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文︱老佛。《戒菸這點事兒》專欄作者,戒菸三年的“前老煙槍”。宣傳戒菸,推廣戒菸方法,用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幫助更多朋友成功戒菸。關注老佛,迴歸健康生活!原創文章,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獲授權!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

作者晚唐詩人李商隱本意是藉由春蠶、蠟燭來表達女子思念情人的複雜情緒,不過後來被人們引申之後用來形容甘於奉獻、勇於獻身的偉大精神 - 鞠躬盡瘁的功臣、誨人不倦的教師、勤勉謙恭的工人農民等等,很多人都稱得上這個稱謂。

不少人調侃說,菸民朋友們個個都稱得上是“春蠶寶寶”。

不是說菸民能吐絲,主要是菸民的奉獻精神,簡直是偉大。

有句話說得好,菸民可謂是一群最偉大的納稅人:每天一包煙,“頭可斷血可流,菸捲不能丟”,一天下來飯可以不吃,煙兩個小時都不能斷,一年365天從不間斷,可謂是兢兢業業矢志不渝。

可不要小看這一支香菸,日積月累下來就給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種植菸草的菸農、捲菸廠、菸酒商店,哪項收入不是菸民們貢獻的。更不要說煙稅,每年上繳國家的菸草利稅更是天文數字。

萬億煙稅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首先必須承認,當前在我國的諸多大型國企中,無論稅利總額還是財政上繳額,菸草公司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這個“納稅界一哥”每年貢獻多少利稅?來看一組數據:在過去的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達到了11,556億元,同比增長3.69%;上繳國家財政總額10,000.8億元,同比增長3.37%;實現工業增加值7,877億元,同比增長4.88%。年稅利總額1.16萬億,平均每天大約30億。

王首富說先定“一個億的小目標”,對納稅界一哥菸草公司來說,也就是50分鐘的事兒。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有朋友說,直接看數字太不直觀,不夠有衝擊力。那麼我們就來比較一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

首先橫向來看,和其它企業相比,菸草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多強悍?

讓我們來看看大A股的情況:2018年,A股3602家上市企業共創造出淨利潤3.36萬億元。從這個角度來說,菸草公司一年貢獻的利潤約佔A股上市企業全部利潤的三分之一,創收能力等於1200家A股上市企業。

那麼在大A股中,哪類企業最賺錢?答案是銀行。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2018年淨利潤排行榜前十名除了中石化,其餘九家都是銀行。其中的銀行業扛把子當屬工商銀行,18年淨利潤為2976.76億。饒是如此跟中國菸草比起來,也只能甘拜下風 - 菸草公司的淨利潤約等於3個工商銀行。

實際上從淨利潤總額來看,菸草公司 =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國有四大行都加起來,再搭上一個招商銀行才能與之相匹敵。

工商銀行表示受到一百點傷害。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縱向來說,無論什麼行業,利稅以及財政上繳之後,國家會根據財政預算進行統一部署二次分配,就是把錢花出去。那麼菸草公司每年上繳的萬億利潤,能夠覆蓋多大範圍的財政支出?

根據財政部公佈的信息顯示,2018年財政預算中,支出額在萬億規模的項目包括:科學技術支出(8322億),交通運輸支出(11503億),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5700億)。

菸草公司上繳財政的萬億利潤,超過科學技術領域的年度總開支,一己之力幾乎能夠覆蓋包括高速公路、高鐵、機場橋樑隧道在內的交通運輸總開支。這都是我國超過3億菸民貢獻出來的。

不得不說,菸民們真強悍。

背後的經濟與社會代價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有朋友說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萬億利稅,這是多大的利益!既然國家有稅收,菸草產業鏈成千上萬的人有了就業,菸民過了煙癮,這簡直是多贏嘛,為什麼還要控煙,徹底放開不就完事了?

確實,以往學界對香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方面,經濟影響研究的並不深入。甚至菸草行業對控煙政策牴觸的理由,就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隨著控煙經濟學的發展,人們對菸草流行帶來的經濟社會危害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實際上從經濟方面來看,香菸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多贏”,就像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菸草行業上繳數額龐大的稅收;另一面菸草行業會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首先,長期吸菸讓菸民罹患包括呼吸道慢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這些疾病基本都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此外一旦住院治療,就會產生鉅額的醫療費用。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實際上,2014年菸草相關疾病給我國造成的直接損失已經達到了530億元。考慮到近年來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醫保覆蓋率穩步提高意味著菸草引發的疾病治療產生的鉅額費用,將大部分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吸菸的直接經濟損失在未來會成倍增長。

直接經濟損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間接經濟損失。例如交通、營養費用支出,因病導致的無法正常工作的損失,過早死亡的損失等等。根據研究模型顯示,菸草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14年已經達到了3500億元。這個數據是2008年的1倍,約為2000年的10倍。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菸草使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2017

經濟損失是一方面,長期吸菸給菸民帶來的壽命損失,在醫療水平日益發展的今天,會給菸民和家人帶來極大痛苦。2014年,超過100萬人由於吸菸引發的相關疾病死亡。如果吸菸率保持在當前的水平,那麼到2050年每年死亡的人數將增至300萬。可想而知,在“壽命”遠比金錢更“值錢”的未來,吸菸引起過早死亡將會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春蠶和蠟炬,這真的是你想要的?

萬億煙稅背後,菸民付出的經濟和社會代價

正是因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菸草行業所帶來的“損失”將逐漸趕上並最終超過“經濟利益”,這也是控煙政策日漸嚴格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提高煙稅、公共場所禁菸、嚴控青少年吸菸、提供戒菸輔助等各種各樣的控煙措施將越來越多,在將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老菸民退出吸菸的行列。

從菸民個人的角度,如何看待這種轉變?

作為一個曾經的老菸民,其實老佛對“吸菸做貢獻”這種說法是極其反感的。但又抗不過煙癮起來的難過,只能任由自己被煙癮驅使著一支接一支的吸下去。

這就意味著年輕時候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並不明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給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45歲以後吸菸引起的各類疾病就開始接踵而至找上門來了: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當然還有不少朋友罹患更嚴重的惡性腫瘤等等,一旦得病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更嚴重的是,和沒有吸菸習慣的普通人相比,長期吸菸的菸民平均壽命大約縮短10年。這意味著忙活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該領養老金了,嘎的一下撒手人寰,又省養老錢又省醫療費,不給國家添一點麻煩。真的就成了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但實際上,這一切都可以改變的不是嗎?

很簡單,退出吸菸的行列就好。感謝您的閱讀!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官網
  2.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