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問診量激增 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為減少交叉感染,互聯網線上問診量正以幾何速度快速增長,互聯網醫療迎來了發展利好。

在線醫療機構線上問診量猛增

  1月2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緊急上線了在線義診服務,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湖北民眾看病難的問題。

  1月30日,騰訊聯合微醫、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醫聯、丁香醫生等五大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免費在線義診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搜索“騰訊醫典”“騰訊健康”小程序,或者通過微信“支付”頁面的“醫療健康”服務,在“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查”專區即可直達免費義診專區,獲得居家防護、導診建議、心理諮詢等在線醫生問詢服務。

  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微博等眾多知名平臺紛紛行動起來,開通線上問診,緩解醫院接診壓力的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患者盲目奔向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在丁香園互聯網醫療平臺上,患者平均15分鐘就能獲得問診專家的回應,從而科學評估自身狀況。

  事實上,線上問診也以幾何速度快速增長。來自阿里健康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12時,阿里健康於手機淘寶、支付寶上搭建的在線義診活動頁面,累積訪問用戶數已破280萬。1藥網近日來每天線上問診服務近3000人,累計問診量近2萬次。

  微醫共有超過8000名醫生上線,平安好醫生則有5000名醫生上線。根據微醫的數據,截至1月29日13時,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抗冠免費義診專區訪問量超過7198萬,累計提供醫療諮詢服務近64.5萬人次。

  與此同時,山東、安徽、浙江、去南、甘肅、上海等地為應對疫情發展,也紛紛推動當地醫療機構開通線上問診。

  山東在1月27日之前即已組織首批48家互聯網醫院開通線上發熱門診。引導群眾通過網上諮詢完成初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院內聚集現象,儘可能降低院內感染風險。據介紹,山東省立三院互聯網發熱門診上線3天接診諮詢2000餘人次,其中湖北地區近1000人次。

  “社會公眾應合理就醫,避免不必要的醫院活動,儘量選擇互聯網醫院就醫,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長寇增強在1月27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呼籲。

  在浙江,寧波雲醫院平臺在第一時間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免費諮詢服務,平臺上來自各級醫院呼吸科、內科等近6000名醫生都加入線上免費諮詢的隊伍。在雲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共同推出免費問診平臺,通過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可選擇相應醫療專家進行線上交流。

互聯網醫療進入快速發展期

  “本次疫情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催化劑’。”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不僅將有力減輕醫院壓力,舒緩醫療資源不平衡的難題,而且可以減少醫患之間的接觸,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脅。除了避免接觸外,互聯網醫療還具備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醫療效率;信息全覆蓋,醫療資源共享;個性化定製,高效疾病管理等特點。

  數據顯示, 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規模約490億元,滲透率極低。自2018年以來,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政策密集出臺。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以及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陳禮騰表示,互聯網醫療從在線掛號起步,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院外候診等就醫服務。隨後發展為以互聯網醫院為主,實現診療線上化的就醫方式。而未來,實現醫療、醫藥、醫保互通,以個人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醫療服務體系將是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方向。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互聯網醫療或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更多用戶接觸到互聯網醫療,進行了體驗,這有助於推動行業後續發展。

  此外,互聯網醫療企業在此次疫情中的動作也向政府以及社會證明了互聯網醫療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尤其是對分級診療的補充作用。

  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此前表示,在重大疫情發生時,互聯網醫療第三方平臺的患者覆蓋能力、跨地域調動醫生資源的能力都非常突出,遠遠超過單體醫院的網絡平臺。

  機構認為,隨著醫療需求的增長,互聯網醫療有望更加普及,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將提高民眾的健康衛生意識。同時,監管網絡診療的條例持續發佈,有助於提高行業門檻。

  長城證券認為,當前互聯網醫療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未來市場和用戶規模可期。總體來看其發展主要歷經以在線掛號為代表的1.0時代、以互聯網醫院為主的2.0時代及以三醫聯動為核心的3.0時代,當前我國正處在2.0階段並積極3.0階段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