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树深时


准备考研的时候,首先你得确定一下你是打算在国内读还是在国外读?

然后第二步要确定你想选择的专业是否要跨专业,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本专业的。这样的话,那在面试和功课准备上会减少很多的工作量。

如果你非常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做一步跨越。那么就要选择自己专长上比较有优势的,其他专业。如果不是成绩特别强势的话,就不要考虑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

不管你是选什么专业英语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敲门砖,还有高数即使你选择的是专业课两门的专业,高数对你的加分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嗯,另外一个你一定绕不开的课程是政治。这个的话,只要按常规考研复习的规律来做就行了。

以上说的是国内硕士申请的方式。非985.211类高效可以适当减免学费,这个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这两年硕士考试的竞争压力很大的。嗯,你问这个问题应该是大三大四的状态吧?今年的考研是赶不及了。

当然,如果你的预算够的话。而且自己的成绩感觉在国内做考研竞争压力太大。那么可以考虑出国留学,你可以跟我私聊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入学成功率比较国外高校。





猫老师带你看韩国


当时班里其他考研的同学都是三四月份准备的,这个时间开始背英语单词,毕竟考研要求词汇量。而我,正式准备考研的话,应该在七八月份。

(1)想好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和学校,就准备相关的专业资料。可以从官网上查询,或者往届的师兄师姐有,就直接要过来(都是一个学校的,别不好意思)。

划分好复习的时间段,比如早上和傍晚以背诵为主,英语单词、政治甚至是专业课,这些都需要记忆。如果自己的自制力比较差,可以和考研的同学一起结伴,或者报个辅导班,会让自己有些压力和动力去坚持。

平时做题最好针对真题练习,多做笔记,查缺查漏。根据自己做题的不足,再反过来 补充知识点。

(2)静心复习。有的人考研可能只需两三个月准备就能考个好学校,和专心看书分不开。既然准备考研,把自己的爱好先放放,别人找自己应酬之类的也要学会婉拒。能够不被外界环境干扰,比如同届毕业的同学已经工作,当听到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待遇也不错,考研的心会动摇么?要是能够坚定下来,自己起码成功了一大半!

(3)初试过了,准备复试。如果你选的高校比较好,不用等到初试成绩下来,可以直接联系想跟着深造的老师。哪怕分数线不够,也要体现自己的态度,假如过了,老师对你的印象肯定更好。当知道自己的分数时,赶快和当年的分数线比较,若果过了恭喜你!假如没有,就着手调剂,选择档次稍微差点的学校。也可以和自己本科的老师,家人商量商量,选择一个好的学校。

个人觉得选对老师,比专业和学校更重要。经常看到有的老师虽然是教授,但是其人品很差,想想自己要是在他们手底下科研三年,不难受么?最后,祝你考研顺利!能考个高分,选择性才会更大!考研的路会比较辛苦,加油!


枫叶风玲


本人今年6月份研究生毕业,正好看到这个问题,联想到自己曾经考研失败,之后又反思自己改变专业重新再来一次,经过难忘的艰苦岁月终于如愿以偿,转眼就要毕业,作为过来人给楼主提一些建议。

第一,确定自己要考什么专业,考哪所学校的研究生?

大学期间的专业是自己比较熟悉,而且也是自己学习了四年的专业,因此,没有及特殊的情况请尽量不要考跨度过大的专业,尽量考和自己本科期间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否则自己在复习专业课和面试的时候都是不占优势的,你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除非自己确实在这些专业上有独到见解和兴趣。

准备考研的前期就要定好自己要考的学校,这样可以提前给自己暗下决心,让自己有一个目标和方向。每年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考生:先复习着,等报名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决定考哪所学校。其实这是一种十分不可取的行为,前期没有定好学校,你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心中也没有目标和方向也就没有为之奋斗坚定不移的动力,这对后期的复习效率影响很大。所以,考研前期准备阶段就要定好自己的学校。选择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考虑自己能够为之付出的努力、专业的学校排名、每年的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等情况决定。

选择专业和学校时一定不要盲从,听从自己真实的想法。最忌讳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考哪所学校就和大家考同一所学校,没有慎重思考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败涂地。

第二,确定考试科目和专业课参考资料。

确定好所考专业和学校后就要搜集该学校该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参考资料。这些主要推荐几种方式:QQ群,通过搜索相关词汇查找,一般这种群里面就有上届的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当然了有的可能会有一定的费用。贴吧,可以进所考学校的贴吧里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帖子,这里也有人会分享资料。考研帮,这是一个专门的考研应用,里面有很丰富的信息,也可以找到与自己所考学校专业相同的同学,也可以交流分享。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就是找到自己要考学校和专业的人,他们那里有资料。一般专业课不从某宝上直接购买,价格贵而且也无法确定资料的可信性。专业课资料有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复习计划,尽早安排各项计划。公共课(政治、英语)和数学(自主命题除外)都有现成的资料,直接购买即可。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

指定各科目的复习计划,以最后的考试时间为截点,最好将复习计划制定在考研前两周。安排好复习的时间,规定到某个时间点必须完成的需学习任务,再将这些任务细化分到更小的时间段,要有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每日计划。这些计划可能在初期无法准确定下来,但随着复习的深入逐渐熟悉了各个学习安排后可以做适当调整。计划不仅为了督促自己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在考研路上不慌不忙的、有条不紊的走下去,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是否努力是否达到考研要求的利器。没有计划的人往往在复习中东看一眼西看一眼,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内容,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假象:我很努力。但这种努力很低效!

第四,心理上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考研一般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了,也就是从3、4月份到12月份,最晚的6、7月份也一定要考试了。因此长达近半年的高强度学习是很磨一个人的性子,很多人都会在中途放弃,有的是因为学习太累不想再坚持下去,有的是没有合理的计划安排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放弃,有的是找到了工作或者有了其他安排也不再参加考试。

你身边一定会有这种同学,但你要在开始就坚定必须要考上的信念,要不就不考要不就考上,没有中间的路可走,也不要试图安慰自己有所谓的后路,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也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如果自己达不到这些,请尽早放弃考研,因为伴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考试时间的临近越到后期心里压力越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准备是无法顺利度过考研这段时间的。

以上是一些较宏观有关考研前期准备的事项,具体涉及很多细节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谈论。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学思地理


任何人考研都是可以的!

新闻报道,去年考研的现场有一位75岁参加考研的老爷爷,那么75岁的老爷爷都能考研,那么你肯定也是可以的,重点是你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看题主是位宝妈,我也是,但不同的是,我是位在职妈妈,所以我特别佩服在职妈妈的勇气,也能理解宝妈的辛苦!看题主的的宝宝才一岁多,没有人帮忙,那你能真正有自己的时间也要等到宝宝三岁上幼儿园,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那么现在开始备考也是可以的,不一定一次就可以考上研究生,我们可以提早的做准备。

我能理解全职妈妈的焦虑,当时我没有全职就是怕这三年自己被社会淘汰。题主既然做出了全职的选择,那只有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不要丢掉自己的知识,相信题主想考研也是为自己的返回职场做准备,是我佩服的妈妈。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付诸行动,思考自己想考的专业,选择院校。一般建议宝妈考专硕的研究生,考个教育类的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参加招教考试,进入小学、或者中学任教,那么也可以兼顾宝宝的学习。


考研资料最好买最新的

考研政治是每年都会变化的科目,那么最新的资料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备考时间不是很充裕,那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了,一般建议你可以买一些视频类的课程,那么根据自己的时间可以随时听课,还有找一些志同道合的研友。每年都会有全职宝妈考研的考生的,如果能够找到,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真的太好了。

坚持你的选择

学历的提升对你之后找工作真的好很多,宝妈可以慢慢坚持的学习,相信你能变成更美丽的妈妈。

我是教育说点啥,欢迎你们的关注。


教育说点啥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真的是孤注一掷了,因为如果考研不成功,我的退路会很有限,这么说吧,考上研,前面就是碧海蓝天,考不上,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哈哈,其实有些夸张啦。我当时也看了好多介绍考研心态的帖子,也是很受鼓舞的哦,因为是第一次考研,所以对别人说的经验都是半信半疑,毕竟自己没有实践过,但要记住,万事开头难,在我周围,打算考研的人有好几种,一种是随大流型,他们并不努力,只是在大家都埋头苦读的时候也象征性地“学”,其实多数时间是心不在焉的;一种是犹豫不决型,他们想考研,但对于自己的实力深表怀疑,于是只想小试牛刀,以便来年再考;最后一种是坚定不移型,他们下定决心要考研,并愿意为考研付出自己的汗水,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门心思要考研,花上一年的时间只为考研,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人要么考研成功,要么西瓜桃子就全丢了;另一类是其他科目也不丢掉,但以考研为主,这样一旦考研不理想,还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及:1:身体,什么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记得锻炼,不要感冒,很费时间。。。

2:坚持,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坚持的,这个坚持可能时间久一点,需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你没有什么很放松的时候,因为你玩得时候,对手在学习。。。

3:后勤,后勤要跟上,可能你在学校一个人,但也要照顾好自己。。。

4:规划,其实现在我很感激当年上的高联考研辅导班,商志石磊他们不管网上怎样怎样说不好,但对我,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当年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

5:交流,很多时候,你在牛角尖里转了很久,通过交流,豁然开朗,社会也是这样。。。

6:泰然走过,这一年,你坚持走过。。。


大话影池



布鲁斯古1


既然想在文博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那咱们就继续选择文物与博物馆相关专业,在考研 当中,就直接考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就好了(虽然是专硕,但是是专业最对口的)。如果你想选择考这个专业的话,那需要做以下几步。

第一:初步确定院校。因为不同学校专业课的难度、考试范围、参考书目、考试重难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想要更针对性的复习,那最好优先确定学校。如果你的专业课和英语都不错的话,那你可以选择中山、川大、南大、北大、复旦、武大等学校;如果觉得难可以选择西北大学、中央民族、首师大、东师、南师、郑大等学校;如果还觉得难的话,可以了解下天师、重师、西北师大等。

第二:了解学校相关信息。这里面一类是招生信息,包括考多少、招多少、录多少、实际需要多少分、平均多少分,至少要考到多少分,有没有单科要求,有没有额外要求。第二类是考试信息,包括考试范围是什么、参考书目有哪些、考试重难点是什么、复试考试形式等。

第三:在准备专业课的同时,你要同步学习英语。如果要去名校,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如果你的英语在60分以下,基本上除了你别的科目发挥神勇,否则竞争力将大大降低。英语从词汇学起,然后再重视长难句的学习。

第四:在你考试年的6月份之后开始政治的学习就好。这个初期不用特别着急。

第五:根据自身基础、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综合考虑院校专业的对应方向。

最后说下,你要是想考,就要好好的学习,每一科都要均衡的发展,英语决定了你的学校级别,专业课决定了你是否能考上,加油吧,你是最棒的。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张雪峰老师


考研四步走,第一步首先确定目标院校,越早越好,确定之后着手准备该院校的专业课资料,可以去贴吧,学校BBS上询问往届考研人购买,公共课政治,英语则是自己准备。第二部学习阶段,英语一般6-7月单词为主,阅读和长难句为辅。8月到10月06-17年真题刷三遍加整理大小作文模版,11到12月做18,19年真题三到四遍,并开始作文训练。政治建议直接报班或者倍速上网课,时间短效率高,最后的肖四肖八一定要完全掌握。专业课的话只能自己多背多看,有机会的话,可以找到上一届考过的师兄师姐打听打听,出题方式和类型。初试过后进入等待阶段,这时候第三步,准备心仪导师方向文献阅读和理论理解,最好整理一点笔记出来,并同时准备学校的复试科目,初试分数出来后就要开始联系导师,一般建议先联系导师下面的研究生,问情况。然后可以再联系导师,见见面。复试过后一般结果已经知晓,考上很好,考不上就要开始第四步,准备调剂,一般调剂根据你本科院校水平和你个人综合素质来看,越优秀越好调,本科不行的话,没有十足把握就别往985跑了,不甘心的话就准备来年再战,调剂的选择很少,要考虑清楚


潮汕牛肉小丸子


考研一般四门,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英语,数学,专业课要及早准备。英语红宝书要背的熟练,英语阅读红皮书要做,后期要背十篇大作文与十篇小作文或写作模板句子,真题要好好做,最难的是单词要一直坚持背诵,阅读选择不能错五个以上。政治十月份开始,一般买肖秀荣的1000题,看一下风中劲草,背一些关键句子,十二月份要背诵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关注国家主席说的话,习大大在大会上讲话都是选择题与大题,可以看看启航考研的预测题:二十天二十题,也可以报考研辅导班。数学就买李永乐的书,不用看教材,做他的660题,后期做历年真题,可以做下超越五套题,比较难,能开拓视野。专业课的话,计算机买408,其他专业上网搜吧,做历年真题。


梦舞飞扬4


第一步,选择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是继续本专业的学习还是选择别的专业,需要提醒的是跨考相对难度较大,主要是专业课的学习需要从头再来,因此建议尽早准备。考研院校主要考虑地域、专业实力、个人喜好、个人实力进行选择,一般考本校相对好考。

第二步,查找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去目标院校官网上查找今年本专业考什么科目,招生多少人。还可以往前翻记录查找往年录取的同学考的分数。

第三步,买考研资料。这里建议咨询考过的师兄师姐,或者加一些考研群,上考研论坛等进行选择。数学、政治、英语的选择比较相似化,专业课则可以去官网上寻找往年试题,或者去目标院校的书店、出版社购买。

第四步,备考复习。建议在暑假就开始复习,因为一轮复习之后会发现掌握程度不高,需要继续研究,多总结,做真题。最晚十月开始,就要开始做每一科的往年真题,做错题集。

第五步,十月份进行考研报名。密切关注考研相关资讯,报名与现场确认切勿错过。

第六步,12月下旬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有了前期的积淀,从容面对考试。

一般来说,考研大概就是这六步,做好准备,积极备考,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