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岁能学中医创业吗?

用户98242350675


写反了吧。医生普通人当不了。去搞搞药材吧。到处都是假药。

记得先把大医精诚背下来。再学医。

学中医和学西医不一样,图钱,医术就出不来。


逍遥药师


关于中医我讲一个真实中医医师的故事。文革前后我们村有一个疯先生,疯先生是当地人对专门治疗精神病中医的称呼。不是他自己疯。

此人居说是从亲戚那里学了几个治疗疯病的验方。本村和周围的村子一个也没有找他治疗的,道是远道而来找他治病的很多。居说可能也治好了几个。他治病的特点就是下药重。一副药加起来有二斤多重。吓得一般的药铺不敢给抓药,问你这是给人吃的的,还是给牲口吃的?俗话说巴豆不过三,就是说巴豆不能超过三钱。他巴豆能用到二两。(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居他自己说这种大方重剂对狂躁形的病人有特效。我揣想可能是病人吃了他的药连吐带拉,没有力气胡闹了。90年去世。医术失传。


热心市民3184


只要下决心学习,只要开始不放弃,是可以的。

也是在鼓励我自已。我是学中药的,考取执业中药师多年,自已开过药店,曾以中医中药为特色办店,取得相当的职称,越发觉得要学以致用,而中药真正发挥作用,不懂医不行。虽学医药不分家,尤其是中医药,所以我去年下决心跟师学习一年。我的老师李发枝教授说,只要多读书勤临证多思考,是可以成为一名好的中医的。

与大家共勉!!


闲云说中医食疗


我怎么发现有这么多的半斤对八两的。学中医,首先四诊切切脉就不能行。

我在三十岁以前,头发丝可以打成结,也可以解开,只凭指尖的感觉,根本不用看,现在做针线活,要想看着就得戴花镜,所以我多是凭感觉缝。别说头发丝了,手里的线结了个疙瘩,只能摸出它是个疙瘩,摸不出纹路了。

我见过一个老中医今年约90多了,他女儿在出门诊,还有些人信他,他都是让女儿先切脉,然后他搭手后说脉象,女儿连提示带补充,然后出方。他对我说,不行了,手“聋了”。老阴阳,少木匠。用心不怕岁数大,用手还得是年轻。


庭荫啭莺


实话实说,难。因为你学中医药是为了创业,开中医诊所?这个真有难度。

(一)快速学习中医药的方法和窍门

如果你是对中医药没啥基础的人,要从头学起,就算你记性不错,聪明,悟性高,首先得把中医药最基本的理论《药性歌》背诵下来,默记于心。这里面少说二百多味药材,你背诵,默记于心,就要较长时间。

鱼腥草

而最关键的是,中医药行业要有较多实践机会,经验是慢慢积累的,但是实践机会必须有,否则你无法弄懂中医药!

简单地说,一个青年人要学中医药,该从何学起?这是入门关键。单纯拿几本书看,行吗?永远弄不懂!

以前的中医郎中,最初是从中药店学徒做起。就是从抓药学起!别小看这个活,太有内涵了,你天天守着药柜子,按方抓药,亲眼看,亲手抓,每样药材都经过你手抓出来,你就知道各种药材的样子,记住了!这比你天天背诵默记“药性歌”管用50倍!抓药就是实践机会!

比如感冒咳嗽便秘有发热疾病的药方:

黄芩15克 鱼腥草30克 连翘15克 银花15克 山栀子15克 防风15克 荆芥12克 川贝10克(打烂,另包,后下)枇杷叶15克 桔梗15克 枳实12克

这11味药材,你一抓,就看清楚了!哦,黄芩是这样的,鱼腥草是这样的……

连翘

你有心,还可以把药方背诵下来,或抄下来,查查中医典籍,黄芩、鱼腥草是啥作用?防风、荆芥、桔梗又是啥作用?

你天天这样抓药,这样翻书学习,那么你的进步是快速的!这是一名中医药学徒的最基本最快捷学习方式方法。

为啥叫中医药?就是中医范畴,是医、药不分家。中医师看病后开方子,就剩下抓中药材一项,如果不懂药材,这个中医师就是半桶水。高明的中医师都是懂中药材的!不是纸上谈兵只会乱开方子!

你只要在中药房抓药3年,加上用心查药典,那么你就能掌握200多味常用药材的药性。至少,对于各种药材的认识,你是具有了。

你如果善于学习,悟性高,可以拿本中医典籍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组方?为何要这样组方?啥道理?古代中医典籍很少有“组方说明”的,建议看民国时期和当代一些名老中医的著作,他们一般会在处方后面附有“组方说明”,解释为何用此药方。你能用心钻研,大有裨益!进步很快!

这样抓药实践和用心用脑学习4年,你能具备给普通疾病开方子的水平了。但看病也是一门功夫,有师傅带着,来病人看清其具体症状,再辩证用药,开方子,这就是“全程学习”。

等到你掌握一定的中医学问,可以再翻看古代中医典籍。这样就如鱼入大海,可以深入钻研博大精深的中医学问。如此学习、实践、锻炼五年,你就具备一名普通中医师的专业水平。

防风

(二)应试学习,考证开业

但是,你有这个专业水平,并不等于你能开业挣钱。因为开办中医诊所要办证,就是要考个中医师执业资格证。

考试的东西,都是基本的理论知识。按理说不难!但是,我前面说的学习、实践、锻炼方式方法,是能学到真本领,但不一定能对付考试!

所以,你还得根据考试的“模拟试题”认认真真拿起书本进行“应试学习”。如此折腾半年甚至一年,你才有考上的机会。如果考不上,你还得再考!哪怕你已经具备高级的专业水平,但要开办中医诊所就要考证!哪怕试题是初级的理论知识,你也要老老实实去做应试学习!

总之,你首先要学到真本领!然后考证过关!这样你才能运用所学到的中医药技术开办中医诊所,为社会服务,给人们减少痛苦。

而你已经50多岁,按上面讲述的方式方法学习、实践、考证,一一做完,没5~7年工夫拿不下来啊!其实考证容易,就是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但拿到资格证,如果没学到真功夫,开办中医诊所也是站不住脚的!

枳实

切记一句话:做中医药行业,宁可有真才实学而没有证,不可有证而没有真功夫!

老百姓看病就想好,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算你拿出教授职称也没用。这是实话。是我从事这个行业二十年来的经验总结。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风水转运大师李金威


即使50多岁学中医也不晚,俗话说得好。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我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名医或祖传的中医老中医。他们就是靠着几条单方。活学活用,把那几条单方,用精了!也能治百分之七八十的病。

医易同源!很多学中医的都靠自学成才。包括周总理的保健医生。


杨派风水传人


如果你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举一个远古的例子:针灸大家皇浦谧不但成为一代宗师,还写出了针灸学的第1部专著,针灸甲乙经。

再给你举一个例子是近代的张锡纯老先生他不但是一个自学中医,成为一代宗师。

但是有一点我要跟你说的,就是学习中医学的话,如果你不是因为带着医者仁心的心态去学习,而是想着创业,想着发家致富甚至一夜暴富的话,那么我还是奉劝你,不要学习中医了,你可以干一些别的买卖,做一些别的生意,因为如果你成为一名中医师并且心理有太多的贪欲的话,那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你本人都不是太好,往大了说,挣患者的钱犹如雪上加霜。这样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造业。


顺其自然2019917


五十多岁学中医,为自已和亲友的健康可以,但不要想创业,因为五十多岁了,想获得职业资格证,很难,我是过来人,自学中医已经七年,不敢给人治病,无证行医,风险很大。现在只期望国家能给民间中医一条出路,不以证限制中医,但希望渺茫。通过师承获得证也很难。


健康的希望


学中医不论老幼贵贱,在于个人的悟性,悟性好,很容分出阴阳虚实,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相通。最主要靠一个记性,比如中药最少要记三百到五百种常用药。这里有两种记法:第一种分寒,凉,温,热四气记,你把寒性凉性的中药归一类,温的归一类,热的归一类。第二种按辛,甘,苦,酸,咸五味分辛归肺经,苦归心经,酸归肝经,甘入脾,咸入肾。然后就是方剂,按临床病理归类记忆。也可以按哪类药在方剂的应用多少记忆。然后,学病理,哪种病在临床上的证状,应该用什么方剂作加减。然后,学四诊和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然后跟师傅做临床实践。最后,自已在临床上实践,并钻研古医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