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記住格律詩的格律表?

冀櫟若羽


對平仄之我見

古人的一些詩篇到了今天,出現了不符合平仄和押韻,但我們讀起來沒有感覺出來,更沒有感覺她有什麼不好,而仍是那麼美。這說明,平仄在寫詩中根本就沒有說的那麼好,有什麼能增加詩篇美的作用。所謂古人為得一既合乎平仄又合乎押韻的佳句要捻斷數莖須,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正因為多數人受此限制,每個人寫出的好詩篇不多,也不能多出一些象李白這樣的大家。只有李白,不受此約束,能平仄則平仄,能押韻則押韻,若不能,則均可捨棄,但有一點,意境美永遠不能捨棄,所以,只有他才能寫出很多氣勢磅礴的千古名篇,也正因為他蔑視這一約束,才能出口即名篇,一氣呵成,毫無造作的艱苦,實在霸氣,寫出的名篇也多。切不可為了平仄、押韻而壞了意境,或減弱了意境美的效果,那是在捨本求末。總之,平仄在今天的寫詩中已無意義,詩讀出來好不好聽,有沒有音律、韻律、頓挫感的美,是要靠詩朗誦者的朗誦水平,而不是靠平仄。平仄它不是音樂,它根本沒有美感,詩只要讀出來順暢,沒有怪怪的感覺就可以。平仄本身就經不起邏輯的推敲,如果平不能與平相對,只能與仄相對,而仄卻不是一個音,而是2~3個音,這顯然不是一個嚴謹的對稱原則,唯獨第二、第三聲只能與第一聲相對,第二聲都也不能與第三聲相對,這顯然不科學,因為把第一聲不能與第一聲相對,第二聲不能與第二聲相對,第三聲不能與第三聲相對,這是合理的,因為相對的話,就有重複音(樂、調)之嫌,但第二聲與第三聲之間也不能相對,這就完全說不過去。所以,平仄的規定其本身就是不合理、不科學的。古人發明的東西有好的有壞的(如同中醫有真有假有好有壞),並不是什麼都好,什麼都正確,對這種不好的、沒有作用的平仄限制就完全可以、而且是應當摒棄。我們可以創造一種更先進的能增加詩詞美的規則,當然就是沒規則,以意境美為中心,押韻、對稱還是要堅持。給詩詞配樂就是一種更高級、更優美的形式,而不是用平仄。古詞是配音樂來唱的,古人用固定的音樂調(詞牌)去配各種詞,顯然也是不科學的,應當根據意境內容,每詞配一調(樂)。詩雖然是用來吟的,但配上樂來吟更優美(配樂詩朗誦),而不是靠詩的平仄。詩詞配上音樂朗誦,再配上今天的高科技影像,則是更優美、更高級的形式。時代、科技在發展、進步,文化也要向更完美、更高級發展,使古文化更完美才是正確道路,而完全捨棄高難的古文化,專用低、易的白話文,則是文化的大退步!正確的應古文化與現代白話文同存,能力強者用古文,能力差者用白話文,寫文章用古文,描述科技上的東西用白話文,政府國文則可以古文與白話文同用。使古文化更優秀才是我們要堅持的,固步自封不可取,千年不變也不明智。但以現代白話文完全取代古文則是大錯特錯,是文化語言的大倒退,只求易,不敢難,所以導致今天創作不出優秀的文化作品。


萬里雲220500985


好多人都在教讀者學習平仄表,一看就頭疼,根本沒必要這麼學、這麼記。我一直擔任這方面的講座,有一個簡便的方法。

請記住三個秘密,基本格律就全明白了。第一個秘密是平仄。大致普通話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入門了再學習平水韻。第二個秘密是押韻。一般情況下,第一二四句最後一個字要押韻,一般押平聲韻,第一句可以不押,第三句必須押仄聲韻。現代漢語韻與古典韻有很大差異,入門後再學習。第三個秘密是句中平仄,以七言絕句為例,記住中國的語言是雙音節為主的語言,第二四六字為音節關鍵,為讀出抑揚頓挫、氣息連貫,古人規定任何一句中雙數字平仄相反,自己驗證一下。也就是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如朝辭白帝彩雲間,辭帝雲分別是平仄平。剛才是一句中,接下來要明白句與句之間有規定:一二句對應的雙數字平仄是相反的,如千里江陵一日還,裡陵日分別是仄平仄。不同點是二三句又是相同的,如兩岸猿聲啼不住,岸聲不分別是仄平仄。三四又相反的。如輕舟已過萬重山,舟過重分別是平仄平。

每句中雙數字平仄、句與句雙數字平仄,再加上押韻的字平仄,格律基本解決。深入一點再解決孤平三連同等問題。

可平可仄的單數字直接標書,那麼該絕句的格律為:

朝平白仄彩平平,

千仄江平一仄平。

兩仄猿平啼仄仄,

輕平已仄萬平平。

看明白了嗎?


莫林經略


這個其實沒有必要刻意去記。以七言為例。

我們知道無論律詩還是絕句,第一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但偶數位置的句一定要押平聲韻的。

有四個基本的律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前兩個律句,在保證句中有兩個平聲字相連的情況下,可以一、三、五位置上平仄不論。

後兩個律句,一、三位置上可以平仄不論。第五個字位置上要論。

所謂的格律表,就是把這四個基本律句,按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

例如七絕,以每個句子的第二個字為標準,只有兩種排列方法

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


明月漢時關,

長征人未還。   

使

龍城飛將在,

胡馬度陰山。

每句的第二個字分別是:時、裡、使、教,平仄仄平

匈奴不顧身,

貂錦喪胡塵。

無定河邊骨,

春閨夢裡人!

每句的第二個字分別是:掃、千、憐、是,仄平平仄


如果七律,只要把上面的排列重複一次就可以了: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般三四句、五六句要對對仗。

初學者只要知道這種排列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理解什麼叫“粘”,什麼叫“對”及其它專業的術語,隨著興趣的不斷深厚,自然就慢慢地熟悉了。


湍水釣叟


死記格律詩格律表是一種非常幼稚的行為。如果不掌握格律基本規律和基本規則,就算你將所有格律表背得滾瓜爛熟,也毫無用處。因為寫詩是一種思維創造,而不是簡單填空。

基本規律和規則:

一、替

所有律句都遵循平平仄仄兩兩交替而行規則,即所謂“馬蹄韻”。

二、對

兩句為聯,上下句或上下聯,平仄相對: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三、粘

兩聯構成一首絕句,聯與聯之間平仄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即一三(五言)或一三五(七言)可以有差異,但二四六必須完全相同。

仄仄平平仄(五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粘,)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樣便能組成四句有不同韻味的基本單元,通過“粘”的基本原理,可將絕句無限延長,成為八句的律詩,或十韻二十韻以上的長律或排律。

以上是首聯無韻式的第一式。再將以上三四句和一二句調換一下位置,便得首聯無韻式的第二式:

平平平仄仄(五言)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粘,)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想首聯入韻,只需將五言的第三與第五,七言的第七和第五字調換一下位置,便得到首聯入韻的兩式,不再列表。

明白了上面幾條,只要記住五絕第一式,所有格律表都能非常輕鬆推出。

以上列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人不古板,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其中二四六分明是無條件的,必須嚴格執行;一三五不論卻是有條件的,必須保證不出現孤平、三仄尾、三平尾(三平調)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為避免孤平,在保證二四六不亂打情況下,可將平仄稍作調整,仍是基本律句。如:

一、句內調整

仄平仄仄平,是個孤平句,可在第三位補個平聲字:仄平平仄平,仍是基本律句。

仄仄仄平仄仄平,可在第五位補一平聲字,即:仄仄仄平平仄平。

二、下句調整。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那就只好下句在第三位多補一個平聲,也叫拗救: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值得注意的是,句內調整是無害的,下句調整補好了也是個疤,不是萬不得已,儘量少用。

三仄尾相對於三平尾(三平調),為害較輕,律詩中也常見,三平尾一般難讓古人容忍,一經發現,即打入古體詩範疇。


雲卷飛山


格律詩主要包括七律、七絕、五律、五絕這幾種基本形式,以及依此發展出的排律。

格律詩的格律不需要死記硬背,只要記往律句的四句基本句式,通過粘和對的組合,便可得出律、絕的各種格式。

一、兩對基本句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1、中是指該字可平可仄。

2、五言去掉開頭兩字即可。

3、平聲尾必定為押韻句。



二、平仄的對與粘

對,就是平仄相對。平對仄;仄對平。

粘,就是平仄相粘。平粘平;仄粘仄。

三、組合方式

1、任何一句基本句式均可作為起句。平聲尾的稱為首句入韻式,仄聲尾的稱為首句不入韻式。

由於第一個字基本上都是可平可仄,因此要看第二個字,是平聲的稱為平起,仄聲的稱為仄起。

例如:以“中平中仄仄平平”作為起句的,稱為平起入韻式。以“中平中仄平平仄”作為起句的,稱為平起不入韻式。

2、習慣上我們將詩中每兩句稱為一聯,如律詩分為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和尾聯(七、八句)。絕句在格律上也可看成兩聯。每聯的對句一定是平尾,(押韻)。

3、除首句入韻式的首聯外,每一聯的平仄都要相對(因部分字可平可仄。主要看二、四、六字)相對的意思是起句是平的,對句必須為庂,實質上,如基本句式所列,只有兩種形式。

4、聯與聯之間(如二、三句)平仄要相粘,相粘的意思與上句的平仄相同。上句是平的,粘句必須也是平,(還是看二、四、六字)。例如:

第二句:中平中仄仄平平。

第三句:中平中仄平平仄


5、首句入韻的(平收),第二句必定是另一句平收的基本句式,實際上也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種: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基於以上要點,只要記住兩對基本句式,通過粘和對進行組合,便可得出格律詩的各種格律表,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律詩的頜聯和頸聯要求對仗。


詩詞書院


教你一個搞懂平仄的竅門!

這方法真是高度概括,邏輯嚴密,說理清楚,廢話最少😄😄😄😄

五律與五絕,只需記住一句“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就行,後面各句全從它變化而來。

變化的方式很簡單,凡偶數句,與上句平仄相反,凡奇數句與上句平仄相同。

但是有一個例外情況:偶數句尾字若為仄聲或者奇數句尾字是平聲,那麼尾字與倒數第3字平仄一定要互換。

寫到這兒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對了,第1句也是可以押韻的,如果你願意押韻的話,也可像上面這麼整,就是尾字和倒數第3字平仄換一下。

七律或七絕也一樣,就是每句多了倆字,所以只需要記住“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即可,後面的變化與五律相同。

完了嗎?就這麼簡單?!好象完了😃😃😃

不過古人的格律更寬鬆一些,他們有一個口訣:135不論,246分明(五言為13不論,24分明),也就是說對於七言而言,每句的第1個字、第3個字、第5個字平仄可以亂來,可平可仄。對於五言來說,就是第1個字和第3個字可以亂來😄

是不是覺得,一下子讓你輕鬆了好多?

那麼下面再說兩個規則,最後兩個😄😄

一定要記住哦,最後5個字一定不能出現“仄平仄仄平”!這就是所謂的孤平!每句後三字不要全平或全仄。

這回真是講完了,大家馬上就可以做試驗了!


神吔


學習創作舊體詩詞,格律是一道必須邁過的門檻。有不少人有志於舊體詩,但在看似繁複的格律面前無從入手,因而採取敬而遠之、避而不用的態度,寫出來的作品也就不像舊體詩。

其實,掌握舊體詩的格律並不難,也不一定要生記硬背格律表,除了多讀多寫以外,只要記住幾點基本規律就可以。

(一)熟記基本平仄句型

(1)五言詩律

    五絕是最簡單結構,其兩聯句子(四句)的平仄音律,是一切格律平仄的基礎,必須熟讀牢記。

以五絕正體仄起為例,格律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四句基本句型,可以分別作為詩的首句,然後續以其它三句型,從而構成了以下的四種五絕的體式:

        仄起(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

平起入韻(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

        平起(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

仄起入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

我們分析一下五絕的平仄結構,可以發現四句基本句子組成了上下兩聯,遵循格律詩一個最基本的構成規則~粘對。

“對”就是在一聯中,上下句(習慣上稱為出對句)對應位置的字,要求平仄相反;

“粘”,就是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與上聯對句第二字相同(其餘類推)。

律詩為八句四聯,習慣上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下面以仄起首句入韻五律為例(其餘類推):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首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頷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頸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尾聯)

對照分析可見,各聯上下句平仄相反,這就是對句;頷聯出句(即第三句)第二字為平音,與首聯對句(即第二句)第二字相同;

頸聯出句(即第五句)第二字為仄音,與頷聯對句(即第四句)第二字相同;尾聯出句與頸聯對句,也是如此。這就是粘句。

所以,記住五絕四句基本句型,掌握粘對原理,五律平仄也就沒有問題。

(3)七言詩律

掌握五言格律平仄後,七言也就迎刃而解。

實際上,七言格律詩增加字數,原為便於擴展詩詞的內涵,但其核心內容,仍然是後五字。七言格律的平仄也一樣,只不過在五言的四種基本句式前,分別添加兩個相同的音節,而且此音節與原來的五言前面的兩字相反而已。

舉平起七絕為例(其餘類推),它是由仄起五絕擴展而來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括號內,是加在仄起五絕句式前的兩個字,於是變成平起七絕。

同五絕一樣,七絕的這四句平仄句型,是所有的七言律詩的基本句型。由此起句可以分別構成各種平起、平起入韻、仄起、仄起入韻等七言詩體。

與五言詩同理,運用粘對可以從七絕擴展為七律,此處不再贅言。

(二)記住某些要點

(1)格律的放鬆

如果嚴格按照上述格律要求,有時會令詩人難以兼顧意境(內涵)與音律,影響創作質量與推廣普及。所以,從古代開始就有所放鬆,對音韻影響較小的音節,平仄不加約束。一般而言,對於單數位置的音節可以不拘,雙數位置則嚴謹,即俗稱135不論,246分明。

(2)某些必須嚴格遵守

並非所有的詩句都可以135不論,有幾種情況,必須硬背牢記,嚴格遵守格律:

a,五言詩中,只有13可以不論平仄,245不能改動。

b,基本格式中,凡遇到平平仄仄平,則不能改動一音。

c,七言詩中各句的後四字,均不能違反原有平仄格律,若其中有平平仄仄平,則後五字不能動。

e,略談押韻

俗話說無韻不成詩。律詩的雙數句必須押韻,而且要押同一個韻,還要是平音。是否入韻,一般用《平水韻》或者《中華新韻》作參考,亦可以用字典發音為準。單數句除首句入韻詩體外,其餘一般不需押韻。

凡是首句以平音收尾,此詩必為首句入韻詩體;這種詩體的首句與其餘雙數句都應押韻。

以上所述,只是最簡單的平仄韻律。舊體詩格律還有許多內容,但作為普及,不在這次討論的範圍。

(配圖取自網絡)





施亦南


說實話,背格律表是最笨的辦法!我剛學寫詩時嫌平仄兩字寫起來麻煩,不好標記,自創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兩三個小時就可以練熟,不只是寫詩,練詞牌時也可以用。現在拿來分享一下。

其實很簡單,把平仄改成加減號。平為減號,仄為加號,可平可仄的就在加減號外面畫個圈。這樣很好標記。

1、先把第一句的平仄寫出來,就那麼幾種格式,百度就有。平尾的必須押韻,仄尾的不能押韻。

2、第二句2.4.6字平仄和第一句相反,為“替”,尾字為平。(如果上句平尾,這句尾字和第一句要押韻。)

3、第三句2.4.6字平仄和第二句相同,為“粘”,尾字為仄,不能押韻。

4、第四句2.4.6字平仄和第三句相反,尾字平,押韻。

5、每一句的2.4.6字平仄要交替。

6、寫詩要注意起承轉合,這個百度有詳細說明。

沒事拿加減號多試幾次,練熟了格律,再寫詩就簡單了。

格律熟悉後,一定要甩掉加減號,在心裡默想,再練幾天就可以了。

先練新韻,練的很熟練了,再學舊韻,否則會顧此失彼,做成夾生飯。

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愛上詩詞,學會寫詩詞,詩詞會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

喜歡我的觀點或是喜歡詩詞對聯的朋友,可以關注 ,讓我們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雕月堂有佳點


本人擬以一順口訣,一句定格。不知對友詩愛好者,有沒有幫助!即一句為句,二句為聯。135﹤不論>246對粘。

句相對,

聯相粘,

格律在其間。

平三尾,

改平用仄顛。

莫孤平,

135字調平換。

對仗吟韻莫忘記,

規範自成篇。

字有義,句有理,

成章意自現。

典故畫龍睛,

字字能接連。

識性善用記心間!

山野居士、心得

這次不再刪掉!

無論排律有多長,該無仿!

一句定格!

哪管什麼平平仄,仄仄平句式。


山野1963


★★★★四個基本句式

A)(仄仄)平平仄仄平

B)(平平)仄仄平平仄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沒有括號就是五言的,加上括號就是七言的。

★★★★三條組合規則

1) 單句之內,平仄相間。

2) 一聯之中,平仄相對。

3) 兩聯之間,平仄相粘。

那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絕句和律詩的要求

絕句的概念和要求:

1). 一共四個句子。

2). 每句五個字(五絕)或七個字(七絕)。

3). 押韻。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後一個字要求屬於同一個‘韻部’。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


通常五言正格首句不入韻,七言正格首句入韻,且一般押平聲韻,舉個例子,比如說七言絕句,你要首句入韻,就選A,D句式,如果首句是A句式。第二句由於也需要押韻,且一聯之中平仄相對,那第二句你只能選D句式,第三句由於兩聯之間,平仄相粘,只能選B句式,再按一聯之間平仄相對,最後一聯只能選A句式了。


A)(仄仄)平平仄仄平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平平仄

A)(仄仄)平平仄仄平


照此辦理,如果首句D句式,第二句由於需要押韻只能A句式,第三句由於要與第二句平仄相粘,只能選C句式,最後一句由於平仄相對,就只能回到D句式。

D)(平平)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不入韻,那可以選B和C,按照一聯之中,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粘的規則我們可以排一下。

B)(平平)仄仄平平仄

A)(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平)仄仄平平仄

A)(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的也一樣,所以其實完全不用記,把括號裡的兩個去掉就是了,律詩其實也一樣,所謂‘律詩’,是由八個五言或七言‘律句’(合符平仄規律的句子)組成。這八個句子兩個一對,又稱為‘聯’。那麼一首律詩就有四聯。這四聯有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則可對可不對。而對於絕句來說,兩聯是可對可不對的。


當然格律詩雖然嚴格,但嚴中有寬。古人留下了寬的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樣一來,就寬大的多了。

一三五不論?

七言詩毎行規定是七個字,第一個字,第三個字,第五個字可平可仄,自由選用,就叫做不論。

二四六分明?

第二個字,第四個字,第六個字平仄按規定不變,不能自由選用,就叫做分明。


在這個變與不變的前題下,律詩還要禁忌犯孤平。

什麼是孤平?

在一句詩裡除去結尾的字以外,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如果只有一個平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孤平是格律詩的第一大禁忌。

什麼是三平調?

格律詩尾句三個字都是平聲字,就叫三平調,這是不允許出現的,那麼三平調就是格律詩的第二大禁忌。

即然有了三平調的說法,那麼就有了三仄調的說法。

什麼叫三仄調?

格律詩尾句三個字都是仄聲字,就叫三仄調。三仄調是格律詩的第三大禁忌。

有了這樣那樣的不允許,便產生了格律詩的拗救之說,拗救一般用起來少之又少,儘量避免,除非你覺得你的詩不換個字就真的嚴重損害了你的詩意。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