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疫”詩佳句難尋的深層思考


對戰“疫”詩佳句難尋的深層思考

對戰“疫”詩佳句難尋的深層思考

青城山人

我在隔離期間,見不少新媒、紙媒刊發許多抗疫詩歌,帶著敬畏之心讀了幾首,感覺提不起什麼勁兒,打動人心的詩句不多。無意中讀到梁平、臧棣、龔學敏的戰“疫”詩,有了一些詩歌的感覺,遂產生一個念頭:把戰疫詩中的佳句集起來,提煉出我的祖國在抗擊毒疫中爆發出來的精神力量,也算是為此做點切實的事情。在有限的新媒中搜索了一些,集中在一塊兒,攤開筆記本,擬好《戰‘疫’詩佳句摘賞》這個標題,準備摘錄。

尋尋覓覓,耗時幾許,像“大好江山,無數梅花正在輕啟/春天的序曲/是病毒難以攻破的城池”這樣不錯的詩句實在太少(當然也可能是我閱讀視野有限),只好把筆記本上的標題劃掉,癱愣在桌前。

我垂頭喪氣,剛才滿滿的信心成了被針刺破的氣球,一片片掉落在地上。為什麼戰“疫”詩佳句難尋?

首先與生活體驗有關。絕大多數詩作者遠離抗疫現場,僅憑新聞報道這個“第二現場”有感而發,難免有些“隔”,甚至摻雜不少臆想成分。沒有現場的切膚之痛,沒有深切的悲憫情懷,沒有感動肺腑的素材,僅憑鍾南山困極仰靠座椅入眠的一張新聞圖片,能寫出“有一座山叫鍾南山”一樣的好詩,的確難為詩人們了。

對素材的提煉程度成為決定一首好詩的關鍵。我們身邊有不少抗疫的事蹟,再加上新聞報道的事蹟,尋找一個好的切入點,對素材精心篩選、提純,詩意地表達出來,可能會產生一首好詩。而我看到的一些詩歌,像個醉漢在泥濘的路上踉蹌一樣,信手寫來,然後狂吼幾聲,乾癟無味。

距離感成為一首好詩的通則。寫抗疫前線的詩歌有兩類,遠觀而遠寫者和遠觀而近寫者。第一類,帶著敬畏之心(當然也有極個別帶褻玩心態的人,比如雲南一位詩人寫的《仰望天空》引來了全國一片罵聲),遠觀前線的戰士們,表達深深的敬意,由於站在遠處“遠寫”,往往寫得詩意朦朧,以詩意打動人心,但是抗疫本身的素材卻很少觸及。第二類,站在遠處“近寫”,大量用到抗疫前線的事情,但不少詩歌成了分行的故事,然後幹喊幾聲,詩味索然,若改成散文可能更感人一點。

“抒情詩深陷於個性之中,但正是由此而獲得普遍性。”(德國哲學家阿多諾《談談抒情詩與社會的關係》)抗疫詩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更有很強的社會性。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係,是衡量一首詩優劣的關鍵。首先要有發自內心的個體情感,不能空喊口號,其次這種個體情感能引起共鳴,從而獲得普遍性。正如阿多諾所言:“僅僅只有個人的激情和經驗的流露,還不能算是詩,只有當它們贏得普遍的同情時,才能真正稱得上是藝術。”我讀到的抗疫詩,不少都停留在個人的激情和經驗上,好像自說自話一樣,不能引起廣泛的同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還是語言問題。在主體情感轉化為社會性時,主體大多站在材料或社會之外空喊口號,如此便使得抒情語言與敘述語言形成分離,材料是材料,情感是情感,材料和情感是兩張皮,無法粘合在一起,使人讀起來像分行排列的散文,感覺是毫無真情實感的幹叫,因此失去了詩意。如何轉換呢?首先主體把自己當作客體,把自己滲透進材料中,然後選擇一些與社會關係密切的詞語,讓詞語發出吶喊,從而應和主體的情感衝動,這樣以來,詞語就在最深處把抒情性和社會性聯繫在一起了。正如阿多諾所言:“從而,抒情詩不流於口頭談論和報導社會而富有社會性,它以愉快的表白與語言自願的結合而富有社會性。”


對戰“疫”詩佳句難尋的深層思考

對戰“疫”詩佳句難尋的深層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