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花木兰”:替父出征战疫情

“我给我女儿报名,马相汶,女,25岁,大学毕业,北京工作,现滞留华阳,另我回去后接她的班。”1月30日,一条微信截图传遍了成都市天府新区退役军人的朋友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身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马军,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局势发展。

看到身边战友积极响应天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倡议,就近就地参与疫情防控队伍,在河南老家照顾患病父亲的马军心急如焚。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儿马相汶。几经犹豫,马军最终拨通了女儿的电话。他对女儿说:“此次疫情严峻复杂,党中央多次发出号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国家需要时刻挺身而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没有党和国家培养,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现在,爸爸回来不了,我想让你替爸爸去当志愿者。”交流不多,但是女儿马相汶已经读懂了父亲的内心,当即决定帮助父亲完成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和夙愿。

通过成都市天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助,马相汶顺利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她告诉工作人员说:“我是军人的子女,身上流着军人的血,请安排我到最危险、最艰苦的防控一线去战斗。”经过培训,她被安排到黑大路国道交通卡点,负责对过往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和疑似排查等工作。在检查点,马相汶拿着红外测温仪一次次地为经过车辆中的人员测温、贴签等工作,常常一站就是8个小时。回到执勤点,脱下已经湿透的防护服,摘下冰凉的橡胶手套,马相汶双手早已被汗水浸泡得发白。马相汶认真工作的态度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新时代“花木兰”:替父出征战疫情


“旗帜无声,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榜样无言,却能鼓舞磅礴斗志”。马相汶的故事在志愿者中渐渐传开,在她的号召和带动下,许多退役军人、军属纷纷加入到联防联控的队伍当中,与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干部群众一起筑起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钢铁长城。(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