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这件事,有多少家长是“看得透,放不下”?

跟我一起学化学


说到补课这件事,家长都会抱怨,“孩子都没空玩了”“补课班又要交钱了”,好像现在的孩子自从上学就和补课连在了一起,成绩不好的,想通过补课让成绩变好,成绩好的,想通过补课让成绩更好,或者学更多的东西。不少家长见面“你家孩子报了几个班”成了聊天的主要话题。

说到家长“看得透,放不下”可能是这两方面的原因

1.从众心理

人家报了,为啥咱家的孩子不能报,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咱家孩子也要撵上,等等,希望孩子不比他人差,成了不少家长给孩子报班的主要原因。

2.求个心安

希望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的机会,认为自己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也算是自己尽力了,如果孩子可以成绩优异,自己也算钱花的值,如果孩子成绩还是不行,也算求个心安,自己也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了,但是孩子自己不努力。特别是一些父母很忙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只能依靠辅导班。

3.分数的重要性

目前教育制度就是看成绩,高考录取就是按成绩排名,谁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上名校、补课就成了家长提升孩子成绩的主要手段。

所以说,这也是辅导班也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你家孩子上辅导班了吗?

然规教育说


儿子补课变奏曲😂😂😂

补课,原本是某一学科的某个知识点学不会,在课外请老师再次点拔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现在的补课变了味,是学习越好越补。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子的补课生涯。

记得儿子在八年级暑假既将升九年级的时候,邻居说我女儿想去补课,让你儿子也一起去吧,我闺女也有个伴!于是我就给儿子商量,儿子是一百个不乐意,因为在这之前从没上过补习班。后来好说歹说,总算去了。结果大概补了三天,局里严查补课,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补课就这样夭折了。

九年级升高一,暑假两个月,补课又提上了日程。这次儿子倒愿意补课,原因是他班主任自己牵头组织的,补课的学生大都是本班的,认识,可是我嫌离家远,一个人骑自行车不放心,就让他在家附近补,可是他心里不乐意,虽说也去补课了,但课补的也是别别扭扭。

转眼到了高一暑假,这次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怕上级查,就抽了学校的前300名来补,又不敢在学校补,而是在城中村的一处民房里,火热的夏天,火热的板凳,也没空调,记得我有一次在午饭间给儿子送东西,看到儿子的辛苦,我都想哭。

高二暑假,因为要升高三,更要补课,由于是学校瞒着上级组织的,收费特别低,估计学校也要补贴一部分。

一晃高中三年过去了,儿子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当我和儿子回忆高中三年的补课时光,儿子说,什么用也没有,只是给家长个心理安慰罢了。呵呵!如果现在有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补课,我会说补吧,不补,家长难受,补了,让孩子难受去吧![呲牙]


二月兰94665701


“看得透,放不下”?其实是在甩锅。

儿子读小学时,他的小学老师给我打电话,要求儿子去参加其女儿办的培训班,直接明确回答:不参加。结果老师并未因此对儿子另眼相看,儿子也学习正常。

“放不下”是我们总在与其他人攀比,做自己就好。



zy追影


这个话题,就像是一道难题一样,萦绕在每个中国家长的心中。不管你是否参与了补课,多少都在内心盘算过它,打量过它。而我就是那个不解风情少数的没有让孩子参与补课的家长之一。不知道这条路后期会怎样,至少现在我觉得值得。


第一,补课的孩子领跑在前是个事实,但能否长久超越还看个人;

我孩子刚入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考试全班最低好像是95分,100分的孩子占半数以上。当时我没有留意,后面半个学期基本都是如此,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成绩都这么好。一次和家长聊天,才惊讶于人家的领跑在先,有一半的孩子,竟然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都上了学而思的数学和英语,个别的报了语数英三门。

由于我自己从没有关注过这些,所以当时觉得很是震惊。后来从侧面了解了一些类似学而思机构的教学方式和题型方法,发现这些领跑在先的孩子应试能力确实很强,对于应试已经习以为常,而我的孩子还有很多题型都没有见过。所以成绩上有差距。尤其在一年级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但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发现差距再逐步缩小。为什么呢?领跑在前的孩子识字量大,但是二年级后同学们识字水平基本都差不多了,各种常见题型也都了解了,那么这个时候一些之前领跑的孩子成绩不那么突出了,反倒是一些后面跟进的孩子,成绩提升非常明显。所以补课的效果能否让孩子长期领跑下去,还是要看孩子个人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规划和总结等方面。有些不是一味补课能够带来的。


第二,补课如果单纯去听讲,不归纳总结,效果不如不补;

补课带来的还有繁重的课外补习作业。孩子班级的同学在完成校内作业的同时,有的孩子经常周末有一个全天在赶课外辅导机构的作业。多数孩子因为白天上课,晚上赶作业,通常才二三年级就要忙到11点半多。虽然每周也只是偶尔两天,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不认同的教育观念。

补课如果花了钱,孩子只是去听讲下,背会一类题型,没有去自己踏踏实实的做一道题目,我觉得这个效果其实是打了水漂。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希望培养孩子自己学习的习惯,这个习惯虽然不是天生的,但是可以在家长和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去独立实现,那么孩子就很棒。

所以即使是补课,也要求孩子对讲解内容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己去思考,回家要进行上课内容的总结和复习,错题整理,问题延伸等等。如果没有时间做这些,那么效果并不明显。


第三,培训机构太多,家长选择盲目会导致效果不佳,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

培训机构现在实在太多,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也不少,到底选择哪一家呢,经常是让家长迷惑的。我见过频繁更换培训机构的,比如英语这门学科就很奇葩。很多家长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选择外教机构锻炼口语,然而现在外教机构的不稳定,有的家长在上小学开始又转报了针对应试教育的培训机构。基本是每一年换一个地方,这也充分体现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其实这样的培训对于孩子而言,效果很差。不停的更换培训机构,或许也有机构本身的问题存在,但是家长的钱着实没有少教,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就很大程度会受影响。


第四,个人不建议小学就开始补课,至少没有这个必要。

即使身边很多人说,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小学阶段真的不建议补课,除非孩子有哪方面的天分需要强化提高培养,这个另当别论。

除此之外,语文多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多留些时间看好书;英语多读多听是关键,如果可以适当拓展下课外词汇更好;数学如果孩子基础本身薄弱,在家自己也可以有计划的归类辅导;如果孩子数学底子非常好又喜欢思考问题,那么可以多买些书如奥数的拓展下孩子的思维。


当然关于这点纯属个人见解,不喜欢的请勿喷。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期望和规划,关键一点是,即使你补课,要充分考虑有没有时间去消化总结,至少这样补课的钱不会白花,效果也许还能看得到。


泥鳅里的香草


教训啊!我当年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报的各种素质培训班,到后来小学中学各年级的各门的课外补习班及一对一,有个几十万吧,效果是:孩子的思维乱了,知识不系统,对学习无兴趣,对家长有抵触,同时无主见独立性差,损人不利已,破财又费时,错过孩子的自由自主的成长期,害人啊!


蚁行尘市


孩子今年初三,前段时间老师要求寒假班级每个孩子必须补一样,儿子报名了。今天儿子跟我说,他报名补体育,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为了应付。果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父母可以向孩子喜欢的方向去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觉得学习的乐趣

孩子成绩不好,态度学习方法都很重要,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无从谈起,父母可以尝试跟老师交流,让孩子端正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让孩子去参加补习班更重要。


LCLM狼才馿貌


看得透,放不下。这句话讲的太好了,用来形容广大家长的心思再好不过了。

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广受人诟病的老师办小班补课。这在我家孩子上小学前(2016年)就特别担心的一件事情,那会儿人们说老师会在课堂上保留内容,私下里办小班补课收费。我一度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但拙荆见肘的收入不足以应付高学费的私立学校。后来还是上了公办学校,但没有发现这种办小班收费的情况,反而是幸运地碰上了很负责人的老师。这让我内心感觉到是心存侥幸一样,教育局也明令禁止学校教师办班收费,一旦被举报老师们的后果很严重。

我一度以为此类现象已经没有了,但并不是如你想象。

老妈从老家来和我团聚,偶然聊到我侄女和侄子在老家上学的一些事情。才知道我们当地此类事情还在上演当中,老师在班里扮演着两面派的角色。对在她家补课的同班孩子如同爱子,其他没有去她家补课的孩子犹如弃子(弃子一词不准确),反正格外严厉或爱理不理,作业写得不工整,直接撕。撕到让孩子极其惧怕老师,孩子也就乖乖地往好了写,但有时候孩子尽力写工整,老师也依然不入法眼,照样撕。直到家长重视起来,这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选择讨好老师的态度。送点礼或者把孩子送去老师办的补习班。这时候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就会180度大转弯,用一些手段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当然孩子是不知道家长送礼给老师这件事情的,老师会暗示家长。但孩子回家却说,今天老师给调换位置了,调到前几排了。

当我听到老妈讲述这件事情,我内心无比愤慨。教育局明令禁止下还敢如此胆大妄为,真是气愤之极。我说,咱举报那个老师的话肯定一通电话就让她下台。但老妈说,还是算了吧,那个老师已经50多岁了,也快退休了。再说,咱要是举报,人家肯定会知道的。

唉,老妈的心声代表了更多家长的心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还有其他情况是那种如作文班、奥数班、英语班、午托晚托班,家长们选择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工作时间与孩子上下学时间不相符,接送情况是个大问题,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会选择午托和晚托班;二是孩子在某些学习领域偏差,酌情选择辅导班。我家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比较差,目前也正打算找个作文班来上,实属无奈之举。

其它班就是兴趣班了,酌情选择。和很多家长们聊过这个事情,普遍家长们会这样认为,小学还能挤出一些时间让孩子学点特长,等到中学就彻底没有时间了,所以趁小学期间多学点兴趣爱好。

总结: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家长殷切怕孩子落后别人的希望,助推了诸如此类班级遍地开花。大家是否这样认为?欢迎一起讨论!


豫上醯客


孩子补课,要因人而异,聪明、自律的孩子根本不用补课。但是根据孩子的不同阶段,对孩子有针对性的补课,确实可以提高孩子成绩。家长要“看得透,放得下”。

01初中以前不提倡给孩子补课

初中以前,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建议不给孩子补课。孩子在幼儿园和初中阶段,文化课知识含量少和难度低,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一般来说差异不是太大。

考试成绩相差10分,成绩排名可能就是第一和倒数第一的问题,这个分数的差异不能说明孩子的成绩很差,也没有必要对孩子补课。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让孩子有一两种兴趣和爱好,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小学升初中都是直升,与学习成绩无关,家长对孩子在小学的成绩没有必要看的太重,也没有必要焦虑和不安。很多孩子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到中学以后,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高。到中学后,孩子长大了,孩子思想相对成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就上去了。

02初中的孩子,可以补课

初中的课程知识量和难度加大,这个时候,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可以有选择的对孩子补课。建议从初二开始可以给孩子补课,初一是孩子适应期没有必要补课。

给孩子补课不要搞大水漫灌式补课,要针对孩子的弱课补课,一次补课最多二门,补课多了孩子负担太重,可能引起孩子的厌烦,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对语文课重视不够,喜欢补英语和数学。其实,补语文课越早越好,初二宜补语文课,初三补英语和数学课。这样对孩子的中考特别有利。

一般来说,初中阶段对孩子有针对性的补课,孩子成绩都能提高,家长要对孩子的课本高度重视,不要感觉花钱补课没有用。只要孩子智商正常,给孩子补课,决对有作用,家长不要纠结。如果家长条件较差,学生家长可以自己给孩子补课,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能提高。

03高中阶段,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坚决补课

孩子能够考上高中,说明孩子比较优秀,已经战胜50-60%的同龄孩子。上高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考大学,而且一定要考一个好大学。高中阶段课程难度很大,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极易拉开距离。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在高一阶段,就要给孩子补课。

可以根据孩子的初中成绩,有针对性的补课,如果初中英语较差,高一时,就要给孩子补习英语,家长不可对孩子的英语疏忽大意,一定要及时补课。

高中阶段,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各科成绩,制定补课计划,千万不能耽误孩子。补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家长要着重孩子的未来,不要吝啬金钱。孩子成绩提高了,将来孩子可以给与回报的。起码孩子能够独立生存,能够过上好日子,家长也放心。

结束语:孩子补课非常有必要,但是小学阶段不建议给孩子补课。初中阶段可以有选择的对孩子补课,初中补课要针对中考,按照中考要求补课。高中尽量给孩子补课,高中给孩子补课效果比较明显。家长给孩子补课,要花费金钱,作为家长一定要舍得投入,现在的投入,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比什么都重要。家长一定要放得下。


多顺的时光


答:直白向友们汇报——我班学生无一补课!

1、我执教四十一年,一万多学生,无一人补课,更不去那所谓的兴趣班。

2、凡是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勤快的“苦孩子”,家务活儿干得出色,学习成绩优异,写作有血有肉,言之有物,频频获奖🏆

3、经调研,没有一个孩子因补课出色的。

4、补课,助长学生上课不专心,得过且过,麻木不仁。

5、科学研究:下午四点开始,孩子的大脑在抑制状态,这时候需要放松、调节、如果继续学习,那么适得其反。

6、所谓“兴趣班”,孩子们哭着反映“毫无兴趣”,简直扭曲童年时代的心灵和进程!

7、醒醒吧,亲爱的家长,金色童年没有什么起跑线,只有培养孩子热爱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8、说明:我的孩子从小劳动,连连保送;两孙孙从不参加任何补习,大孙孙荣获“初中部白金奖”小孙孙获得“低年级部最佳学生”。











绥格格


【规律】学历越低的家长,越倾向给孩子报补课班;相反,学历越高的家长,越不情愿给孩子报补课班,但是没时间辅导孩子。

家长为啥放不下补课,主要原因如下:

(1)家长“看得透”,只是当下看不透,内心不确定是否对孩子未来有影响。

(2)家长“看得透”,但是离开补课后,自己没有能力培养孩子,只能顺应当下。


我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补过课,那时候也很少流行补课,补课机构也比较少,在下面的县市区也没有那么重视学习。

但是,我相信大城市里的孩子是接受补课的,一直等到高考的时候,就会占优势。

实际上现在流行补课,是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优秀的教育资源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优秀的教育资源需要学生自己去争取,从幼儿园就开始竞争…

我同学的孩子,为了上北京的人大附中,报了一大堆补习班,我同学为此花了200多万。不光是学科的补课,还有各种素质拓展,比如说:初中的时候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用计算机进行编程,会两种以上乐器。当时今天跟他聊天的时候,听说他的孩子没有面试上,他很沮丧,200万白花了!


1.家长之所以持续不断的给孩子补课,是怕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

补课是有必要的,让孩子的落后学科可以得到辅导,从而跟上学校的学习节奏。

但是,过度补课就不应该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没有落下,就不需要补考,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阶段,更多的应该关注孩子自律、独立等素质的培养。

还有就是家长对自己不自信,虽然自己有判断,但是害怕自己判断未来不准确,这是典型害怕不确定性的表现,实际上这个社会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便是报了很多补习班上的好大学,仍然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选择!

是可以适当的有一点儿兴趣爱好班,免得孩子进入大学之后都没有才艺,在晚会上都没法参与!


2.家长不给孩子补课补习班,只能让孩子满无目的的玩耍懒散,

因为家长们自己没有能力培养好孩子,就委托补课机构带孩子。

不让孩子去补课,家长也没有能力进行辅导,也没有能力带孩子组织拓展。只能让孩子到处去玩耍闯祸,很容易接触社会上的不好习惯,还不如把孩子送去补课呢!

当然还有很多家长是因为没时间,平时为了养家糊口,上班工作加班,都把精力和时间给耗费掉了,根本没有时间来培养孩子!


3.可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增加孩子生活的体验,对孩子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家长有时间,并且真的看透了能放下,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耍,培养孩子生活的体验,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能可以养成孩子独立科普自主主动的优良素质!

培养学生是一件耗费非常大精力的事,补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偷懒的表现,但是能做到现在的孩子的家长是非常少的!


综上所述:就是前两点原因,即使家长当下看透了,也是放不下的,最终还是选择让孩子去补课,上各种补习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