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螳螂拳是中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種。它是山東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列入系統研究整理的傳統武術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的形成發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眾多武術流派之長而成,僅依拳譜所載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說,可以說螳螂拳是中國古代武術文化的載體,研究這種拳術對於瞭解明清之際的武術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螳螂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大瑰寶,是中華武術中的一支奇葩。在她有史記載的二百多年的傳承中,歷代傳人豪傑俊才倍湧,影響與日俱增。

李贊元,原名李立,清順治帝賜名贊元,字公弼,號望石。順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進士。翌年四月,任山東道御史。因其奏言剛直不諱,皇帝稱為“真御史”。康熙十三年(1674年)升為兵部督捕右侍郎(正二品)。李贊元官居要職,門庭顯赫,但家規甚嚴。曾題《四勿詩》:“手勿釋詩卷,身勿著華服,心勿思邪事,行勿恃蔭勢”,為教子格言,故其13子(贊元共有17子,其中6、7、8、9子夭折)皆無紈絝之習。代代恪守家訓,始有“三世八進士”之美談。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共6張

螳螂拳

李炳霄,是李贊元17子一脈之玄孫,清乾隆年生人,他自幼聰穎好學,繼承家風,文武兼備,又精通醫理,未及弱冠就有附貢之名。某年參加鄉試不中,乾脆棄文從武。李炳霄本是豁達之人,他從此匿跡林泉,專一結交世外高人和江湖豪俠。適逢機緣巧合,他索性又出家為道,號“升霄道人”。李炳霄挾技遊歷天下,遍訪武林高人,虛心學習,孜孜以求,探索中華武術之真諦,將天下十八家武藝融會貫通。他由武入道,以道闡武,終得大成。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中華傳統武術,螳螂拳

共14張

螳螂拳

螳螂拳產生於明末清初,相傳由明末清初王郎(山東棲霞人於七)所創。於七家道富有,酷好武術,曾投萬貫家資往少林習藝,一心報效國家。無奈清兵人關,報國無門,他憤然回到山東,組織義軍,與清廷作對。有一次因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滅,於隻身走到嶗山腳下,匿在漁民家中,清兵追至,於七急上嶗山華嚴寺,找到以前同在少林學藝的師兄---華嚴寺的主持和尚,以求庇護,師兄出寺一看,連忙入來,令於七換上僧衣,削去頭髮,扮成和尚,並且以開水燙到他臉又紅又腫,叫他睡在禪房、蓋上被子,不得出聲。俄頃清兵搜到,師兄說了這個是新來的僧人,患了天花病,清軍官怕被傳染,只望了於七一眼就退出來。根本認不出他,瞞過了清兵。師兄對於七說,外面風聲仍很緊,叫他索性在此當和尚,避過風頭火勢再算,於七應允,因他是義軍首領,時有舊部下秘密找他,於七深居簡出,不輕易見客,與舊部下定暗號,凡來找他的,必須寫一個“王”字,交給守門和尚,守門和尚才允許進內。(“王”字就是“於七”兩字的重疊)後來於七索性說自己姓王,人呼之為王郎,“郎”是男子漢的稱呼,以後音誤為王郎,“王郎”名字,一直流傳至今。

螳螂拳的風格,總的來講,是快速勇猛、斬釘截鐵、勇往直前的氣勢。其特點是:正迎側擊、虛實相互、長短兼備、剛柔相濟、手腳並用,使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用連環緊扣的手法直逼對方,使敵無喘息機會。手法很豐富,既有大開大合的長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肘靠擒拿,又有地趟摔打。在套路演練方面,講究快而不亂、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套路結構嚴謹,動作之間銜接巧妙。外功是鐵砂掌,內功是羅漢功。常練螳螂拳,可以培養人們的堅強鬥志和敏捷應變能力。

傳統武術的核心,帶領現代人類學習健身之類的必防之術。

弘揚了中國文化以及武術的內涵。

螳螂拳為明末清初膠東人王朗(一說是王文成,另一說王朗與王文成同屬一人)所創,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相傳,王朗祖師察螳螂捕蟬之動靜,取其神態,賦其陰陽,剛柔虛實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後、進退之法,演古傳十八家手法於一體而創螳螂拳法。

螳螂拳

在螳螂門古老拳譜《可使有勇》(梁學香著於道光年間)中記載為“昔者王朗老師,作為分身八肘,亂接、秘手,但論虛實剛柔,其妙無敵”。在《螳螂拳譜十八家拳祖姓名》中提到“王朗的螳螂總敵”。也就是說在道光年間,所知道的螳螂門祖師,就為王朗。螳螂拳從萊陽傳出後,由姜化龍、宋子德、崔壽山、王玉山先生於清末民初先後到煙臺、青島傳授嫡派螳螂拳,傳授螳螂拳的國術館遍佈膠東,由於習練者眾多,逐漸形成了現今煙臺螳螂門的三枝四派,分別是:萊陽三山一脈的太極螳螂,煙臺郝家的太極梅花螳螂,煙臺林景山一系的七星螳螂,龍口、招遠林世春一脈的六合螳螂等。1983年,在國家體委進行的“全國武術遺產搶救、挖掘、整理”工作中,萊陽民間拳師劉希雲先生把祖傳的“螳螂拳譜”獻給國家,並獲“雄獅獎”。同時,名震天下的“三山”之一王玉山先生之子王元亮先生被確定為嫡派螳螂拳傳人,並在萊陽收徒授拳。在此契機下,萊陽的武術運動,盛行一時。在萊陽習練螳螂拳的拳師大都是是王元亮先生的徒弟。另外,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螳螂拳的拳法在流傳,據考證均與萊陽螳螂拳有極深的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