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民國時期戰火紛飛,但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正是在那個年代湧現出無數的英雄人物,也培養出了很多大家。像魯迅、胡適、梅貽琦、老舍、齊白石等等。本文就給大家說說老舍和齊白石,說說他們的個人生活。

先來說說老舍。老舍原名舒慶春,1899年生於北京。老舍自幼家貧,9歲時有人資助才得以入私塾學文,後來讀中學時又因家貧輟學。好在他成績優秀考取了公費師範生,才得以完成學業。

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畢業之後老舍一直在做老師,從小學教師做到了大學教授。在這期間,他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與胡絜青結為夫婦,並生了三個孩子。抗戰爆發後,老舍與妻兒老母分別,隻身赴武漢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從事文學抗戰。

老舍到了武漢後,抗敵協會給他安排了一個秘書——趙清閣。趙清閣性格倔強,接受過新式教育,有很強的文學素養。曾多次向各大報刊投稿,後來還成了《女子月刊》的基本撰稿人,被魯迅、洪深等很多作家的看好。

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彼時的老舍38歲,趙清閣23歲。俗話說“英雄惜英雄”,兩人都是文化人,朝夕相處,時間一久情愫自生,便走到了一起。然而好景不長,有人悄悄將此事告知了老舍的髮妻胡絜青。

胡絜青聽聞,帶著三個孩子,冒著連天戰火趕到重慶尋夫(當時老舍以從武漢遷至重慶)。後來抗戰勝利,趙清閣離渝赴滬,老舍也匆匆趕去。老舍走後,胡絜青也帶著孩子回到上海。

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老舍似乎想魚與熊掌兼得,而趙清閣的底線是老舍必須離婚。但胡絜青在抗戰時期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為婆母養老送終,老舍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後來老舍赴美訪問,趙清閣去送行。1949年時,趙清閣受人所託,寫信勸老舍回國。

老舍回國時,趙清閣並沒有去接他,而是託人送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各據一城,永不相見”。此後,二人直至終老,死生不復見。

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我們且不論之前如何,以當時老舍的地位,想要強行見趙清閣一面還是可以的。反觀同時期的另一位大家——齊白石,57歲娶18歲姨太太胡寶珠,後來此女難產而死。93歲時別人給他介紹一個44歲的女人,他嫌歲數太大,最後娶了一個22歲的女子。

民國時的大家,有人為髮妻與紅顏死生不復見,有人93歲仍納妾

行文至此,不知所云。只想說如果根本就不能給人一個好的結果,那乾脆就不要相處,害人害己。另外,突然想起錢鍾書先生給女讀者的回信,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這隻蛋的雞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讀讀書就好了,不要去挖掘這個作者太多的事情,否則可能會給自己添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