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里自拍照背后的故事:“撕”疫医生为患者“话疗”

记录者:涂思义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

今天,我要晒一张珍贵的自拍照,是在隔离病房里拍的。

按照我们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上班时间,手机是不能带进病区的,尤其是隔离病区,更谈不上拍照。

拍照的不是我,是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手机也是他的。

隔离病房里自拍照背后的故事:“撕”疫医生为患者“话疗”

涂思义和武汉大哥合影。涂思义 供图

看到这张照片,或许又有人要问了:“和患者靠这么近,不害怕吗?”

我想说的是:治病以外,帮助、安慰患者也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

自拍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3日下午1点交班后,按照分工,我一个人全副武装先进病房。

“医生,6床发烧、胃痛、腹泻。”

“医生,10床血糖高。”

“医生,29床尿道口溃疡、渗血。”

……

看起来每床都有些小问题,那就都再查一遍。大家都是全副武装,一起战斗的护士们也不知道我是谁,一声声“医生”倍感亲切。

渐渐的,话风变了。

“医生,2床5天没大便了,很着急。”

“医生,45床想和你聊天。”

聊天?没问题。记得刚来武汉的时候,有一位好兄弟给我取了一个很应景的新名字——“涂撕疫”。希望我们能早日“撕”疫,打赢这场关乎国人、牵动世界的疫情防控战!所以,为了平稳患者的病情,就用“涂撕疫”“话疗”一下嘛!

45床的大哥是武汉当地人,听说我是泉州人,立刻兴奋了。他说他是武汉杂技团的,曾经到泉州演出过。接下来的聊天完全“跑题”了,没有华南海鲜市场,也不聊家里、单位都有谁生病了。而是拉起了家常,整个病房里三位患者都参与了“话疗”,气氛很轻松。

出病房前,我主动要求和这位武汉大哥合影,并把自己的微信号报给他。这位大哥说:“我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能感受到你的耐心、热情和乐观。”

随手,他又给我拍了两张。虽然“话疗”耽误点时间,却给整个病房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氛围。

在另一间病房里,我遇到了一位大姐,看起来不到四十岁,实际年龄快六十岁了。她对我说:“我一辈子都乐观热情,积极向上,能感染身边的人。你看,19床刚来时吃不下,睡不着,都是我开导她的,后来吃喝拉撒睡都‘杠杠的’。”

大姐口中的19床,也是我主管的患者,2日已经治愈出院了,我给她办的出院手续,真替她高兴。

查房一圈下来,加上新收治了一位病人,看看走廊尽头的时钟,已经18点37分了,不知不觉四个多小时过去。虽浑身是汗,口干舌燥,护目镜也几乎看不见了,但我发现病房氛围已从刚进来时的压抑沉闷,变得阳光明媚起来!(整理:叶青卿)

隔离病房里自拍照背后的故事:“撕”疫医生为患者“话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