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用浇水吗?怎么做才好?

农村雷子哥


不用浇水,哪是有条件的。

一,种植。无论春夏两季直播、套种或间作。只要土壤用镢头刨至五厘米左右,弯腰用手握土成团,撒手散开,即可播种,不用浇底水。第二天捡查一下,土层上部一点五厘米左右,成为白色干土,应及时用脚踩一下,进行镇压。使种子在温土当中,便可出苗。无须浇底水。

二,玉米。观察玉米苗期,只要叶片直立向上生长,根夲不须浇水。玉米中期和后期,仍然观察玉米叶,即便伏天中午叶子有点脱色,只要上午十点前下午三点后能保证直立向上生长,在此地区也无须紧张。观天气预报只要二至三天有雨,亦无妨。

三,栽植。如果缺苗或者育苗栽植,栽时必须将地整好。雨前栽植也必须施足底水,掩土埋好。保证玉米发根迅速,正常生长。

反之,种玉米时如果季节一到,按照生长期推算,别耽误下茬作物栽种生长,必须浇足低水,保证苗齐。玉米苗幼期受干旱,叶片又点变色下垂必须浇水。中后期玉米叶片早上九点后和下午四点前卷曲下垂变色,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降低农民之收入。

以上为当地民验,不管土壤肥脊。只观墒情及玉米叶便知应不应浇水。


蔚蔚姥爷219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茎叶茂盛,一生中生产的有机营养物质多,因此需水较多。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水特点。那么,玉米浇水时间如何掌握?玉米什么时候浇水合适?下面几点注意一下

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吸水占种子绝对干重的48%—50%时开始出苗。玉米多种植在旱地、岗坡地,灌溉条件差,一定要做好耕作保水措施,在水分适宜时播种,力保全苗。保持土壤水分在55%~70%.低于41%时,出苗困难。从播种到出苗,玉米消耗水分占生育期所耗水分的5%左右。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生长慢,植株小,消耗水分较少,占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20%左右。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下扎伸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

拔节至抽雄

拔节至抽雄,一方面玉米根、茎、叶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雌雄穗分化形成。此期玉米需水最多,达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30%以上,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缺水会造成花粉发育不健全,雌穗小花减少,俗称“卡脖旱”,造成雌雄穗的出现间隔加长,甚至雌穗不出,造成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抽雄至灌浆

抽雄至灌浆,此时玉米的叶面积最大,制造营养物质多,开花、授粉、籽粒形成均需较多水分,如缺水干旱,花粉、花丝败育,籽粒发育不良。此期玉米需水较多,占全生育期需水的20%~30%。从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缺水将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灌浆到成熟

灌浆到成熟,玉米营养物质向籽粒大量输送,缺水则叶片早衰,光合物质减少,造成秕粒,导致减产。此期玉米需水一般为全生育期需水的15%~25%,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特水量的70%左右为宜。





先挣它一个亿呗


刚种的玉米就浇水,一定记住浇水别水大,玉米拔节期前不宜浇水,过度干旱时例外。孕穗期和灌浆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

种植玉米油四次关键浇水期。 (1)造墒水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进行播种,势必造成缺苗断垄,或苗子大小参差不齐,弱小株多,空秆率高,这样的群体要想获得高产是不可能的。玉米播种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之间。我市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播种时常发生干旱,播种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必须造墒后播种,夏玉米也可播后浇“蒙头水”。 春玉米区最好进行冬灌和早春及时保墒。冬灌要浇足浇透。夏播或套种玉米可结合浇麦黄水一并进行。灌水量一般每亩50~60立方米。如果浇“蒙头”水,一般每亩浇水40~50立方米。 (2)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拔节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就要浇水,一般每亩浇水量55立方米左右,浇拔节水利于茎叶和雌稳生长以及小花分化,可以减少空秆,增加穗粒数。如北京延庆县、怀柔县的春玉米高产攻关田,浇拔节水的穗粒数平均增加 51.6粒(增加 11%),亩穗数增加3.8%。 (3)抽穗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这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就要浇水,每亩浇55~60立方米。这时灌溉,可以提高玉米花粉和花丝的生活力,有利授粉结粒;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生产。有利于籽粒灌浆,减少籽粒败育,增加稳粒数和提高千粒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灌抽穗水的,平均果穗长24厘米,穗粒数450粒,千粒重310克,亩产705千克,而不灌水的穗长21.5厘米,稳粒数300粒,千粒重301克,亩产543.5千克,灌抽穗水比不灌水的分别增加11.6%、50%、2.9%和29.7%。灌抽穗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晚了。据试验,抽雄稳前后短期干旱,引起叶片萎蔫1~2天再灌水的,也会减产20%。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一般情况下每亩灌水55立方米左右。这时灌溉。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较多的绿叶数,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有利于提高粒重。如中国农科院在我省试验,浇灌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以上的,千粒重高达326克,亩产565千克,不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50%的,千粒重只有234克,亩产340千克。






泡沫之夏60354


刚种完玉米需要浇水.播种玉米浇水叫做造墒水。

种植玉米四次关键浇水期。

(1)造墒水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进行播种,势必造成缺苗断垄,或苗子大小参差不齐,弱小株多,空秆率高,这样的群体要想获得高产是不可能的。玉米播种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之间。我市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播种时常发生干旱,播种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必须造墒后播种,夏玉米也可播后浇“蒙头水”。 春玉米区最好进行冬灌和早春及时保墒。冬灌要浇足浇透。夏播或套种玉米可结合浇麦黄水一并进行。灌水量一般每亩50~60立方米。如果浇“蒙头”水,一般每亩浇水40~50立方米。

(2)拔节水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拔节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就要浇水,一般每亩浇水量55立方米左右,浇拔节水利于茎叶和雌稳生长以及小花分化,可以减少空秆,增加穗粒数。如北京延庆县、怀柔县的春玉米高产攻关田,浇拔节水的穗粒数平均增加 51.6粒(增加 11%),亩穗数增加3.8%。

(3)抽穗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这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就要浇水,每亩浇55~60立方米。这时灌溉,可以提高玉米花粉和花丝的生活力,有利授粉结粒;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生产。有利于籽粒灌浆,减少籽粒败育,增加稳粒数和提高千粒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研究,灌抽穗水的,平均果穗长24厘米,穗粒数450粒,千粒重310克,亩产705千克,而不灌水的穗长21.5厘米,稳粒数300粒,千粒重301克,亩产543.5千克,灌抽穗水比不灌水的分别增加11.6%、50%、2.9%和29.7%。灌抽穗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晚了。据试验,抽雄稳前后短期干旱,引起叶片萎蔫1~2天再灌水的,也会减产20%。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70%就要灌水,一般情况下每亩灌水55立方米左右。这时灌溉。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较多的绿叶数,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有利于提高粒重。如中国农科院在我省试验,浇灌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以上的,千粒重高达326克,亩产565千克,不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50%的,千粒重只有234克,亩产340千克。


鲁西凯子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
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底肥要施足,这是基础,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钾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品种的地块,可在玉米6~7叶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种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块,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方法一是前边追肥,后边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结合;二是用镐刨坑,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时,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结合,促进根系良好发育,一般情况下,亩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浆期,亩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防秃尖、缺粒,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有机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做底肥,追肥用饼肥,肥效平稳而持久,效果好于化肥,而且后劲长,但追肥时,饼肥与作物幼苗保持适当距离,以免饼肥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灼烧幼苗。

\n

农家小海哥


在我们这里播种玉米,每年基本上都不用浇水。

因为,在播种玉米之前,对土地都要根据因地制宜,都是以肥沃疏松,土层厚,又有一定保水性的土地为主。像土层太薄,保水性又不好的土地一般都没有播种玉米,都是另种其它适合的农作物。

因此,在播种玉米期间,要提前深翻土地,让深翻的土地经过雨水淋湿透过后才开始播种。因为,经过雨水淋湿透过的土地,播种玉米发牙才快,生长水分才更充足。

那么,要怎么做才好?首先,等到玉米苗长到20公分左右的时候,要适当的施追肥,施完追肥后最好适量培点坭土,因为,培坭土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培土能让施的肥料不会随便失效与丢失。第二,又能让玉米根吸收肥效更快,同时,又给玉米加固了防风防大雨倒伏的稳定性。

最后,加强管理,预防虫害,有杂草时要急时除草。等到玉米快要开花的时候,还要进行第二次施追肥,同时,还要比上次加倍给玉米根部培土,因为,在这期间,玉米很快就要开花结玉米棒子了,秸秆上部的重量就会越来越沉了,所以,需要尽量多培土来加固玉米根部的适当稳定性,万一遇到风吹雨打,玉米才不容易倒伏,才不容易被折断。


随缘69355


玉米不用浇水吗?怎么做才好?

答,玉米要浇水,播种前,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成熟期,都需要浇水。

1、播种前浇水:玉米在冬天跟春天储存足够的水分,土壤水分一般可以满足全苗、壮苗的要求。若土壤含水量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所需的水分时,就要采取播前浇水,以补充水分。只有通过播种前浇水才能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

2、苗期浇水,玉米幼苗期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积小,蒸腾量不大,耗水量较少。另外,苗期一般要控制土壤墒情进行抗旱锻炼—“蹲苗”,以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扩大肥水的吸收范围,不但能促使幼苗生长健壮,而且增强玉米生育中、后期植株的抗旱抗倒伏能力。所以除遇到底墒特别不足需浇水外(适宜田间持水量为60%),一般情况下不主张苗期浇水。

3、拔节孕穗期浇水,玉米拔节期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时期,开始积累大量的干物质,叶面蒸腾也在逐渐加大,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由于拔节孕穗期耗水量的增加,这个阶段若降水量不能满足需水要求,就需


4.抽穗开花期浇水,玉米雄穗抽出后,一般品种茎叶生长逐渐趋停止,植株不再增高,而转入开花、授粉、结实阶段。玉米抽穗开花期植株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旺盛,对水分的反应极为敏感,加上气温高、空气干燥,使叶面蒸腾和地面蒸发加大,需水达到最高峰。这一阶段浇水很重要,是玉米增产的关键。

5.成熟期浇水,玉米受精后,经过灌浆、乳熟、蜡熟达到完熟,从灌浆到乳熟末期仍是玉米需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特别重要。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农村小虾米


(文章源于网络希望可以帮到你)在以下重要生长阶段,如严重缺水,需要浇灌。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茎叶茂盛,一生中生产的有机营养物质多,因此需水较多。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水特点。

玉米种子吸水占种子绝对干重的48%—50%时开始出苗。玉米多种植在旱地、岗坡地,灌溉条件差,一定要做好耕作保水措施,在水分适宜时播种,力保全苗。保持土壤水分在55%~ 70%.低于41%时,出苗困难。从播种到出苗,玉米消耗水分占生育期所耗水分的5%左右。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生长慢,植株小,消耗水分较少,占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20%左右。此期根系发育较快,水分过多会影响根系下扎伸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

拔节至抽雄,一方面玉米根、茎、叶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雌雄穗分化形成。此期玉米需水最多,达全生育期需水总量的30%以上,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缺水会造成花粉发育不健全,雌穗小花减少,俗称“卡脖旱”,造成雌雄穗的出现间隔加长,甚至雌穗不出,造成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

抽雄至灌浆,此时玉米的叶面积最大,制造营养物质多,开花、授粉、籽粒形成均需较多水分,如缺水干旱,花粉、花丝败育,籽粒发育不良。此期玉米需水较多,占全生育期需水的20%~ 30%。从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缺水将严重减产。此期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为宜。

灌浆到成熟,玉米营养物质向籽粒大量输送,缺水则叶片早衰,光合物质减少,造成秕粒,导致减产。此期玉米需水一般为全生育期需水的15%~ 25%,土壤水分以维持土壤田间最大特水量的70%左右为宜。




十一东北大米


大家好,我是金冀小魏,玉米不用浇水怎样做才好?这问题我再给大家分析一下。不知道其他地区是怎么样的,在我们老家只要天气不是怎么干旱的地是不用给玉米浇水的。玉米的产量在现今的耕作技术和化肥施入达标的话,产量已经是达到巅峰时期了,在高的产量也没可能,因此对胶水不但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对农民来说还有可能亏本,没事浇水的投入成本大家合上过吗?

记得有几年我们老家大旱。玉米干叶都是汗的,转了才会给玉米浇水的,平时只要大家给田里的土壤含水量在见干见湿手握成团,首张即开即散就好,就不需要浇水。但是作为一种高杆植物,玉米对水分的需求很大,整个生长期都是主要的浇水两次一次在拔节期浇水一次一次在开花抽穗期浇水一次,就可以满足玉米从出苗拔节抽穗灌浆成熟期的需要。如果中间不是特别的干旱,比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缺水,就会对后面的开花抽穗造成影响,来自花粉授粉发育不良对此花授粉不足会造成玉米受孕不良而降低玉米的产量。

所以说这个拔节期的胶水也很关键,但并不一定要浇水的,如果天气好雨水适宜浇水,干嘛不是会造成玉米地的湿度过大容易产生生病均的吗?对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也会消溽拔节期玉米地的含水量决定玉米的产量问题,这个事情在民间说法就是承上启下的卡脖子时间要引起重视的,发生干旱有立马浇水的。再一个就是灌浆期之前的意思,胶水也要看天气和土壤湿度如何,如果太干旱则会造成花粉花失败与籽粒发育不了造成减产。

这个时候正是玉米营养物质像玉米籽粒素慧容营养物质的时候,含水量过低会造成玉米输送能力差,叶片过早的衰竭,那么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光合物减少必然带来玉米籽粒的发育不完全,多出现不饱满皮骨玉米评价和产量都会大打折扣,至于要不要浇水,要看天气和土壤湿度,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连续干旱一周还没降水的,要及时的人工浇水补救了。我是经济小魏,希望这个分析能给大家带来收获。


金冀小魏


我家是东北的,所以种玉米的比较多。

玉米是我国的第三大主粮,种植非常的广泛。玉米分为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一般在东北地区都是一年一季的春玉米,再往南到了河南等地区则是在小麦抢收后种植的夏玉米。

现在是六月份,小麦抢收也基本接近尾声了,现在正是夏玉米播种的时节,下面小编就个大家介绍一下玉米该如何浇水。

玉米属于耐旱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小编的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因为雨水较少,甚至说“十年九旱”都不过分,所以在老家当地大家所种植的作物就是玉米。小编先说下老家种植玉米的情况,春天等一场春雨过后纷纷开始播种,出苗以后基本整个生长季都不浇水。碰上特别干旱的年份,有些农户为了保证收成,会在玉米出穗以后浇一次水,保证这个时间的水分供应,能减少一些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