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小麥追肥離不開尿素,如何提高尿素使用率?

惡棍村大少


有人說小麥追肥離不開尿素,如何提局尿素使用率?

尿素作為中性高效氮肥,既適合任何性質的土壤施用,又是作物前期生長所需大量營養氮元素的速效肥,長期的習慣性應用,也讓農民對尿素產生了依賴性和習慣性,認為什麼作物施用尿素都比其它肥料好,雖然有點偏見,但也說明了尿素肥料在人們生產應用當中佔有的份量。如果要從單面追施小麥返青肥來說,尿素確實是首選追施肥。那怎麼用才能提高尿素的肥效利用率呢。

一,對於小面積撒施種子旋耕播種,無澆水條件靠天吃飯的地塊來說,只有等待天陰下雨時乘雨撒施尿素,或根據天氣變化結合天氣雨報,在有雨天色狀況下提前撒施,藉助墒情雨水,讓尿素溶解滲入根部,提高尿素肥效吸收利用率,但相對來說,尿素揮發性大。

二,對於機播小麥來說,溝施土埋,既能更大程度的提高尿素利用率,也能最大程度減小尿素揮發性,還能增加尿素肥效的持效時間,不過費時費工勞動量大,但肥效利用率高,如能結合灌溉澆水,更能發揮尿素肥料的速效性能,保證小麥在返青至拔節後期的大量氮元素營養和小麥生長所需的水分需求,水肥同步供給,保證小麥正常生長髮育。

三,象北方有些乾旱地區,在等雨無望的情況下,也可對小麥進行葉面噴施尿素溶液,一般濃度為0.2~0.3%,尿素利用率也很高,只因量小,不能維持小麥前期生長需求,需間隔5~7天,連續噴施,才能維持氮素供給,讓小麥正常生長。


基層農人


我是農民,我對小麥追肥有點心得想分享給農友,但願能給農友在小麥生產管理上有所幫助!小麥追施尿素,提高利用率,關鍵在追施方式方法上。

小麥追施尿素,主要在返青期、分蘗期、拔節期。我們當地大多采用人工撒施,利用陰雨間歇期或雨後,撒施到麥田,一般選擇下午陰天或零星小雨進行,減少陽光直射蒸發尿素,造成氨化揮發掉。但人工撒施,很難把握用量和均勻,容易造成浪費和利用率底。



如果採用無人植保機撒施尿素,不僅均勻,而且速度快,節約用工成本,節約尿素用量,更科學,利用率更高些。也要選擇陰雨間歇期或雨後進行無人機操控撒施,而且無風,陰到多雲天氣。


小麥如果土壤乾燥,沒有連陰雨天氣,尿素是不能撒在土壤表面的,可以採用噴灌設備,進行噴施、滴施,這樣利用率會更高。噴施、滴施就是將尿素溶解於水中,採用噴灌(滴灌)設備進行澆施。

我們農業上尿素利用率最高只有40%,60%尿素或揮發掉,或被雨水沖走,流入溝渠、池塘、湖泊、河流了,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是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也是農民希望解決的問題。

小麥追施尿素我們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立春之後撒施,促進小麥返青,又叫“返青肥”,小麥分蘗後,再追施一次尿素,叫“分蘗拔節肥”,每次10公斤/畝——15公斤/畝即可,孕穗期一般不再追施尿素了,防止小麥“戀青”而減產、倒伏。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謹供參考!


長江老農


小麥追施尿素,如何提高尿素的使用率

尿素作為目前我們使用的氮肥肥料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在農業生產上使用量一直都是比較大的。而且由於尿素屬於中性肥料,使用後沒有任何殘留,對土壤沒有任何酸鹼度變化影響,所以,尿素也是農民非常喜歡使用的肥料。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尿素的使用是很常見的。不過,在使用的時候每個人使用方法不一樣,自然對於尿素的利用率也就不一樣。為提高尿素使用效率,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注意使用時間問題。小麥在氮肥吸收的高峰期分別在拔節期和抽穗期,為提高尿素的使用效率,應當在這兩個時期出現的前5天使用尿素。

二是尿素不可與鹼性化肥同用。比如氨水、碳氨等,另外也不可以和鈣鎂磷肥混用,混用後會直接降低尿素的使用效率。


三是避免尿素使用前溶於水或者使用後很快就溶於水。由於尿素特殊的結構,溶於水後使用會造成肥效隨水流失、蒸發,使用後馬上澆水也容易出現同樣問題。所以,使用尿素最好是使用過後5天左右澆小水,促使根系吸收氮肥。

四是儘量溝施,多用葉面肥進行噴施。尿素最大化的利用效率應該採取溝施的方法施加。不過對於麥田可能難以做到這一點,但溝施是最高利用率的施肥方法。我們應當多考慮使用尿素作為葉面肥噴施,這樣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以上是個人看法,如有不妥請留言交流。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種植冬小麥的農戶,等到年後需要對小麥進行追肥,以此來保證小麥對於營養的需求,根據當地天氣原因、田間小麥生長的情況等,來決定追肥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在小麥返青期時進行追肥,還有一些農戶,會在揚花期、抽穗期等進行追肥。

不論小麥追肥是一次還是多次,在肥料的選擇上,大部分都會以尿素為主,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肥料在施用以後,利用率是比較低的,施用不當的情況下,大部分都會被浪費,而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相信是很多種植戶想了解的,本篇內容,小幫手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從3個方面分析:

1、施肥方式

在實際施肥過程中,農戶們常用的施肥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撒施,一種是溝施。

撒施的方式很常見,相對比較簡單省事,但是利用率很低,小幫手記得看過一篇分析,撒施的情況下,尿素的利用率達不到50%(甚至只有20%-30%),看似尿素撒上去了,但沒起到相應的結果,本來種植成本就高,這樣一來,更加浪費成本。

而溝施的方式也有不少人在使用,相對撒施來說,雖然速度慢一些,稍微麻煩一些,但從利用率上來說,會增加不少,原因有2點,其一,溝施時,尿素被土壤所覆蓋,利於尿素自身的轉化,其二,土壤覆蓋後,尿素的揮發量也會較少,利於尿素的吸收。

最簡單的溝施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簍”,一人在前面拉,一人負責尿素的施入,有人會問了,溝施的話,多少深度為宜?這個也要根據田間的墒情來決定的,一般情況下,8cm左右即可,如果田間過於乾旱,可適當深施,相反,如果田間墒情好,可適當淺施。

2、合理澆水

上面已提到過墒情對於施肥的深度是有影響的,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墒情對於尿素的利用率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田間墒情不好,過於乾旱,不論是尿素還是其他的肥料,利用率都不會很高,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澆水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而澆水的前提是合理,什麼是合理?舉個例子:

如果一位農戶追施尿素時,選擇撒施,由於土地比較乾旱,進行澆水,一部分尿素會隨水流出田間,自家田塊的小麥吸收量減少,利用率降低。

這就需要澆水的時候,不要大水漫灌,撒施的情況下,尿素溶液會隨水流而沖走,溝施的情況下,會導致部分尿素溶液滲入深層,而小麥的根系則達不到那麼深,利用率降低,造成浪費。

這裡小幫手給大家一個建議,當尿素施入以後,可以等幾天再去澆水,目的讓尿素自身先揮發幾天,提高利用率,以上所說的內容,都是針對田間墒情不好的情況,如果田間墒情好,則不需要澆水。

3、噴施

尿素不僅可以撒施、溝施,還可以通過噴施來進行補充營養,我們都知道,尿素由於分子體積小,很容易溶於水,所以一些農戶會通過噴施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關於尿素噴施的做法,可能很多種植戶沒有這樣用過,因為不知道濃度,不知道該使用多少量,如果使用不當,尿素使用量過大,很有可能會出現肥害的情況,得不償失。

一般情況下,我們噴施一畝地需要30斤水(人背噴霧器一桶),尿素的使用量,在實際噴施過程中,不會進行特別精細的測量,成年人的手,抓一把即可,可能都不到500g,有人會有疑問,這麼小的濃度,效果能好嗎?據一些農戶反應,效果是不錯的,如果有興趣的朋友,等到年後可以試試。

不過,這裡也提醒大家一點,噴施尿素時,對著小麥植株可以直接噴,但不要重噴或漏噴,以免影響最終的效果。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瞭解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內容,當然,如果你有其它更好的辦法,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