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书有藏书的习惯吗?你最满意的一本藏书是哪一本?

平天湖畔好读书


本人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也很喜爱书籍。只可从最基本的学起。比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国,水浒。以及现代小说。从中汲取知识,增强乐趣。


天意128312386


喜欢读书,有读书的习惯,但没有藏书的习惯。我书柜中的书,都是我看过的或即将要看的书,我每年只有在双十一会买一些书,其他时间基本不买书,教辅资料除外。

有时候,我觉得读书和藏书两者心态不一样,有些人坐拥百城,藏书丰富,但却基本不读,这就是所谓的藏书,我认为这样并不可取,有附庸风雅、装叉的嫌疑。所以,我喜欢读书,但并不藏书。各大电商厮杀做活动的时候,我会适当屯一些书,但不会每有活动就买书,我会克制自己,一方面是因为穷,另一方面是当我看到买了太多书而没有读书,我会焦虑,我会失落,会大大影响读书的习惯。

从小就羡慕别人有书柜,羡慕书柜摆满书,那时只是喜欢那种排面,到了高中喜欢阅读,喜欢读书,上了大学终于有机会去图书馆,极大满足我读书的欲望,上大学时没少泡图书馆。毕业后参加工作,虽然工资低,也没少买书、看书。我兴趣广泛,想读的书就买来看,不看电子书,就喜欢读纸质书。

有一个自己的书柜一直是我的愿望,在简陋的出租屋,把破旧的鞋架当书柜。15年的时候,买了一个小书架,摆上自己的书,特别开心。16年的时候,买了两个书柜,无他,就想让自己读过的书有个家,于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书柜中的书越来越多,今年可能又要买书架了。

这两年,一直在外漂泊,居无定所,但不论在哪儿,都会读书,都会有简易书架,放上一些书,总觉得心里很踏实。现实很骨干,社会也很浮躁,看书的时候,专注于书的内容,享受读书带给我安宁。读了很多书,好些都已经忘记了,但我还是一直坚持读书,无他,就是喜欢读书时那种幸福的感觉。

如今,依旧漂泊在外,依旧租房子,但还是会看书,还是会买书,但不藏书,看多少,买多少,做不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好多藏书人花重金买各种各样的书,买来后摆放到书柜,束之高阁,觉得这样就浪费了书的价值。所以,一直主张多看书,而不主张多藏书。藏书,一定要看书。千千万万不要把书当成装饰品!

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史上诞生了太多太多的书籍,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穷极一生,看的书也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书很多,看一本是一本,只要去读,每一本书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可还是有人质疑,读书真的有意义吗?读书的和不读书的,也没什么两样,一样生老病死,一样为生计奔波。我不去争辩,知乎上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还有一句比较有名的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地读书!认真读每一本好书!看到这个回答的读者,我也希望你喜欢读书,坚持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冰封大海的斧头!(卡夫卡语)

抱歉,跑题了!


猛在一本正经地说


读书、藏书是一个人逐步养成的良好习惯。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家里爸爸是工人,书籍多是一些铆焊、钳工的技术书,我看不懂,也不爱看。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小人书摊看小人书,花几分钱或是几个牙膏皮选择出要看的,然后坐在小板凳子上看的津津有味,时时乐而忘返。

文革时期许多书籍被收缴、查封或销毁,要看书就比较难了,即使私藏一些书也不敢看怕被斗私批修。那时我舅爷家我的表叔都比我大好多,他们收藏了好多小人书和旧古书,每次去舅爷家我就会跑到他家后院小房子里找书看,真是过足了看书瘾。直到奶奶喊我回家,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七五年参加工作了,业余休息时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和图书馆,有了工作证,在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每到星期天在图书阅览室一呆就是一天。我收藏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了好多遍,后来借给同事,书便一去不复返。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发行的书籍多了起来,发工资了攒点钱就去光顾新华书店,书籍价格很便宜《红楼梦》三本不到4元钱。陆续便购买收藏了四大名著、《十日谈》、《希腊的神话和传说》等,花费最大收藏的书籍是八九版的《辞海》。

读书使我开阔眼界,读书使我汲取丰富营养。书籍成了我亲密的伴侣。到了跨世纪的年代,看书的人少了,到新华书店的人少了,到图书馆的人也少了;而到网吧的人多了,玩电脑的人多了,人人都离不开手机了,变化真大啊!

朋友,说说你收藏书籍的故事好吗……








舟曲唱晚


相信喜欢读书的人应该都有藏书的习惯吧?至少我是有的。

要说最满意的藏书,还真的是很难选的出来,因为满意的真的很多,这些我最喜欢的藏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绝版书。

能够有幸买到绝版书那肯定是非常值得欢喜的,但是绝版书大都价格高昂。
所以我觉得最欣喜的当数自己很久以前买下的、非常喜欢的书,后来成了绝版书。
这本的书我目前有三本:
一本是鹿桥的《未央歌》,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绝版书。
另一本是张小砚的《走吧,张小砚》,这本是我在山东泰安培训的时候买的,这本书在我心中种下去西藏的理想,并且间接促成了我的西藏行。

第三本是石光华的《我的川菜生活》,我认为这本是关于川菜最地道的一本了。


二、作者签名书。

相信很多人都会收藏一些作者的签名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作者的签名书,我也是一样。
目前我最喜欢的作者签名书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并不稀奇,但是因为是我喜欢的作者签的,所以我一样觉得非常珍贵。

比如我目前最喜欢的作者签名书有《子弹笔记》作者的签名书、作家王啸峰的签名书、摄影师严明老师的签名书等。


三、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书。

一些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书我也会特别珍藏。
例如我爸爸上学时候看的《红楼梦》(被我从家里拿过来据为己有了,哈哈),还有我小时看的一本儿童小说《两个意达》,每当读到这本书,都能唤起我的童年记忆。
此外,朋友赠送的书我也会特别留存。

还有一类书是我在全国各地的特色书店买的书。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逛当地的特色书店,而每到一个书店,我都会买一本书作为纪念。在成都方所书店买的木心的《素履以往》,在苏州诚品书店买的《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在南京《先锋书店》买的《空谷幽兰》,在上海西西弗书店买的《人间失格》等。一本书,就代表一座城市的特色书店留给我的记忆。


以上就是我的特别藏书的种类啦,如果一定要先一本最喜欢的,就选我爸的那套《红楼梦》吧,哈哈。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藏书呢?

薛定谔的圆盒子


我的工作与生活之外,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读报看杂志,有时候也写点文章。从去年7月份进入头条至今,每天的写作从未间断。读书既是我的兴趣和爱好,也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十年的远在异乡单身生活,与书为伴并不孤独寂寞。宁静的夜晚,日光灯下,一杯清茶,一首《二泉印月》,一本书一页一页地细细品味,这就是我的书香生活,这就是我的诗意人生,这就是我的大好时光。这既是我生活中的修行,也是我修行中的生活。进入这种另类的禅定,与世无争,心无杂念,这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读书人都是格外珍惜书籍,都想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书籍。所以收藏书籍同样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一份追求。我的读书和收藏都是以传记文学为主,那些英雄人物,历史人物,成功的人士,对我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每次路过书摊,每到亲友家中,只要看到我所想要的书,我都想收藏。

我收藏的兴趣很广泛,古今中外都有所涉及。我收藏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最满意,随便展示哪一本,都有其收藏价值。那我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向网友展示一下,让我们共同分亨。《红岩》,《红星照耀中国》,《徐霞客游记》,《岳飞传》,《汉武大帝》,《武则天》,《乾隆皇帝》,《毛泽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迪生》,《爱因斯坦》,《牟其中》,《褚时健》,《任正非的商业本质》……








朱八戒CC


自六十多年前,从幼儿园俄罗斯阿姨手里得到一本俄文的看图识字开始,我就喜欢上了书。与书有了不解之缘。小学二三年级班任老师的爱人是区图书馆馆长,认识后,每到下午没课,星期天,或放假就去图书馆,借着帮他们打扫卫生或管理图书耒找机会看书,借书。沒到半年的功夫儿童读物的一,两架书全读完了。然后开始读大书,先是小说《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还有前苏联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高尔基的作品。后来他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几乎全部读完。后耒又认识了普希金,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列.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理,屠格湼夫,哈代等。文革十年,图书馆书库基本封闭的。我就想办法去书市淘书,过去老知识分子家借书。原耒哈尔滨市有位姓严的老学究,家里藏书和杂志上万本。没有生活来源,靠教些书法挣钱。可是那时节哪有人学?我就去了。名义上学习,实际就想多读点书。严老先生的书只准在他那儿看,不外借。于是我就在冻得发抖屋子里读上两,三个钟头。许多人提出来要买他的书,他穷得己吃不上饭,靠救济也不卖一木书。文革后,我同图书馆,古旧书店和新华书店都成了好朋友。但我也养成了买书的习惯。过一段时间不上书店就象得了病似的。没钱买书,我就业余教课,初高中补习,电大授课,挣耒的钱几乎全部买了书。书一本本买回家,放在家里舒心,快乐。每当沏上一杯茶,倒上一杯酒,将所爱的书信手捻来,找有关章节读上一遍,爱看书法,画页拿上桌来看上一回,是何等享乐!要问我喜爱或自鸣得意的收藏图书是:全部《良友画报》,还有全部《民国丛书》五百本。


孙举海sunjuhai


记得上学那会特别喜欢收藏课本,甭管是多少年前的,新的旧的都找个地方放起来。小时候家里住房有限,书越来越多,后来让家里偷偷的给扔了很多,我知道后气的不行。慢慢的长大了,对书的感情也悄然间改变了,最初的喜好由课本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课外书,什么明朝那些事,大清帝国,鬼吹灯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明朝那些事,虽然家里书挺多,可我时不时还会买不来看上一会,每次读的时候我都觉得内心无比平静。只有这时我才觉得这个世界很安静,很惬意。人们说书籍有净化灵魂的作用,可我觉得净化的是内心


读书喜乐汇


私藏100多万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4d80270f3fc4ad5ad18019c51da40f3\

逸格书屋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值得读第二遍的书,就不值得读第一遍。所以为了能再读第二遍我都会买下我想看的书。

1.版本

一本书通常都会有好多版本。古籍类里我推荐中华书局和岳麓书社。如果是历史爱好者,读古籍我就推荐中华书局。因为中华书局的古籍会对地名和人名做下划线的标注,方便读者阅读。如果是做一些研究那就要岳麓书社了,书社不会对古籍做任何的修改,也就是说不会有任何的标注帮助你阅读,但保证是全本。我经常会读三国志,也对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所在三国志,资治通鉴我都选择了中华书局的版本。而战国策,左传我为追求全本选择了岳麓书社,这也让我读这两本书时非常费劲。

2.出版时间

近代作品虽然也会有出版社之分,比如金庸的作品,但出版社出版时不会有任何差别。所以我通常会选择第一次出版的图书。金庸我就会选择三联书社。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我买的这是比较早,刚出版单行本的时候就买了,所以是新世界出版社。

3.特殊版本

今何在的悟空传出过一个纪念版,之前是在网上读的,出了纪念版后就留了一套,其中还包括西游日记,哪吒传什么的。

还有就是修订本。

其实我最讨厌的就是修订本,一本书出了一段时间然后修订再出版一次。我认为这是对读者最大的不尊重,喜欢一本书买了,然后修订本就比之前的正式版多一点内容,你说买不买?买吧已经有一本了,不买吧缺些内容。

当年我最喜欢的作者蔡智恒的榭寄生就出过一个修订版,多了一张CD好像,但当时我已经买了首版就放弃了修订版。乔布斯传和金景芳老先生的周易全解我买的是修订本, 这两本书我买的晚,乔布斯传是在苹果授权店看到有修订本,周易全解就不用说了,这本书出版很久了而且能买到就万幸了。

4.最重要的一点

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盗版也和正版没有区别了,就算是对作者辛苦工作的尊重吧--虽然有时候他们不是很尊重我们,图书还是要选择正版,而且正版图书拿在手上阅读时感觉这是不一样的。





咱这是读书人


20多年了有点存货也有点稀有货,杂七杂八装满一个书架,最近喜欢宗教和哲学类,但是买了也很难静下来细细的读,还是看见喜欢的就想应该买来读,然后又堆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