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和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会有什么巨大的差异?

琅琊榜首张大仙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善于理财,可以将自己的资产合理分配,对各个方面进行投资,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如果不善于理财,对自己的资产没有直观的了解,随着经济发展,手上资产会由于通货膨胀而慢慢贬值。短期可能看不出差距,但十年后,就会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差异表现为一下几点

第一,对自己资产支配能力的提高。懂得理财的人在进行投资之前会对自己的资产情况进行一个分析,直观的了解自己的的资产和目前的生活现状,再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最适合自己的投资。而不善于理财的人由于对自己资产情况不了解,无法利益最大化的支配自己的资产,甚至可能面对资产贬值而无能为力。


第二,资产总量的提升。懂得理财的人在进行投资时会做到收益最大化,最直观的就是自己的资产总量在不断提升,有一种用钱去生钱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理财的人只知道为钱打工,拿着自己的资产无动于衷,由于通货膨胀而让自己的资产贬值,间接降低了自己的资产总量。资产总量的多少,其实和个人的生活质量是成正比关系的,时间一长,不管是资产总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生活质量的差距也会拉大。


第三,学习能力的提升。懂得理财的人会主动去学习一些理财知识,了解更多的投资工具,潜移默化间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平时做事前懂得用理财的思路去前期规划策划,做到事半功倍,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不懂得理财的人不会主动去学习理财技能,时间一长会养成一种惰性,对生活中的事情没有主动处理会花费更多的精力。久而久之,十年后这两类人之间的处事能力也会有些差异。

理财就是理生活,为了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千万不要嫌麻烦,从现在就要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让理财养成一种习惯。


全民经济人阿楷


懂得理财的人和不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的差异那是相当的大,这里举例告之:

我身边有这样两个家庭,一家是上班族,家庭目前总存款120万,另外一家是做小生意的,家庭存款也有120万,不要说10年,我就拿很近的变化来告诉大家两者之间的差异:

上班族的这家把钱参与成了股票,最近3年来深度套牢,目前这120万仅仅剩余成了60万。

而做生意的这个家庭把120万打理的很细致,在三年前看好城市的某一个地方的房子有优势,于是以7000元的价格买了100平米,总价是70万,结果过了三年这里的房子翻倍了,他以140万卖掉了,总收入达到了70万,120万剩余的50万参与成了银行的大额存单,每年的利息收入有2万,3年下来合计收入了6万的利息,用120万三年时间创造了76万的收入。

这就是两者的差别,后来我问上班族的家庭为什么当初想着买股票,回答也令我很吃惊,说是听人说很赚钱,于是就买了,而且把家里的存款全部买了,这就是非常的不理性行为。

而做生意的这家对股票的态度很理性,说是自己不懂就不能拿钱乱投资,做投资或者理财一定要做自己能够理解的,比如说买房子他也没有想着赚多少钱,当初买的时候就想着赔钱的概率不大,至于银行的大额存单就更保险了没啥风险,这些理财都是自己能看得清楚的。

说到这里各位该明白了吧,理财不仅要善于理财,而且要懂,不懂的千万不能乱来,否则钱没赚来,反而亏的更厉害。


春意萌生


07年开始接触理财,08年经历股灾(亏了点钱),如今是19年,刚好过去了12年,趁这个机会也来说说看,到底理财和不理财差别有多大?

1.思维的差异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没接触理财之前,总觉得钱是省下来的;理财之后开始开源节流一起抓。

和老公结婚时,他只有点活期,我慢慢帮他存了一些定期,有点利息就很开心。对比之下,定存确实很安全,但局限性也大:首先利率不高,和当时火透互联网的余额宝、各大货币基金相比,没什么优势,宝宝类产品收益率高,还能快速取现,优势非常明显。所以慢慢把家庭备用金全放在货币基金里。

开始理财后会接触到各种理财方式,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货币基金、基金定投到银行理财,从信用卡到保险,从股票到贵金属,再到前几年大热的P2P,都有触及。不会再将理财简单地理解为存钱,收利息,说到底,理财就是理生活。但投资绝不可以完全忽略风险,比如08和15年的股灾,让多少人血本无归;还有近几年风靡互联网的p2p,多少人被雷,所以高收益永远伴随高风险。

谨记: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反正股票不适合我。作为稳健型投资者,目前只有基金定投和部分国债,当然还有比较稳定的租金收益;必须用闲钱投资,把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2.生活方式的差异

理财不止是投入金钱那么简单,我们开始懂得为健康投资。年轻时不懂,觉得自己健康着呢,牙疼没重视,导致牙周炎没及时治疗,最后需要拨牙,植牙,花了不少钱。年龄大点,每年体检都会发现身体多了一些之前没有的小毛病,开始更合理饮食,跑步,游泳,瑜伽,健身......因为不想年轻时为了钱拼命,还没老就要为不健康的身体买单。拉着老公爬山跑步,带上孩子一起打球运动,任何时候,健康第一。

3.资产的增长

我和老公学历都不高,标准的80后,结婚时也是一穷二白,真正的裸婚。结婚前三年,省吃俭用的我们每年都只能攒下2-3万块,当时我们没有房子,只有一个孩子。照这样的攒钱速度想要全款买房,简直痴心妄想,确实也是眼光不够,否则按那会的房价有10万块完全可以首付3成买个房子了,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越来越高......那会哪里知道,合理负债也是理财。尤其是买刚需房,一定要趁早。

08年底我们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过是小产权房,大概若干年之后会拆迁吧,周边配套很全了。

10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当个小小包租婆。

11年和17年把家里的两幢房子建好分别装修出租。虽然生活的城市没能多一套房产,但家里的房产租售比更高呀,每年能固定收租的感觉还是很棒的。目前家里的基本开支,租金都可以承担了(每年租金收益大约9-10万)。以房养老的目标,估计若干年后大抵也是可以实现的。

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一家人身体健康,两宝学习上再接再励。我和老公再努力两年,多攒点本金吧!目前每年的理财收益肯定还覆盖不了全部支出,希望下个十年,我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





她理财姗姗


我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和一个朋友的故事

08年的时候朋友的父亲买了一辆12万的汽车

我贷款买了一套19万的房子

10年的时候朋友买了一辆4万块钱的长安奔奔

我每天电动车上下班

13年朋友贷款买了一辆16万的别克

我全款买了一辆15万的车

然后我和朋友15年又分别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16年我又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17年我19万的房子卖了52万,把贷款还完

19年朋友买的16万的别克卖了4.8万,贷款换了一辆丰田每个月1600元

她父亲09年买的车现在只能卖两万,甚至两万不到

我后期买的两套房子总价升值大约70万


用户111312606269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坐标深圳罗湖区……

认识两个姐妹,A小姐工资3000,.B小姐工资也是3500左右,但相同的是都租房住而相识、

不同的是,3年之后A小姐将身上只有的5万,在亲戚朋友哪里借了7万、共计12万首期款买了59平方一房一厅小居室59万……

当时B朋友还批评说,房价这么高傻子才在深圳买房……

然而、10年之后的今天,现在A小姐的房子已经升值快400万了……

而那位B小姐到现在依然租房……

多么痛苦的领悟告诉我们,高瞻的眼光\及智慧境界不一样,结局和差距真的不一样……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才是价值投资,我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再过一阵子,股市,黄金,基金,在自己无信贷的情况下,可以拿出自己的百分之30投放固定理财资金……

当然股市不仅仅有极高的风险,也有可观的盈利……股市谁都想赚大钱?就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

但是,你们可知道:一将成名万骨枯……

千千万万的股民能成就几个巴菲特这样的???

禁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KelIy咖啡语


非常大。


一、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先举个例子,一个一线城市初入职场的人,假如他的月工资收入是1万2,抛开日常消费、租房、保险等基本花销外,每个月能结余3000左右。

假设两种不同的投入方式,第一种是,把每个月三分之二的结余,即2000元去做理财,预期年化收益能够达到10%,然后剩下的1000元放在银行。第二种是不理财,把3000元全部放在银行卡。

这两种选择结果,分别以蓝色和橙色两种颜色展示出来:

这张图中,蓝色是理财的结果,黄色是银行存款的结果,10年、15年、20年,随着理财年限的增加,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

即使在工资收入增速为0 ,不增加可投入本金的极端假设条件下,不同的理财方式会对个人资产积累带来极大的影响,而复利效应是理财保值增值最主要的原因。

二、什么复利

那什么是复利效应?

复利=本金*(1+收益率)^时间

三要素是时间、本金、收益率。

复利是让本金在一个时间周期中,找到一个可以持续获得的合理收益率,并通过耐心的等待,换取本金的成长空间。就像上图一样,随着时间的拉长,复利效应会越发的明显,这也是你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

当然,复利公式在理财中并不像表面那样单一,当你站在总资产的角度,对本金、收益率、时间进行拆解分析时,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本金

本金是你所有能用于理财的资产,不仅包括留给未来的钱,也包含那些准备用于年底旅游的钱。

很多人往往会忘记本金的重要性,其实它的增加决定着未来资产的高度,但本金的增加并不是理财能带来的,是要你不断努力去从外部获取。

因此,你不要让理财占用太多的时间,而是通过自己事业的成长,去获得更多本金。然后,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理财不断保值增值。

当然,这里的安全并不是一点都不亏,而是在理财前确认这些产品都是靠谱的,不会因跑路导致本金全无或者重大损失。

时间

在复利中,时间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包含着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比较好理解的,时间越长复利效应越明显,所以理财要趁早。

第二层是建立在本金之上的概念,你的本金中包含着准备日常开支的钱、准备年底旅游的钱、留给未来的钱等,不同用途的钱具有不同时间的特性,比如日常开销需要随时取出、年底旅游开销要在年底使用、留给未来的钱会在三五年内都不使用等。

因此,你不仅要趁早理财,还要区分好资产以确定合适的时间期限。

收益率

理财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收益,你需要根据本金中不同资产的时间特性和风险性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去获取合理的收益。

可以看看下表,这是根据不同用途资金列举的合理预期收益:

当你依照这样的理财思维,站在整个资产的保值增值角度看,你会发现理财并不单纯的追求高收益率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考虑本金中的各资产用途、对应的时间期限、合理的收益率,以实现整个资产的有效复利。它还需要考虑的是本金的成长性,也就是你通过奋斗成长所带来的获取资产能力的增加,这是整个资产空间上升最大的动力来源。

三、学会用四笔钱思维打造你的理财系统

当然,你要实现总资产有效复利的话,需要先把资产梳理清楚,并且知道不同的钱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那如何梳理资产呢?

我建议你,把整体资产分成 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保险保障 四笔钱。

在拆解四笔钱思维之前,我先普及一个知识点:金融的三个属性——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这其实是实现总资产有效复利所遵循的底层逻辑。

  • 风险性和收益性成正相关,越安全的投资,其收益就越低,反之亦然。

  • 流动性和收益性两者一般成负相关。流动性越高,收益性越低;流动性越低,收益性越高。

因此,理财不能只看到收益一项,更重要的是看到期限和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会在复利效应中提到,要你根据本金中不同资产的时间和风险性要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去获取合理的收益。

那么,再来看四笔钱:

活钱管理的是你随时需要用的钱,主要是用于日常支出。因此,活钱管理最重要的是流动好,风险低,相应的收益不会太高。

稳健理财中是你为一定期限的支出做的准备,不需要随时动用,但是会有具体用途,比如下个月要还信用卡的钱,计划年底要去旅游的钱,计划明年或后年买车的钱。在尽量不亏损的前提下,你可以根据时间搭配好合适的产品,去获取比活钱更高的收益。

长期投资是留给未来的钱,这部分钱投资期限较长, 主要投资于高风险产品,将投资期限拉长以降低整体风险,追求更高收益。

保险保障则是在不确定的未来中,给你的生活托底。让你不至于在风险发生的时候动用本金,尤其是长期投资的钱,在市场中被迫退出,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你可能会问:“四笔钱的比例一般是多少呢?”

举个例子供参考,一个一线城市初入职场的人,假设月收入是1万元,每月收入的分配可以这么分配:

当然,这个比例并不是通用的(其实是我自己的案例),现实中每个家庭的情况差别也很大,你需要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安排。 这四笔钱中活钱管理、稳健理财、长期投资属于投资部分,保险保障属于保障部分。

投资中,你可以通过复利效应使资产获得保值增值,而保险则为你的投资乃至生活建立一张安全网,以确保复利效应有效进行。

这两者一为生钱,一位护钱,缺一不可。

掌握这四笔钱的理财思维,可以帮助你根据具体的用途,为不同的资产寻找合适的投资产品,从而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理财系统。


且慢管家


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和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会有什么巨大的差异?

先给你讲个投资理财的故事。

两个人,都买了一台挖土机,一年以后,都赚了二十万元。一人除购买了不少物品以后,其他的钱全部存了起来。一人将赚到的钱又买了一台挖土机。到了第三年,那个把钱存起来的人,还是赚了二十万,也继续买东西和存钱。而另一个人因为是两台挖土机,因此,一年下来,赚了四十万。剔除人工工资,还多赚十五万,等于全年赚了三十五万。因此,,又买了两台,变成了四台挖土机。到了第四年,存钱的那个人三年焉大概存了六十万不到。而另一个人,则当年收入六十五万,外加四台挖土机,还有三名工人,慢慢地,他就成了1一名挖土公司的老总,并不断地拓宽其他方面业务。那个只知道存钱的,钱是存了一点,但财富积累的速度,显然无法与投资的那位快。

懂得理财与不善于理财的相比,就能够从前面的例子中得到启示,得出到底哪个更有用的结论。


谭浩俊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尤其在目前通货膨胀高企的时代,不懂得用钱生钱,钱就会快速贬值,实际购买力就会大幅降低,而且随着未来理财渠道的不断增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理财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很明显不会理财的人,对于家庭的资产就没有合理的规划,手中的钱就发挥不了最大的效率,比如把钱直接放在银行卡里面,只享受0.3%左右的活期存款利息,很明显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而会理财的人,会根据家庭资产的情况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保险、股票、基金、信托、房产会灵活的进行配置。既保证了资金合理的被利用,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跑赢通货膨胀。

所以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和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懂的理财的人大概率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但是不会理财的人可能会过得相对拮据。

为什么不是必然的结果呢?这主要在于理财也是有风险的,一旦没有把控好风险,或者理财没有足够的风险,重仓一个高风险理财产品,正好爆雷了,那么也会遭遇血本无归的风险。所以记得理财一定要把控好风险,毕竟风险和收益是呈正比的。


侯哥财经


理财的人和不理财的人十年后不会有很大区别,因为理财和不理财只不过是一个拿着存款的多少而已,我们以目前理财和存款利率相提并论的话。现在理财产品最高计算是5%,但是现在定存利率最高是2.5%,理财十年比不理财十年的利息仅仅多了2.5%而已。根本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你不会投资和不投资十年后就回去大不相同,会投资的人是以复利形式赚取利润,那么不会投资或者不投资的人只会做做理财,或者存款赚钱固定利息而已。

所以会投资和会理财十年后差距是相当大的。


资本寻宝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和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可能差距非常巨大。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善于理财的人10年后收入更高

生活中善于理财的人,一般都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而不善于理财的人,一般都是不愿意学习,比较懒的。善于学习和不善于学习,就意味着在工作中能够获得的机会不太一样。善于学习就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提拔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升职加薪的机会会更多一点。因此,善于理财的人更会学习,也就意味着善于理财的人更容易获得提拔,更容易升职加薪。这样善于理财的人可能10年后年收入比不会理财的人要高一些。

善于理财的人节约下来的钱更多

一般善于理财的人都懂得金钱来之不易,平时一般都会非常节俭,能够尽量省下来一些钱来作为理财的本金。而不善于理财的人,一般都是赚多少就会花多少,根本就不会考虑要存钱,甚至有的人还会用信用卡提前消费,这样根本就攒不下来钱的。因此,10年之后,善于理财的人,不论工资多少,都能够节约下来不少钱,肯定比不会理财的人省下来的钱多一些。

善于理财的10年后资产增值更多

一般善于理财的人,都会合理安排资产配置,能够尽量把资金放置在安全和稳妥的较高收益资产上面,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不善于理财的人可能就知道存定期存款,这样收益肯定更低一些。比如,善于理财的人,会优先考虑买房子,这样就能够享受到房产增值带来的好处。善于理财的人,也会买入高分红绩优股票长期持有,这样也能够享受到绩优股成长带来的好处。一般10年后,善于理财的人比不善于理财的人资产更多,存下来的钱也会更多。

综上所述,一般善于理财的人在10年后,会比不善于理财的人工资高一些,更容易节约下来很多钱,而且也会通过投资让自己的资产增值的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