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記載大唐子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

夢醒時分-月兒moon


糾正一下提問者,百姓並不是因為痛恨狄仁傑而砸他的祠堂,主要是因為他兒子狄景暉,為官不仁,專橫跋扈,使得民不聊生,致使他們做出了這番事情來洩恨。

狄仁傑被外國人成為“東方的福爾摩斯”,他一生為官清廉,敢於直諫,選賢人能為武則天的盛世奠定了基礎,同時勸誡武則天立李氏子孫,以延續大唐社稷。

對李唐江山來說,狄仁傑可謂“不世之功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睿宗李旦為狄仁傑修建狄公祠堂,這對於身為人臣的狄仁傑來說是無比的尊榮,當時的世上也沒有幾人能與他相提並論。這些都足以見得,狄仁傑在皇帝和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多麼高大的。

只可惜,他有一個坑爹的兒子,致使他的一世英名沾上了些許的汙點。

狄景暉作為狄仁傑的第三子,應該繼承父親的清廉,處處為民著想的品質,但現實卻是截然相反的,據《舊唐書》記載:

狄景暉這個人專橫跋扈,暴虐貪婪,仗著父親的威名謀得了一官半職,剛上任的時候,兢兢業業,對事小心謹慎,但隨著官職越做越大和時間的推移暴露他的本性。特別是在升任幷州魏功參軍之後,更是生活不儉,經常魚肉欺壓百姓,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

由於之前狄仁傑在任幷州刺史時,當地人民曾為他立了一座碑,後來狄景暉在幷州胡亂攪和,鄉民就把狄仁傑的碑砸了。狄仁傑察覺後,非常氣憤,斷然罷其官職,停其俸祿。不少大臣一再為狄景暉說情,希望狄仁傑給兒子一個知過改錯的機會。狄景暉也跪在父親面前揮淚求饒,並表示重新做人。但狄仁傑仍然堅持貶子官職不變,並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雖然狄仁傑作為一名大唐的官員非常的成功,但對於自己兒子的教育卻有些寬鬆,致使出現狄景暉這樣不肖子。不過他最後處理這件事並沒有徇私舞弊,認真執法,又重新獲得世人的認可。雖說“子不教,父之過”,但狄仁傑為國為民盡心盡力,以至於家教疏於管理也是情有可原的!


淡墨青史


百姓恨的不是狄仁傑,而是狄仁傑的兒子狄景暉,是狄景暉連累了狄仁傑。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老大狄光嗣,老二狄光遠,老三狄景暉。

龍生九子,各各不同,這仨兒子雖然都是狄仁傑的種,但是人品差的很遠。


大兒子狄光嗣是個好官,子承父業,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歷任汴州刺史、揚州長史等,雖然比不上父親的成就,但也算可圈可點。

二兒子狄光遠也很不錯。當年狄仁傑遭到酷吏來俊臣誣陷,被投入大獄,當時有個規定,凡是當即認罪的人,不僅不用遭受酷刑,而且還能免死,狄仁傑當即認罪了,來君臣認為狄仁傑態度良好,於是不加以防備。

後來,狄仁傑偷偷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來一小塊帛,寫明瞭冤屈,將其塞入棉衣,又託人送到了家裡。

狄光遠是個聰明人,父親託人送棉衣,必然大有深意,於是親手拆開了棉衣,當時就發現了這個救命帛書,於是立馬拿著帛書面見武則天申冤,後來終於救下了父親的性命。


三兒子狄景暉比兩位哥哥差太遠了,可能是狄仁傑忙於政務,忽視了狄景暉的教育,長大了的狄景暉成了紈絝子弟。

後來狄仁傑給他謀了個差事—魏州參軍,哪知道他到任之後,貪汙受賄,魚肉鄉里,無惡不作,狄仁傑好不容易攢下的好名聲被他一朝丟盡。

當年,狄仁傑在魏州幹過刺史,為官清廉,勤政愛民,還挽救了魏州全城百姓的性命。

當時,契丹大軍侵犯魏州,城內百姓人心惶惶,亂成一鍋粥,這時候狄仁傑臨危不亂,迅速派兵維持秩序,又當眾告之百姓,大唐援軍不日將至,大家不用驚慌。


後來,契丹密探潛入城中,發現百姓生活如常,毫不慌亂,又聽說唐朝大軍將至,於是就快馬加鞭回去稟報,契丹首領聽說此事之後,長嘆一聲,悻悻地率兵離去。

魏州百姓為了紀念狄仁傑豐功偉績,集資建了一座生祠,哪知道狄景暉來到魏州不久,就迅速搞臭了父親的名聲,百姓一怒之下,就把狄仁傑的祠堂砸了!


一半秋色


答:很多人對狄仁傑的瞭解,是通過偵探系列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得來的。

的確,狄仁傑是一個斷案如神的高手。他曾在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被擢升為大理丞,掌管國家刑法大權,公正廉明,執法如山,明察秋毫,英明善斷,到任僅一年,就判決了以前積壓的幾千件案子,牽涉到一萬七千人。案子判決結束,沒有一人喊冤,沒有一個不心悅誠服。

但狄仁傑不僅僅是一個斷案高手,他實在是一個“完人”的標本,是後世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他剛正不阿,敢於犯顏上諫,直陳己見;他是文人出身,卻有統兵御邊,有效地阻擋了突厥、契丹對邊疆侵擾;他勤於吏職,愛民如子,每到一地任職,就造福一地,政績卓著,老百姓在他活著時候就為他建造了生祠,幾乎他任官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老百姓為他修建的祠堂……當然,他最為後世史家所瞻仰的,就是有“復國大功”,勸諫武則天還政於唐。

狄仁傑早年到寧州任職,著力嚴懲地方貪官汙吏,安撫民心,治理寧江(也叫九淩河),勸農植桑,大力發展生產,又推行積極的民族政策,撫和戎漢,短短一年時間,寧州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後來狄仁傑被朝廷提拔為冬官(工部)侍郎,寧州百姓依依不捨,哭聲遍地。

狄仁傑離任之後,州民在城西廟嘴坪立了一塊“狄公德政碑”。

越王李貞是李唐宗室,不滿武則天篡位,他在擔任豫州刺史時,起兵造反。

李貞事敗後,有五千多豫州州民遭受到了武則天的血色清洗,將要集體處死。

前來出任豫州刺史的狄仁傑心急如焚,不顧律令森嚴,毅然寫了一份《奏從越王舉兵詿誤免死表》,將這些人保奏了下來,被改判為流放,遷徙豐州(今內蒙古河套西北)。

這些從鬼門關上回來的流徒行經寧州,寧州父老告訴他們:“你們能大難不死,正是我們狄公冒死相救所致!”

流徒們聽了,全都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寧州百姓所建“狄公德政碑”之下放聲大哭。

從此,後世又將寧州的“狄公德政碑”稱為“梁公墜淚碑。”並在立碑處加建了一座“狄梁公廟”。

後世凡到寧州做官者,無一不去“狄梁公廟”前祭祀。

宋范仲淹知慶州時還親自撰寫了狄梁公的碑文,對狄仁傑的一生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揚。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知府趙鳴喬還自籌經費,重修了“狄梁公廟”。

後世還在寧州建起了“狄公祠”,其中狄公祠的“梁臺雪霽”被譽為慶陽府八大勝景之一。

狄仁傑因為觸動朝廷權貴的利益,不久被撤去豫州刺史之職,先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接著又貶為彭澤令。

彭澤正遭受饑荒,狄仁傑不管自己的處境險惡,向武則天上《乞免民租疏》,為百姓請命,為百姓申請賑災,同時也積極組織生產自救。

渡過難關後,狄仁傑革新吏治,,勸課農桑,鼓勵生產,把彭澤地方的經濟搞得蒸蒸日上。

彭澤縣人民感其恩德,集體自願捐錢捐物,為狄仁傑建立了一個生祠堂,把狄仁傑當神來拜。

唐朝末年,詩人皮日休到此看到狄公祠香火還是很旺盛,大為驚歎,作《狄梁公祠碑》。

契丹入侵,河北騷亂,武則天起用能人狄仁傑任魏州刺史。

狄仁傑到了魏州,不但協助官兵趕走了契丹兵,還推行“緩賦寬役,勸農課桑”政策的進行積極治理,使百姓安居樂業,且倉廩充實。

武則天欣喜之餘,升狄仁傑為河北安撫使。

魏州吏民戀戀不捨,在魏州城西南不遠處(今大名縣城東五里)為狄仁傑修建生祠一座,相約每年歲首來到祠堂,獻上豬羊美酒,為他祈禱祝福。

就是這座由魏州百姓親手建造的祠堂,在若干年後,又被魏州百姓親手所拆。

魏州百姓並不是痛恨狄仁傑本人,而是痛恨狄仁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狄景暉。

狄景暉在狄仁傑去世後,曾擔任魏州司功參軍,貪婪殘暴,禍害一方。

百姓一怒之下,恨屋及烏,就把祠堂搗毀了。

不過,隨著時光流逝,到了晚唐,百姓對狄景暉的劣跡漸漸淡忘,仍然感念狄仁傑清正為民的恩德,又把狄仁傑祠堂重新修建了起來。

即使時光已經過了千餘年,在現大名縣城東五里,金大公路南側,依然樹立當時人們修建的狄公祠碑。

正所謂,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誇獎;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啊。


覃仕勇說史


中國人特別講究蓋棺定論,尤其是古代的官員,因為這涉及到他在史書上的評價。據史書上記載,在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給他的蓋棺定論是:

“狄閣老走了,朕的朝堂空矣!”

這短短十一個字,足見武則天對狄仁傑的評價之高。不僅如此,武則天還追封狄仁傑為文昌右相,諡號文惠,這也是武則天一朝,唯一獲得如此殊榮的大臣,狄仁傑的榮耀,不可謂不盛。

然而,這僅僅只是開胃小菜。等到太子李顯即位後,為報答當年狄仁傑在武則天面前為他力爭太子之位,故追封他為司空,這是唐朝最大的官職,正一品。

其後,唐睿宗李旦即位,因為當年李旦被武則天囚禁時,是狄仁傑冒著殺頭危險,極力勸說武則天釋放李旦。

所以,等到李旦稱帝后,又加封狄仁傑為梁國公,讓其成為國公爺。不僅如此,李旦還讓人在魏州給狄仁傑修建了祠堂,讓百姓世代祭拜,以此紀念他的傑出功勳。



本來,這對於狄仁傑的家族來說,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可惜的是,狄仁傑的這個祠堂,最後卻淪為世人恥笑的對象,甚至成為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一切都要拜狄仁傑的兒子所賜。據史書上記載,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老大狄光嗣、老二狄光遠、老三狄景暉。

由於老二狄光遠去世較早,歷史上有關他的事蹟也多,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說起狄仁傑的兒子時,主要就是指大兒子狄光嗣和小兒子狄景暉。

狄光嗣作為狄仁傑的嫡長子,自幼就被狄仁傑重點培養,在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讓當朝宰相們各自舉薦一人來擔任尚書郎,結果狄仁傑直接舉薦自己的這位嫡長子狄光嗣,於是狄光嗣一出道就進入朝廷的權力核心部門。

當然,這狄光嗣把工作也幹得非常好,並沒有給狄仁傑丟臉,以至於武則天都誇讚說:“祁奚內舉,果得其人。”也因為此,狄仁傑並沒有因為用人唯親而留下罵名。

當然,不管怎麼說,狄光嗣能有這樣的成就,這與狄仁傑肯定是有非常大的關係。



後來,狄光嗣又因為狄仁傑的緣故,頗得李顯和李旦的關照,官拜刺史和太府少卿等職位。這就相當於狄仁傑的爵位和恩蔭,都被狄光嗣得光,輪到狄景暉頭上,已經是落落餘暉。

狄景暉的官職,只是一個小小的魏州司功參軍。司功參軍的官職,是正八品,相當於當時的縣丞,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副職縣官。

對於狄景暉來說,父親狄仁傑生前官拜正三品宰相,死後追封正一品司空。大哥狄光嗣因為比他早出生,得到全部福廕,成為從三品的刺史和太府少卿。狄景暉同樣是狄仁傑的兒子,就因為出生比大哥晚,結果只能混個八品縣當。這樣的情況,讓狄景暉心裡很不平衡。

所以,等到狄景暉擔任魏州司功參時,就開始大肆貪汙腐敗,魚肉百姓,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對此史書上特意用了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貪暴為虐,民苦之!”

同時,隨著狄景暉的壞事越幹越多,老百姓對狄仁傑的景仰之情,也慢慢地就變成怨恨之情。

終於有一天,老百姓對狄仁傑和狄景暉的怒火終於爆發,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把狄仁傑在魏州的祠堂給砸毀,還把狄仁傑的雕像和牌位都給砸了,皆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後來,朝廷聽說後,就將狄景暉給免去官職,至於狄仁傑的祠堂,也沒有再重修,這件事也成為狄仁傑唯一的汙點。


我是趙帥鍋


老百姓砸狄仁傑祠堂是確有其事,但也並不是衝著狄仁傑去的,而是衝著他兒子狄景暉。

魏州祠堂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河北局勢可以說是人心惶惶。武則天為了穩定局勢,起用狄仁傑為魏州刺史。這個魏州是於唐武德四年(621)所置的魏州置總管府,後來改為都督府、節度使,是河北重鎮,戰略地位重要。

魏州前任刺史在做佈防的時候也是覬覦契丹人的彪悍,邊將所有百姓遷入城內,幫助守軍繕修軍備器械,鬧的地方百姓不僅擔驚受怕,還荒廢了農田耕地,怨聲載道。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狄仁傑到任魏州後,孫萬榮便主動退兵,雖然不知道是否覬覦狄仁傑的威名,但效果達到了,老百姓開開心心的回家務農,繼續安寧的生活,加之狄仁傑擔任過寧州刺史、豫州刺史、復州刺史等地方刺史,經驗豐富,於是魏州經狄仁傑一番治理,百姓生活欣欣向榮,為了給這位大救星歌功頌德,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還修建了生祠。

坑爹的兒子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分別是狄光嗣、狄光遠和狄光昭,而這個坑爹的兒子就是三子狄光昭,由於新舊唐書記載的狄仁傑三個兒子中,有一人後來改名為狄景暉,加以對比得出此人便是第三子狄光昭,歷史學家猜測可能是為了避諱唐明皇之母“親昭成順聖皇后”的諡號。

“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舊唐書·狄仁傑傳》

由於古代官員任用時還是比較注重避嫌的,所以我覺得可能是狄仁傑覺得自己在魏州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主動舉薦小兒子狄景暉前往魏州擔任一官半職加以歷練的,畢竟狄仁傑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比較省心,大兒子還得到過武則天的誇獎,唯獨這個小兒子口碑不怎麼樣,到了魏州,也許會瞻仰一下老爸的功績,興許會有所改觀。


但坑爹這個秉性貌似從古至今都難以改變,這個小兒子到了魏州並沒有因父親的功績而受到激勵,反而更加橫行霸道,中飽私囊,這便引起了當地人民的激憤,於是乎將他老爹的祠堂給毀掉。

狄仁傑作為一代名相,流芳百世,但他有這麼一個坑爹的兒子,差點毀了他一世英名。


棍哥觀史


這個提問給人一種錯覺,老百姓對狄仁傑非常痛恨,其實並不真實,狄仁傑的一生多少功績自然不用多說,而狄仁傑死後,老百姓砸他的祠堂,不是因為狄仁傑做了什麼壞事,相反,是因為狄仁傑沒有教好兒子。

大多數人都知道,但凡是得到高官厚祿的,基本都是要造福子孫的,特別是古代的時候,還流行繼承這一做法,但一般繼承了父輩職位的人都是嫡長子,次子是沒有權力繼承父輩的地位的。

狄仁傑這一人物,生前其實名氣還沒那麼大,而正是在死後,大唐的朝廷才開始對狄仁傑過去的功績大家封賞,眾所周知,狄仁傑是個非常受到武則天重視的人物,他一生的輝煌多大,在死後,朝廷就會怎麼紀念他。

而狄仁傑死後,他曾經的輝煌很當然的便落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狄仁傑有兩個孩子,一個叫狄光嗣,而另一個孩子,比這個孩子要出名的多,他的名字叫做狄景暉。

狄仁傑給自己的後輩留下來的光輝不少,但古代的時候流行嫡長子繼承製,作為狄仁傑的嫡長子,狄光嗣自然將狄仁傑留下來的所有成就繼承過去了,不僅是受到了當權者的重視,獲得了不俗的職位,還因為狄仁傑在民間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他也受到了不少百姓的尊重。

雖說狄光嗣繼承了狄仁傑的位置,但是狄仁傑的第二個孩子卻什麼都沒有得到,只得到一個八品小官,放到現在也就算一個縣級幹部,生在狄家,自己的父親名滿天下,而自己卻只能混到這個位置,狄景暉內心是很不滿足的。

或許是內心的憎恨逐漸增長,狄景暉開始無惡不作,生在狄家卻最後淪落到這個地步,看來狄仁傑生前的確沒有教育好他,狄景暉對百姓有多狠,百姓就對狄仁傑有多恨。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終於有了不少人開始怨恨狄仁傑,教育了一個這樣的兒子,而被迫害的百姓便開始自發的砸狄仁傑的祠堂。

其實百姓也不是恨狄仁傑,只是恨他生了個這樣的兒子,雖然狄仁傑的一生幾乎沒有汙點,但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卻為自己抹黑不少。

像這種因為怨恨兒子,便將氣撒到父親頭上的事,雖說有,但也絕對不多,之所以在狄仁傑這裡表現的這麼明顯,主要還是因為狄仁傑的名聲太好了,而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容易被苛求,百姓自然就更容易將氣撒到他身上。


魏青衣


千錯萬錯都是他兒子狄景暉的錯,自己的行為讓父親顏面掃地,真是虎父犬子。狄仁傑英明一世,但卻也糊塗一時,防盜防貪卻忘了防自己的兒子。自己政治清明,兒子卻貪得無厭,禍害一方。子不教,父之過也。

狄景暉,是狄仁傑最小的兒子,深受寵愛,但生活一點都不檢點。巧舌如簧的他矇蔽狄仁傑的雙眼,自己卻胡作非為,弄得民不聊生,以至於百姓痛恨狄仁傑。

《舊唐書》有言:“仁杰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

大概意思就是,狄仁傑在魏州當刺史時體恤百姓,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魏州百姓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以此紀念他。

等到他離職十多年後,他的兒子繼承父位來到此地當官,但卻魚肉百姓,魏州百姓苦不堪言,於是毀掉了曾經紀念他的功德碑。

整個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當初狄仁傑上任魏州刺史,為人清廉,事事為民做主,嚴懲當地惡霸。魏州百姓的生活大有改善。

而當年,契丹大軍又要來侵擾,整個魏州人心惶惶,百姓亂成一鍋粥。狄仁傑迅速派軍穩定民心,讓百姓活動如往常,毫無混亂現象。


契丹密探見此狀,快馬加鞭回去稟報,契丹首領認為大敵壓境,百姓必會亂陣腳,城內必有所防備,所以毅然撤兵。

魏州百姓躲過了大災難,而狄仁傑又是個好官,於是魏州百姓便給他建了祠堂,立了功德碑。

由於政治有為,狄仁傑又被提拔。十幾年之後,狄仁傑的兒子狄景輝來到魏州擔任擔任司功參軍,不在父親的眼皮底下做事,他便為所欲為。

當地的惡霸與他勾結一起欺壓百姓,苛捐雜稅,百姓苦不堪言。知道他是狄仁傑的兒子之後,百姓更加憤怒。認為生出這樣的兒子狄仁傑也有過,於是百姓衝進祠堂搗毀。

有密探彙報狄仁傑,狄仁傑聽聞憤怒不已,命令人撤了兒子的官職,斷了他的俸祿。

狄景暉沒有了俸祿,也就沒有了花天酒地的資本,於是又故伎重演。跪著說自己會洗心革面,為百姓謀福。

許多大臣又紛紛向狄仁傑求情,但狄仁傑絲毫不肯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畢竟民心已經向背,若不嚴懲,也枉他一生英明。


狄景暉依舊被罷了官,並且厲聲告誡自己的兒子:興邦,不可以用貪婪之人,應當選賢舉能,此乃治國之道。百姓得知後,又將被搗毀的祠堂重新修整,以此紀念他的剛正不阿。

其實狄仁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出人頭地,就這個狄景輝專門讓他背黑鍋。

禍害百姓對於狄仁傑來說是最大的罪過,無論是誰都不可容忍,所以親生兒子也被他嚴懲不貸。

這樣的好官確實深得民心,也是百姓安居樂業強有力的保障,但這樣的清官,確實不多。

而狄仁傑這一生,最愧疚的人無疑就是婁師德,差點“恩將仇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狄仁傑為人耿直,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他與婁師德同為宰相,自己經常遭到其他官員的排擠甚至詆譭,官職幾度沉浮。但是婁師德卻不一樣,他的宰相一職一直穩坐。

婁師德與狄仁傑的性格不一樣,他不會直接將壞人揪出來,“逆來順受”的性格使他很少得罪人。

貪官當道,他也絕對不會懲治任何人,他一心只會退讓,這就是他所謂的“與人為善”。

說婁師德懦弱沒骨氣的人並不少,不屑與他為伍的朝廷大臣也非常之多,但是不論別人對他成見有多大,武則天卻異常喜愛。


狄仁傑認為婁師德唯唯諾諾,自己不願意與他共同辦公。身居要職,卻不為百姓謀福,貪官汙吏卻不敢揪,也是個沒骨氣的人。

武則天聽聞,也知狄仁傑其實是要自己撤了婁師德的宰相一職。武則天又問狄仁傑,在他眼裡婁師德算是一位賢人否?

狄仁傑回答說:他固守邊疆多年,確實是有功勞,但此人是賢中不足。其實狄仁傑的意思還是婁師德坐在宰相的職位,他的才能是不配的。

武則天又說:“當年婁師德率領18萬兵馬與吐蕃叛軍大戰,凱旋而歸,又用計使吐蕃穩定,使得邊疆百姓安居樂業,是否稱得上賢?”

狄仁傑啞口無言,但理不直,氣卻壯的說:“他不能夠知人善任。”

武則天笑著說:“你的宰相一職都是婁師德力薦的,難道婁師德推薦的不是賢人,而是閒雜人嗎?”

狄仁傑聽罷,才知自己的官職是婁師德力薦的,內心慚愧不已的說:“婁公竟寬容至此,我真是配不上婁公的寬宏大量,實在慚愧。”

其實婁師德是有他的為政之道,不強出頭,卻以智取,特別是貪官汙吏橫行的時代裡,保身才能又機會將他們處置。
他不爭,並不是他怕,而是要謹慎從事,看似唯唯諾諾,其實是大智若愚。武則天得婁師德與狄仁傑,可謂穩坐龍椅,江山可保。


史之策


據《舊唐書》記載,狄仁傑的生祠被魏州百姓砸毀,並非因他自己侵害、荼毒百姓而遭人痛恨,而是因為他的小兒子狄景暉在擔任魏州司功參軍時,貪婪成性,兇戾殘暴,民眾對其劣跡切齒痛恨,以致牽累其父狄仁傑的生祠被搗毀。

狄仁傑,唐代名相,武則天的寵臣,他的一句話,讓李顯坐上了皇帝寶座,恢復了李唐江山。在西方人的眼中,他是中國的福爾摩斯,荷蘭人高羅佩纂寫一部《狄公案》,使這位唐代傳奇人物名揚海外,譽滿天下。

有唐一代,人文燦爛,英才輩出。唐朝既有能征善戰、開疆拓土的武將,又有滿腹經綸、超拔流俗的文臣,至於文人騷客,能工巧匠,畫壇巨孽,更是不可勝數。

名相狄仁傑便是其中一位。狄仁傑,生於貞觀三年(629年),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自幼聰慧穎悟,勤奮好學,熟讀經史,科舉登第後官授汴州參軍,後為幷州都督府法曹。

狄仁傑的前半生平淡無奇,直到47歲升任大理丞後才漸漸有所作為,其骨鯁剛正的性格也逐漸廣為人知,名噪天下。據“兩唐書”記載,他做大理丞這年,發生了大將軍權善才誤砍唐太宗昭陵墓道柏樹事件,該案由狄仁傑負責審理。論罪時,狄仁傑認為權善才並非有意,可處革職,但唐高宗卻下令立即處決。狄仁傑上奏說權善才罪不至死,高宗大怒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朕不孝,必須殺之”。

眾大臣見皇帝動怒,忙使眼色暗示狄仁傑順從其意,儘速離開,狄仁傑卻毫無懼色,據理力爭道:“陛下作法,懸之向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旨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狄仁傑直言敢諫,卻又處處維護高宗,使唐高宗的 態度緩和下來,終於赦免了權善才的死罪。

史載,狄仁傑任侍御史時,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寵跋扈,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朝臣莫不畏懼,獨狄仁傑上奏彈劾王本立,請治其罪,唐高宗竟然出面袒護,狄仁傑挺身再奏曰:“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之類,陛下何惜罪人而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於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誡 ”。

狄仁傑不懼權勢,敢拔逆鱗 ,忠直敢諫,無畏生死,終於使高宗收回成命,將王本立下獄治罪。

狄仁傑後來又出任寧州、豫州刺史,政績卓著,作風清新,深得民心,州人為他立碑頌德。但他執法如山,不避權貴,遭人嫉恨,屢被構陷。武周時,狄仁傑當丞相後,武則天和他談及此事,欲告知是誰在背後進讒陷害他。 狄仁傑豁達大度地說:“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說壞話)者,併為善友,臣請不知”。狄仁傑度量寬宏,襟懷坦蕩,處世無私,篤信身正是非清,使武則天“深加嘆異”。此後,女皇對狄仁傑既敬且重,青睞有加,狄仁傑每次奏事,武則天雖有不同意見,但常曲意從之,對此她聲稱:“以成吾直臣之氣”!足見武則天對他的讚賞與寵信。

狄仁傑這樣骨鯁鋼直之人,一定免不了遭奸人陷害,也曾遭受牢獄之災。據史料記載,武則天侄兒武承嗣和酷吏來俊臣相互勾結,聯手栽贓陷害,險些將他置於死地。他憑機智逃脫一劫後,被貶為彭澤縣令,在那任職四年多。在這段時間內,身為基層官員的他得以廣泛接觸草根百姓,其斷案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發揮,留下了一個個充滿傳奇色彩、令人稱道的破案故事。

狄仁傑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為官清正,愛民如子,在恢復李唐社稷中傾注巨大的心力,特別是他精於法令,善於斷案,僅在大理丞任上一年間,就處理積案一萬七千件,無一差錯。他主張執法者應不徇私情,秉公而斷。辦案中,他經常不辭勞苦,深入查訪,故而有“斷獄如神” 的美譽。武則天對他異常器重,上朝賜座,以“國老”稱之。

狄仁傑重返宮廷後致力於興復李唐,由於他多次勸諫改變了武則天對兒子李顯的看法,因此從軟禁地房州將李顯召回,復立為太子。後來,唐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王朝社稷。

史載,武周久視元年(公元700年)九月,狄仁傑病故,歿年七十一歲。武則天聞訊涕泣嘆道:“朝堂空矣”!

狄仁傑為人正直,直言敢諫,斷獄如神,官聲卓著,深受武則天的信任與百姓的愛戴。早在他擔任魏州刺史時,因政績卓著,當地百姓為他建生祠以頌其德,四時供奉不絕。

他有三子,皆受其福廕,均得以為官一方。

其中幼子狄景暉,為人行事與其父截然相反。《 新唐書》記載:“......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虐,民苦之,因共毀其父生祠,不復(供)奉 ......” 。

原來,後來狄仁傑的小兒子狄景暉也到魏州任司功參軍一職,他作風和其父完全不同,為人貪婪暴虐,壞事做絕,百姓不堪其苦,對其切齒痛恨。時間久了,大夥兒就將怨憤發洩到狄仁傑的生祠上。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因此魏州百姓就把狄景暉作的惡歸咎於狄仁傑身上,並將其生祠砸毀洩憤。狄仁傑一世英名,竟然毀在狄景暉這個“坑爹”兒子手上!彼時,狄仁傑尚在世,他得知實情後,非常氣憤,斷然革除狄景暉官職,罷其俸祿。他拒絕了兒子的跪地哀求,還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此乃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狄仁傑在武則天朝是一位十分受重用,也受百姓愛戴的好官,小時候我們看《神探狄仁傑》的時候,總是佩服他,能通過蛛絲馬跡找到線索,讓受冤的人能夠沉冤昭雪。

狄仁傑在長壽二年公元692年,被貶到彭澤當縣令,在那裡一呆就是5年,公元696年,唐朝北邊的契丹人進犯中原,攻陷冀州,為了穩定時局,武則天則啟用狄仁傑做魏州刺史。

狄仁傑到任後,一改前任戰略,不再是堅持讓百姓守城,而是讓百姓去勞作,再次拾起耕田工具,契丹人一聽這個消息,就知道了,唐朝準備和他們打持久戰了,於是便撤兵了。

狄仁傑的這一做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場戰亂,而當地的百姓為了感恩狄仁傑,都紛紛為他立碑紀念,為他建立生祠。

狄仁傑的一生為官為國為民,但是晚年卻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拖累,百姓們將怨氣發了

狄仁傑身上。

據《舊唐書》記載“仁杰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杰之祠”。

百姓為什麼要將怒氣發到狄仁傑的身上,而怒砸 生祠呢?

這要從狄仁傑的三兒子狄景暉說起,這個坑爹的兒子剛入官場的時候,為官還比較清廉剛正,又有一個如此受寵的老爹撐腰,自然是官運亨通,官職也升的很快,景暉逐漸放縱自己,特別是父親做了宰相後,他在魏州便是土霸王,一手遮天,欺男霸女、貪汙賄賂、賣官鬻爵等不法行為罄竹難書,令當地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都說養不教,父之過, 魏州是他老爹當年守疆土的地方,狄仁傑給這個地方的百姓帶來了安全,讓他們避免了戰火的傷害,但是現在他的兒子卻把自己變成了屠刀,給魏州百姓帶來傷害,老百姓們能不憤怒嗎?

於是百姓們就將怒火遷移到了狄仁傑的身上,砸了他的生祠,拒絕再為做供奉。

這讓一世英明的狄公晚上受到了奇恥大辱,狄仁傑得知這一事後,將他的兒子送交相當機關法辦,自此,狄仁傑也受到了打擊,一病不起,兩年後,撒手離世了。

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說“狄閣老走了,朕的朝堂空了”,從這話來看武則天對狄仁傑的認可度和依賴度是非常高的。


雨霽視角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因為他兒子坑爹。


狄仁傑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賢相,他的一生幾乎沒有黑點。不過,我國的正史中卻這樣記載,老百姓砸了狄仁傑的祠堂,百姓們這樣做其實是有原因的。

(影視劇狄仁傑第三子)

他們不是痛恨狄仁傑,關於這個事情主要是因為狄仁傑的兒子,狄仁傑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和老二都是比較省心的孩子,只有老三是比較讓人費心的,用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絡語言是比較坑爹的主。


這個兒子到處出為非作歹,引起了百姓的不滿,百姓認為狄仁傑沒有教好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帶來了尊重的災難,就自發地去他祠堂打砸。

狄仁傑在位的時候做了非常多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但是他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唐朝的大肆封賞。狄仁傑去世了之後,朝廷才對狄仁傑的功績進行大封殺,並且作為典型推廣。狄仁傑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大唐,百姓們也非常喜愛狄仁傑。

就在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古代的時候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狄仁傑的大兒子狄光嗣,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也得到了較高的官位。但是狄仁傑的第3個兒子,就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只做了一個八品小官。

三兒子就心裡不平衡,慢慢地開始作惡,最後愈演愈烈,老百姓都受不了了。這些老百姓一氣之下,覺得狄仁傑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子,就去打砸狄仁傑的祠堂。

安史之亂時他兒子狄景暉擔任魏州參軍,為人“頗貪暴,為人所惡,”引起老百姓公憤,“乃毀仁杰之祠”,老百姓把狄仁傑的祠廟給拆毀了。狄仁傑一心為民,因為兒子“坑爹”,死後卻被老百姓拆了祠堂。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惋惜

現在有的標題黨為了博得眼球,顛倒是非黑白,說老百姓痛恨狄仁傑,但其實上這件事情並不是狄仁傑的鍋,狄仁傑只是代子受過,不得不說狄仁傑的兒子真把坑爹演繹得很極致,狄仁傑知道了肯定也很生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