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不应该打孩子?

韵286900655


首先你是一个好奶奶,你很疼孙子,觉得自己的孙子被打了心情肯定不舒服,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我一个女性朋友,有孩子后和婆婆一起住,因为教育观念不同,多多少少会有些矛盾,但是他们从不吵架。有的时候,孩子特别调皮,妈妈只是想吓吓孩子而已,可是旁边奶奶看见了,赶紧去护着孩子。妈妈见奶奶护着孩子,本来不打算打孩子的,可是这位妈妈就是忍不住要打孩子和狠狠地骂孩子。这个女性觉得奶奶总是护着孩子,孩子肯定被奶奶惯坏,还有就是自己教育孩子,奶奶不应该护着孩子,这样孩子根本教不好。


不知道你看了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如果你的媳妇不是那种脾气特别暴躁,把孩子打得很狠的那种媳妇,我建议你不要管。因为你要相信没有一个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她之所以要打孩子,可能是孩子犯错了,也有可能是看到旁边有人护着,心里的火气更大,所以才会去打孩子。

下次遇到这样情况,我给你几条建议:

第一,教育孩子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教育孩子一定家长要站在同一条战线,有的当好人有的当坏人,这样的教育根本教育不好孩子。下次遇见媳妇发火打骂孩子时,你在旁边不要说话就好了。等事后再和媳妇商量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弊端。

第二,家长应该多沟通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小孩,经常看到四五个大人照顾一个小孩,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会导致孩子的教育失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可以每周或者每个月开家长会,讨论这期间教育孩子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就继续发扬,坏处就及时改正。一家人的教育方式统一,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总结:教育好了一个孩子,轻松一辈子,教育不好一个孩子,超一辈子的心,所以为了孩子,家人之间一定要好好商量教育孩子的方式。


一月爱八月


究竟应不应该打孩子?我认为小孩只要不给打坏还是应该打的。第一小孩绝对不能任其骄贯,如果那样的话长大就麻烦了。第二打是一种吓唬并不是往死里打。第三我相信当年狼妈虎爸的信条“三天一顿打个个上清华”这不是正应验的那句“玉不啄不成器”吗?


哪凉块在哪呆着


原则上我们不应该打孩子,可有时候我真的忍不住啊。说说我的经验。

我家是两个女孩,女孩其实更不应该打,小一点的时候,淘一点也无所谓,我没打过。直到孩子上小学,我动手打过孩子。

我不是全职妈妈,每天上班路上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地铁转地铁的那种,坐完地铁,头每次都有点晕晕的,到家后先做晚饭,让孩子吃饱后,洗碗收拾厨房,差不多七八点了,然后让孩子拿作业过来检查。

孩子四点放学,到我下班到家六点多点,大概有两个小时可以写作业,那次我到家,她正在玩玩具,问她作业写完了吗?她随口说写完了,可等到快八点的时候,我一拿到作业,错题很多,顿时火往上冒,伸手打了她,也许是我太累,也许是我性子太急,总之感觉自己好累,老人生病后,全靠一个人带,有时候十点多孩子还在改作业,也心疼她。

关于打孩子这事,我也后悔,我后来要求她作业后检查一遍,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往往玩心大,检查也认真。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来让她认真,最后发现坐在她旁边,她才不会分心,有一次下班还发现她一遍看动画片一边写作业,效果可想而知。


趣说小学生


究竟应不应该打孩子?

我是个宝妈,我认为不应该打孩子。

一、小时候被打的经历:肉疼,心更疼。

小时候,被父母打过很多次。尽管每次被打的原因都不同,但相同的是,我都很疼。

一次我掉进冬天结冰的河里,全身都打湿了,我当时吓坏了,结果,回家就被我妈胖揍了一顿。

还有一次,我跟我妈起了争执,又被我妈胖揍了一顿。跪着脱了裤子用扫把打屁股,直到我疼的实在受不了了,我哭着说我错了,我妈才会停下手。

可是我没觉得我错了。

被打的孩子:肉疼,心更疼。

二、父母为什么打孩子?

我想,她只知道不知道该怎么管教我,只能用打的方式来教育我,让我长记性。

我每次被打后,向她保证自己不再犯了。但是,从心底里,并不觉得都是我的错,而且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只是为了让她停下来不再接着打我。

所以,通过打,我妈并没有达到她想要的教育管教我的目的。

三、被打后,孩子难过,父母也难过。

掉河里那次,我被吓得不轻。没人安慰我,告诉我该怎么做,只有可怕的棒子等着我。

不许我说不同的意见,我必须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不然,等着我的又是一顿揍。

可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我想要掉河里的时候被妈妈安慰,我想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妈妈试着听我说、去理解我,当我迷茫的时候父母可以指引我。

可是,等我的永远只是棍棒,我很难过、委屈,觉得他们不理解我,更不想去理他们。

而我妈妈,好几次打我打着打着都哭了……我想,她也是难过的吧。

四、除了打,我们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比如:正面管教

我知道,妈妈打我的初衷就是为了管教我。但是,管教不能用别的方式吗?

所以,当我成为了妈妈,我发誓,我再也不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打,来教育我的孩子。

我会在她掉河里的时候先安慰她:吓坏了吧。

在有不同意见的时间倾听她的想法,试着接纳、包容。

当她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如实描述她的行为,客观跟她分析她的行为造成的影响,听听看她做这件事的原因,一起想办法解决消除不好的影响。让她自己从心底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带来不好的影响。去沟通、理解、接纳、帮助他们。

这就是正面管教,温柔而坚定的对待你的孩子。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方法。

五、育儿先育己

当老师,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当医生,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而当父母,却不用通过资格考试。

不是每个人都会当医生、当老师,而几乎大多数人都一定会当父母。

老一辈的观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心灵的阴影甚至是创伤。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你比他力气大,打的了他,作为一个强者,可以恃强临弱,让他屈服于你。那么,请问,当他长大后,有能力了,而你却老了,变成了弱者。他是不是可以像小时候你对他一样,来恃强临弱对待你?

建议您可以看看《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等书,能帮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番茄妈说育儿


这个得看孩子的性格。

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现在八岁了,基本上没有打过她,通常是一骂她就哭的很伤心,而且很有心,骂过以后,之前的错误就不犯了。等儿子出生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了管教女儿和管教儿子之间的差距。

儿子很是调皮捣蛋,故意把水打翻了,把袖子弄湿了,把垃圾桶掀倒了,此类的情形在我家时有发生。讲道理骂他根本没有效果。而且有个特别坏的毛病就是从我脸上打,还是很用力的那种。他一从我脸上打我就狠狠的打他,从来不惯他打大人的毛病,可是人家记不住啊,当时把他打哭了,用不了一天就忘了。还数次把他姐姐打哭了,我教训过他几次,有时候让女儿打他,女儿总是哭着重重的举起手,然后轻轻拍在他屁股上,儿子还是那种打的轻了不但不哭,还高兴的那种,每次姐姐打完他不起效果还得我再揍他一顿。

像这种讲道理不听,打的轻了咯咯笑,只有让他感觉痛了才能消停一会,有时候屁股都打的很红了还是咯咯笑,太头疼了。

那些说孩子不能打,光讲道理的“专家”是因为他们没遇到过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吧。


迦楼罗F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陪伴他们成长,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成长。

该不该打孩子,肯定是不应该打孩子的。

无论什么情况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打孩子。

前段时间我闺女不好好上学,断断续续闹腾了两个月,我一开始也很有耐心陪伴她,开导她,但是没想到有点变本加厉,从周一不去,到后来一周去两天或者三天。有一天我终于气急了,在街上动手打了她,在外人看来我打的很凶狠,其实我知道,手到她身上的时候,已经收了很多力。但是她哭的声嘶力竭,上气不接下气,还不断咳嗽和呕吐,吓坏了我。我想那一刻我这个好妈妈的形象在她心里崩塌了,可能会有深深的烙印。我开始自责,不应该冲动下动手。事后我问闺女怕不怕,她嘴里说不怕,但是我想她心里多少会有害怕的成分,只是选择遗忘不去想而已。

上学的事情并没有因为我打她解决,但是因为我打她我自己反思了方法,打骂是一点都不解决问题的,我一点点抽丝拨茧,发现了最根本的问题,然后很自然,解开这个基本问题点,一切迎刃而解,很快她就喜欢上了上学。

就跟我当年在儿子初一时,因为他突然不适应初中学习,开始消沉不写作业不好好听课,我总是被老师叫到学校处理他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崩溃极了,每天不断地批评他,怒其不争,看到他完全无动于衷的样子,也有几次动手打他,可是他越来越差,成为班级里的倒数。先生看我们两个矛盾太深了,让我暂时先不要管,由他来管一段时间。后来初二初三儿子逐渐有了学习的态度,走上了正轨。

现在我已经完全心平气和,能够平静面对他的一次次没考好,我跟他谈心,跟他一起找问题,跟他一起分析原因,找适合他的那种方法。现在的关系明显好很多,孩子跟我无话不说,无论他的失落和得意,都愿意跟我分享。他还说他们同学很多和家长的关系很差很差,说我和他爸爸是能够尊重他理解他的家长,所以他现在学习方面特别努力,特别自觉。相比初中时期,我们管的更少了,但是他自己的主动性更强了。


在我教育两个孩子这么多年期间,为数不多的打孩子,都是失败的,还会让事情更加糟糕。只有平等对待孩子,从问题本身出发,找到孩子问题的关键点去引导,才能让孩子认可你的做法,并心甘情愿听从你。


燕飞东南我行西北


看是什么状况了,我小孩两岁,但是没怎么打过,现在最皮的时候也就是以教育为目的,但不会下重手,只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引导,讲道理,现在宝宝也是很乖以及暖男,另外说一句,做父母的言行,特别是爸爸,小孩子都是在模仿,有时候皮也是为了我注意。我相信每个宝宝都是天使,要相信你的宝宝


长鼻子的颂歌


我的儿子目前已经三周岁了,在这一千个日日夜夜里,要说一下都没打过孩子那是说的太绝对了,有时急起来也会打几下孩子的手,但也仅此而已。所以说我的主张还是少打,甚至是不打。

在这三年里,我逐渐认识到两点。首先,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好也行坏也罢,都是受到大人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是夫妻俩自己带孩子,没有跟双方父母住在一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老人的干预。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我们在一起,所以在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就在逐渐改变一些生活上的习惯,例如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睡觉前不在卧室的床上玩手机;有时间的时候就捧起书读一读;尽量保持家里整洁干净;孩子渐渐大一点就开始每天睡前给他读故事。一开始难免会有些不适宜,后面渐渐的也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儿子吃饭的时候会坐在自己的餐椅上直到吃完才下来;自己玩过的玩具基本上都会自己收回去;周末会看两次电视,总共不超过一个小时,平时只在晚饭之后看一会电视,半个小时左右;晚上躺在床上会让我们读三四本故事书之后才睡觉;去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我们有意的引导,他现在回到家大部分时候都会先去桌子上翻开书本(老婆每次去幼托接孩子之前都会把他小桌子收拾干净,然后只留一本他喜欢的书在上面)看一会;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不说脏话,会说礼貌用词;吃的和玩的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事情能力允许时尽量自己做;做事情要学会坚持;承诺的事情要做到等等。总之,要想孩子做到,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或者没做好,然后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没做到还要用棍棒去加强教育,则实为大不妥。

即使这样,很多时候难免还会因为一些事情而要对他们吼,甚至气到自己想出手揍人。所以第二点就是我想说的,耐心。其实我们想吼他们,或打他们无非就是我们的耐心用完了,老子不想忍了。事后其实我们多换位思考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如果是他们错了就及时指正,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付出多了总有回报。如果他们没错,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不够耐心,没有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习惯式的45度俯视他们,习惯式的大人永远是对的,习惯式的展示自己的绝对权威。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对待你的朋友试试,估计你要不了几个回合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最后我想说,不要再纠结要不要打孩子了,当你忍不了想大打出手的时候也请你想一想平日的你是怎样做的;平等沟通过没有;你做错的时候是否也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






十年伴成长


没有说一定不能打,也没人说必须得打,我也有两个小孩,我也打过小孩。两个小孩我打老大打的多,有老二之后我就反省了一下,为什么老二打的少反而很好。老大经常挨打还越不好,我也觉得胆小的孩子,最好不打,越打越没自信,还有就是你不想让她看手机,你也别看,言教大于身教。


小磊Vlog


个人觉得不应该打孩子,俗话说得好,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爸爸动手打她,看着哭的梨花带雨的小脸和浑身发颤的小手要抱抱的样子,真是想把她爸打一顿,究其原因就是冬天了,很冷,让她吃饭,她说我不饿,不吃,然后就自顾自的去玩去了,我听到了就好生跟她说,天气冷了,不吃饭没有热量,没有体力,怎么去好好玩,要过来吃饭,一上餐桌就大声嚷嚷:饭太多了,我吃不完,这菜好辣啊,等等,我要去上个厕所……就是各种理由,各种借口,不想吃饭,她爸表情就很难看,发飙了,打了一下屁股,然后让她去面壁站着,想好了再过来吃,然后就开始了哭😭,其实打的不重,但是小孩子其实是很会察言观色的,这个行为和动作让她害怕了,也让她感到委屈,以后只要有这个动手的苗头,她都有点下意识的躲!

最好是不要做让孩子产生压力的事,带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家家不一样,但是孩子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就是爸爸妈妈,她会不断地在你身上模仿你的言行举止,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当你的孩子做了什么让你觉得生气恼火的事情,你可以先冷静一下,再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是最有效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