个,两个已能饱餐一顿啦!

3、酸辣米线

这个应该是那时为数不多的奢侈大餐了,12元一碗,话说那家的米线真是酸的劲道,辣的够味,而且有个舍友总是还嫌不够酸,总是把桌上的醋全部倒进碗里,时间一长,每当我们去店里,老板娘总是给她多加两勺醋,哈哈……

其实最难忘的也许不是美食本身,而是一起吃顿饭时的人,毕业七年了,那时一起疯过的你们都还好吗?好久不见!


家在兰烟竹海中


毕业第二个月快结束了,我想念饭堂的桂林米粉,羊肉粉,牛巴卷粉,螺蛳粉还有狮子头,糖醋鱼,晚上饭堂麻辣烫的伊面。想念桂林十字街的帕尼尼披萨🍕,想念南门东城火锅店的干笋鸭,大盘鸡,猪肚鸡。想念大四川火锅城,老表记的鸭脚煲,想念南门的糯米饭,烧烤,刘海麻辣烫的炒猪肺,文化街的烧烤,微笑堂旁边的板栗。还有好多暂时想不起来,我现在想吃的只有这些,半夜两点,我好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