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

疫情来势汹汹,

而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连日来,杨浦各个社区

上下齐心,全力以赴

预防、应对处置疫情。

这些发生在社区的暖心故事

每天都在上演

居家观察,垃圾怎么清运?

在江浦路街道一户居家观察人员所在的楼下,在居委干部的陪同下,专业卫生杀虫服务公司专职人员对一楼防盗门及其周边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居委干部按响该居民家门铃,经同意开门后,由专职人员一人上楼,一路上对楼道口进行喷洒消毒。这时,居民已将干、湿垃圾袋放在家门口,专职人员对居民家门口、垃圾袋表面、垃圾袋内进行喷洒消毒后,拎出居民楼投放到指定垃圾箱房。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管理办经过与社区卫生中心沟通,安排专业卫生杀虫服务公司专职人员为居家观察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家庭进行垃圾清运,先消毒,再清运,让社区居民放心。由于专职人员需配置帽子、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器械等防护设施,考虑目前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暂定垃圾清运消毒服务为每周两次,之后会根据情况酌情安排。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一场“发烧”引起轩然大波

江浦路街道一处小区,某位居家观察的武汉回沪人员还不知道,因为他1月21日从武汉结束工作后回沪过年,在邻居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该位居家观察人员一家都是上海人,从武汉乘飞机返回上海家后,因为有些低烧,去了新华医院检查,初诊、复诊没有异常,医生给他开了日夜百服宁,让他在家观察。谁知消息不胫而走。1月22日,居委会接到居民的第一个投诉电话,之后来电话人不断,最长的一个电话足足打了20多分钟。有的居民情绪激动地提出要强制他们一家搬走,或者把其隔离到医疗机构中,还有人要求在其家门口张贴“内有武汉回沪人员”告示,提醒大家避而远之。有的人见居委干部不答应,还气愤地投诉。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面对情绪激动的居民,居委干部反复耐心解释:医生诊断该位居家观察人员目前并无异常,居家隔离观察期间,新华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也会定期监测其体温变化;除了给该户人家送去口罩和消毒剂,物业也会加强对楼道扶手、电梯等公共部位的消毒工作,并通过监控探头等观察王坚和家人是否外出。居委在小区所有楼道都张贴了健康知识宣传页,让大家了解相关防疫知识,科学对待。

十多天里,居委干部瞒着当事人,耐心做好周边居民的解释和安抚,帮他们扛下许多压力,避免居家隔离的他们增加心理负担。知道居委干部的良苦用心,该位居家观察人员和妻子都感动地说:“谢谢你们帮忙化解邻居担忧,也谢谢你们瞒着我们。经过不断工作,社区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和谐,该位居家观察人员一家也对即将期满的隔离充满信心。

“只有大家平安了我小家才能平安”

兰新社区党总支书记许玉华的母亲因急症住院,需要日夜陪护。许书记人在医院,却牵挂着社区的工作。她通过微信群、电话及时向居委干部传达街道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相关人员迅速排摸小区内登记的外来人口信息。同时,通过小区各党员微信群、楼组长群、看家网志愿者群等,及时开展宣传疫情防控工作。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兰新居委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小喇叭、微信群等平台,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在小区内111个门洞张贴了“温馨提示”,及时向街道反映和通报社区内排摸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小区物业积极配合做好废弃口罩回收工作,每天对小区内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在门卫处增设了“疫情防控外地、外来、回沪人员”登记处,对小区内的外来车辆细致得做好登记工作。

社区志愿者和楼组长们团结一心,发挥志愿者精神。楼组长胡阿姨了解到有两户刚从外地回沪的居民时,立即主动上门了解基本信息,并进行防控宣传,“大家的事情也是我小家的事,只有大家平安了我小家才能平安!”楼组长俞阿姨看到小区内停着两辆鄂牌的车辆,热心得对楼道内的居民进行了上门排查工作,并主动上报给居委进行跟进……

社区居民积极主动配合居委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职党员陈辉是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社区居民普及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社区党员何慰文在党员骨干群,积极开展相关宣传,传递正能量。

妙招破解“买菜难”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情况愈演愈烈,继口罩难买、消毒水难买之后,“买菜难”逐渐开始蔓延。因为疫情尽量闭门不出、习惯于网上购买菜品的年轻人们,发现APP上的蔬菜图标经常显示“今日售罄”,朋友圈甚至开始流传“想买到蔬菜要学会零点秒杀”。

疫情期间“买菜难”怎么办?香阁丽苑小区有妙招。香阁丽苑小区是长海路街道辖区内的一个大型商品房小区,一支由在职年轻业主组成的聚心联盟业主志愿者团队,平日里旨在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一些社区活动,为小区管理建言献策。这几天,志愿者们一直在讨论疫情期间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出一版《香阁丽苑周边的菜篮子攻略》,为大家在疫情期间的买菜问题做精确指引。经过一番出谋划策,日前这版贴心攻略正式上线。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菜篮子攻略》按“实体菜场篇、邻里帮帮采购篇、香村食堂篇、网络购物篇”对各种买菜途径进行了分类说明,对如何到达周边实体菜场给出了详细的路线指引,还有贡献各自资源组成临时拼购、交流展示自家美食的板块,缓解了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大家纷纷表示,“防控疫情的过程,无形中激发起邻里亲情的力量,这守望相助间常见的邻里关怀,正是城市精神的闪光。”

“打油诗”缓解紧张情绪

新江湾城回沪人员数量,多个居民区党组织通过电子屏幕、微信群等形式,及时发布一系列管控措施,严防死守。新江湾街道辖区内的公租房小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四海一家”的自治品牌,疫情防控工作丝毫容不得半点差错。为了这个大家,党支部书记于书记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她还编写打油诗来缓解居民紧张情绪:“新型病毒不可怕,只要防护做到家。回沪人员请注意,需要电话来登记。杜绝谣言不恐慌,相信政府听发布。众志成城抗疫情,相亲相爱一家人。”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居民区党组织发动楼组长、志愿者等力量,排摸本小区重点地区来沪人员的情况。在小区,楼组长会在群内组织排查“接龙”,确认居民和身边人否前往过重点地区,如有发现居委会即刻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及时上报;对于需要观察的对象,及时采集详细信息,并陪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告知具体事项,做好每日电话跟踪工作。

为应对此次疫情,各居民区党组织多次组织召开三驾马车沟通协调会,讨论此次防疫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同力合作。居委会积极做好统计、协调、上报等工作,物业公司加大开展公共场所消毒、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等工作力度。

居民互帮互助,资源共享

新江湾街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书记和居委干部们,尽最大的努力,为居家观察隔离的居民提供帮助。经在电话沟通中,她们得知居民家中几天没有蔬菜了,想吃青菜,就立马上菜场买了蔬菜,放在家门口。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守护社区居民的除了居委干部,还有许多社区志愿者,他们全力奉献,多次巡视社区,守护一方平安。为了守护这些可爱的志愿者,朱书记连续两天排队,寻到多家药店,为志愿者们购买口罩。

小区的一名楼组长赵先生正好在国外旅游,看着居委干部和物业在为小区忙上忙下,考虑到国内口罩等物资紧缺,主动联系居委表示从国外购买了口罩,自愿捐献给居委10盒,还把家里原先保留的口罩4D口罩也一并送到了居委和物业,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小区的户数本不算多,从重点地区回沪的居民也只有个位数,她们都十分支持正在进行的排查和居家观察隔离工作。其中一户居民在还未回到上海时,就微信居民区书记,表示为了保障其他居民与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引起邻居不必要的紧张,提前告知了抵沪时间、具体行程和身体状况,回家后经卫生服务中心上门进行登记和宣教,开始了为期14天的居家观察隔离期。

居民对居委、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助力之一,而居民之间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更是对抗疫情的一道加强防线。

居民免费提供酒精

疫情当前,各种个人防护用品需求量多于往常,这个小区一户居民免费送给社区居民50多瓶医用酒精,后又帮大家调配了100多瓶医用酒精,以成本价出售,而收款方式就是酒精旁的一个二维码,希望邻居按需购买。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街道商会会员——辖区内合景泰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悠方、上海荣庄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弈彩实业有限公司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疫情防控献计出力,奉献爱心和力量。

考虑到可能受春节和到疫情影响的蔬菜供应,悠方广场和餐饮商户前期经过再三讨论方案,自1月29-31日在商场中庭为社区居民提供平价的有机农场新鲜蔬菜。这家商场也通过广州市慈善会紧急捐献40万个N95防护口罩以及5万双防护手套等紧缺医疗防护物资,用于前线抗击疫情及防治工作。


记者:杨晓梅 张蓓

送口罩、送杀毒酒精、“菜篮子攻略”…杨浦社区的这些故事实在是太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