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意義有哪些,怎麼我總感覺一點意思都沒有?

鄉村妞妞i


過年吧,肯定不會向小時候的氣氛隆重了,時代變化了,物質變好了,現在想要什麼就可以買到,幸福感需要參與,以前過年都是一家人一起動手做吃的,多幸福啊,現在回家吧,就是和家人團聚一下,吃吃飯,在看看家裡的變化,逛逛街道,看看以前見過的人,這也是年味吧,只是沒以前濃吧,到過年還是要回家啊,對吧,同意觀點的贊👍



興仔愛生活


過年的意義可能就是跟親人在一起吧。

記得有一首童謠,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

二十七,宰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除夕的餃子年年有。

小時候年三十晚上和初一去奶奶家吃餃子,初二回姥姥家,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飯,小孩子們吃飽了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淘氣,大冬天的跑在空曠的地裡去放風箏,趕上下雪的時候在堆堆雪人,打打雪仗,實在太開心!還有那被媽媽拿走的替我保存但是後來就再也沒見過的壓歲錢。

小時候的無憂無慮換成了成人世界的煩惱,當我們也成為那個獨當一面的人,在成人世界裡拼的累了乏了,回到家能容納所有的疲憊辛苦,和家人一起坐著聊聊天也是令人暖心的一件事情[心]





小花的花不香


小時候,進入新曆年就總是盼著過年,有好多好吃的東西,有鞭炮可以玩(或扔到河裡去炸魚兒,或放進路邊的牛糞裡,......),挖窯子等等。小時候的過年,是單純的快樂。

青少年,過年的感覺變模糊了,剩下一種思念。思念著放假回家,思念著打工的姐姐回家。

現在,人將中年,每將近過年,內心總是想著回到老家。也許,有根的地方,心靈才能安靜下來。


嘩眾取寵


今年我也思考了這個問題,感覺越長大越沒有年味了。但是今年年三十大家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可能過年的意義就在於“看見”吧。

看見長久未見的親人,看見分隔已久的好友,看見自己思念的家鄉等等。要說真的見到了可能也沒有那麼有趣,也沒有那麼多話想說,但是看見了就彷彿能夠安下心來,看見了就好像知道你身邊的這個人還在。對於久久沒有回家的人來說,回到家鄉見到親人並不能做什麼,或許團圓就是大家微笑的坐在一起的那一刻,但是我認為你看見了那些人,看見了一桌的團圓飯,至少知道,我們是幸福的吧。

過年的意義與其說在於團聚,背後的意義更是看見身邊的人都健康,微笑著對你說:回來了……



新疆純丫頭子


對於孩子們來說,無論是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還是物質富足的今天,他們一樣盼望過年。因為年帶給孩子們了自由自在和吃喝玩樂,他們可以連續看電視、較長時間玩手機,可以晚睡晚起等等。

但對於任何時候的成人,過年都是年前在忙,過年中無所事事,過完年後還超累。細思其原因,在於孩子們無憂無慮,大人們卻各有自己的壓力和負擔,本來七天假可以好好休息或外出旅遊,而這個傳統的節日卻要求人們團聚在一起,尤其有老人的家庭;和一群不怎麼熟悉的人尬聊,自然也沒什麼意思;再不然就是聚聚餐,吃吃飯,搞幾個同學聚會什麼的;今年又很特殊哪兒都不能去,過年尤其無味。

可回過頭來,恰恰是因為過年,人們才在這個時候善待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才會停下來思考和總結,才會抬頭看看天和路,才知道把一切放慢也是有價值的,我想這大底兒是對成人過年的意義吧!


宋育平倉央嘉措


因為現在的主jio不是你啦鴨。小時候有糖糖有壓歲錢。長大後說不定,你還得給家裡小孩包紅包,有啦來自大人家的壓力,找女朋友啦嘛?工作怎麼樣,大姑二姨三娘四姐五弟各方面的壓力。




接地線


過去中國窮,都盼過年有能買到平時不買或買不到的東西,過去是有錢也買不到,現在不一樣了,想買啥就能買到,只要你有錢。過去過年時間長,走親串戶家家輪著宴請,喝酒打麻將,嘮嘮家常,一直到正月十五,現在不行了,假期段,一半時間都在路上。回家過年也就是短暫的和家裡人及親朋好友吃頓年夜飯,來去匆匆,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時間幾乎不多。所以年味就淡了。


冬季限定在東北


大家現在過年都在說沒意思,不如以前有年味,其實這也是每個人對比自己的小時候過年的情況,對此我也對比過自己家以前和現在過年的區別,總結下來有幾點,權且一說,不對的地方大家再補充:

1、經濟條件,以前經濟條件普遍過年小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都會在過年時置辦一些新衣服新行頭,平時哪裡有新衣服穿,所以慢慢的過年對我們來講就是可以添置最喜歡的新衣,對此可是很期待的,會把最想要的在這時候提出來。現在則不同,生活條件好了,隨時手機一點新衣服新鞋網上購買,送貨上門,無論春節還是日常,只要需要就可以購買。

2、不光新衣服,其他的年貨,食品等也是過年時才會有的,平時是吃不到或是家裡捨不得吃的。現在什麼吃的沒有?

3、團聚、過節方式,這裡說到團聚並不代表現在過年大家不團聚,但是相比較而言沒那麼必須了,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有時工作需要必須堅守崗位,有時搶票不到只有留守異鄉,有時自己小家庭需要需要外出度假。年輕人也更多選擇在這個假期旅遊度假來放鬆自己。基本朋友圈的團聚都大於實實在在坐下來聊聊天喝喝茶。年味何在?

4、節日太多,以前除了春節其他節日沒有那麼重要,一年最重要的就是春節,一年的辛苦,一年的期盼,一年的精氣神都會在這天釋放。現在則不同,太多的節日,例如聖誕節、情人節、兩個小長假、中秋節、連雙十一、520都是節日了,消費了我們的錢包,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和對節日的期盼。

5、儀式感,規矩的逐漸消失,鞭炮的禁放。上述的生活條件變好、旅遊過春節等情況都會帶來過年儀式感的逐漸消失,即使團聚,現在年輕人也不太注重儀式感了,譬如守夜煮餃子,大年初一要起個大早,換身新衣服先給父母磕頭拜年,然後吃餃子放鞭炮,走街訪友給街坊鄰居拜年。過年的規矩很多也很講究。現在有的還在堅持,有的都已經沒有再見到了。鞭炮的禁放也讓這個年少了與眾不同、少了特別,那就是年味。

還有哪裡不到位,請各位補充!


SEGALAU


過年是全中國人民統一過的最大的節日,小時候過年就意味著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還有壓歲錢!長大了,不再期盼好吃的,好玩的,不僅不再有壓歲錢收,還要把一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裝進紅包發出去。對於成年人來說,過年就是過的無奈,再多的高興,再多的年味都被串門子拜年後的勞累消磨殆盡。當然,過年還是要過的,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讓大部分的家庭團聚在一起,也只有過年可以讓全中國舉國同慶!所以說,過年過的沒有意義,但是過年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了!


9夢不見


1.傳統佳節,感受數千年中國文化的代代相傳。

2.走親訪友,平時忙於工作,和朋友們親戚間來往甚少,春節假期是個很好的機會,聯絡聯絡感情敘敘舊。

3.生活,需要儀式感!

4.走累了,也需要歇歇腳!

(感覺沒意義,多數是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與人交往,可以試著和親朋好友走動走動,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今年除外,作為一個曾經在武漢讀過大學的人,祝願所有人遠離瘟疫!攜手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