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這裡的3.6萬老人如何平穩度過“禁足期”?

【愛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這裡的3.6萬老人如何平穩度過“禁足期”?

2020年的春節,肺炎疫情忽然來襲,人們都過著“宅”在家裡的生活,平日裡還有些來往的鄰里也不再那麼頻繁走動,似乎過著“與世隔離”的日子。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那麼,此時此刻,小區裡的那些高齡獨居老人,他們的生活現在怎麼樣呢?

老夥伴 不孤單

2月1日上午9點,宜川路街道交西小區的82歲獨居老人張娟娥又接到了“老夥伴”結對姊妹張紅珠的電話。61歲的張紅珠仔細詢問了老人近日的生活狀況,叮囑張娟娥近期儘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徵詢老人是否需要代扔生活垃圾……一番家常聊天后,張紅珠提醒老人,如果家裡近期有外省市來人,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繫居委會。

老夥伴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一線牽

據交西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陶瑾介紹,目前交西小區現有老夥伴成員96人,其中90歲以上13人,80-89歲的44人,春節期間有37人被子女接去過年,其餘59人身體狀況良好,並且多數在節前囤足日常所需的食品,過年期間很少外出。儘管生活需求得到了滿足,但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進一步關心老人日常生活情況,交西居民區的黨員志願者加強了對老夥伴的關懷。在聯繫頻次上,從原本的兩天一次的電話或走訪溝通提升為一天兩次電話溝通;從關係內容上,不僅要確認老人身體情況是否良好,還會提示老人防病要點,關心老人家裡是不是經常開窗通風,確認老人當天是否出過門,出門是否戴口罩等防控細節,主動詢問老人是否有需要代扔垃圾……同時,黨員志願者還具有提醒的責任,需要詢問老人家庭成員是否有近期從重點地區或其它省市來(返)滬的情況。

日常用品 送上門

2月1日下午4點,宜川社區服務中心小陳接到了宜川五村彭阿姨的來電,老人需要一袋大米,一桶油,同時還詢問是否有湯圓,並約定當天傍晚送貨上門,貨款現金到付。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不一會兒,宜川路街道慈善超市的工作人員小潘就根據老人的預約,備好了一袋10kg的五常大米,一桶1.8升裝的多力葵花籽油,以及一袋“龍鳳”紅豆沙湯圓,步行10分鐘,為老人送貨上門。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多年來,宜川路街道慈善超市一直有春節期間為社區裡接受長護險服務的老人提供春節期間的送貨上門的服務。宜川社區服務中心長護險節前原有服務老人近800位,疫情發生後,除100多位臥床老人繼續提供上門服務外,其餘均已暫停服務。對於暫停上門服務的老人,慈善超市採取電話預約服務,接單送貨上門,內容涵蓋日常生活必需用品、米、油、蛋等(蔬菜禽肉無提供),送貨範圍為宜川社區全境。

3.6萬社區老人不發愁

宜川是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目前有老年人口3.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41%,其中80歲以上老人達到6131人。為打好本次疫情阻擊戰,宜川路街道為社區的老人安排了多方位的服務。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防護提醒送達到人

不少高齡老人不看報,也不怎麼看電視,平時老年人可以嘮嘮家常、互通信息的老年活動室也暫時關閉了,為提高老人對本次疾病的認識,提高防範意識,街道老齡辦通過“老夥伴”電話連線、為老服務志願上門等多種方式,將疫情防控的知識直接送到老人面前。提醒老人儘量減少外出,如果確需外出,務必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服務對象底數清晰

當高齡老年人遇到“禁足期”,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可想而知。街道迅速再次梳理轄區內獨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信息,並重點關注老人健康狀況。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困難老人服務上門

轄區裡有不少老人行動不便,一些老人家裡的家政人員離滬後暫時不能復工,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街道不僅落實好現有的長護險家政服務安全到位外,還積極動員為老服務志願者與社區高齡老人對接,做好關愛溝通。針對春節期間老年食堂的關閉,組織志願者幫助腿腳不便的老人代購食材、藥物等,關心社區老人的生活。

特別提醒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揭秘!帶你走近普陀“抗疫”第一線的24小時

上海新增1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我們的社區“安危”,有這群普陀人守護!

普陀這個居民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口罩購買不容易?普陀城管來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