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防治措施?

雾都山客


露地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两种病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分。

番茄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果实、亦可危害叶片与茎。

番茄叶霉病 主要危害番茄叶片,亦可危害茎、花、果实。

叶霉病只危害茄果类 。灰霉病果蔬类都会受危害。

番茄灰霉病

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2°C~31° C度范围内均可发育,适温为20°C,相对湿度90%以上,喜弱光。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

幼苗受害 开始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质状腐烂,后干枯,表面产生灰霉 ,严重时扩展到幼茎上产生深褐色斑点,常自斑部折断,造成大批死苗。

植株受害 叶片上产生水渍状的大型灰褐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轮纹。


果实受害 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潮湿时长灰霉,干躁时病斑灰白色 ,水质状发软,最后腐烂,表而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果实间能传染,失水后僵化。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番茄叶霉病

病原菌为黄枝孢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9°C~34°C之间都能生长发育,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C~25° C。高温条件下,相对湿度90%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阴雨天、光照弱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番茄的叶、茎、花、果实都会染病。

叶染病 初始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褪绿色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后在叶背面长出霉层,初为灰白色,后成灰紫色或带有绿褐色的霉层。

发病严重时,叶片向内卷曲病,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病花常在坐果前枯死。

茎染病症状 常与叶片染病相似。果实染病

果蒂附近或果面产生圆型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块,硬化凹陷。

防治措施

选用抗(耐)病品种 用55°C温水浸种15分钟或采用2%武夷菌素剂浸种,或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00倍液浸种3~5小时。

露地栽培时,加强水分管理,浇水在上午,苗期浇小水,定植时灌透 。开花前不浇水,开花时轻浇,结果后重浇,浇水后立即排湿,尽量叶面不结水雾或缩短结水雾时间。

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并进行叶面喷肥。

定植密度不宜过密,並及时进行整枝打杈,立架引蔓绑蔓,植株坐果后,适度摘除下部老叶。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虽然都属于高等真菌,但防治药剂天壤之别。

灰霉病 可选用农一网225克/升异菌脲或40%嘧霉胺杀菌剂。也可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多霉灵可湿性粉剂等药物。

叶霉病 可选用农一网70%甲基硫菌灵,80%模范,农一网40%苯醚甲环唑、噻喜组合。也可用醚菌酯,异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药剂 。

番茄病(虫)害较多,可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选用不同成分的药剂,交替使用。


梦中翔之梦


露地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虽然只有一字只差,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发病原因、症状、病原体各及防治方法都不相同。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二者的有什么区别及该如何防治?

一、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多发生在棚内栽培中,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方大棚温室中灰霉病开始发生。现在灰霉病已经成为冬春季倒春寒蔬菜中发生面积最大、为害蔬菜种类最多的重要病害。近几年随着我国冬春季雾霾天气增加,灰霉病发生频率高、危害越来越重。

1、主要症状: 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为害叶、茎、花序和果实。

①苗期染病症状: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至幼茎,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变,病部缢缩,折断或直立,湿度大时病部表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②真叶染病症状:产生水渍状灰白色无定形的病变,后呈灰褐色水渍状腐烂。

③幼茎染病症状:亦呈水渍状缢缩,变褐变细,造成幼苗折倒,高湿时亦生灰霉状物。

④成株叶片染病症状:多自叶尖向内呈“V”字形扩展,初水渍状,后变黄褐色至褐色,具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茎或叶柄上病斑长椭圆形,初灰白色水渍状,后呈黄褐色,有时可见病处因失水而出现裂痕。

⑥果实染病症状:蒂部残存花瓣或脐部残留柱头首先被侵染,并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可导致幼果软腐;而在青果上病斑大且不规则,灰白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果肉软腐,最后果实脱落或失水僵化,有时病果后期可见黑色的菌核。花被害后萎蔫枯死,常蔓延至花梗,黄褐色,缢缩。

△以上发病部位在湿度大时均生稀疏至密集的灰色或灰褐色霉,即灰霉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①传播途径:无论是番茄还是樱桃番茄均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②发病条件: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经伤口或衰弱的残花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该病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发生,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低温高湿持续时间长的条件下容易发病。在1天中温度15~25℃、相对湿度超过85%持续8h,番茄灰霉病能持续发生,温湿度对番茄灰霉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与其对发病的影响趋势一致。

资料上显示辽宁省在东北生态区对番茄灰霉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般年份,灰霉病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的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3个阶段。

①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是叶部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较平稳。

②4月上旬至4月下旬是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病害扩展迅速。

③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但年度间有差异

生产上持续的低温高湿、苗期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病果发生期多出现在定植后20~25天,3月底第一穗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初进入盛发期,以后随温度升高,放风量加大,病情扩展缓慢;第二盘果多在4月上旬末开始发病,4月底至5月初进入发病高峰;第三盘果在第二盘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开始下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新育出的抗灰霉病品种:大番茄抗病品种有朝研219(辽宁)、北斗1号、大唐番茄(西安)、胜美番茄(天津)、朝研粉冠、红帝番茄、苏粉9号、世纪星F1(金世纪)。樱桃番茄抗病品种有粉玫瑰。

②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和病果,放入塑料袋内拿到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尤其在番茄坐果后及早摘除残留的病花瓣可有效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防效达90%以上。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

③提倡用生物农药:于发病盛期喷洒6%井冈·蛇床素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60g,也可用BAB-1枯草芽胞杆菌菌株发酵液桶混液,每毫升含有0.5亿芽胞,对番茄灰霉病防效83%~90%;还可选用每克100万孢子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于初见病斑或连阴2天时开始喷药,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或用2.1%丁子·香芹酚水剂600~800倍液。

④药剂防治:一般残留的花瓣和柱头是灰霉病的主要侵染点,目前番茄普遍采用喷、蘸花技术,增加了灰霉病的侵染点,是造成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可在进行防落素喷花的同时加入0.1%的乙霉威或嘧霉胺等,当番茄1个花穗上开2~3朵花时,可喷花1次,有50%左右的花开时再喷1次。也可在蘸花液中加入0.1%的上述药剂,防止花期染病。若定植后或花期均未用药,在浇第1穗果水之前必须喷药防治,避免浇水后容易引起灰霉病大发生,烂果严重,所以喷药后第2天才能浇水。喷药的重点是花和幼果。

二、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有的温室、大棚保护地常年发生,为害日趋严重,给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花、茎、果实。

①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后向上部扩展。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黄色退绿斑,叶背面初密生灰白色茸状霉层,后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面现多角形至不规则形褐斑,后褐斑逐渐扩大,四周具黄晕,多个病斑融合连片致叶片卷曲、干枯,植株提早干枯。病花常在坐果前枯死。

②茎染病:症状常与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面现多角形至不规则形褐斑,后褐斑逐渐扩大,四周具黄晕,多个病斑融合连片致叶片卷曲、干枯,植株提早干枯。病花常在坐果前枯死。茎染病,症状常与叶片类似。

③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块,硬化凹陷。生产上日光温室常规栽培的番茄叶霉病已成为常发病害,樱桃番茄在日光温室春茬和长季节栽培中发生亦重。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①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夏和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并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②发病条件:生产上遇有适宜条件,即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蔓延,给生产上造成较大危害。生产上播种带菌的种子,秋延后番茄幼苗即可染病,一直延续到11月或更长。该菌发育温限9~34℃,最适20~25℃。气温22℃,相对湿度高于90%或雨天多,时晴时雨,露地樱桃番茄易发病。黄褐钉孢真菌繁殖很快,生产上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仅需15天左右。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叶霉病的番茄、樱桃番茄品种。抗番茄叶霉病的品种有萨拉芬、塞特科、瑞美兹、百灵73-583、保罗塔、普罗旺斯、金棚M6、金棚M18、金棚158、金棚M213、苏粉8号、绿亨108、金樽番茄等。樱桃番茄抗病品种有圣果、绿宝石2号、佳红1号、佳红4号、佳红6号、樱莎红2号、美樱2号等。

②实行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

③种子消毒:种子用53℃温水浸种30min灭菌或用种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

④嫁接防病:资料显示某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采用LS-89和BF兴津101作砧木的番茄嫁接苗防治番茄叶霉病取得成功,叶霉病病情大大减轻。

⑤化学防治:露地于发病初期喷洒BAB-1枯草芽胞杆菌菌株发酵液桶混液含有每毫升含0.5亿芽胞,对番茄叶霉病防效81%~94%。或用弱酸性电生功能水80ml/m2。

▲叶霉病防治病技术的关键就是:

①早防早治,发现有零星病斑应马上防治,等到严重时再防治就被动了。

②上述药剂应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总结】:不管是灰霉病还是叶霉病,早期预防很关键,尤其是棚室内栽培的番茄,更应该加强管理,防治病害的大面积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鄂西小浓人


番茄是人们最熟悉的蔬菜之一,既可生吃也可熟食。但在生长中病害多达十几种,其中灰霉病和叶霉病是主要病害。因为这两种病的病菌生命力强、抗药性强。一旦染病,会对番茄造成严重危害。

露地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区别

【1】侵染果实时受害部位不同①灰霉病发病侵染果实,首先感染青果的柱头或花瓣,之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至果皮呈灰白色、发软后腐烂,病部长出大量灰褐色霉层。

②叶霉病侵染果实,则是在番茄的蒂部。病斑环绕在番茄的蒂部,呈圆形,黑色,逐渐硬化,后期稍微凹陷。

【2】侵染叶片时侵染点和形状不同①灰霉病发病后,叶片受到侵染,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型向内扩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之后干枯,在表面生有灰霉。

②叶霉病,故名思义以侵染叶片为主,虽然它也危害茎、花及果实,但都是次要的。这种病是番茄独有的病害。叶片染病后,叶面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出现淡绿色或黄绿色的褪绿斑点。

叶片背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逐渐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呈绒状。温、湿度等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病部最后变为黄褐色,病叶稍皱缩、枯萎而提早脱落。病害常自下而上扩展蔓延,导致全株叶片发病。

【3】传播方式不同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病菌,相同的一面是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但不同的一面是,叶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附着在种皮上越冬。因此,叶霉病的另一个侵染源,就是带菌的种子。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相同点

既然灰霉病和叶霉病都是真菌,并且都是霉病,自然有相同之处。

第一,番茄一旦发生灰霉病或叶霉病,都对果实、花、茎、叶片造成侵害,只是危害方式和程度不同。

第二,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发病条件基本一样:①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在90%以上,温度在20~25℃时,发病最快;②植株过密,通透性不好,会加重病害。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防治办法

既然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发病条件高度一致,所以防治的主要办法是相同的。

【1】轮作换茬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病菌都能在土壤中借助病残体存活越。所以切忌连作,与非茄科类蔬菜轮作3~4年以上,是解决发病的首要办法。

【2】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栽植番茄时,利用高畦栽培的方式,增加通风条件,并能使植株增加光照面积;另外合理密植,使植株之间有通透,都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科学施肥、浇水不管是基肥还是追肥,氮、磷、钾肥一定配比合理,如果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植株徒长,致使植株营养不良,病菌侵染的机率较大;

浇水时,选择晴天的中午,可降低田间的湿度,并且应小水浇勤浇。如果大水漫灌,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在高温情况下,病菌异常活跃,从而造成侵染的机会多。另外在阴雨连绵的时节,要及时排水。潮气大温度高病菌会乘机侵入伤口、衰败的器官,造成感染后使病菌扩大蔓延。

【4】农药防治番茄在侵染灰霉病或叶霉病后,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及时防治。如灰霉病可在无风的傍晚用5%百菌清粉尘剂喷撒;叶霉病发病初期可用60%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液喷洒。当然各种防病药物较多,交替施用效果最好。

【5】特殊情况,特殊处理①番茄叶霉病的病菌可附着在种子上,因此在育苗播种前,要给种子消毒:用高锰酸钾300倍液浸泡2小时或用石灰水100倍液浸泡1小时;②番茄的灰霉病,病源之一时在授粉时蘸花时传播,因此除在定植前喷药外,蘸花时也要用药,以减少交叉传播的机会。

总之,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都属于真菌病害,对番茄的危害较大。因此应做到预防为主;如若发病应在发病初期应及时用药物防治,减少病害蔓延扩散,是控制灰霉病和叶霉病的最好办法。


泰山农家人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一般在气温22摄氏度,相对湿度达到90%时,利于病菌传播。从开始发病到流行约需半个月左右。

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班,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叶正面也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从下向上叶片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叶霉病是一种半知菌侵染造成的真菌性病害。在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光照弱时,发病重。

防治措施主要有:(1)选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

(3)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浇水时间应安排在晴天上午或下午,避开连阴雨天气。

(4)药剂防治可选用加瑞农、氟硅唑、克菌丹、苯菌灵、戊唑醇、啶菌恶唑等杀菌剂喷雾,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可为害叶、花、茎丶果。果实青果受害重,多从残花处侵染,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长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V字形侵染,初为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明显,有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灰霉。茎染病呈水浸状小点,后扩为长条或长椭圆形斑,湿度大时长灰褐色霉层,病部以上枯死。

灰霉病在气温20度左右,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时发病重。可通过气流、雨水、叶露以及沾花等农事活动传播。一般气温长时间达到30度时,灰霉病菌会进入夏季休眠状态。

防治灰霉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1)定植后穴施木霉菌等菌剂,可通过形成根系有益微生物菌落,达到抑制灰霉病菌的目的。施用时宜在弱光时段及阴天,防止光晒。及时覆土。

(2)田间发现的染病茎、叶丶果实应及时剪除,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侵染源。

(3)沾花药剂中加入咯菌腈丶甲霉灵等杀菌剂,药液随配随用,不要久置,以免药液失效。

(4)合理复混和轮换使用杀菌剂,目前可用于防治灰霉病的药剂有农利灵(与速克灵、菌核利等有交互抗性,不能轮换或复混)、嘧霉胺(施佳乐)丶啶酰菌胺、啶菌恶唑、百可得等,一般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3次。

(图片来自网络。图1丶2为叶霉病,图3、4为灰霉病。)






102705716761五福


正确识别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两种病害,都由真菌引起的,正确区分两种病害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点识别。 1 症状差别 1.1 番茄灰霉病 该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发病最重,由残花和花托处发病,向果实或果柄扩展。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然后变软腐烂,烂果长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后产生僵果。叶片病斑多从边缘成V字形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长灰霉,严重时叶片枯死。茎染病,初呈水浸状小点,后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长出灰褐色霉层,逐渐枯死。 1.2 番茄叶霉病 该病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染病,叶面有不规则或椭圆形浅黄色斑;叶背初生白色霉层,还相互连接成片,颜色由白色变成灰紫色或暗绿色。果实病斑多围绕果蒂周围,果面变黑,果实变硬凹陷。 2 病菌越冬场所及传播途径差异 2.1 灰霉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株和土壤里过冬越夏,第二年条件适宜再进行为害,菌核产生的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通过气流、雨水和灌溉水、露珠及农事操作传播。孢子萌发时产生出芽管从寄主伤口、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沾花是人为的重要传播途径。 2.2 叶霉病病菌以菌丝体和菌丝块在病残体内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里、病株落叶和冬季栽培的番茄上过冬,明年条件适宜,由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从幼苗或成株的叶片、萼片、花梗等处侵入。幼苗染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发育温度9~34℃,最适20~25℃,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90%,利于病菌繁殖,发病重。 3 防治方法差异 3.1 灰霉病防治措施 ①保护地采用生态防治法,加强通风管理,具体操作法为:变通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当温度升到33℃再放顶风。当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下午保持25~20℃,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②宜在上午浇水,发病期适当浇水,防止结露。③发病后及时摘掉病果,病叶和侧枝,并将它们烧毁或深埋,勿乱扔。④关键期用药:第一次用药于定植前,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茄苗。第二次在沾花时带药,做法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带药。第三次在浇催果水前一天用药。如有连阴雨,气温低,可再防1~2次,间隔7~10d。棚室内蕃茄发病初用3%灰霉净,烟剂,每公顷用2250g或喷45%百菌清熏一夜,隔 7~8d一次。另外发病初喷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⑤选抗病品种。 3.2 叶霉病防治措施 ①重病区播种抗病品种如中杂7号、京丹1号、佳粉5号等。②发病重地区实行3a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源。⑧播前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25min,取出冷却后催芽播种。④加强栽培管理。露地栽培,雨后排水松土;保护地栽培,适时放风,控制浇水,水后及时排湿,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有机肥需高温腐熟。⑤定植前熏蒸温室,用硫磺烟熏。每百平方米硫磺粉250g,加锯末500g,拌匀分包点燃后封闭温室过夜。每公顷用3750g45%百菌清烟熏剂(安全型)更简便有效。⑥发病初喷洒50%多菌灵或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武夷菌素(BO~10)水,剂100~150倍或2%春雷霉素液剂200mg/L,每7~10d一次,连喷2~3次。 总之,分清两种病害的特征、作用机制是防治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番茄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新疆科学种田第一平台


一,灰霉病

灰霉病是低温时发生的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而且危害寄主非常广泛,可侵染番茄、茄子、黄瓜、西葫芦、韭菜等400种作物,随着冬季的深入,温度的降低,许多地区的蔬菜上已经开始出现灰霉病,一定要高度重视!

灰霉病发生迅速、传播快、病原菌产孢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等,非常难以防治。

灰霉病菌能够侵染植株花、果、叶、茎等部位,多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侵染,后逐渐向果实扩展,一般幼果受害最重,会导致幼果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幼果附着在茎上时,同时会引起茎部腐烂。叶片染病时,症状多从受伤叶片、易结露的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侵染,沿叶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交界明显,在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二,叶霉病

各地普遍发生,病情发展快。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灰白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层,后期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病花常在坐果前枯死。茎染病症状常与叶片类似。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块,硬化凹陷。

用药种类,腐霉利、异菌脲、啶菌·乙霉威、唑醚·氟酰胺、龙仕达灰立健等药剂。


龙仕达李风儿


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两种病害,都由真菌引起的,正确区分两种病害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点识别。

01---番茄灰霉病

灰霉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

果实染病青果发病最重,由残花和花托处发病,向果实或果柄扩展。

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然后变软腐烂,烂果长灰色霉层。

叶片病斑多从边缘成V字形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长灰霉,严重时叶片枯死。

茎染病,初呈水浸状小点,后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长出灰褐色霉层,逐渐枯死。

02---番茄叶霉病

该病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

叶片染病,叶面有不规则或椭圆形浅黄色斑。

叶背初生白色霉层,还相互连接成片,颜色由白色变成灰紫色或暗绿色。

果实病斑多围绕果蒂周围,果面变黑,果实变硬凹陷。

灰霉病与叶霉病

1、发病条件

灰霉喜欢低温高湿,叶霉喜欢高温高湿

2、发病部位:

灰霉侵染茎叶果实,主要侵染幼花幼果及幼叶,中上部发病严重,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明显的“V”形斑,表面生灰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叶片逐渐枯死,果实发病时,病菌多从残留的花瓣、雌蕊花柱、花托等处侵染(特征),逐渐向果实和果柄扩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状,变软腐烂,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

叶霉一般从底部叶背面开始,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展,并在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灰白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层,后期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严重时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

药剂防治

1:使用砚祥腐多1/3+异菌脲1/3+过氧一号1/3+10ml餐洗净,发病厉害的话,可以使用到1/2药剂量。

2:使用砚祥灰霜特效1/4+异菌脲1/3+过氧一号1/3+10ml餐洗净混合喷施治疗。

使用过氧乙酸1/2+叶霉特10ml





沙发日用品


番茄灰霉病:病部灰褐色,腐烂,表面生有灰色霉层。成株期叶片发病,从叶缘开始向里产生淡褐色病斑,果实蒂部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产生灰色至灰褐色霉层。

番茄叶霉病: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面出现灰紫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层,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防治,就是加强通风。


天空漫步79014423


撒石灰


瑶瑶儿


撒草木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