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十年前一帮年轻人穿喇叭裤跳舞,三十年后一帮老人跳舞,其实是一代人,你怎么看?

小崔看宿州


没有必然的联系。任何年代都阻止不了人们的爱美之心与突出个性的表现。只要不妨碍别人,不伤风败俗,不危害社会,就无可非议。


手机用户张和新


穿喇叭筒裤?应该是40年前吧!我是1953年生人,1973年结婚,那时候的时髦打扮,是吊腿裤子翻毛鞋,呢绒袜子露半截。后来又演变成了大喇叭筒裤,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种装扮。

1975年我挣了一笔钱,当时买了四大件,花420元钱买了一台南京产的青松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花400元钱买的索尼牌录音机,180元钱买的精工舍全自动手表,还买了一台双镜头的海鸥照相机。

穿着喇叭筒裤子跳舞的事儿,我经过,那时候跳的舞叫迪斯科吧。十年动乱以后,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的年轻人都留着大分头,穿着喇叭裤。

今年我68岁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跳过广场舞。





刘井隆


广场舞趋于年轻化,老年人反而较少

题主研究的有点意思,算算年代和年龄好像是的,但现在广场舞的年龄段渐渐在呈现年轻化,真正六十以上的好像还比较少,四五十岁的更多点!


三十年前肩扛录音机,身穿花衬衫,喇叭裤,尖头皮鞋的小青年,跳的是迪斯科,交谊舞等,无论衣着发型,还是娱乐方式都是非常时髦的。

三十年后,那群小青年如今都成了爷爷奶奶,正是放下负担,享受生活的年纪,打太极,广场舞,各类健身活动,都是有益健康和身心的锻炼方式,为他们点赞!

不过有一个现象,这个年龄其实也是繁忙的。儿女们正是干事业的时候,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忙完照顾孩子,做父母的就想给孩子们分担压力,把照顾孙子的责任主动承担了。所以他们其实的锻炼时间不多。


而现在的广场舞运动量还是比较大,动作幅度也大,老年人体力跟不上,相比较更受中年人的喜爱。楼下广场就有两三帮跳广场舞的,年龄都不大,男女都有,曲目多样,却很少有60以上的,基本都在40左右。可能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不需要花费自己很多精力,所以工作之余受个人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足。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以群居,这个群体中年人多了,那么老年人就容易受孤立受排挤,很难融入其中,这也是个团队原因。


蜗牛说点事


有存照为证,虽然容貌改变了,但本质没变。



正义的北方狼


三十年前的确是在中国兴起跳舞风,那时跳迪斯科很时兴,那时许多年轻人爱穿着喇叭裤,花格子衫,留着长头发,手里提着立体声录音机,在舞厅在广场大跳迪斯科,引来众人围观,不过这些人多半都是相对于追求时尚的,在当时是处于较开放和前卫的,也会被一些传统的人守旧的人和老人们所不喜,甚至会觉得是流里流气的一帮人,

那时除了这些较招摇的人外,更多的爱跳舞的人会到单位俱乐部,舞厅和广场去跳国标舞,跳十六步或三十二步。其实跳舞也是一种交朋友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利与人培养健康的心态,当然也会有已婚者与他人跳舞跳到一起去了而与配偶离婚的事。

那时我小孩他妈在医院工作,闲时有时间也常爱去跳舞,跳国标舞,跳十六步,当然,她几乎从末与其它男人跳过尤其需要近身搂抱的舞,多与女伴一块跳,有时我会抱着孩子跟着去看,孩子那会儿还小才一二岁,我对跳舞没有兴趣,但会去看看凑凑热闹,单位俱乐部就在我家附近不远,晚上在家都能听见舞曲音乐声。

如今都有一定年纪了,年轻时的爱好早没了!小孩他妈对跳舞也完全没了兴趣,只是成了回忆而以,当年与她一样喜跳舞的那些男男女女,据我所知大多都不再会想去跳舞了,所以我认为,如令那些广场舞大妈大多都不是当年那些喜跳舞的人,只有极少数人会成为这些广场舞大妈们的领头者和教舞者,如今这些人大多是当年那些不好意思去跳舞的或不喜跳舞的,如今上年纪了,退休了,在家无所事事了,为了保存一个较年轻心态与健康的身体而开始热衷于跳广场舞。


那年那支56半


男女都分不清了?

八十年代初,穿大喇叭裤的是城市里的男性小青年,最多二三个人一伙,一人手提录放机,满大街转游,放的是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何日君在来。

跳迪斯科,交谊舞,八十年代中期了,这时不兴大喇裤而是直筒裤,男女都有,在舞厅里跳,不是在大街上跳。

现在广场舞的主要是五六十岁的妇女,一大群,男的较少。


赵日金141


只能说是无据推论,不一定。穿喇叭裤的没有几个人,现在多少人啊?难道现在四五十岁跳广场舞的也是那伙穿喇叭裤的?

一点根据都没有?

30年前有你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要乱说啊!



关山枫叶


的确是同一代人,这也正说明人民共和国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文化娱乐多种多样。

广场舞、健步走,红歌会,只要是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大可不必厚非。





千千岁


应该还是那一群人吧,30年前我不跳舞30年后我也不跳广场舞。


周曼丽646


是啊,30年前的人在疯狂的跳迪斯科。30年后在跳广场舞的老人还是这帮人。

准确的说是80年代的时候,年轻人最时髦的是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跳着迪斯科,那是时代的标志。可是新生事物往往被老一辈人难以接受。他们称穿喇叭裤的都是流氓二杆子。



那时代的人,本来也没什么别的娱乐活动。最时髦的就是听听邓丽君歌曲,跳跳迪斯科。那可是当时年轻人的最爱。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吃没好吃的,穿没好穿的。农村的生活相当艰苦。闲暇之时只有苦中作乐。


30年后。这一代人已经老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上也没什么负担。在闲暇之余也就赶赶时髦,跳跳广场舞交谊舞。这时候的老人们心闲了,思想也放开了。自己也知道没什么多大奔头了,为了过好自己的有限之年,也就把跳舞当成了一种消遣娱乐活动。他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娱乐了心情。这也是全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