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1.

閨蜜上個月生完寶寶,好不容易月子過後出來透氣,我卻見她滿臉愁容。

閨蜜說:"我昨天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闖了大禍。"

我問:"就是那條'連刷刷朋友圈都不行,真鬱悶'的朋友圈麼?"

閨蜜點點頭,說:"其實坐月子,除了休息和照顧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很閒,偶爾看看手機打發時間。有幾次婆婆看見了,她居然說我'整天'只顧著看手機,甚至還沒收了三次。我實在忍無可忍了,才發了個朋友圈吐槽。"

閨蜜接著說:"婆婆沒有開通微信,所以我直接昭告天下。但我失策了,忘記了設置大姑子不可見,結果她私下告訴婆婆,害我跟婆婆差點撕逼了。"

閨蜜的做法,不過是抒發一下坐月子的抑鬱心情罷了。

讓人生氣的是,姑子在關鍵時刻非但不安撫產婦,而是打著"為親媽抱不平"的旗號,"伸張正義",唯恐天下不亂。

我對閨蜜表示非常同情。

一個通情達理的姑子,是婆媳關係的潤滑劑;相反,一個煽風點火的姑子,則無異於讓婆媳關係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都說婆媳關係是天下間最大的難題,原來婆媳距離的遠近,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一個可能被我們忽視的姑子。

有一種婆媳關係,叫成也姑子,敗也姑子。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

曾看過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

一位婆婆跟鄰居說:“我家媳婦全職帶娃,穿的、吃的、用的、住的,全都是我兒子掏荷包。我兒子下班後,她就對丈夫"呼呼喝喝",我兒子又是按摩又是換尿布的,她都不體諒自己老公上班多累。”

鄰居問:"聽說你女兒嫁了戶好人家。"

婆婆笑得合不攏嘴:"是呢,她全職帶娃,衣食住行都是刷女婿的信用卡。我女婿一回來就幫忙,洗腳按摩不在話下。"

後來有一天,這位婆婆跟女兒聊天,吐槽兒媳婦"好吃懶做"的事情。

女兒反問:"媽,看來我也是一個遊手好閒的家庭主婦。"

母親一下子語塞了,頓了頓說:"那不一樣。"

女兒說:"有啥不一樣呢?弟媳可以專心照顧家庭,說明我弟有本事,這是你媳婦的福氣,正如你也希望我不用上班一樣。"

女兒一語中的,讓母親沉默了。三年緊張的婆媳關係,也因為大姑子的這句話,讓婆婆放下了對媳婦的偏見。

俗話說得對:提起閨女笑盈盈,提起媳婦牙根疼。

現實生活中,很多婆婆都是雙標的,對待女兒和媳婦有著天壤之別。

而一個善良的姑子,如果能發揮女兒的橋樑作用,多開導母親,是不難讓母親將心比心地理解兒媳婦處境的,畢竟兒媳婦也是別人家的女兒啊。

三國時期的甄宓,是一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性。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甄宓的二哥去世後,留下嫂嫂和侄兒。

甄母在二兒子離世後,便對甄宓的二嫂子刻薄起來。

於是,甄宓就對糊塗的老母親說:"二嫂年紀輕輕失去夫君,還得照料一家人。太不容易了。母親你一定不要難為她,要對她好啊。"

寥寥數語,甄宓用自己的善良和寬容,完美地處理了家庭矛盾。自那以後,甄母也不再給嫂子白眼了。

有時候,有些話語由姑子開口,能輕易讓婆婆理解,且聽得舒服;而同一句話從兒子說出來,婆婆心裡會很難過,覺得兒子偏心自己的妻子。即便兒子言之有理,仍難掩婆婆內心的不忿。

而姑子在親媽的婆媳關係中,既能充當催化劑,加速婆媳關係的緊張;也能充當滅火器,撲滅婆媳關係的火苗。

3.

都說社會對女性最為苛刻,可你是否覺得,對女性最為苛刻的,仍然是女性。

有人說:如果想羞辱一個女性,那就把她交給另外一個女人。

我看到了女性間最大的惡意和諷刺。

同樣,在不少婆媳關係上,很多女性一邊委屈承受著婆媳間最冷漠的眼光,卻又一邊把類似目光傳承投射到自己的媳婦、婆婆或姑嫂身上。

如果女人都將這個思維紮根,一代代傳承下來,這是怎樣一個可怕的女性歧視鏈和傷害鏈啊。

同為女人,所以懂你。因為懂你,所以知道怎樣傷你最深。

想起那句歌詞: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我們一樣有最脆弱的靈魂。

世間男子已經太會傷人,

你怎麼忍心再給我傷痕。

深以為然。

作家莫亦念說過:人生在世,不要拿別人的不幸來緩解自己的傷痛,更不要拿別人的幸福來反襯自己的不幸。

各自安好,相互祝福,便是晴天。

我們來做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假設:

女性的身份可能有四種(假設每種身份各佔四分之一):獨生女,有姐妹,有哥弟(既是女兒又是姑子),同時有姐妹哥弟(既是女兒又是姑子)。

在理想化狀態下,假設哥弟都已婚。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如果這位既是女兒又是姑子的女性,能充當優質的橋樑作用,那麼社會將有50%的婆媳關係得到改善。

身兼女兒和姑子兩個角色的你,請多一點關愛,多一份善意,為親媽的婆媳關係添磚加瓦。

4.

如果你是一位姑子,對照一下在介入親媽的婆媳關係時,你到達到了哪種境界?

4.1初階姑子——互不干涉

親媽和嫂子/弟媳畢竟不是同一個系統,如果你的哥哥姐姐跟媽媽鬧不和,你上去摻合是沒問題的,畢竟你們擁有共同的親媽。

但如果你媽和嫂子/弟媳鬧矛盾,你的身份就比較尷尬了。

幫親媽麼?你一說話,先不論對錯,嫂子潛意識就會覺得你和婆婆一條心,和她對著幹。畢竟只有她是外人!

幫嫂子麼?你媽就會埋怨你幫外人不幫親。

有一位網友分享說:

"我相信每個婆婆肯定跟姑子吐槽過媳婦的不是,但是我姑子從來沒說我什麼。記得有一次吃飯,婆婆在飯桌上說起孩子這事兒,我忍不住懟了她。姑子就是閉嘴了。我覺得這樣就很好,誰的矛盾誰處理,第三個人出來處理,弄不好還把事兒搞大。"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不善處理棘手家庭關係的姑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聽、少看、少摻和,息事寧人為上策。

4.2進階姑子——和平共存

我的堂姐離婚後,帶著孩子搬到堂弟家住了一段時間。

期間堂姐知分寸,懂禮節,總是弟媳前弟媳後的。

那時候堂姐沒找到工作,所以總是搶著分擔最多的家務活,而且還兼顧輔導弟弟女兒的功課。

有時候弟媳跟母親鬧矛盾,她覺得親媽不對了,就主動跟親媽溝通。覺得弟媳哪點不好,她就私下找弟媳談心。

這半年來,因為有堂姐的加入,弟媳的婆媳關係反而前所未有的好。

後來堂姐找到工作了,單位包吃包住,她就帶著孩子搬走了。

堂弟和弟媳去看她,發現她居住的宿舍環境太差了,弟媳還主動提出接大姑子回來。

但是堂姐說:"我很相信弟媳的真心。但我真的不能回去,那是弟弟和弟媳的家,我真的不能再啃他們的......"

人心都是肉做的,當姑子真心對待弟媳,她自然也會報以最大的善意。

海靈格曾經說過:家庭悲劇最大的來源,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錯位。

親近地保持距離,相互牽掛,相敬如賓的對待,這是進階姑子的姑嫂處世原則。同時,願意做媽媽和嫂子/弟媳之間的那根彈簧,化解婆媳之間所有的發力。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4.3高階姑子——打成一片

有位網友分享了她和姑子故事:

"我比較挑食,可去到婆家總不能這樣,於是吃很少,就說吃飽了。小姑子啥也沒說,就靜靜吃飯。然後大晚上偷偷過來找我,把自己包裡珍藏的零食拿給我。"

"一起去逛街,我想吃路邊攤,但婆婆覺得不健康,我也不敢買。小姑子就趁準備返程的時候,突然說想買文具,然後跑去假裝買筆,回來時卻偷偷給我捎了一份烤冷麵。"

"有一次跟婆婆鬧彆扭,氣氛頓時變得尷尬拘謹。小姑子就藉口拉著我去房間輔導功課,目的就是安撫我。她跟我說'嫂子,你是不是難受了?你別生氣,畢竟你不是媽的閨女。你也別太敏感,這是現實,也是人性,你懂的。媽有不對的地方,但我們對你是真心的,你有啥不爽的就跟我說,我說起來比你方便。'頓時,我的氣消了一大半。"

"有一點我很清楚,小姑子喜歡我是一回事,她對我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明白一個道理:她對我好,我就會對她的哥和母親好。總有一天她遠嫁了,不能常在身邊照料母親的時候,還得靠哥哥和嫂子。她把一家人關係搞好了,日子就和睦了。"

所謂最大的無私是自私,最大的自私是無私。

沒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島,與其說尊重嫂子/弟媳,還不如說是尊重自己。保護了她人,同時建立了自己的地位;成全了她人,也為家庭營造一份和諧安寧。

聰明大智的姑子,絕不會盲目給母親站隊。相反,她們更懂得給予嫂子/弟媳親姐妹的關愛,情同手足,進而為孃家營造愉悅和諧的氛圍,取得雙贏。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5.姑子修煉手冊

5.1 親近但不越界

作家凌嵐說過: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一個合格姑子的首要標準,就是學會跟嫂子/弟媳保持適度的界限感,親近但不越界。

5.2絕不煽風點火、挑起事端

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面對親媽和嫂子/弟媳的婆媳矛盾,姑子不妨先停下來考慮一下:

  • 事情的真相是如何的?
  • 每個人的處境和想法如何?
  • 到底錯在哪裡?
  • 是否有追究的必要?
  • 如果這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會怎麼想怎麼做?
  • 如何更好地維護家庭和睦?

當自己心裡有個衡量的天平,在處理婆媳關係時就會客觀和公正多了。

作為姑子,千萬別把血緣當真理,推波助瀾、興風作浪,只會讓婆媳關係、姑嫂關係陷入困境。

換位思考、和氣生財才是正道。

5.3共享秘密

女人間拉近距離的最好方法是共享秘密。

姑嫂之間多聊天、逛街、說悄悄話,把一些平時你不便跟外人說的秘密(例如哥哥弟弟的小嗜好、糗事等)跟她們分享,相信嫂子/弟媳也很樂意聽,更能感受到你的親和力,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拉近。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結語:

最後,我想引用董卿在《主持人大賽》中說的一段話:

好的婆媳關係,除了隔著一個老公,還隔著這個你可能忽視的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傷害和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她人,有時候也意味著毀滅自己。"

其實婆媳關係,姑嫂關係,也是在追求一種關係的平衡。如果彼此失去了平衡,對不起,那槍聲之後沒有贏家。

作為女人又是姑子的你,何必把自己培養成嫂子/弟媳的另一個"婆婆"呢。

好的婆媳關係,不是水到渠成,而是苦心經營。作為姑子,為家庭和睦添磚加瓦,而不是添油加醋,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願每個姑子都能秉承愛的態度,縱然做不到同舟共濟,也請別互相傷害。

作者簡介:卉心,高級營養師,關心蔬菜和水果,愛閱讀愛寫作,立志用文字溫暖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