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称帝,运气成分占了几成?

用户5024731289364


一个人能够在部队中脱颖而出,主要靠个人魅力和他执行的策略分不开,起初采用以退为进为自己创造实力,等到部队壮大后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部队,形成一定的规模后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计划的策略。从而为自己打定天下奠定了基础。

突出自已从零做起提升身价

在历朝历代君王创建自己的王朝,必须要把握几分运气,也就是天机。朱重八就在这时遇到了良机,几个地域的连续起义已经使元朝政权实力牵制很大,逐渐消弱走向衰退迹象。

(1350年)韩山童在黄河边率众起义,这边刚爆发起义,黄河长江两淮之地到处揭竿而起,元未的造反起义迅速的走上了历史舞台。元末爆发的起义军比较大的队伍有两支,一支是韩山童,刘福通,另一支是徐寿辉,彭莹玉领导。韩山童坚持了十三年的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给元朝统治者给予沉痛的打击,摧毁了元朝的部分实力,为大明王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这也给朱元璋带来一定的良机。

泰州的张士诚扩展领地,也牵制了一定的元朝实力,乱世英雄辈出,郭子兴也拉起一支起义部队,这时的朱重八正在当和尚,他看到招募士兵,就加入到郭子仪的队伍,他作战勇猛机智灵敏,有精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欣的欣赏,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在刚开始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每次打战时就冲在最前面,把战利品先供给老大,得到的功劳和大家一起分享,获得了很大的声誉,郭子义把养女嫁给朱重八,地位提升,身份也有了转变,改名朱元璋。

采纳策略为朱元璋养精蓄锐壮大实力

多支红巾军部队内部都有矛盾,各自分派为政,相互之间争权夺利,朱元璋看到这个情形就改变策略,发展自己的实力到家乡去招募部队,这时候就有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同乡来投靠,这几位后来为朱元璋建立不少功绩。

朱元璋注重部队的建设军纪严明、军容整齐,不做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 。朱元璋在浙江西部一驻扎就是六年,一边借助明教力量,一边采纳朱八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粒、缓称王”。有意隐藏自己的势力秘密扩张范围,让元朝统治者先扫平一些出头鸟先称王的部队,为朱元璋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制定策略方针,收复民心扩展实力

应天作为朱元璋的中心,采取的是先歼灭了强敌陈友谅,陈友谅的领地在长江上游,大战在鄱阳湖展开,这时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把船只连接起来,只要用火攻就造成致命性的损伤,陈友谅最终失败。

朱元璋采取另一个策略获得民心,一民族大义统一战线打出口号,宣传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通过宣传吸引多支起义军来投靠,民众也是积极的支持,为恢复汉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动力下,朱元璋凭借实力统一南方,为北下铺平道路。

结语

朱元璋靠自身的努力,深谋远虑、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从自身提升开始,先具备谋、仁、勇为模范,建立了一支勇猛向前的部队。平定了南方以后,创建了一支骑兵精锐,通过几年抗争很顺利的平定了北方,统一了疆土。朱元璋的成功运气只占到二三分,主要还是靠的自身的努力,才最终平定天下,创建大明王朝。


五六居河西


引言:毛泽东评价朱元璋:“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泽东对朱元璋的评价,可以说是很高的,朱元璋从草根出身,建立大明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完全可以用在他身上,历史总有偶然性,有些事在不经意中,就在历史长河里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红巾军起义,消耗了元朝统治势力,也为朱明王朝奠定了崛起基础,这也算是朱元璋的三分运气。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于黄河灾区的一个民谣。元末时,天下纷乱,元顺帝至正十一年,韩山童等为了制造舆论,在黄河底埋下一石人,当民工们挖黄河施工之时,把石人给挖出来了,这给造反提供了有利依据,在民不聊生之时,这个创造出来的“天意”让大家兴奋异常,果然从黄河起,起义的烽火摧枯拉朽的席卷了整个天下。红巾起义爆发以后,黄河长江两淮之间,到处揭竿而起,以造反的时尚造型登上历史舞台。

元末爆发的红巾军大起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起于颍州,领导人是韩山童,刘福通;一支起于蕲、黄,领导人是徐寿辉、彭莹玉(即彭和尚)。

韩山童,刘福通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反元斗争持续了十三年之久,大小数百次战役,还是给了元朝统治者沉重的打击,从根本上摧毁了蒙元王朝的统治。因为有些先头部队的消耗,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才有足够的实力打击北元残余势力,为大明王朝的最终崛起奠定了基础,这算是朱元璋的三分运气。

二、元末的农民起义为朱元璋提供了造反契机

乱世总会出英雄,随着起义的轰轰烈烈,元朝的统治开始趋向没落。

红巾军起义的同时,泰州张士诚起义,张士诚以操舟运盐为业,本来一个买卖人就是为了赚钱的,可是“富家不给值”,也许张士诚经常被富贵人家欺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遂率众起兵。张士诚的起义队伍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天下大乱时脱颖而出的,当红巾军正在和元军主力进行艰苦斗争时,朱元璋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在天下大乱世,英雄豪杰辈出,在群雄逐鹿时,也给朱元璋提供了造反的契机,他的崛起也是一场必然之势。

朱元璋初为和尚,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了,只好走上造反道路,他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他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在一个农民队伍里,一个有知识文化的人,还是很容易得到赏识的,所以知识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改变命运。

因为朱元璋的不同凡响,郭子兴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如果没有这天下大势,朱元璋可能还在庙里念经,不可能走上造反的道路。朱元璋在打工时,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什么都往前面冲,有了战利品也是先给老大,然后论功行赏,有功劳都是大家一起分享。

人在初始之时,总有纯真年代,这应该就是朱元璋最本真的时候,他珍视友谊,名声极好,连郭子兴都把他当做心腹知己,有什么事情都先和他商量,于是朱元璋在此时取得了老大郭子兴的信任。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他好朋友马公的女儿,在马公去世后,他最小的女儿就交给了郭子兴抚养。

在郭子兴的信任下,朱元璋改头换面,娶了郭子兴养女,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马皇后,年轻的朱元璋意气风发,从此在军中大家都称他为朱公子,从一个乞丐、和尚,一下逆袭成朱公子,身份改换之后,他也不再叫朱重八了,而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朱元璋,一个诛灭元朝暴政的璞玉,横空出世。

三、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休养生息中扩大了势力

当时红巾军也有内部矛盾,濠州城五支队伍各有算盘,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濠州城派系之间矛盾重重。

朱元璋为人精明,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于是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这几位伙伴最后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打起仗来英勇无畏。

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郭子兴因为朱元璋在滁州,立刻到滁州来,朱元璋见郭子兴来,把三万人的军队交给郭子兴,军队纪律严明,军容肃整,俨然一派正规军的架势。

朱元璋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其自身的人格魅力还是有极大帮助的,他严明军纪,整肃队伍,不做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情,军队纪律严明,和朱元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他在称帝之前,在浙西驻扎6年,借助明教力量,采纳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休养生息中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他的这个策略为他以后的道路铺平了道路,所以朱元璋能称帝,也绝对有他不一样的地方。

四、经受多大磨难,才能享受多大成功,朱元璋也一样,不经历千锤百炼,哪里来的煌煌基业。

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建立了根据地,陈友谅在长江上游建立了政权,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张士诚不足为惧,但是陈友谅却成为朱元璋最大的敌人。

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把船只连接在一起,结果被朱元璋大败,历史总有重复的地方,《三国演义》里也有这个桥段,火烧赤壁连营。如果陈友谅多看书,也许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所以此处敲黑板,要多读书。

元末的割据势力分布图

当然陈友谅兵败不仅仅是策略问题,他本人也多疑善变,陈有谅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军中将领的叛变,上下互相猜忌,面对严重的叛离,与军中矛盾的突出,陈有谅是无法与朱元璋抗衡。他这个错误的军事策略,军中难道就没有人看出破绽吗?肯定不是,陈友谅为人狠辣,得不到人心拥护,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王朝,和他知人善任、谋略过人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不得不说,成功的人,都有三分运气,然后再是七分打拼。《孟子》里有这样一段叙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元璋是经历过千锤百炼才坐上帝位,每一份成功都没有偶然,朱元璋也一样。


逆风解语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能称帝,运气成分只占三成,剩下七成还是要归结于朱元璋自身的奋斗!

一是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势。

话说时势造英雄,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首举大义,建立红巾军,朱元璋所在的濠州也发生旱灾,在走投无路之下,他投奔皇觉寺为僧,后又因当地闹饥荒,四处云游,25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开始了逆袭之路,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的起点可谓最低,非常草根。

二是自身素质过硬。

早年的苦难,造就了朱元璋坚毅的性格,在郭子兴队伍的锻炼,又催使他迅速成长,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带领队伍继续攻城拔寨,扩大势力,期间,朱元璋身边迅速集结了一批死党,优秀的团队加上自身智勇双全、御下有方、深得民心,朱元璋在群雄割据的元末,得以迅速崛起。

三是战略得当。

朱元璋听从谋士朱升的建议,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早期,有效避开与北方元军的消耗战,避免过早树敌,专心发展;中期,陆续剪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军阀,一统南方;后期,建立大明,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北破残元,再造华夏。

大明王朝得国最正,最有骨气,终其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最后成为一国之君,可谓一生传奇!


猴小西读历史


0分靠运气,10分朱元璋自身的努力。总结为9个字:

1.“高筑墙”,看似保守,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好处:一是可以成功地防御敌人的进攻,保存自己的实力;二是可以使敌人望而生畏,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来攻打自己的,这样自然就能在城里养精蓄锐,等到有了足够的力量就能击败对手。

2.“广积粮”,也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够守城。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战争就无法进行,守城也无法谈起。二是能够主动出击。有了粮草,军心就能稳定,将士衣食无忧,就能安心打仗,士气和军队的战斗力都会大大提高。三是能够吸引和扩充自己的势力,招募更多的将士,这样,我方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大。

3.“缓称王”,看似跟积累实力无关,实际上也大有关系。首先,不称王能够让对手轻视自己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战争对阵的时候就能以较小的代价取胜。其次,在当时割据势力很多,元朝还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可以转移对手的攻击目标,使各个割据势力相互争斗,而不是把朱元璋当做主要目标来攻打,而元朝廷也不会把朱元璋当做主要敌人来镇压,有时甚至还会把他当做合作的对象而加以扶持。再次,因为人人都称王,都成为别人的目标,他随时可以倚重一方打击另一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缓称王”的这些好处,实际上都是在为发展自己的实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历史太傅


大位天定,是偶然也是必然,朱元璋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



当过放牛娃、和尚、乞丐、从最低层开始,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之后的朱元璋顺风顺水,一路攻城略地,大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


之后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成功,是从自身的积极进取,坚毅不拔性格所铸就,也就应那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羽晏影视


朱元璋能称帝,运气成分肯定是存在的。要说运气占了几成,我认为占了50%吧,任何起义活动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所以运气和实力各占一半吧。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历史上一共有六次农民起义,分别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汉末黄巾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元末朱元璋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末洪秀全起义。六次农民起义唯有朱元璋起义成功,其他全部失败了!可见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跟他自身实力过硬是分不开的,同时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潘阳湖之战得“天助”,最终扭转局势,战胜了陈友谅。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将军),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元军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陈友谅在绝对的优势下,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湖面起了一阵风,朱元璋的另一名大将俞通海顺着风势向陈军发炮,大炮炸毁、烧毁陈军舰队20多艘战舰,陈军被杀和淹死的人很多。

得民心者得天下,统一战线的口号。

朱元璋打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民族大义为口号。于是,这样就能建立一个统一战线,统一所有的力量,一致对抗元政府,甚至用别人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之类。反之看看其他的农民起义军的口号一般是“均贫富”或“均田地”。这种口号最大的局限性在于,统治者真的打下江山之后做不到平均分配的,自然起义军在起义的时候就不怎么上心了。这也是朱元璋之所以能称帝有人和的运气成分在。

朱元璋称帝时机选的刚刚好。

在元末起义军中,朱元璋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个,但却是称帝时机最好的一个。当时,元朝廷的政策是:谁称王,就打谁。所以,先称王的人,实力都会遭到削弱!当年,陈胜吴广还没打几仗,就开始称王称霸了。太平天国运动更是如此,洪秀全迫不及待的称帝,封了无数的大王。早称王的坏处多多:削弱了进取之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新一聊历史


新一聊历史


机遇永远给有准备的人。朱元璋能称帝,除了雄才大略,也有运气的垂青。

首先,选对了老板。元未农民起义峰起云涌,1351年,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起义,第二年,朱元璋便脱去僧衣,投奔义军,由于朱元璋的长相和经历,很快受到重用,并且不久把义女嫁给他,基于这一身份,朱元璋在义军中确立了地位,当然除了其突出的军事才能,郭子兴无疑是他起步的贵人。

第二,缺什么,来什么。南下滁州时,李善长来投,朱元璋从此有了文人集团,为以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南下集庆时,苦于没有水军,巢湖水寨廖永安兄弟来投,从此朱家军有了水军。鄱阳湖大战,当朱元璋和陈友谅激战不下时,陈友谅却突中流矢而亡,致群龙无首,胜负即分。所以,在朱元璋奋斗过程中,真是缺什么来什么,这不是运气么?

第三,朱元璋占领应天后,建立了根据地,可谓得天独厚的条件,四边都是义军,阻挡了元军,有利于朱元璋的壮大。北面刘福通尊小明王称帝,所以元军和刘福通厮杀,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上游有陈友谅,所以朱元璋被义军包围,元军想打也打不着,也有助于自身壮大。

所以,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朱元璋都占了,当上皇帝也就水到渠成了。

个人见解,欢迎雅正!




金乌木木


朱元璋称帝,靠的是实力,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同时也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所谓天、地、人和造就一番伟业。

英雄不论出处,单看朱元璋的出身就知道,正因为早年有这样的遭遇,导致后期奋起扭转乾坤,造就成这翻伟业,如果非要论所占比例那么我觉得应该是3分靠运气,7分靠打拼……


杂学库


《明史》记载:“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由此看来,朱元璋能够成就霸业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他自身识、谋、仁、勇兼备。同时也不可否认朱元璋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第一、云游四方使他增长了见识。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行童。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在外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当和尚恐怕就没有这段讨饭经历,没有这样的经历就不可能见多识广。

第二、汤和来信使他走上起义之路。朱元璋结束乞讨返回黄觉寺,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如果没有汤和来信也就无所谓有人告密;汤和来信和恰巧有人告密综合作用使朱元璋命运完成了转折。

第三、娶到郭子兴养女使朱元璋人生第一次中奖。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可以说娶了马大脚使朱元璋如虎添翼。

总之,朱元璋能够成功概括起来应该是人努力天帮忙,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 P-���QJ


零度以上的阳光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后先后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

二十五岁以前,朱元璋一直沉沦于社会最底层,命运悲惨,一无所有。

从二十五岁到二十八岁,朱元璋的命运曲线出现了一波迅猛的上升:回顾朱元璋从乞丐到帝王的道路,实在是太顺利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布衣皇帝刘邦,在称帝前经过了被项羽“发配”到四川、称帝后诸将连续叛变等大起大落,没有朱元璋顺利。

从社会最底层到社会最高点,朱元璋如同一支一路上涨的绩优股,没有什么悬念。

其实,论狡猾机变,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不过中等偏上水平。那些游民出身的起义领袖,哪一个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比起首鼠两端,凶残厚黑,朱元璋并不见得胜他们多远。论起战略战术,朱元璋虽然胜人一筹,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

朱元璋之所以在诸雄中脱颖而出,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他身上具有那些草莽群雄所没有的另一些至关重要的品质。

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善于争取人心

历代农民起义者虽说是历史中最先进因素的代表,但绝大部分人素质并不高。从各地义军领袖的绰号我们就能看出一二:什么“棒胡”“韩法师”“芝麻李”“金花小姐”……他们一般都出身流氓无产者,之所以成为乱世英雄,是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没有的勇敢和残酷,文化素质低下、眼界狭窄、目光短浅却是他们的通病。这些绿林英雄治下的众多好汉,起兵之初没有完整计划,起兵之后热衷于“走府过县”,烧杀抢掠。他们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劫富济贫”,一心帮助阶级兄弟。他们连阶级兄弟也抢,甚至在大户逃亡净尽的时候,他们主要要靠抢阶级兄弟们为生。就拿郭子兴的队伍来说吧,“郭子兴的队伍原来纪律很差。刚起义时,他们占领濠州,‘哨掠四邻’,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不仅剥夺地主富豪,也打劫一般平民的财产,有时甚至放火焚烧庐舍,弄得人家屋无根椽片瓦,墙无立堵可观。‘不两月,越境犯他邑,所过亦然。’攻占和州,仍未改旧习,‘破城横暴’,随意砍杀掳掠,抢劫妇女,闹得百姓妻离子散,民心惶惶”

而朱元璋却从不像那些好汉那样放任自己,今日狂歌痛饮,明朝弃尸马前。他参加起义,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也不是出于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向往。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选择,他要的是安身立命,飞黄腾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那些看出五步之外棋局变化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这个后来被证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皇帝之一的人,此时对百姓摆出的却是一副和善的面孔。他深知战争中人心的向背取决于军队的纪律。他对手下大将说:“我每次听说你们攻下一城之后不乱杀人,就打心眼里高兴。林子里有老鹰,别的鸟就不来了。你军纪不好,百姓们就会逃跑。”所以,独自带兵不久,他就开始注意军纪问题。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占和州之后,手下军人照老例烧杀抢掠。朱元璋首次召集手下大小头目,郑重宣布:“城破之后兄弟们都抢了不少女人。我规定,以后只许抢没结婚的少女,那些结了婚的,一律给我放回去!”他召集全城的男人集合到州衙门前,把那些抢来的已婚妇人列队送出,让夫妻相认。全城百姓奔走相告,感激涕零,朱元璋成了和州人的大恩人,他的恩德被和州百姓久久传颂。

除了善于笼络民心,朱元璋也十分擅长收买对手的“军心”。龙凤二年,朱元璋俘虏了陈兆先军三万六千人。朱元璋很欣赏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为了征服军心,朱从俘军中挑出五百名精壮,说要安排给他们特殊任务。这些人不知道朱给他们什么任务,惶惶不安。到了晚上,朱把自己的亲兵撤走,让这五百人做自己的侍卫。自己钻进帐篷,脱下战甲,倒头就睡。这五百人感动不已,从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三万六千俘虏也由此军心安定,很快成了朱军的主力。

第二个原因 也是他与普通武夫最大的不同点,是他的知识分子政策

草莽群雄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一方面,他们因为本身文化程度太低,在知识分子面前难以摆脱自卑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粗豪气质又与知识分子格格不入,十分反感知识分子的酸文假醋。所以,大部分起义军领袖对读书人没有好感,抓到之后多是一杀了之。朱元璋却不一样,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知道敬重读书人。

通过与读书人的交往,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分子眼界宽,计谋多,用之则为力,驱之则为敌。而且这些人在地方上往往影响巨大,“能左右一方老百姓的态度。把他们争取过来,一方百姓也就跟着过来了”。随着和读书人的接触多了,他也知道请读书人成本不高:只要客气点,给足他们面子,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再给个虚职,他们就会感激涕零,为你卖命。“费得不多,赚头极大,真是划算的买卖。”因此,尝到了甜头的他一路征战过程中,遇到读书人,就尽力延揽。甚至在命令手下的将领出征之时,他也经常嘱咐他们,听说哪个地方有有名的读书人,一定要把他们带回朱元璋这里。有时,还派专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四处打听哪儿有读书人。

朱元璋的知识分子工作,做得很到位。他的谦虚、热情、耐心、豪爽、推心置腹倾倒了大批文化人。许多乱世中生计断绝的读书人,本来通过朱元璋军“不嗜杀人”这一迹象就已经看到了“做稳了奴隶”的希望。如今又得知朱元璋喜欢亲近读书人,便有许多人来投奔,指望依靠朱元璋,重建三纲五常的理想社会。朱元璋的投入获得了百倍、千倍的回报,他们不断对朱讲解各种道理,听得朱喜不自胜。朱元璋说:“我读书,常常从中受益。……读书明理,让人在日常事务中能用道理去分判,可以叫人少犯错误。”论者多认为,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他最终从群雄中脱颖而出的根本。比如方孝孺就说:元末“地大兵强,据名号以雄视中国者十余人,皆莫能得士;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独能聘至太史金华公(宋濂)而宾礼之……识者已谓天下不足平”。

第三个原因 他大局观良好,善于把握时机,有决断能力

朱元璋一生成功,有三个大关节点:一是离开江淮,渡江攻占南京,开辟新的根据地,创造了独立称雄的基础;二是东征西讨,次序正确地分别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三是南略北伐,稳扎稳打地消灭北元。在三个大关节点中又各具体部署了若干战役,无论是通盘计划或具体战役,谁者宜先,谁者宜后,诸者轻,谁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确地做出计算,做到知己知彼,用力不分,有条不紊,稳操胜券。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实际上拥有该军。那时他在淮西已经经营了两三年,小有基础。却能毅然抛弃这一切,挥兵渡江,重新开始。这一决策真是“无比正确”。原来,斯时大元天下早已分崩。河南及淮北,全被红巾军据有,他们与北方的元军展开激战,使元军主力被堵截在中原一带,不能南下。当时江南盛产粮食,驻守的元军兵力较少,且被诸雄分割孤立,有利于各个击破。

正是这一决策,显示了朱元璋不凡的眼光,也决定了朱元璋今后的命运。

南渡后,朱元璋采取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的策略,趁乱发展。朱元璋夺取集庆后,恰好刘福通率领大宋农民军开始大举进行北伐,把元军打得晕头转向。朱元璋抓住这个机会,迅速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据地。别人都急不可待地称王,只有他谨守朱升向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力求把自己的声势降到最低,不引起元政府的注意,静悄悄扩充实力。

有了一席之地后,环顾天下,朱元璋发现自己所处位置十分取巧:他东面是张士诚部,占领着江苏大部直到沿海;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占有江西安徽两湖;北面是小明王政权。也就是说,他们恰好在北东西三面为朱元璋构成三面屏障,把元军的主力挡在外面,而唯一与元军接触的东南浙江方面,元军力量很弱,只有一些孤立、分散的据点,与元朝本部相隔绝多。朱元璋根据这一形势,做出巩固东西两线、出击东南的战略决策。在北线,由于小明王属于他的“友军”,他只留少数兵力维持地方治安;在东线,自江阴至长兴,他派兵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以阻挡张士诚的西犯;在西线,也对徐寿辉、陈友谅采取防御态势,以守为攻;主要兵力则向东南方向出击,消灭浙东的元军。经过两年苦战,他攻取了富庶的浙江东部,领地扩展一倍,与徐寿辉(后为陈友谅)、张士诚并肩成为江南三巨头。直到此时,元政府和群雄才对他充分重视起来,而此时他势力已成。

他高明地利用天时地利,在乱局中长袖善舞。

形势不可能永远有利于朱元璋。大宋红巾军的三路北伐取得一时胜利之后,由于志得意满,又缺乏统一指挥,很快又被元军击败。从龙凤五年起,大宋红巾军连连失败,被追得东跑西颠。几年来,朱元璋所以能在江南地区从容发展势力,靠的是有大宋红巾军的掩护,而今,北方失去屏障,东西两面又受到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包围,三面受敌,处境困难。特别是龙凤五年、龙凤七年,元军取得几次决定性大胜,在北方势如破竹,看起来可能马上就要南下,而朱元璋正处于元军南下的路上。朱元璋不想承担抵挡元军的重任,他从大势判断,做出了一分抗元、九分对付其他农民军的决策,决定结好元朝,共同对付其他农民军。朱元璋两次派使臣前往汴梁,与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通好”。他的盘算是,如果大元命不该绝,胡运复兴,他可以倒在蒙古大汗脚下,不失富贵。(吴晗《朱元璋传》)如果大元最终不行,他此时结好,也可以避免自己直接受到攻击。

元顺帝得知消息,大为高兴,他派户部尚书张昶带着诏书,前往朱元璋处,决定授予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不料这个时候,大将察罕帖木儿在中原受到陈揉头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看来一时南下不了了。朱元璋于是置元朝任命不理,让张昶等人在自己的境外苦苦等了一年,直到龙凤八年十二月,元将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朱元璋判定他们不会向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才决心鼎足江东,自谋发展。于是正式拒绝元朝任命,不过仍与扩廓帖木儿保持密切联系,保持骑墙态度,给自己留有余地:“自今以往,信使继踵,商贾不绝,无有彼此,是所愿也。”这种策略,使得朱元璋避免了受到元军的直接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