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家要用一辈子的收入去买一个只有70年产权的房子呢?你们怎么看?

老主


我和你说实话,70年那只是产权,但是房子是你的不动产,产权到期房子可以拿走,但是我的不动产不能动啊,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办呢?很简单,70年的房子你收回,给我一个和这个房子一样大小的房子作我的不动产,同时还要给我一些费用,什么费用呢?搬家的费用,家具的费用,还有我的误工费。好吧我没有律师证,只能编到这了。。。。



一切AN好一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省吃俭用为了一套房,我九十年代成功了,想在哪个城市买房根本没压力,但我不买,选择了租房给儿子住,至今已用去租金不低于五十万,当然计起升值我亏很厉害,如果零几年买几十套房比做任何生意利润不可估量的,或许我是看错此步吧,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理念偏差了。至于没能力买房的还是建议你们租住,把生活过充实开心,别省吃俭用到处借钱去买房


美姐751


我在30岁之前也是这么想的,自己工资也还可以,并且暂时没遇到喜欢的人,结婚暂时不会,想着不要用一个房子捆绑自己,日子过得轻松自在就行,谁知道有没有明天呢。

后来恋爱了,两个人自然而然的想着结婚买房子,毕竟一个人住哪里都行,两个人至少是要一个家的,商量的有模有样的,后来分手了。

我自己的情况是单亲,家里重男轻女,早就没有我的位置,我毕业工作一直住宿舍的,等于说,我在这茫茫世间,正儿八经的是无立锥之地,那种孤独和无助没办法形容,就是你想找个地方静静地窝着什么也不干都做不到。

此时房价比起来前几年翻了三倍不止,我也是没办法了,觉得日子轻松自在,却轻飘飘的没着没落,就拿出所有的存款,买了个房子,安心的做房奴,每月按揭,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挺好的。


恰逢其诗


我从小就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没嫁人时天天想着爸妈什么时候能买房,我能住上新房子,所以我每年打工都不乱花钱,攒钱给父母买房,可惜嫁人了父母才买得起房,嫁夫家后,夫家也没房,现在每年都是租房,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觉得像个家,不管多累回到家都是温馨的,




小奶狗航宝


你慢慢会明白的。因为有房才有了家的感觉,心里才会踏实,你才会睡好觉,吃好饭。

你租的房子再好终究是别人的。你买的房子再小再差,位置再不好也是你自己的。我相信每一个在异地发展的人都会同意并认可我的观点。

我刚到海南时就是租房,最小租的有20多平米。房东还一再交待这个地方不能动那个地方不能动,你有一百个不满意也只有听从。有一次在墙上钉了一个钉子挂皮包都被房东数落了一顿。后来我就下决心一定要买房。因为在我看来有了自己的房子就稳定了,就没有流浪的感觉了。

现在的房子产权虽然只有70年,但房子真正70年到期的事还没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房子70年后续约和赔偿的相关问题。


大河汉子


现在房价很高很贵,我居住的这个地区房子一平米一万七八,社会平均工资5000多,多数人的工资在3000~4000元左右。一套一百平米的一百七八十万元,一个人40多年的收入也就才一百七八十万。确实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人们愿意拿一辈子的收入去买一个只有70年产权的房子?

第一,产权问题。我们要明白,70年产权指的是土地使用权。物权法保障了我们对房子这一块儿钢筋混凝土的权力。房子的这一块钢筋混凝土,以及房子里的东西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顶多需要继续交纳土地出让金或者使用费而已。从这一角度说,实际上房子的所谓产权,可以是永久的。除非土地出让金搞得吓人,但那已经是后话了。

第二,财富观念。实际上很多人地主老财的观念抹之不去的。留下一份土地给子子孙孙,创下这一笔家业,让子女会有保障。这实际上,是我们多数中国人的朴素财富观念。土地的所有权国家不允许交易,房子于是就成了更好的投资产品。

第三,房价上涨。我们国家实施商品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后,房价20多年是长期一个疯涨态势。尤其是一些调控政策让房地产端了空子,一次又一次的暴涨让人们不敢相信未来的房子自己能不能买得起?有的戏谑说,今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但过去的北上广深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一年房价增长50万100万。有几个人一年能挣到这样的收入呢?很多等着买房的人只看到房价如一骑绝尘,自己再也撵不上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启用高杠杆,背上几百万的负债也要提前买房的原因。万一房价涨了呢?经过20多年的反复现实教育,绝大多数人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因此就形成了现在全民买房的态势。


或许,未来人们吃到教训以后才会清醒吧。


暖心人社


你的这个话问题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辈子的收入”这几个字。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买房子都不是用到自己一辈子的收入!这是很多人理财的一个误区!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商品房以来,到今天2020年为止,只要自己买了自住的人,只要能交得起首付和月供的,买了以后基本上很少有人说是穷尽自己一生的收入。你就会发现你后面的收入弹性会越来越大,哪怕你刚开始阶段的月供支付起来有困难。随着通货膨胀和自己能力的成长,基本上收入都是越来越宽松的。我见到很多年轻人,有的是一开始咬牙就交了首付,买了房。有些人一直租房,随意度日。但若干年后会发现基本上都是买了房的人经济条件会更好,生活更稳定。那些没有买房的人,以为把钱省出来了,实际上恰恰相反。还房贷相对收入来说是比例越来越低的,交房租相反是占收入比率越来越高的。所以从经济上来说就是如此。再一个有“恒产者有恒心”,买了房子的人,生活保持适度压力,在事业心,责任心等方面都会相对较强,所以间接也促成了收入会更高。而那些一心就不想买房的人,钱更多是用在其他的消费上,反而会没有压力,从而更缺少人生规划,若干年后反而可能收入更低。


小虎创客


因为什么?抛开国情和习俗,纯经济角度我告诉你,因为钱会贬值。我看过一个软文。作者地标杭州,他写到外公一辈子节衣缩食,去世时留下三百块给他妈,当时三百块可以买一套房。他妈也节衣缩食一辈子,去世时留下十万块钱给他,当时十万块可以买一套房。然而现在十万块在杭州买不了一个厕所位,三百块甚至加不满一箱油!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买房了吧?。



楚狼2008


想多了其实没有70年使用权的,土地拍卖成功之日算的。很多人以为是房产证的日期为准,其实开发商拿地成功就开始计算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商屯地30年的话,就少30年使用权了。等你还完房贷,结果土地使用权又到期国家又来收一次钱了,当然很大机会是你的继承人给的与你无关哈哈


两亿一分没花就有别墅


为什么用一辈子的收入去买一个70年产权的房子,其实和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吃饭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是很多人是利用祖宗三代的积蓄购买了一套70年产权的房子,其实购买的并不是房子而是安全感。

俗话说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你的安全感但换不来有限的时间,有的人活着一辈子就是为了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就看到了马云、马化腾、马明哲。

有的人活着一辈子不敢换工作、不敢辞职、不敢创业、不敢买奢侈品,就想安安全全拼拼淡淡的度过一生,这没有什么错,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已。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用一辈子的时间换一套房子

房子的本质是用来住的,这一点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明确的给出了定位,房住不炒,说明了房子的本质。

其实从远古时候开始华夏文明就有了对房子的概念,不管是居住在茅草房还是居住在地窝,房子对于人们最初来说只是一个遮风挡雨,抵御野兽,给人们安全感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对房屋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穿插于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临时的住所,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城市房价和房租更高。

从最新数据统计来说我国95%以上的人口平均都有一套住房,当然这其中的住房不管你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如果你要去异国他乡发展,你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屋,一方面是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规定。

所以说很多人,用一辈子换取一套70年产权的房子,只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能够有一个成长的环境。

目前房地产发展状况

每当我们提起当前房地产发展状况的时候,耳边总是会想起马云曾经说过的未来十年房价如葱,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云所说的话已经过去数年,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对房地产的影响。

2019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转折点,2020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化是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尤其是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受疫情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在2020年1月份的销量急剧下滑,大部分房企的售楼中心处于停业状态。

综合来看:很多事情和很多行业的发展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但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是需要某种特殊因素进行降温,由此可见我们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2016年之前购房者有可能短时间之内还处于获利之中,2016年之后的购房者也许面临着亏损,尤其是利用一生的时间购买了一套70年产权的房子,这样的投资者除了刚性需求,基本上面临的都是亏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