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类活动资料的工作,搞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你如何看待这些教师?

跟王老师学语文


在多数人眼中,认为只要在学校工作的人都应该成为教师,毕竟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应该都被称为教师。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学校都会有部分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反而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类活动资料的工作,搞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这类人也被我们称之为教师,在学校内外也会被称作“某某教师”等,可是我们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并不是我们所普遍认为意义上的教师。

专职进行建档案、收集各类活动资料的工作,从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检查,只要上级部门来检查,就会面临着各种档案资料,需要补齐各种档案,显然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做这项工作。其实,我们也要认识到,档案整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档案是学校发展记录的印迹,也可以说他们是记录学校发展轨迹的重要传承者。

我们广义上都认为只要是学校里的工作者,都应该被称为教师,其实不然,我们学校的工作人员全称为教职工,也就是说,学校里的工作者不光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他们被称为职工,比如:档案管理员、后勤工作人员等。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轨迹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学校的后勤人员,也都是教师编制,而且他们也曾经参与过教学活动,但是现在却专职干档案员、后勤人员等。说实话,这样的例子在现实教育中有不少,因为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并没有给学校专门设立职工的编制,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教师的事业编制招聘到学校的,但是学校里也有其他行政工作要进行,因此也就出现了教师编制的教师,依然要承担非教学任务的工作。

其实,档案管理员对于多数年轻教师来讲,他们并不能理解,毕竟他们当初应聘的是教师,而且在档案管理员的职务上,在竞聘职称上可能会面临困境。不过,我们发现很多档案管理员,都是已经获评职称的老教师承担,即使这样也有年轻教师觉得凭什么他们有教师职称,但是不干教师的工作?说实话,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按照目前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来看,显然并没有对学校内部的教师队伍进行细分,也就是说他们得编制基本上都是教师编制,只是学校领导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师进行具体的分配,你分配到什么岗位上,就应该做什么工作,这种混用的工作性质、编制状态,都是现实运行状态下难以一时间调和的。

对于这样的教育现实,你如何看待?


东爱雨小公


这类事情发生在规模较大的学校。我校教职工300多人,教师中有部分不承担教学任务。有专职实验员;有专职负责食堂人员;专职图书室管理员;专职档案室工作人员;专门检查清洁卫生的老师。

之所以有这些人的存在,是因为这些岗位确实需要人,尤其是学校大,资料多,学校的宣传任务重,实验保管及借还实验器材……

这些人往往都是从教学人员中抽出来的,工作轻松,没有教学质量考核的压力,工资分文不少,绩效工资也拿完,成为一些人向往的岗位。

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被安排在这些岗位;有些人因为教学质量差被安排在这些岗位;也有年纪轻轻,不知道怎么会安排到这些岗位的;有男55岁以上、女50以上被照顾到这些岗位的。

在我校,这些人被称为“边缘人”,每到年终,每个教师发一张表,上面有非教学人员的名字,教师就在名字后面选√“优秀”“合格”,其实大家根本就不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随便画“√”,就算考核了。

这些岗位虽然部分人羡慕,但多数人不屑。因为社会上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没有本事,没有社会地位。另外这些人的职称很难晋升,因此他们虽然工资轻松,有时也牢骚满腹。

也有个别不服输的年轻人,找领导安排上课,领导也安排给学生上课,但不到两个月,由于教学效果差,管不了学生,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讲。学生和家长集体向领导反映,最后灰头土脸被撵下课堂。

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安排工作时或申请岗位时,都应该扬长避短,尽量在合适的岗位,学校这部“机器”才能够正常运转。


平淡是真oymlq


一所学校的人员构成,除了学生之外,还有教师(教授),职员,工人等等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人员,合称教职员工。规模大的学校,分工明确,各类人员都有。规模小的学校,有些职员的工作,让教师兼任。比如学校的会计,学籍管理员,等等属于职员系列。食堂的工人,属于工人系列。而教师,是指担负教学任务的人员,教学任务,是指课程表上的教学任务。

在职称评定中,不少不属于教师系列的职员,工人,根本不能评选为某级教师。当然,教师兼任了职员工人工作的,还要看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工作量足够,是可以参评的。

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学校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比如食堂的工人,一般和校长关系不错,按教师职称系列参评工资高,也是很多的。不过,这是可以投诉的。

现在,职称评定是一团乱麻,有待整顿。


老百姓拾荒者


这些老师其实很累的,虽然他们不上课,不承担具体教学任务。比如,搞建档工作,是最麻烦,最磨人的,要求特别严,有时还有时间限制。特别要求规范。

以前,我当校长时,那时候没有专职搞这些七事八事的人员,这些工作全落在校长头上。村小校长还任主课的,实在忙不开,就抽一两个精明能干的教师帮忙。还没有一分报酬。

好像是八几年,农村里搞”普九验收”时,各村小校长忙着填写各种表格,各种数据,还得横行竖行加起来非常吻合。像做会计账一样,多一个少一个人都不行。验收查到会挨批的。

乡里也要将各村数据报上来,要进行统计,也得各项数据吻合。如果一个村数字错了,就没有办法汇总。于是急招那个村小校长查,有时知道错了,还不知道错在哪儿。哪个年龄段,连男女数也得上下全对上。

反正,那个普九验收,我是受够了。校长互戏称为“表校长”。不干正事,整天填表,统计数字。每学年的一次年报,忙得头晕。后来,考虑到这些情况,有教师人数多的学校,便安排专人干这个建教学档案的工作。有时,这个专职的都忙不过来,真的,日夜加班,连晚饭都没有安排,自掏腰包。

这些没有承担教学工作的,安排专职去建档搞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本身就是教师身份。而且往往是精明能干,相当细心,有耐心的老师被抽去担任这项工作。我是比较清楚他们的工作量的,有时似乎看起来轻松,其实忙起来的时候,别人不觉得。


笨笨潮爷1


本人一名镇直小学数学教师,任电教主任职务。顺利完成2016年,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检查的一百多份资料建设及2017年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国家级检查组,省级、市级、县级各类行政领导,而这些资料都是我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加班完成的,没有一名老师是专职的工作人员,而且都是年轻的新入职教师,他们的知识面和寻找资源的能力都比老年教师强,办事效率高,所以我认我学校不需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迎检资料,只要相关科室认真履职负责,利用好新教师这一资源,定能顺利完成各类任务。



乡村教育宣传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一名任职三年的乡村教师,我校在职教师15人,拥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二百多人,所有教师都在一线教学岗位,因为没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所以我们又身兼数职。

针对刚才所提的问题,我根据我的自身情况写几点我的个人观点:

一:目前国家政策倾向于乡村学校建设,为乡村学校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就我学校而言,13年新建学校食堂、学生公寓,17年至今新建综合实验楼、水冲式厕所、硬化学校操场。新增数万元的教学设备及仪器。完善了新的教学设施,那么管理也得需要完善,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因我校教师缺乏,所以几乎每位教师至少有两门课外加一个综合实验室的管理员,拿我为例,我担任三年级语文英语的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学校档案室和会议室)。

二:有些人抱怨教师把时间都浪费在省检、国检及各种会议上,宁愿不上课也要整理档案、参与一些无所谓的会议。其实换个角度来讲,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追求结果,国家、省市县为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那么这些钱有没有落到实处,有没有真正的服务到学生身上呢?这就是省级、国家级均衡验收的目的。同时呢,教师面对新的教学设备,也需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完善个人的不足,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导,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加班加点干这些工作的,并且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表示要有班级文化建设。

下面的几张图片就是我校教师利用暑假时间投身综合实验楼,为各室进行布置。在这里我并不是宣扬老师有多敬业,有多伟大,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勇担重任,为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刘博梦雨


一所学校是一个机构,机构要运转,必须职能要建全,就如一个家庭一样,得有出外工作挣钱的,也要有在家料理家务的。一个学校有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安保部门、后勤部,各部门有各部门的任务职责,任务有轻有重,要认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也是不简单的事。上课虽然苦,但比较单一,而且学校财力主要倾向投入教学,评优选模也如此。而非上课教师,看上去工作有些轻松自由,但事情多而杂,加班是常态,苦而少津贴(行政后勤不上课如我行政司职办公室和档案员,870多到手400多含扣税)。因此,上课的向往行政,行政的每天被繁杂事务拴死又想着去上课,一句话:只有经历了才有发言权!任何猜忌是非都是徒劳!


打死不说2


我们对于在学校工作的人,都称呼为教师,其实,学校里除了专任教师外,还有职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教职员工”,学校有些老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进行建档案、各种活动的资料,搞校园文化建设,其实,这些“老师”就是职工。以往学校里不设这些岗位,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工作的需要,是需要设立这样的一些岗位的。

比如,专职进行档案搞资料的,其实就是档案管理员。规模大的学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的。档案工作很重要,档案就是学校工作的印迹,就是学校的历史记录,学校怎么能不重视档案建设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人也是教师编制。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现实中也不少。因为人事部门没有给职工编制,而学校因为学生数班级数等原因,不缺教师缺职工,校领导就会让教师编制的人去做职工的事情,学校里没有分得的那么清楚的。

比如,有些教师年纪大了,不适合站课堂了,如果学校教师不缺,校领导会安排这样的老教师去后勤岗位,去门卫值班等,这些没有什么不可以。前提是专任教师够用就可以这样调配,实际工作中,也经常这样做。

那么,对于这些不在从事专任教师工作的教师,待遇上会有什么不同呢?在一般学校里,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原来是什么工资待遇,调整后还是什么工资待遇。这主要是学校内部的调整,这些人的身份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这样做,有些年轻人似乎不能理解,认为档案管理人员,就应该是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不应该是教师编制,还有教师职称。档案员应该评档案管理职称才对。这样当然是最好的,也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对于现在的学校,这只能是一种愿望,很难成为现实。

现在的人事制度,在学校这一块,根本就没有分的那么清,后勤上大多是临时人员,少数几个正式人员,也是因为一些原因由教师调配过去的。门卫上也是这样,没有专门给学校配备安保人员,学校只能在内部进行调剂。

对于学校里的有教师专门从事档案工作的情况,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跟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当代师说


看到有些从事人事工资、档案、文化建设的员工的诉苦,我还是有话要说。不管从事一线教学还是从事这些工作,都有其工作特点,总的来说,还是教学一线更辛苦,更累。


一、从事人事、档案、文化建设的员工是一阵阵忙,不会长期忙。比如搞一次工资改革,人事科会忙一阵,之后就会比较轻松。比如有一个项目验收,相关人员得加班加点准备资料,一旦验收完成,就有较长时间休整。相比教学一线天天上课、备课、批作业等还是要灵活轻松,所以很多人千方百计从教学一线往这些岗位跑,这就是事实。

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基本由一线教学老师担任。所以一线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得当劳心劳力的班主任,累个半死,担心得要死。而那些员工就不用这么操心,至少八小时之外是自由安心的,还可以打打麻将娱乐一下。



说实话,在一所学校最苦最累是一线教学人员,不知道大家认可不?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昨天有个老师登录了一个农村小学的OA给我看了下,国庆后共收到20多个上级部门的通知!

这个学校老师人数总共才不到15个人,真正能做这些工作的也是就3、5个人(能力以及年龄问题),不知他们是怎么能应付这些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