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放下自我-遇见持久的喜悦》简单地生活 Live simply

《放下自我-遇见持久的喜悦》

Letter4


简单地生活 ​Live simply



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啊。人需要一种友好的紧张氛围,一种温暖的被关注的感觉,在其中人能够自由、自然地发展。很少有人拥有这种环境,如此多的人都是发育不良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你挺了过来,没有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被腐蚀,这真令我感到吃惊。人们能够明白你为什么没有被彻底毁掉、污染和扭曲——在外部你尽可能快地调整过来,在内心你让自己沉沉睡去。正是这种内在的迟钝拯救了你,假如你让自己敏感、内心清醒,你便无法挺过去,会有冲突,而你将会失败,将会被污染。既然你的心灵是醒着的、澄明的,你就不会跟环境发生冲突,也就不会引起歪曲。倘若你的内心格外警觉、清醒,倘若你热情地去适应外部事物,就会始终保持一尘不染。

外在的替代品很快便会衰亡。哪怕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寥寥无几,他也可以是世俗的。任何形式的对于权力——苦行僧的权力,大资本家、政客或者教皇的权力——的欲望,都是世俗的。权力欲会滋生出冷酷无情以及过于看重自我,而自我膨胀的侵略性从本质上来讲便是世俗的。谦逊即淳朴,但刻意培养起来的谦逊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世俗。

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到自己内心的变化、挫折、冲突和扭曲,纵然他们意识到了,也会试图去把这些东西置于一旁或者加以逃避。你千万别这么干,我认为你也不会的,但过于关注你的所思所感也是有危险的。人必须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有任何焦虑与压力。你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真正的变革,你应当格外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它们冒出来,不要去检视,不要去阻拦。让它们浮现出来,让那些高尚的、残暴的念头浮现出来,就只是去察觉到它们。

你是否有欲望,你是否被你的那些欲望所占据?世界是个美好的地方,可我们却想尽一切办法去逃离,通过崇拜、祈祷,通过我们的爱与恐惧去逃离。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富有还是贫穷,我们从不曾深入地探究自己以发现“实相”。我们活在表面,满足于如此微不足道的事物,为那些渺小琐碎的事情或悲或喜。我们渺小的心灵里装着渺小的问题和答案,于是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岁月。我们没有去爱,当我们去爱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恐惧和挫败、痛苦和欲望。

我在想,怀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是多么重要啊。经历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是必需的,生活就是一系列的经历。但心灵不应该因那些累积起来的欲望而负重难行,它可以抹掉所有的经历,让自己变得澄澈——没有任何负累。这很重要,否则心灵就永远无法做到新鲜、机敏和柔软。问题不在于怎样让心灵保持柔软,“怎样”是探寻某种方法,而方法永远不可能让心灵澄净。方法会使心灵有条不紊,但不会走向澄净和创造力。

昨天下午开始下起雨来,到了晚上变成倾盆大雨,我从来没听过那样大的雨声,就仿佛天都裂开了一样。雨声伴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寂静,蕴含着巨大力量的寂静,一种从天而下倾泻到大地之上的力量。

保持简单和澄明总是很难的,世人推崇成功,推崇更大、更好,观众越多,演讲者就越伟大。到处都是摩天大楼、轿车、飞机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简单不复存在。成功者不是那些创建了新世界的人。真正的变革要求心灵和思想的彻底改变,然而渴望自我解放的人是何其稀少。人砍断了表面的根,但要想把滋养平庸和成就的根系彻底拔掉,单纯依靠话语、方法和冲动是办不到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极少的人,然而他们是真正的创造者——其他人都是徒劳无功。

人永远都在比较,把自己跟他人做比较,跟当下的自己做比较,跟自己应当成为的样子做比较,跟某个比自己更走运的人做比较。这种比较会扼杀人心,比较会使人堕落,会扭曲一个人的价值观。人就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我们全部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比较之上,我们的文化也是如此。于是就会永远都在苦苦挣扎,想要变成另外的样子,而不是变成自己本来的样子。了解自己的真实面目会带来创造力,而比较则会滋生出竞争、残忍和野心,那些我们以为会带来进步的东西。但这些所谓的进步只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更加冷酷的战争与痛苦。让孩子们在不做比较的环境下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写下这些东西似乎很奇怪,而且毫无必要。真正重要的事情在此处,而你却在彼处。真实的事物总是相似的,所以写或说都没有必要,在写或说的行为中有东西会腐蚀它。有如此多的东西跟实相无关。这种想要得到满足的欲望,以或大或小的方式毁掉了很多人。满足欲望的方式有很多种,伴随着这种满足,那些更为深刻的东西消失殆尽。这便是多数情况下发生的情形,不是吗?欲望的满足是如此渺小的事情,不管它有多么让人愉快。伴随着自身的满足,结果只会滋生出例行公事与厌倦,实相渐渐褪去。假如不去想什么欲望的满足,而是仅仅认清实相,就会明白,只有实相是应该去维持的,只有实相才是神奇的所在。

我们很少独处,总是成群结队。各种念头涌入,那些尚未得到满足或者即将满足的希冀——以及回忆。一个人要想不被影响,独处是至关重要的。可我们似乎没有时间独处,总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太多的责任要去承担,诸如此类。学会安静,学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让心灵休憩,这是必需的。爱便是这种独处的一部分。要做到简单、澄明,内心安宁,就是要拥有那种爱的火焰。

很多事情本就不易,一个人对生活要求得越多,他就越是充满恐惧和痛苦。简单地生活,不受影响,尽管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试图影响你。避免情绪的波动和需求的变化并不容易,但倘若没有深刻而宁静的生活,一切都是竹篮打水。

蓝天是如此澄澈、辽阔、永恒、无边无际。距离和空间是心灵想出来的东西,此处和彼处是事实存在,但它们会因为欲望的驱动而变成一种心理因素。心灵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它是如此复杂,但本质上却又那么简单。许多心理上的冲动才会让心灵变得复杂,正是这些冲动带来了冲突、痛苦、抵触和索取。察觉到它们,让它们擦身而过,不要困于其中,做到这个很难。人生就像是一条广阔、奔涌的河流,心灵在河中撒网,想要打捞起河里的一些东西,抛弃掉另一些。这个网本不该存在,网是时间和空间编织而成,正是它制造出了此岸和彼岸、幸福与不幸。

骄傲是件奇怪的事,大事会让人骄傲,小事会让人骄傲,我们拥有的财富、成就、美德会让我们骄傲,种族、名声、家族会让我们骄傲,能力、外表、知识也会让我们骄傲。我们做着这一切来助长这种骄傲,抑或逃向谦逊。骄傲的反面并不是谦逊——这依然是骄傲,只不过被冠上谦逊之名罢了。意识到谦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骄傲。心灵必须成为什么,它努力成为这个或那个,永远无法处于一种空无的状态。假如空无是一种崭新的体验,那么心灵必须拥有这种体验。试图实现心灵的寂静是另外一种欲求,心灵应该超越一切努力,唯有这样才能……

我们的日子如此空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事业、投机、冥想、悲伤和欢愉。尽管有所有这些,但我们的生命依然空虚。如果剥去一个人的地位、权势、金钱,那么他还剩下什么?从外在来看,他有这么多可炫耀的资本,但他的内心却空虚、肤浅。我们无法同时拥有内在与外在的富足。内在的富足远远重要过外在,外在的东西能够被夺走,外部的事件能够将我们小心翼翼构建起来的一切击得粉碎。然而内在的富足却是不会腐朽的,什么都无法触动它,因为它们不是由心灵制造出来的产物。

渴望得到满足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人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追逐。这种满足维持着人类的生存,不拘任何方式、任何方向。假如不能在某个方向获得满足,他们会尝试另外一个方向。但满足这东西真的存在吗?满足或许可以带来某种称心如意之感,但不久它就会褪去,于是我们会再次踏上寻觅之路。一旦理解了欲望的本质,就不会再有所谓满足的问题了。欲望便是努力去变得如何如何,努力成为怎样怎样。只要不再想着去变得如何,也就不会努力去获得满足了。

每日读书《放下自我-遇见持久的喜悦》简单地生活 Live simply

人生就像是一条广阔、奔涌的河流,心灵在河中撒网,想要打捞起河里的一些东西,抛弃掉另一些。


每日读书《放下自我-遇见持久的喜悦》简单地生活 Live simply

《放下自我》 或许是克里希那穆提作品中*正能量的一部,是克氏给一位身心受创的年轻人的回信。一位智者在思想高峰时期的人生智慧,一位长者对年轻人的关怀与教诲,都蕴含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了。


克里希那穆提在信中畅谈了许多重要的生命话题,包括爱、自由、意志、教育、心灵、欲望、专注、思想等。而谈论的核心,则是“自我”。执着于自我,是人生诸多困扰与烦恼的根源。而认识自我,放下自我,则是卸除枷锁、获得持久喜悦的开始。


每日读书《放下自我-遇见持久的喜悦》简单地生活 Live simpl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