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四大美女,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菩提非树LW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被称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其中最令人欣赏和敬佩的应属王昭君。

“沉鱼”指的是西施。西施是战国时期的绝世美女,她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相传她在河边浣纱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泳,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称号,就流传了开来。

落雁”指的是王昭君。王昭君是汉代的美女,被汉元帝嫁到匈奴和亲。据说她在出嫁的路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她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振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王昭君就得来到“落雁” 的代称。

“闭月”指的是貂蝉。貂蝉是三国时司徒王允的养女。有一次,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一阵风吹来,把月亮给遮住了,正好被王允看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也比不过,都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指的是杨玉环。杨玉环是唐玄宗最喜爱的妃子。她不仅擅长跳舞,而且舞姿婀娜,十分迷人。连花朵看了都自觉不如贵妃的美貌,羞愧的闭合了起来。所以,“羞花”是杨玉环的代名词。

“四大美女”中,吴王夫差因西施亡国;董卓因貂蝉送命;杨玉环和其兄杨国忠操纵朝政,可以说都是“红颜祸水”。只有王昭君,做出了真正的贡献,为了国家的安定,她自告奋勇,远嫁异国他乡,换来了大汉王朝和匈奴的和平安定。所以说,最令人欣赏和敬佩的当属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后来被选入皇宫,做了一名宫女。后来,汉元帝选妃,其他的女子都通过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的办法来获得皇帝的青睐,但是王昭君并没有这么做,因此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并不十分美丽,所以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

进宫多年,王昭君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临幸,于是她心生悲怨,恰好这个时候宫里要选出一个女子嫁给匈奴单于和亲,因此王昭君主动提出和亲的请求。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先是嫁给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后来,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后,搜谐若鞮单于继位,两年后,王昭君病逝。

自从离开中原远赴不毛之地以后,王昭君就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家乡。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她曾向汉廷上书求归,但汉成帝没有答应,而是让她遵从匈奴的习俗,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为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她还是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王昭君在匈奴的这段时间里,大汉和匈奴一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关系。她为国家的和平安定做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她是最令人欣赏和敬佩的。


李小新吖


根据史料我总结分析下,要问最欣赏谁,很难选择,不过各有千秋。

貂蝉,巧使连环计,游走于董卓吕布之间,举手投足间除掉了一个大军阀。

最后是杨玉环,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当然,唐朝的中道衰落和她也有一定的关系。

古代没有整容,没有PS,化妆品也只是简单的胭脂,可以忽略人造因素,都是天生丽质。西施是江南人,多水灵。杨玉环是四川人,泼辣,有个性。貂蝉和王昭君是北方人,通俗来讲,不如南方气候条件好,在皮肤等方面会差些。

我们汉族人的审美和北方游牧民族多少有些不同,王昭君被呼韩邪单于看上,或许是有他独特的审美,而且大漠风沙大,吃住条件也没祖国好,时间久了,气色不会好。况且王昭君功绩这么大,她能入选四大美女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功绩,此消彼长,接着说说社会审美,重点说唐朝,唐人以胖为美,杨玉环为唐玄宗所喜爱,她定然不瘦。当然,这里的胖是指丰满,五官出众是一定的,但以我们今天的审美来看,杨玉环相比于西施貂蝉,自然落于下风。

最后比较西施和貂蝉,书中的描述实在难分高下,但我认为貂蝉略胜一筹。首先貂蝉作为家中丫鬟,地位十分低下,能入选姿色定然非常出众,二来他的功绩也没前几位那么突出,没有灭国或外交上的大事件,这样在美色上就更要加分。

最重要的是,她能游刃有余的游走于董卓吕布之间,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交际花”,而且董卓吕布一老一少都喜欢,可以说是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在今天看来,也是主流美女。从侧面讲,人中吕布,能被吕布看上的女子,姿色定然出类拔萃,所以,四大美女中,貂蝉应该是最漂亮的。


光明历史科普


中国的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我最欣赏的人物当为汉朝的王昭君。


昭君出塞的故事,早为人们耳熟能详,基本情节是: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刘奭以宫人王嫱(王昭君)赐呼韩耶单于为阏氏(正室妻子);昭君入匈奴后,为其生育了二子;呼韩耶死后,王昭君又遵从汉成帝刘骜的敕令,复为后单于呼韩耶的儿子为阏氏。

汉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汉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

这里,我们要尊重历史,实际上昭君出塞从正史上来看,并没而屈辱求和的意思;因为汉元帝时期西汉已经进入强盛时期,匈奴经过汉武帝以来的连续打击早已元气大伤,这个时候实际情况是汉朝强大匈奴弱小。


当时,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宣帝刘询(刘奭的爸)时期已经归降了大汉,向汉朝俯首称臣了;也就是说昭君出塞前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统割的领域实际已经是汉朝的藩属国了;并且呼韩邪单于曾先后三次亲自到长安朝觐大汉天子,主动要求“以尽藩臣之礼”。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也就是在呼颠邪单于第三次入京向汉天子朝贡时,汉元帝挑选宫女赏赐给他 。

而北匈奴郅支单于也在不久前被汉朝远征军陈汤(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他说的)、甘延寿等人灭了!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汉朝屈辱求和”这种情况,更没有王昭君自愿请行、皇帝怒杀毛延寿的说法。



真实的历史实况如下: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已是汉朝属国的南匈奴的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大汉天子刘奭,尽显藩臣之礼,并且主动要求做大汉的女婿。

元帝就将宫女王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 ,并改元为“竟宁”;在我看来,刘奭改年号为“竟宁”的用意在于,纪念汉匈双方力求边境安宁的意思,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

两年不到,王昭君病逝。


在后来的艺术作品中,人们愿意把昭君描述成一个久入汉宫没得到皇帝雨露的女子,为改变自身白首到老守凄凉的处境,在匈强汉弱的情况下,自告奋勇,主动要求下嫁塞外匈奴的!为此,皇帝还斩了宫庭画师毛延寿!

这样进行艺术加工,能突出落雁的貌美如花和才智超群,能体现出在民族危殆之际昭君具有国计民生与悲天悯人的情怀;演义过后,昭君就光彩照人了!

虽然,昭君出塞的真实故事远没有后来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么曲折、凄凉和扣人心弦!但昭君在四大美女中受我尊重是有比较的!
1.西施的故事以传说据多,尽管有爱国情操,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2.貂蝉完美无缺、深明大义,但历史上并没有真实人物。

3.杨玉环以色事人,想信欣赏她的同胞也不多!


而呼韩邪归汉和昭君出塞是真实存在的!昭君出塞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昭君出塞加强了汉匈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匈奴等少数民族产生了对中原先进、文明制度的憧憬和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和借鉴中原的制度。


希望星晨58298869


王昭君

体弱不辞跋涉苦,

心中难舍故园情。

献身大漠化干戈,

青史千年留美名。








费玉山905


自古红颜多簿命。

春秋时代的美女西施为越国牺牲了自己,换取越国的存在。这位沉鱼绝代美女之所以最后被勾践皇后赐死,是因为怕红颜祸水触及自己的地位和国家兴衰。

王昭君这暗藏在宫中的绝色极品被画师隐藏。这位汉元帝时期不愿忍受寂寞的美女为国安宁自告奋勇,远嫁异帮,途中群雁围观的大美女成名落雁娇容,和亲换来非常时期大汉的六十年国泰民安。之所以玉昭君给历史留下千古美名,是因为为国使自己不愿忍受寂寞,而又因风俗迫使她为父子共妻,孤寂悲凉的生死传奇。

貂禅这位闭月美色,为汉末的社稷立下"美人计"奇功,只不过是当时的政治牺牲品。至于为什么?只是作者罗贯中的需要,喧染一下《三国演义》气氛,增强政治色彩,可惜只是虚构人物罢了。

杨玉环这位羞花美女,其实是唐玄宗李隆基与其子寿王李瑁夺妻的绝版。这位陪伴者唐明皇走过快一生的红颜,不想政治风波致使她马口嵬坡命丧黄泉。之所她能使唐明皇梦断魂绕,是因为她当时唐代万中难挑一的极品。

自古红颜是非多,千古娇容多薄命。细数四大颜值,唯王昭不计个人恩怨,远嫁异帮,虽说是封建帝王的政治需要,然一个弱女自告奋勇,不计个人利弊,使得当时国泰民安,解除了百姓生灵涂炭的局面。六十年这个令人敬仰的数字,她被风俗所制约,不得不先为父妻后为子妻的难奈,以自己的屈辱换来万民安宁,历史的长河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为历史做出永不磨灭贡献的绝代娇容。






小李子情怀2O19036


毫无疑问,我欣赏的当然是落雁王昭君,这或许也是大家欣赏的。

相对来说,王昭君的容貌可能比不上其他三位,因为如果王昭君当真容貌出众美如天仙,即使得罪了画师,也不可能被彻底埋没。毕竟宫廷不是监狱,皇帝也不可能对宫中的情况完全一无所知。虽然妃嫔们出于嫉妒而不会在皇帝面前议论宫女容貌,但太监们必然对宫女们了如指掌,他们为了讨好皇帝岂能不把最美丽的宫女推荐给皇帝?

所以我或者我们欣赏王昭君主要不是美貌,而是她的远嫁塞外不忘故国,她的勇于担当,她的对于汉匈关系的和解做出的贡献,她的对于汉文化的传播。后来南匈奴的内附固然是因为战败,但是要说没有对于汉文化的仰慕恐怕也不是事实。而在这一点上,王昭君的影响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其他三人的西施和貂蝉不过因为美貌成为了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是别人用以打击对手的工具。虽然他们被后人分别赋予爱国和忠义,但依然不能改变她们被人摆布与玩弄的悲剧事实,和利用身体色诱对方的不堪事实。尽管后人不忍美人凋零,而给西施的结局编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杨玉环虽然贵为皇贵妃而且是中国最著名的贵妃,但她只能让人同情或鄙夷,人们同情她的由皇子妃变成皇贵妃最后又被皇帝赐死的悲剧人生,鄙夷她恃宠而骄和在唐明皇由明君到昏君中做出的“贡献”。至于欣赏,后世京剧舞台上的“贵妃醉酒”倒是真的值得欣赏。


今晚的康桥2019


蝶舞鶯歌小草暖,

阴山落雁大漠寒。

相思遗念几多梦,

残月坠沙念汉关。

秭归王昭君,

命抵多少男?


河九龙


这个话题主题分明,提现了个人主观意见,这四人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当然个个漂亮,让君王都不思早朝。我认为这四人中王昭君是与众不同的,昭君出塞更是使汉民族获得了几十年的太平盛世,这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精神。宋代诗人秦观作的《王昭君》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这首诗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的钦佩,也

对王昭君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痛心之情。

所以说,长得好看是一方面,我们评价一个历

史人物更多的是看她的历史影响力或者说是历

史贡献,因此我比较喜欢王昭君。



小新另眼观历史


西施,一般人们把她排在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可能是因为她出生的年代最早,资历最老的原因,也可能是她确实有着最惊人惊天之貌。其“沉鱼”的典故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

据说西施在浣纱(就是洗衣服)的时候,水里的鱼儿见了她的美貌后惭愧地沉入水底,不敢出来。在春秋末期,西施出生的越国臣服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东山再起。

而西施选择了将自己献给吴王,迷惑吴王夫差使其误国,最后为越过崛起创造了条件。一个柔弱女子,竟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西施的美,更在于她对国家的“忠”。

李太白感慨姝妍绝世、智勇双全的西施之美,挥墨淋漓,写下《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间。皓齿口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这首诗将西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世人无限向往西施。





喵了个咪93576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但是在历史上西施和貂蝉是否真有其人还有待商榷,排除西施和貂蝉,我更欣赏王昭君

因为王昭君用一生的凄苦保住了汉朝与匈奴半世纪的平安

01|昭君出塞

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王昭君入宫时,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画师就将王昭君画的并不美丽。

因此她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几年之后,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向汉廷求亲。

汉元帝同意赏赐给他一位妻子,并许诺谁愿意前往,就给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嫁给了呼韩邪。

此后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

02|凄苦一生

王昭君远嫁塞外之后,不但和亲使得汉朝边境安宁,更促进了汉文化的快速融合。

而当呼韩邪单于老去之后,王昭君本欲回归故土,但是当时的汉成帝确实不允许的,无奈之下昭君一生伺候了父子三代人

塞外生活,游牧民族,在那个时代可以说生活并不是很发达,王昭君就苦苦的守在那里一生

我觉得对于历史贡献来说,王昭君更值得让人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